我们的作文本儿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guo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三个自称为“作文本儿”的《花萼》和《三叶》,原先由文光书店出版,那是解放以前的事。现在三联书店打算把这两本习作集合在一起重印,要我在后面写几句话,因为两本集子原先的“自序”都是我写的。
  在《花萼》的“自序”里,我记下了当时我们三个围着桌子看父亲改我们的习作的情形。说是看父亲改,实际是商量着共同改。父亲一边看我们的习作一边问: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遇到他看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我们:原本是怎么想的,究竟想清楚了没有?为什么表达不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多么严格的考试呀,同时也是生动活泼的训练,要求我们笔下写出来的能毫不走样地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思。
  我们三个都乐意参加这样的训练,因而几乎每个星期要交一篇习作给父亲。写什么由自己定,父亲从不出题目。父亲一向主张即使是练习,也应该写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照父亲的主张做去,觉得可写的东西确实很多,用不着胡编,也用不着硬套。只要多多感受多多思索,生活中到处都是可写的东西,而且写出来决不会雷同。幼稚自然难免,但是多少总有点儿新意。我们的习作所以能赚得宋先生和朱先生的喜欢,原因大概就在这儿。
  朱先生和宋先生先后过世了,我们将永远纪念他们,感激他们。在序言中,他们出于爱护和鼓励,把我们的习作夸奖得过了份。宋先生只指出了一点,说我们的“头脑太冷静”;朱先生几乎没有说一句批评的话。我认为宋先生的批评的确说中了我的弱点;而朱先生说我们“没有那玩世不恭、满不在乎习气”,我看了却十分惭愧,因为我自己觉得那几篇习作中颇有点儿那种坏习气。朱先生特地插进这么一句,是不是寓批评于表扬呢?我看很可能。不管怎么说吧,对于这两个缺点,我一定得时时警惕,主要还不在于作文而在于做人。
  《花萼》收集的是一九四二年我们三个的习作,当时曾想每年选编一本,作为我们练习写作的纪程,可是没有如愿,到一九四四年底才编成第二本习作集《三叶》。这是因为我们三个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变动,不能再聚在一起跟着父亲修改习作了。一直过了三十几年,最近四年间,我们三个才互相鼓励,重新练习写作,有些短的习作还要请父亲过目。可惜父亲的视力越来越衰退,戴了老花镜,加上放大镜,在四十瓦的日光灯直射下还看不清写在一般稿纸上的钢笔字。我们只好用粗铅笔把字写得核桃大让父亲看,还得尽可能把习作写得短一点儿,免得父亲过份劳累。今年我们三个的年龄加起来恰好是一百八十岁,还能在父亲跟前练习写作,一定使许多年轻朋友感到羡慕。其实父亲教给我们的主要是两条守则:一条是写的时候要写自己的话,一条是写完之后要自己用心改。我们愿意把自以为受到好处的这两条守则,贡献给愿意学习写作的年轻朋友们。
  
  附记:《花萼》和《三叶》是我和妹妹至美弟弟至诚的习作选集。宋云彬先生为《花萼》写了序,朱自清先生为《三叶》写了序。我在《花萼》的自序中有一段说:“吃罢晚饭,碗筷收拾过了,植物油灯移到了桌子中央。父亲戴起老花眼镜,坐下来改我们的文章。我们各据桌子的一边,眼睛盯住父亲手里的笔尖儿,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指摘,争辩。有时候,让父亲指出了可笑的谬误,我们就尽情的笑了起来。每改罢一段,父亲朗诵一遍,看语气是否顺适,我们就跟着他默诵。……”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四日
  
  《未必佳集》自序
  这是我们三个的第三本习作选集,以“未必佳”作为集子的名称是我出的主意。
  我们的前两本习作选集——《花萼》和《三叶》,是抗日战争后期,我们三个在父亲跟前练习写作的成绩。当时,父亲的几位朋友怂恿我们把习作编成集子,宋云彬先生和朱自清先生愿意给我们的选集写序文,还有文光书店愿意接受出版,都因为我们是在父亲的指点下练习写作的缘故。
  现在仍然由于这个缘故,三联书店建议把《花萼》和《三叶》合在一起重新出版。我于是把两本集子整理了一遍,写了一篇后记。在后记中我附带说到,抗日战争以后,“我们三个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变动,不能再聚在一起跟着父亲修改习作了。一直过了三十几年,最近四年间,我们三个才互相鼓励,重新练习写作,有些短的习作还要请父亲过目。”没想到这几句话引起了三联书店的兴趣,他们建议把我们三个四年来的习作也编成一本选集。我们想这样也好,可以让看过前两本选集的师友和同志们看看我们过了将近四十年有没有长进,于是同意了。这就是这本《未必佳集》的由来。
  “未必佳”出于《世说新语》。孔融十岁时候能说会道,受到司徒校尉李膺和他的宾客们的一致称赞,只有太中大夫陈韪说了一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的嘴真厉害,马上回他一句“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说得陈题目瞪口呆。《世说新语》把这个故事归在言语篇内。我年幼时看了这个故事也佩服孔融的敏捷,可是觉得陈韪的话没有错:一则“未必佳”并非“必不佳”,所以孔融的逆向推理是犯了逻辑的错误;二则呢,任何人在小时候都受过他人的称赞,要是因此而自以为了不起,那就肯定会把自己的一生葬送掉。所以我宁愿记住陈韪的话,何况我“小时”实在并不“了了”。
  我想:用“未必佳”作为这本集子的名称可以提醒我们三个永远不要自满,而且不限于在写作这一个方面。我把这个意思向至美至诚说了,他们都同意。
  
  一九八三年四月十六日
  (《花萼与三叶》、《未必佳集》均将由三联书店出版)
其他文献
健忠同志:  《醉乡》我读过了,而且不只一遍。从记忆的库存里,我极力去搜寻一种已经出现过的小说模式(包括你过去的作品),以便拿来与《醉乡》比较。我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形成了这种习惯。这几年来,我读过不算太少的作家的新作,读过之后,常有“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某种类似的模式下意识地叠印在这些作品上。我丝毫没有贬低这些作品的意思,文学创作中的相互借鉴实属常事。然而这次,搜寻的结果使我失望,我找不到我需要的
邓云乡《燕京乡土记》中有《苦雨》一节,说到光绪十六年(1891年)北京的一场大雨,文中引王仁堪写给张之洞信中语云:“都门淫潦,屋壁皆颓,同人唯莲生、仲住屋未清。敝居六十余间,几无片席干处。”下文注释了“莲生、仲”两个人名,说“莲生是王廉生,仲是陈宝琛,当时所谓‘清流’。”(见该书页49)  按陈宝琛是王仁堪的妹夫,字伯潜,号庵。旧时文人别署异称多,例如陈宝琛又曰橘隐,又曰沧趣翁,还有一辈逊清遗老尊
《中国古代的类书》(中华书局一九八二年版)第50页说:“祖,字孝征,范阳狄道人。”《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二年重印本)第89页注〔一七〕也引赵曦明曰:“《北齐书·祖传》:‘字孝征,范阳狄道人。’”  祖是北魏北齐之际人。据《魏书·地形志》,北魏时狄道县属河州武始郡,在今甘肃省;而范阳郡属幽州,在今河北省,二地相距数千里。  查中华书局标点本《北齐书·祖传》,原文为:“祖字孝征,范阳道
苏联“青年近卫军”出版社多年来出版一套丛书,名叫“我找到啦”(Эв-рика)。这个名称出自古希腊语:当阿基米德在浴室中发现浮体定律时,高兴得上街狂叫:“我找到啦!”此后这即成为说明人类发明创造的用语。“我找到啦!”丛书题目新颖大胆,绝大多数介绍世界上的科学技术新进展,尤其注重边缘学科。丛书供青年人阅读,所以一般写得比较生动,容易引人入胜。作者往往是有关方面的著名行家。这套丛书最近出版的一本是《我
据说在西方,鹤被视为一种淫鸟。然而在中国,鹤作为一种富有吉祥色彩、高雅韵致和神仙风度的嘉禽,却在文化史上享有十分崇高的地位。在历来的传说中,关于鹤的掌故轶事太多了,我们几乎随便就能举出诸如卫懿公好鹤、丁令威化鹤、林和靖子鹤等等一长串来。而“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也正是其中最著名的典故之一。  “扬州鹤”的魅力,在于它既意味着羽化登仙而脱离尘世,又表示着到人间最繁华处去纵情享乐。这种鱼和熊掌兼得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于四月十四日在巴黎科尚医院因肺水肿医治无效逝世,享年七十八。  随着西蒙娜·德·波伏娃的逝世,本世纪最显赫的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始祖萨特(Jean-Paul Sartre)的孩儿们可算是真正的孤儿了。萨特是六年前一九八○年四月十五日去世的。他们两人的消逝,前后的间隔差一天便是整整的六个年头。  在向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家人发出的唁电中,法
陈思诚  《唐人街探案3》(以下称《唐探3》)原本定于今年大年初一上映,一场疫情却让整个宣传与排片都打了水漂。8月22日,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不少“隐退”半年的电影人在此露面。电影节第二天上午,“唐探系列”编剧兼导演陈思诚参加了一场论坛,回顾停工半年的影院与片场情况,言语中有些无奈:“人算不如天算啊。”  陈思诚被观众熟知,最初是因为演员身份。在2006年那部大热军旅题材剧《士兵突击》中,他
中华书局根据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制订的九年规划(一九八二——一九九○),今年又重点安排了几部大书的整理出版工作。    文学方面:    中华书局一向把文学总集的编纂工作列为重点,继出版《全辽文》的校辑本、重印《全唐诗》之后,今年又推出了逯钦立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六朝以前的诗歌总集,解放后一直通行的是丁福保辑的五十四卷本《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但其收诗不及《诗经》、《楚辞》以外的先秦逸
“大脑等于思维”吗?这个古老的问题今天又被美国的科学家们提出来,是因为他们今天找到了用现代化的方式分析解答这个问题的途径。他们纷纷著书立说,进一步纠正过去人们的一些偏见,即:简单地把大脑与大脑疾患联系起来,从而进一步证明大脑在思维活动方面的影响。  神经学专家温森(J.Winson)在他的新著《大脑与心理》(BrainandPsyche:TheBologyoftheUncon-scious)中建议
陈扬炯的《哲学漫谈》(中国青年出版社,一九八○年六月第一版)在说明不能以“有用”为真理标准时写了如下一段话:    相传富兰克林曾请一位太太参观他的科学新发明,那位太太问:“可是,它有什么用呢?”富兰克林回答得好:“夫人,新生的婴儿又有什么用呢?”    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讲座(上册)》在讲解可能性与现实性时也引用了这个例证,可是指的是法拉第而不是富兰克林。又查松鹰同志著《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