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战斗论

来源 :第一财经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j17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生活在一个没点儿谈资就会被鄙视的时代,社交、泡妞、打入上流社会的圈子,不懂点艺术简直没法张嘴。如何看懂当代艺术?什么样的创作才能称为艺术品?西方艺术和东方艺术的特点分别是什么?梵高、毕加索、杜尚、达明安•赫斯特⋯⋯他们到底有什么值得稀奇的地方?通过这本书,你将在村上隆的带领下,循序渐进地进入当代艺术的世界。
  
  当今艺术
  我对艺术的觉醒
  从我体验到的ART世界来看,日本的美术大学或专门的美术教育机构根本什么也没教。对于时下的大学或美术学校来说,学生是客户,老师们小心翼翼地不谈本质论,因为只要说了什么让学生听不懂的内容,就会被学生抱怨。虽然我自己也举办GEISAI活动(无须审核即可参展的当代美术祭典),但大家也都在付完参展费用之后,就变成爱说什么就说什么的顾客。或许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因此,GEISAI也让我勒住了自己的脖子。包括希望成为设计师或影像艺术家的人在内,就算大家只是对艺术有一点兴趣而已,在这本书里,我都想尽自己的能力,努力用大家都听得懂的话来谈我的想法。在听了大家提出的问题,或在跟很多人谈话之后,我发现大家所认知的“艺术”或“ART”,跟我这种在西方活动的人有极大差异。有些人只是看到新闻报道说我的作品价格高达数亿日元,就说我榨取了御宅族的精神,或者说我是窃取了集体创作的东西,而对我有诸多非议。因此我希望通过这本书,缩小我们之间的隔阂。另外,我对艺术的觉醒,是因为年轻时听了已故的荒川修作先生的谈话节目,所以我也希望年轻朋友在看完这本书后,至少有几个人会觉醒。
  现在我想谈的是以西方文字书写的“ART”。这个ART,对日本人来讲,理解上有一些难度。当作为最前端文化的西方绘画、油画,在江户时代传入日本的时候,大家的惊讶程度一定超过现代人看CG(计算机图形学)或3D电影表现出来的程度。因为这些作品看起来就很“3D(立体)”。在那之后,日本人将西方传入的一切奉为上位、正统,自己反而屈居追随的立场,并开始在那样的结构下创作、鉴赏与思考。其实我也不例外。为了学艺术,我到东京艺术大学的日本画系就读,一直读到1989年前后。所谓的东京艺术大学,原是冈仓天心面对西方文化,想通过艺术,以文化立国,并启发本国文化,进而在绘画、建筑、雕刻等方面发扬国威,而在三十五六岁时创立的国家事业。由于日本画是相对西方绘画被刻意凸显出来的,所以东京艺术大学的重要性自然不在话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日本画高居日本绘画金字塔的顶尖。现在日本画已经没落。当时的日本画界冷战虽然解除,却因为泡沫经济而跃居经济的顶点。不过大家还是发觉“就艺术来看,总有种说不出的怪异”,特别是像我这种既年轻又想要敏感地察觉到时代脉动的人,在我看来,文化的存在简直毫无意义。由于我主修的日本画是冠上“日本”两个字的艺术,所以我反而对西方ART产生了浓烈兴趣。
  
  当代美术作品为什么昂贵
  西方式的ART是什么?
  很多人都想问:村上隆标榜的“ART”是什么?跟大家所想的又有什么不同?我曾经也有过同样的疑问。我在1993年前后到美国纽约学习艺术。目前我在当代美术界的排名,以网球的方式排名,在全美公开赛的排名大概是在十到二十名之间。为什么我在西方会得到肯定,却在日本备受批判,我想只能说因为日本人不懂西方艺术规则。既然如此,把西方艺术解释清楚就好了,但偏偏越是基础的东西就越难以说明,这个难度就好比要把日本自民党及民主党的政治世界解释清楚一样,“西方式的ART”也在不断变化。就在我说“是这样”的同时,很有可能明天就会出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所以,我想暂且以我的主张,还有过去的体验作为基础,来谈谈“西方式的ART”是什么。
  针对这个问题,直接回答会比较抽象,所以我想试着根据具体问题来回答。对此,很多人有疑问了,通常都会说:“就像铅笔、蒲公英和晨曦,有很多东西都比当代美术品廉价,却优雅美丽,为什么唯独当代美术品这么贵?”我想把这个部分和什么是ART串联起来谈。
  如果说法有错,我也希望能集思广益,修正我的想法。不过即使我有错,我认为这也是种武器。因为认知上的出入、因时制宜的解释、策划现场的创意与机动性,都是相当重要的。例如在幕府末期,日本有攘夷思想,就是赶走外国人,不让他们进入日本的想法。这个思想现在看来是个错误,不过当时要打倒延续三百年的德川幕藩体制,缺了攘夷思想则无以成就,这也是事实。我不是主张说谎也无所谓的人,只是有时,历史是会由错误去带动的。
  回溯历史,我们现在常说的ART,大约是在19世纪出现的。当然在那之前,在18世纪就有像戈雅之类的知名艺术家。尽管这些人都有反政权之类的反体制思想,但仅就使用油画道具而言,他们付出的辛苦相当于在现在制作CG,不用说,钱一定是要花的。任何事都要花钱,艺术也不例外,所以,这些艺术家只好成为宫廷御用画家。因为当时还没有照片,因此宫廷或威尼斯等商业都市的有钱人,便不惜重金聘请艺术家画肖像。除此之外,宗教的装饰也占了相当重要的份额。不管是教会还是其他机构,总有巨额财富和绝对的财源。在这些钱财的推动下,艺术家们成为满足客户期望、创作超越性之美的工匠。达•芬奇也是其中之一。
  既是美的工匠,制造相当于现代计算机媒体的工作自然也非他们莫属。换言之,过去拥有金主的艺术家,为一圆金主的梦想,他们有求必应。例如,日本软银有个“父亲系列”的广告,过去大概连这种广告都是艺术家在做的。
  
  艺术的贫困
  艺术家存在的意义
  荷兰的医疗团体为了请德拉克洛瓦画肖像而资助他作画,若时代换成是现在,难保金主们不会要德拉克洛瓦做出自己的3D肖像或CG。在当时的背景下,艺术家们因金主的资助而得以创作绘画。因此宗教、权力者以及富翁,三者便成为艺术的主宰者。进入19世纪,印象派上场后,出现了艺术家应该为自己创作艺术的运动。从这时起,整个形势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为什么会演变成这样?原因之一是肖像画的需求开始减少。现代几乎没有哪个艺术家靠画肖像维持生计,虽然安迪•沃霍尔刻意尝试,但除此之外肖像几乎成为绝唱,主要原因莫过于照相技术的发明。其次,由于文明逐渐发展,不再需要宗教式的解说绘画,而且伴随着印刷术及其他科技的进步,大家开始写书阅读,自然也就没有通过绘画了解一切事物的需求了。
  在这个大前提之下,艺术家在对“艺术是什么”产生巨大的疑问之前,便会思考自己职业的存在价值,努力武装各式各样的理论,并且专注在理念上。之所以我会这么想,是因为我也曾在“艺术是什么”这个大疑问之前,思考过艺术家存在的意义!泡沫艺术现在被炒得如火如荼,不过既然是泡沫,大概再过个十年,围绕在当下艺术界的金流也会销声匿迹的。
  所以我也常常思考该如何是好。或许西方在19世纪前后就已经面临过类似的变革,因此,沙龙也在这个运动中应运而生。哲学家、思想家、艺术家聚集在巴黎一带,唾沫横飞地讨论“这不是,那也不对”。这就是使有关艺术的相关话题变得复杂的最初原因。也就是说,由艺术家自立门户创作艺术,不为金主服务的纯洁艺术就此诞生,这个大变革甚至让整个世界狂热。可惜西方社会毕竟是阶级社会,即使是为艺术而创作的新时代的艺术,上流社会也有办法把它买来给自己当装饰品。现在已经从过去由权力者、宗教权威、有钱人等让艺术家为自己创作服务的单纯时代,转变成有钱人看准纯艺术作品,再为自己买进的复杂时代。从这时起,作品的价值与价格便开始割裂。
  
  《艺术战斗论》
  作 者:[日] 村上隆
  出 版:时代文艺出版社
  定 价:39.8元
  出版日期:2011年9月
  村上隆,艺术家,Kaikai Kiki有限公司创始人,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研究所,担任UCLA艺术学院新领域科客座教授。村上隆曾为法国品牌路易•威登设计手袋等产品,包括限量珍藏版的“樱花”系列。2008年,他的一座公仔作品,标价5亿日元,创下同类商品的天价纪录。
其他文献
1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2012消费电子展会(CES)上,法国公司Fitbit带来了这款名为Aria WiFi Smart Scale的单人智能体重秤,这家成立于2007年的创业公司之前曾推出口袋式计步追踪器Ultra。  与以往的“单机版”体重秤不同,这款产品自带网络功能,使用者只要站到它上面,便能通过无线网络将用户的体重、脂肪比例以及身体质量指数(BMI)索引并将所有数据上传到FitBit
期刊
这位主管发泄完了,走了,我不知道他面对老天爷的捉弄能否一笑置之。但我确定时间一定会抚平他的伤痛。这就是我面对厄运的三部曲:耐性、智慧与幽默。我确定厄运绝对不会远离,会三五不时给你制造一些意外,所以视坏运气为当然,要耐住性子,忍住脾气,不要和环境、对手、横生枝节的障碍生气,耐性是第一帖良药。当等待没结果,智慧就要派上用场,重新设想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看看能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再做一次努力,看看能
期刊
曾经一度李小蕾以为自己会在四大里做很久。  对她来说最疯狂的出差记录是一年中有九个月在广州以外的地方,每周五的广深和谐号成了她最常用的交通工具。虽然已经习惯于这种忙碌,但是有一天她忽然产生一种“浮在半空中”的飘忽感,她想落地。  她在担任毕马威的风险及合规服务经理的时候,就和安利中国负责市场和人力等部门的几位副总裁有过合作和面对面的交流。她对那几位负责人的印象是,除了自己部门的业务之外,他们对公司
期刊
你打开MSN,打开微博,打开淘宝……好吧,对于你的老板来说,以这几个动作作为你一天工作的开始实在不是什么好习惯—所以在有些地方你就失去了随意打开它们的权利—不过无论如何,当你展开与外界的联络,就会在那些即时通讯工具、网站上,甚至心里默默对所有在“联系人”列表上的人进行分组。  举个简单又原始的例子,M SN上只有“在线”和“脱机”两种分组的情况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而按照“家人”、“中学同学”、“
期刊
过去有些时候,我随便吐槽一件叫人气愤或鄙夷的事情,往往马上就有人来私下打探:谁呀谁呀。那种雀跃的趁火打劫之情,很是生动。  这种时候我一般会打量一下探秘者。综合来说,比较爱的,才会告诉ta,但离全盘托出可能也还有点距离。一般程度的,点到为止,互动很浅。不怎么喜欢的,非但不想理,还会引发新一轮吐槽,你是谁呀?跟你熟么?本来还没想起这人的不好,这下撞枪口上了。前尘往事,悉数拂来。这人就算是彻底倒了霉了
期刊
对于乌龙界资深人士来说,生活中让人焦头烂额的琐碎细节一点都不比工作中少:我已经不止一次出门忘记关灯,做完饭忘记关煤气;忘记交电费也是常有的事情,直到屋子里突然漆黑一片才恍然想起;还有家里面那么多的电器设备,简直不可能一一照顾好嘛。幸好有一些公司始终在为我们出主意。不管你比我有条不紊得多还是像我一样乌龙得不可救药,都有理由把生活变得更简单—通过智能电子产品的方式。所谓的好生活,就是让人不伤脑筋。  
期刊
一个奥迪、奔驰、宝马、福特、通用、起亚、法拉利等主流汽车厂商同时参加的展会不一定就是车展,还可能是消费电子展。  2012年的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以下简称CES)上就出现了这些汽车厂商的身影,而且,奔驰CEO蔡澈和福特CEO穆拉利还都成了CES的演讲嘉宾。  他们的出现昭示着汽车业正步入一场新的革命。这次变革的终极目标是重新定义汽车与驾驶体验。  这两方面自百年前汽车被发明出来至今一直乏善可
期刊
《碟中谍4》哪里值回票价?  好莱坞特工片的亮点大同小异,无非是异域风情中的帅哥加美女、飞车和打斗,情节也就是恐怖分子与各国间谍斗智斗勇。而《碟中谍》系列从问世之日起,除了铁打的男主演汤姆克鲁斯,电影里层出不穷的新技术经常会刷新观众对科技的理解以及对未来世界的想象。奇妙之处在于,它们让伊森亨特(Ethan Hunt)无所不能,也就可以让我们更加便利地工作和生活,因为这些技术并非遥不可及。    互
期刊
最近碰到了麻烦,一番努力事情本有好转,不过因合作方的不理性,还是失败了,很苦恼,求助!  如果发生大麻烦时,我们不但没犯错,还做对了所有的事,只不过因为一个小意外,因为合作方的不理性,导致已经到手的成果付诸东流,我想每个人都会欲哭无泪。而耐性、智慧、幽默,是处理这种劫难的三步骤,其中又以幽默最需要学习,因为这时候悲剧已经发生,当事人急需止痛疗伤,而幽默是万灵丹。  一个部门主管正在推动一项大型整合
期刊
每年1月中国的创业者、企业家和媒体记者都会扎堆来美国。先到拉斯维加斯参加国际消费电子展,然后到硅谷溜达一圈来朝圣。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大部分人的硅谷第一站是圣克拉拉,先参观英特尔。  这是追根溯源来了。英特尔基本上是硅谷的源头—1968年,以硅为原料的半导体技术让这块狭长的地带变成了信息技术历次跃迁的发生地,它因此得名“硅谷”,当然英特尔也是硅谷历史上生存最久的科技公司,来硅谷先拜访参观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