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是我一生的至爱,同时也是我一生的职业。除了摄影以外,我没有其他爱好,不过还与摄影有关的爱好,就是喜欢收藏些老照片或者老相机之类。80年代中后期,我对收藏老照片、老相机几乎喜爱到了着魔的程度,听说谁家有老照片或老相机,就找人家软磨硬泡,想法弄到手,有的用钱购进,有的则用以物易物的形式交换,当然也有一些好朋友知道我这方面的爱好而主动送给我的。那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初,许多人把过去当成四旧压箱底的百年以上的老藏品都拿出来亮相了。每次我到全国各地出差或者拍摄,都抽空先到文化古玩市场转转。北京的潘家园当然是我常去的地方之一。那时我收藏到不少有关老北京、老上海、老天津、老哈尔滨、老中东铁路等方面的老照片。在收藏过程中,既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更使我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提高了不少文化修养。记得798百年印象画廊的老板陈光俊听说我收藏老照片,特意到我家挑选了近百张老照片准备展出,2003年百年印象画廊举办了我和李英杰收藏的老照片展览。在收藏过程中由于眼力、实力不够,有很多好东西在自己手中流失,也有因错过收集机会而留下的遗憾,但更多的是令我难忘的那些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邂逅
1998年5月我参加一次摄影活动,去拍摄上海专题,我的任务主要是拍摄上海老城区—十六铺。那些日子里,我每天都徜徉在弄堂里拍摄那些我在东北看不到的镜头,如:家家户户门前摆着的马桶;老太太在一边刷马桶,另一边则有人在洗菜、洗衣服;还有街巷里弄人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有趣瞬间……这些都让我兴奋不已。有一天,我正在拍片,一位老先生主动过来与我聊天,问我是哪儿的人,我说东北的,他说,我们是东北老乡啊!真是他乡遇老乡,于是,感情一下儿拉近了。接着,老先生又邀请我道:到我家弄堂拍拍吧,我家弄堂拍过电影的。我便背着佳能EOS-1,手拎着我的徕卡M4-P,跟在这位老先生身后左拐右拐穿行在弄堂老街里,没走多远就到了上海南市区小北门青莲街182弄2号的他家。
我望着老先生家所在弄堂里那古旧典雅的牌楼,觉得这里应该是很有文化特色的老街。走进弄堂里,老先生不时指着这家的楼说上过电影镜头,那家的房子则曾是某某名人住过。他指哪儿,我拍哪儿,不一会儿工夫就把整条弄堂拍完了。此时老先生提出说到他家坐坐,顺手推开一扇临街的房门,走进一条漆黑的几家合住的公用走廊,右手第一个门便是老先生的家。进屋后更让我大吃一惊,室内不大,满地堆放着杂乱的东西,几乎无处下脚。我刚坐下,顺口习惯地说了句,您这里有没有老照片?老先生没有吭声,转身搬掉靠墙边的箱子上的东西,打开箱盖,两手拿出一个深蓝色的书盒,只见许多蟑螂皮一股脑儿往下掉,老先生慢慢打开书盒,里面是两本精装的相册,那红色绒布面的相册封面上则镶嵌着黄铜铸的“京张路工撮影”字样,并分为上下卷。打开相册,我惊奇地发现,这是两本有关京张铁路建设运行的老照片相册,内中藏有100多年前的原版8×10英寸照片180多张,照片品相几乎达到全新的水准,没有一点儿磨损,只是画面稍微有点泛黄,照片四边则稍有点退色的痕迹。
作为在铁路系统拍摄工作多年的我来说,看到这些100年前记录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的老照片,激动之情无以言表,我毫不犹豫地向老先生请求道: 把这两本相册卖给我吧!同时不由自主地掏出我当时身上带的全部钱给他,可是我越说买,他老人家越说不卖。他说,这是我父亲给我留下的纪念,我现在还不能给你,以后在“适当的时候”肯定给你,我身后留着这些也没用,言外之意似乎是要在他过世时再将照片送给我。我详细询问之下,才知道老先生叫张廷栋,当年75岁,一生未娶,更无儿无女。他在解放前是做生意的,解放后,实行了公私合营,他则隶属了上海某某公司。张老先生父亲叫张俊波,是京张铁路的设计与建造者詹天佑先生手下的一名工程师,也曾是吉海铁路建设的总工程师。
还好,最后经过他老人家同意,我临时在上海一位朋友那里借到了一台玛米亚 RB 67相机,于是抓紧时间对相册进行了翻拍,共翻拍了一套反转片和一套黑白片,大约40多个胶卷。
百年前京张铁路的珍贵影像记录
京张铁路起始自北京丰台柳村,经居庸关、八达岭、河北的沙城、宣化至张家口,全长201.2千米,是中国第一条完全依靠自己力量设计、施工、管理的铁路,它于1905年开工,著名的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顶着当时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压力,主持修建此项铁路工程,提前两年于1909年全线通车。京张铁路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中国人民的光荣。通过多方了解和查找有关资料,使我对《京张路工撮影》这本老相册的历史价值和摄影艺术价值有了一些了解,下面引述一些我查找到的相关资料:
《京张路工撮影》(“撮”音为cuo,以下简称《撮影》)作为一部影集,用摄影艺术完美记录了京张干支线的建设过程,包括桥隧、车站、水塔、机辆以及通车典礼等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工程状况,而以摄影这种方式对铁路工程进行记录,更是开创了历史先河,堪为典范。
《撮影》分为全本和简本两个版本。全本共有上下两卷,封面为红色绒布面,正中央镶嵌铜制标牌,分别刻有“京张路工撮影上卷”和“京张路工撮影下卷”字样。上卷有照片92张,下卷有照片91张,共计183张。照片长26.5厘米,宽20.5厘米。从卷首起依次有邮传部官员、詹天佑先生及其他工程技术人员的人像,然后是工程技术人员在验道专车前的合影以及阜成门外工程局的照片。随后从京张铁路起点柳村60号桥开始,向北依次记录整个京张铁路工程,之后是机车车辆、支线以及通车典礼的照片。除全本之外,《撮影》还有简本共一册,外观与全本基本一致,只是铜牌上的书名为“京张路工撮影”六个字,内含从全本中精选照片56张。与全本相比,简本以干线工程照片为主,其中关沟段占了18张,而机车车辆、支线以及通车典礼的内容相对较少。
《撮影》中的照片均由当时著名摄影师谭锦堂拍摄,其摄影水平高超,作品从美学角度上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画面清晰,构图讲究,取景位置也经过精心挑选。特别用了较大篇幅展示了南口到八达岭、关沟一带的铁路风貌,画面中古老的万里长城与京张铁路交相呼应,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碰撞得到了完美体现,令人感到震撼。为了降低列车爬坡的难度,詹天佑先生在青龙桥附近采用了著名的“人”字形铁路,《撮影》中的《青龙桥车站西上下火车同时开行由南望景》这张照片,展示两列火车沿“人”字形铁路分别上下山的壮观场景,线路坡度之大令人惊叹,该照片日后被多方广泛使用,最值得称道的是,民国时期交通银行发行的50元纸币采用的就是这个图案,可谓是京张铁路的一张名片,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先进的图像数字化处理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断挖掘这些照片内涵的新手段。数字化扫描后可以对照片进行各种类型的处理操作,以便更好地了解当时的很多细节。对青龙桥站房正面照片进行放大后,可以清楚地看出当时站舍的站匾、百叶窗、女儿墙以及灯座的构造,透过车站拱门还能依稀看出站房内男女分开的候车室,这些对于日后修缮和保护站舍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将《青龙桥停车场由西南遥望景》这张照片进行放大后,更是可以看出很多值得探究的细节—照片正中位置,工人们正在搭梯修筑铁路护坡,每个工人的动作都被十分清楚地记录下来,据此可以推断出当时采用的工艺方法,而这座铁路护坡至今仍屹立在古老的长城脚下;在照片右侧,可以看到用“苏州码子”书写的桥梁标,上面标记“”,表示该桥为第39号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时至今日这座桥也依然在用,桥栏杆与这张照片中的完全一致;而进站位置的立杆,应该是当时京张铁路广泛使用的信号设备,在其他照片中也有体现。综合这些,可以了解当时青龙桥站配线、道岔布设、信号设备以及机车转盘等情况。用这种方法分析《撮影》中的其他照片,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分析当时京张铁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
《撮影》全本在国家图书馆、北京市档案馆、詹天佑纪念馆、中国建筑图书馆等处都有馆藏,也曾经有过拍卖的记录。而简本只在首都图书馆看到过,并可以提供给公众阅览,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近距离了解京张铁路的途径。(以上资料原载2012年2月13日《人民铁道》报B4版,作者张辉—编者注)
由以上材料可以判断,张廷栋先生收藏的《京张路工撮影》老照片相册应该是这部相册的全本,是十分宝贵的历史影像珍品。
遗憾
通过那次交往,我和张廷栋先生成了好朋友。我每次去上海,都带着东北人参、名酒等贵重礼品去看望张老先生,每次见面都必请他吃饭,他也没把我当外人,有趣的是,他曾坐在马桶上和我聊天10多分钟,这在我们东北是不可思议的,也可见张老先生虽然出生在东北但生活习惯已经完全上海化了。这同时使我对老一代上海人的生活有了新的了解。
一次,他把压在箱底多年的一套毛料中山服穿上,我为他拍了纪念照,我俩还一起合影,整个弄堂的人几乎都认识我了,我俩的友情也越来越深。第二年,我把家里的积蓄拿出来,向老先生再次提出想买下这套京张铁路老照片相册,但他还是没有答应。也许,我对毕生为伴的铁路感情太深了,又也许,我太喜欢京张铁路这组老照片了,有时连做梦都梦着这组老照片。
2006年10月13日,三联《生活》杂志在上海举办纪实摄影展,安哥先生策展,我和杨延康、陆元敏、姜健等八人联展, 10月12日,我从北京飞上海,13日,展览开幕,14日,我从上海飞回北京。那次本想展览一完就抽空去看老先生,可行程安排不由自己,没有时间,于是想下次再去看他。
2007年,我先后四次去上海拍地铁,记得那是6月第一次去时,我忙完便赶往老先生家,当我下车后,真让我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那片老区全部拆迁了,眼前已经面目全非,到处一片狼藉,变成了废墟。我不知道老先生搬哪儿去了,问了一圈也没人知道。无奈之下,我播通了老先生给我留下的单位电话,我说,我找张廷栋先生,接电话的工作人员问我是谁,我说我是他的朋友,叫王福春;他说,我知道,对不起王先生,张廷栋先生去年去世了。震惊之下,我忙问:张先生那套京张铁路的老相册还在吗?他说在。我说张先生生前曾答应给我,对方说你们有协议吗?我说没有,他说有协议连房产都给你。说实话对于房产什么的,我从来没那个想法,只想求得那两册老照片。放下电话,我心里一阵剧疼,后悔2006年没去见老先生,更后悔没能给老先生送终,尽管我也曾给他留下过我的电话号码,请他有事叫我,我来帮助。2005年1月我受上海爱普生影艺坊邀请举办《火车与人》展览,展完后我曾去老先生家看他,一切都好,没想到那竟是我们的最后一次见面……
这件事给我收藏老照片留下了遗憾,虽然没有拿到原版老照片,但每当我看到这些翻拍的京张铁路老照片,心里又觉得很平衡。它同时也让我悟出,世间万物都是身外之物,是你的跑不了,不是你的争也争不来。
邂逅
1998年5月我参加一次摄影活动,去拍摄上海专题,我的任务主要是拍摄上海老城区—十六铺。那些日子里,我每天都徜徉在弄堂里拍摄那些我在东北看不到的镜头,如:家家户户门前摆着的马桶;老太太在一边刷马桶,另一边则有人在洗菜、洗衣服;还有街巷里弄人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有趣瞬间……这些都让我兴奋不已。有一天,我正在拍片,一位老先生主动过来与我聊天,问我是哪儿的人,我说东北的,他说,我们是东北老乡啊!真是他乡遇老乡,于是,感情一下儿拉近了。接着,老先生又邀请我道:到我家弄堂拍拍吧,我家弄堂拍过电影的。我便背着佳能EOS-1,手拎着我的徕卡M4-P,跟在这位老先生身后左拐右拐穿行在弄堂老街里,没走多远就到了上海南市区小北门青莲街182弄2号的他家。
我望着老先生家所在弄堂里那古旧典雅的牌楼,觉得这里应该是很有文化特色的老街。走进弄堂里,老先生不时指着这家的楼说上过电影镜头,那家的房子则曾是某某名人住过。他指哪儿,我拍哪儿,不一会儿工夫就把整条弄堂拍完了。此时老先生提出说到他家坐坐,顺手推开一扇临街的房门,走进一条漆黑的几家合住的公用走廊,右手第一个门便是老先生的家。进屋后更让我大吃一惊,室内不大,满地堆放着杂乱的东西,几乎无处下脚。我刚坐下,顺口习惯地说了句,您这里有没有老照片?老先生没有吭声,转身搬掉靠墙边的箱子上的东西,打开箱盖,两手拿出一个深蓝色的书盒,只见许多蟑螂皮一股脑儿往下掉,老先生慢慢打开书盒,里面是两本精装的相册,那红色绒布面的相册封面上则镶嵌着黄铜铸的“京张路工撮影”字样,并分为上下卷。打开相册,我惊奇地发现,这是两本有关京张铁路建设运行的老照片相册,内中藏有100多年前的原版8×10英寸照片180多张,照片品相几乎达到全新的水准,没有一点儿磨损,只是画面稍微有点泛黄,照片四边则稍有点退色的痕迹。
作为在铁路系统拍摄工作多年的我来说,看到这些100年前记录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的老照片,激动之情无以言表,我毫不犹豫地向老先生请求道: 把这两本相册卖给我吧!同时不由自主地掏出我当时身上带的全部钱给他,可是我越说买,他老人家越说不卖。他说,这是我父亲给我留下的纪念,我现在还不能给你,以后在“适当的时候”肯定给你,我身后留着这些也没用,言外之意似乎是要在他过世时再将照片送给我。我详细询问之下,才知道老先生叫张廷栋,当年75岁,一生未娶,更无儿无女。他在解放前是做生意的,解放后,实行了公私合营,他则隶属了上海某某公司。张老先生父亲叫张俊波,是京张铁路的设计与建造者詹天佑先生手下的一名工程师,也曾是吉海铁路建设的总工程师。
还好,最后经过他老人家同意,我临时在上海一位朋友那里借到了一台玛米亚 RB 67相机,于是抓紧时间对相册进行了翻拍,共翻拍了一套反转片和一套黑白片,大约40多个胶卷。
百年前京张铁路的珍贵影像记录
京张铁路起始自北京丰台柳村,经居庸关、八达岭、河北的沙城、宣化至张家口,全长201.2千米,是中国第一条完全依靠自己力量设计、施工、管理的铁路,它于1905年开工,著名的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顶着当时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压力,主持修建此项铁路工程,提前两年于1909年全线通车。京张铁路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中国人民的光荣。通过多方了解和查找有关资料,使我对《京张路工撮影》这本老相册的历史价值和摄影艺术价值有了一些了解,下面引述一些我查找到的相关资料:
《京张路工撮影》(“撮”音为cuo,以下简称《撮影》)作为一部影集,用摄影艺术完美记录了京张干支线的建设过程,包括桥隧、车站、水塔、机辆以及通车典礼等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工程状况,而以摄影这种方式对铁路工程进行记录,更是开创了历史先河,堪为典范。
《撮影》分为全本和简本两个版本。全本共有上下两卷,封面为红色绒布面,正中央镶嵌铜制标牌,分别刻有“京张路工撮影上卷”和“京张路工撮影下卷”字样。上卷有照片92张,下卷有照片91张,共计183张。照片长26.5厘米,宽20.5厘米。从卷首起依次有邮传部官员、詹天佑先生及其他工程技术人员的人像,然后是工程技术人员在验道专车前的合影以及阜成门外工程局的照片。随后从京张铁路起点柳村60号桥开始,向北依次记录整个京张铁路工程,之后是机车车辆、支线以及通车典礼的照片。除全本之外,《撮影》还有简本共一册,外观与全本基本一致,只是铜牌上的书名为“京张路工撮影”六个字,内含从全本中精选照片56张。与全本相比,简本以干线工程照片为主,其中关沟段占了18张,而机车车辆、支线以及通车典礼的内容相对较少。
《撮影》中的照片均由当时著名摄影师谭锦堂拍摄,其摄影水平高超,作品从美学角度上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画面清晰,构图讲究,取景位置也经过精心挑选。特别用了较大篇幅展示了南口到八达岭、关沟一带的铁路风貌,画面中古老的万里长城与京张铁路交相呼应,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碰撞得到了完美体现,令人感到震撼。为了降低列车爬坡的难度,詹天佑先生在青龙桥附近采用了著名的“人”字形铁路,《撮影》中的《青龙桥车站西上下火车同时开行由南望景》这张照片,展示两列火车沿“人”字形铁路分别上下山的壮观场景,线路坡度之大令人惊叹,该照片日后被多方广泛使用,最值得称道的是,民国时期交通银行发行的50元纸币采用的就是这个图案,可谓是京张铁路的一张名片,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先进的图像数字化处理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断挖掘这些照片内涵的新手段。数字化扫描后可以对照片进行各种类型的处理操作,以便更好地了解当时的很多细节。对青龙桥站房正面照片进行放大后,可以清楚地看出当时站舍的站匾、百叶窗、女儿墙以及灯座的构造,透过车站拱门还能依稀看出站房内男女分开的候车室,这些对于日后修缮和保护站舍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将《青龙桥停车场由西南遥望景》这张照片进行放大后,更是可以看出很多值得探究的细节—照片正中位置,工人们正在搭梯修筑铁路护坡,每个工人的动作都被十分清楚地记录下来,据此可以推断出当时采用的工艺方法,而这座铁路护坡至今仍屹立在古老的长城脚下;在照片右侧,可以看到用“苏州码子”书写的桥梁标,上面标记“”,表示该桥为第39号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时至今日这座桥也依然在用,桥栏杆与这张照片中的完全一致;而进站位置的立杆,应该是当时京张铁路广泛使用的信号设备,在其他照片中也有体现。综合这些,可以了解当时青龙桥站配线、道岔布设、信号设备以及机车转盘等情况。用这种方法分析《撮影》中的其他照片,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分析当时京张铁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
《撮影》全本在国家图书馆、北京市档案馆、詹天佑纪念馆、中国建筑图书馆等处都有馆藏,也曾经有过拍卖的记录。而简本只在首都图书馆看到过,并可以提供给公众阅览,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近距离了解京张铁路的途径。(以上资料原载2012年2月13日《人民铁道》报B4版,作者张辉—编者注)
由以上材料可以判断,张廷栋先生收藏的《京张路工撮影》老照片相册应该是这部相册的全本,是十分宝贵的历史影像珍品。
遗憾
通过那次交往,我和张廷栋先生成了好朋友。我每次去上海,都带着东北人参、名酒等贵重礼品去看望张老先生,每次见面都必请他吃饭,他也没把我当外人,有趣的是,他曾坐在马桶上和我聊天10多分钟,这在我们东北是不可思议的,也可见张老先生虽然出生在东北但生活习惯已经完全上海化了。这同时使我对老一代上海人的生活有了新的了解。
一次,他把压在箱底多年的一套毛料中山服穿上,我为他拍了纪念照,我俩还一起合影,整个弄堂的人几乎都认识我了,我俩的友情也越来越深。第二年,我把家里的积蓄拿出来,向老先生再次提出想买下这套京张铁路老照片相册,但他还是没有答应。也许,我对毕生为伴的铁路感情太深了,又也许,我太喜欢京张铁路这组老照片了,有时连做梦都梦着这组老照片。
2006年10月13日,三联《生活》杂志在上海举办纪实摄影展,安哥先生策展,我和杨延康、陆元敏、姜健等八人联展, 10月12日,我从北京飞上海,13日,展览开幕,14日,我从上海飞回北京。那次本想展览一完就抽空去看老先生,可行程安排不由自己,没有时间,于是想下次再去看他。
2007年,我先后四次去上海拍地铁,记得那是6月第一次去时,我忙完便赶往老先生家,当我下车后,真让我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那片老区全部拆迁了,眼前已经面目全非,到处一片狼藉,变成了废墟。我不知道老先生搬哪儿去了,问了一圈也没人知道。无奈之下,我播通了老先生给我留下的单位电话,我说,我找张廷栋先生,接电话的工作人员问我是谁,我说我是他的朋友,叫王福春;他说,我知道,对不起王先生,张廷栋先生去年去世了。震惊之下,我忙问:张先生那套京张铁路的老相册还在吗?他说在。我说张先生生前曾答应给我,对方说你们有协议吗?我说没有,他说有协议连房产都给你。说实话对于房产什么的,我从来没那个想法,只想求得那两册老照片。放下电话,我心里一阵剧疼,后悔2006年没去见老先生,更后悔没能给老先生送终,尽管我也曾给他留下过我的电话号码,请他有事叫我,我来帮助。2005年1月我受上海爱普生影艺坊邀请举办《火车与人》展览,展完后我曾去老先生家看他,一切都好,没想到那竟是我们的最后一次见面……
这件事给我收藏老照片留下了遗憾,虽然没有拿到原版老照片,但每当我看到这些翻拍的京张铁路老照片,心里又觉得很平衡。它同时也让我悟出,世间万物都是身外之物,是你的跑不了,不是你的争也争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