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学者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从不同的探究角度,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教师发展阶段论。金树人将教师的发展分为四段:入行阶段、表现阶段、中年生涯阶段、交棒阶段;蔡培村的五阶段论分为:适应期、能力建立期、成熟期、稳定期、后发展期。幼儿园应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时期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新课程师资培训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主线,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学用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突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先进性,构建合理的培训体系,进一步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和园本培训的力度,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力争培养新时代的“三有”好教师。
(一)团队建设“3×3”
为了促进不同层次教师的成长,形成青年型教师、成长型教师、成熟型教师三个梯队的良好发展势态,幼儿园可以将教师根据工作年限、骨干称号等因素分成不同的团队,从而分层进行“3×3”的教师团队培养计划,分别组建三个团建培养“三有”教师:“米兰成长营”(1~3年青年型教师)的培养目标是有想法、有胆量、有口才;“蔷薇联盟”(3~15年成长型教师)的培养目标是有研究、有实践、有观点;“紫藤工作室”(15年以上或市学科带头人及以上成熟型教师)的培养目标是有情怀、有品质、有导向。三个团队可以分层抱团开展专业阅读、专题研讨、雅集展示等活动,在相互学习、展示的过程中快速成长。
(二)专业研读“1+X”
针对教师的学习特征和发展需要,幼儿园可以采用“1+X”的推荐方式——不同团队的教师研读不同的书。“1”则为幼儿园推荐的集体阅读书目,如根据园所课程发展需要,全体教师共读一本书《即兴课堂,幼儿园生成课程实践》。另外,幼儿园还要根据不同团队专业发展需求推荐一本不同书目,如为年轻教师的“米兰成长营”推荐《学前儿童观察评价系统》,为骨干教师的“蔷薇联盟”推荐《聚焦式观察》,为年长教师的“紫藤工作室”推荐《诗集》。“X”则为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个性需要自主选择不同的书目阅读,以帮助教师丰富自身经验,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促进教师成长。
(三)对话平台“3+32”
幼儿园可以根据三大团队的专业发展需要分别搭建三个成长对话平台:青年型教师的“花匠论坛”、成长型教师的“蔷薇沙龙”、成熟型教师的“紫藤雅集”。
这三个对话平台应各有侧重点,如“花匠论坛”将以主题式、问题式等形式开展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养成想说、敢说的习惯;“蔷薇沙龙”是成长型教师的对话平台,应侧重教学策略的提炼和教学经验的提升;“紫藤雅集”对话平台的形式和内容应较为开放,可以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分享。除了三个独立的团队对话活动,幼儿园也可以组织团队间交错的共同对话活动,获得“32”的发展可能。
(一)分层开放促发展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推进、第二步支架的学习,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挖掘课程资源和生成课程活动的意识和能力也越来越强。幼儿园应以课程质量为落脚点,针对教师不同的课程实践能力,采用分层开放的方式开发和建设课程:青年教师以实施蓝本课程为主,学习生成活动的设计和开发;骨干教师可根据班内幼儿的兴趣开发班本课程;年长教师可采用更加开放的形式开发课程。
(二)课程审议促课程质量
课程的有效审议是确保课程质量的首要途径,是淘沙留金的重要手段。为保证课程质量,让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幼儿,教师需要严格执行审议流程:①有效观察。课程的内容是否适宜、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在哪里、幼儿的兴趣走向如何,这些都需要教师通过有效观察寻找答案,以确保课程开发和调整的合理性;②前期调查。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点,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调查方式,站在幼儿的视角生成课程;③规范梳理:教师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调查,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并汇总和梳理信息,深入挖掘课程资源,预设可能生发的活动;④内容审议。预设的活动目标定位是否合适、内容是否适合该年龄段的幼儿、形式是否适宜、资源利用是否恰当、还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带着这些问题和前期准备,教师在活动开展前可以采用分组审议的形式进行讨论,为活动的顺利开展进行最后审议;⑤淘沙沉淀。活动开展后,教师应再次梳理内容,根据内容实施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完善课程内容,并收集好相关的课件、图片、实物等,形成新的课程资源库为新一轮的课程实施做好准备。
(三)优化区角促课程发展
1.区域材料的适宜性。根据小、中、大三个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区角活动中,小班以角色游戏为主,中班和大班以学习性區域为主。教师应有效观察幼儿的活动,通过观察了解材料的使用率、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有目的、有价值地投放区域材料,以确保材料投放的适宜性。
2.观察量表的有效性。观察量表便于教师的观察、记录、分析,会让教师的观察更有实效性。同时,观察量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观察的具体内容,逐步调整、完善观察量表。
3.学习品质的突显性。学习品质对于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本学期,我园将鼓励每班创设1~2个品质培养区,提供相应的材料,以培养幼儿的专注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学习品质。如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可以创设一个“专注角”;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可以创设一个“创意屋”等。我们还可以将这个品质培养区融入现有区域中,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和投放相对应的材料。
4.评价体系的适宜性。幼儿园应结合生活课题进一步调整完善已有的幼儿评价系统,找到更加适合本园实际情况的教育评价体系,并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分别为每一个幼儿建立丰富、完整、立体、能展示幼儿全方位发展的成长档案,以促进幼儿全面、个性化发展。
教研活动是学习共进的主阵地,幼儿园要通过抓住特点问题、突发问题、难点问题、共性问题等,着眼各种问题展开研讨,让教研活动“活”起来,从而促进教师发展。
(一)精致教研活动
1.活动形式求突破。教研活动可分大教研活动和小教研活动。大教研活动由年级组策划和承担,全园教师共同参与研讨共性问题。幼儿园要根据前期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并结合如今的工作重点,提前预设大教研活动,如观察量表的设计、自然物的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户外环境的改造等研讨主题。在传统研讨方式的基础上,幼儿园还可通过互动式、反思式、辩论式等多样化的研讨方式活跃教师的思维。
小教研活动规模相对较小,但发言机会、学习机会并不少,主要有“专业阅读”“专题对话”等形式,由不同的学习团队组织并参与,针对个性、专项问题进行研讨。小教研活动的形式要有特色、内容要求实效,如“紫藤工作室”可采用“雅集”的方式进行展示类活动,可以举办雅致的诗会、可以结合建党100周年组织“话中国、绘中国、摄中国”等特色雅集活动;年轻的“米兰成长营”可针对新教师急需了解的“家长工作”“班级管理”等问题邀请有经验的老教师开展专题讲座,以帮助青年教师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
无论是大教研活动还是小教研活动,只要是有效的教研活动都能增长教师的智慧,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教师的成就感。
2.经验记录求实效。幼儿园应根据记录模板,翔实记录每一次教研活动的全过程,并安排专人记录教师的精彩发言、经验分享等内容。在活动结束后,幼儿园还要汇总记录材料撰写记录稿,先由组长检查并完善,再由教科研室进行审核,力争能完整地记录每一次的研讨活动。我们要把每一次教研活动中迸发的智慧落实到后续的工作研讨中,为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二)精粹观察案例
顾泠沅先生说:“案例是教育理論的故乡。”每个教师回忆自己的教学经历,都会发现许多值得思考、探究、回味的人和事。上学期,从老师们上交的案例来看,仍存在很多可上升的空间。本学期,我园将结合市教研工作会议要求,针对如何撰写观察案例、怎样深入分析观察所得进行研讨,在研讨中分享科学的方法,从而帮助教师获得发展。
幼儿园要通过队伍建设、开放的课程建设、灵活的教研活动为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以课程质量为落脚点,让教师成为改革发展的实践者,从而促使教师获得多样化的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青年专项重点课题“运用跟进式教研提升教师观察和解读幼儿行为能力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91101435。)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花园浜幼儿园)
一、搭好梯子——组建教研阵促教师发展
(一)团队建设“3×3”
为了促进不同层次教师的成长,形成青年型教师、成长型教师、成熟型教师三个梯队的良好发展势态,幼儿园可以将教师根据工作年限、骨干称号等因素分成不同的团队,从而分层进行“3×3”的教师团队培养计划,分别组建三个团建培养“三有”教师:“米兰成长营”(1~3年青年型教师)的培养目标是有想法、有胆量、有口才;“蔷薇联盟”(3~15年成长型教师)的培养目标是有研究、有实践、有观点;“紫藤工作室”(15年以上或市学科带头人及以上成熟型教师)的培养目标是有情怀、有品质、有导向。三个团队可以分层抱团开展专业阅读、专题研讨、雅集展示等活动,在相互学习、展示的过程中快速成长。
(二)专业研读“1+X”
针对教师的学习特征和发展需要,幼儿园可以采用“1+X”的推荐方式——不同团队的教师研读不同的书。“1”则为幼儿园推荐的集体阅读书目,如根据园所课程发展需要,全体教师共读一本书《即兴课堂,幼儿园生成课程实践》。另外,幼儿园还要根据不同团队专业发展需求推荐一本不同书目,如为年轻教师的“米兰成长营”推荐《学前儿童观察评价系统》,为骨干教师的“蔷薇联盟”推荐《聚焦式观察》,为年长教师的“紫藤工作室”推荐《诗集》。“X”则为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个性需要自主选择不同的书目阅读,以帮助教师丰富自身经验,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促进教师成长。
(三)对话平台“3+32”
幼儿园可以根据三大团队的专业发展需要分别搭建三个成长对话平台:青年型教师的“花匠论坛”、成长型教师的“蔷薇沙龙”、成熟型教师的“紫藤雅集”。
这三个对话平台应各有侧重点,如“花匠论坛”将以主题式、问题式等形式开展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养成想说、敢说的习惯;“蔷薇沙龙”是成长型教师的对话平台,应侧重教学策略的提炼和教学经验的提升;“紫藤雅集”对话平台的形式和内容应较为开放,可以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分享。除了三个独立的团队对话活动,幼儿园也可以组织团队间交错的共同对话活动,获得“32”的发展可能。
二、协调步调——深化课程建设促教师发展
(一)分层开放促发展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推进、第二步支架的学习,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挖掘课程资源和生成课程活动的意识和能力也越来越强。幼儿园应以课程质量为落脚点,针对教师不同的课程实践能力,采用分层开放的方式开发和建设课程:青年教师以实施蓝本课程为主,学习生成活动的设计和开发;骨干教师可根据班内幼儿的兴趣开发班本课程;年长教师可采用更加开放的形式开发课程。
(二)课程审议促课程质量
课程的有效审议是确保课程质量的首要途径,是淘沙留金的重要手段。为保证课程质量,让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幼儿,教师需要严格执行审议流程:①有效观察。课程的内容是否适宜、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在哪里、幼儿的兴趣走向如何,这些都需要教师通过有效观察寻找答案,以确保课程开发和调整的合理性;②前期调查。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点,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调查方式,站在幼儿的视角生成课程;③规范梳理:教师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调查,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并汇总和梳理信息,深入挖掘课程资源,预设可能生发的活动;④内容审议。预设的活动目标定位是否合适、内容是否适合该年龄段的幼儿、形式是否适宜、资源利用是否恰当、还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带着这些问题和前期准备,教师在活动开展前可以采用分组审议的形式进行讨论,为活动的顺利开展进行最后审议;⑤淘沙沉淀。活动开展后,教师应再次梳理内容,根据内容实施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完善课程内容,并收集好相关的课件、图片、实物等,形成新的课程资源库为新一轮的课程实施做好准备。
(三)优化区角促课程发展
1.区域材料的适宜性。根据小、中、大三个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区角活动中,小班以角色游戏为主,中班和大班以学习性區域为主。教师应有效观察幼儿的活动,通过观察了解材料的使用率、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有目的、有价值地投放区域材料,以确保材料投放的适宜性。
2.观察量表的有效性。观察量表便于教师的观察、记录、分析,会让教师的观察更有实效性。同时,观察量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观察的具体内容,逐步调整、完善观察量表。
3.学习品质的突显性。学习品质对于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本学期,我园将鼓励每班创设1~2个品质培养区,提供相应的材料,以培养幼儿的专注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学习品质。如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可以创设一个“专注角”;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可以创设一个“创意屋”等。我们还可以将这个品质培养区融入现有区域中,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和投放相对应的材料。
4.评价体系的适宜性。幼儿园应结合生活课题进一步调整完善已有的幼儿评价系统,找到更加适合本园实际情况的教育评价体系,并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分别为每一个幼儿建立丰富、完整、立体、能展示幼儿全方位发展的成长档案,以促进幼儿全面、个性化发展。
三、跳出圈子——激活教研活动促教师发展
教研活动是学习共进的主阵地,幼儿园要通过抓住特点问题、突发问题、难点问题、共性问题等,着眼各种问题展开研讨,让教研活动“活”起来,从而促进教师发展。
(一)精致教研活动
1.活动形式求突破。教研活动可分大教研活动和小教研活动。大教研活动由年级组策划和承担,全园教师共同参与研讨共性问题。幼儿园要根据前期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并结合如今的工作重点,提前预设大教研活动,如观察量表的设计、自然物的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户外环境的改造等研讨主题。在传统研讨方式的基础上,幼儿园还可通过互动式、反思式、辩论式等多样化的研讨方式活跃教师的思维。
小教研活动规模相对较小,但发言机会、学习机会并不少,主要有“专业阅读”“专题对话”等形式,由不同的学习团队组织并参与,针对个性、专项问题进行研讨。小教研活动的形式要有特色、内容要求实效,如“紫藤工作室”可采用“雅集”的方式进行展示类活动,可以举办雅致的诗会、可以结合建党100周年组织“话中国、绘中国、摄中国”等特色雅集活动;年轻的“米兰成长营”可针对新教师急需了解的“家长工作”“班级管理”等问题邀请有经验的老教师开展专题讲座,以帮助青年教师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
无论是大教研活动还是小教研活动,只要是有效的教研活动都能增长教师的智慧,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教师的成就感。
2.经验记录求实效。幼儿园应根据记录模板,翔实记录每一次教研活动的全过程,并安排专人记录教师的精彩发言、经验分享等内容。在活动结束后,幼儿园还要汇总记录材料撰写记录稿,先由组长检查并完善,再由教科研室进行审核,力争能完整地记录每一次的研讨活动。我们要把每一次教研活动中迸发的智慧落实到后续的工作研讨中,为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二)精粹观察案例
顾泠沅先生说:“案例是教育理論的故乡。”每个教师回忆自己的教学经历,都会发现许多值得思考、探究、回味的人和事。上学期,从老师们上交的案例来看,仍存在很多可上升的空间。本学期,我园将结合市教研工作会议要求,针对如何撰写观察案例、怎样深入分析观察所得进行研讨,在研讨中分享科学的方法,从而帮助教师获得发展。
幼儿园要通过队伍建设、开放的课程建设、灵活的教研活动为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以课程质量为落脚点,让教师成为改革发展的实践者,从而促使教师获得多样化的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青年专项重点课题“运用跟进式教研提升教师观察和解读幼儿行为能力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91101435。)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花园浜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