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针朋书、画、印均有涉猎,尤其是篆刻更有着不俗的造诣。作为河南青年一代古玺篆刻领域的佼佼者,他带给了我们许多不一样的感受。近日,《理财》杂志跟他来了一场亲密接触,听他聊了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
与艺术结缘皆因爱
王针朋的老家是河南平顶山的,他从小就特别喜欢画画,从初中时开始学习美术,高中时成为美术特长生,本想一直走下去,但因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学习艺术的费用又高,放弃了考取美术院校的想法。2008年,他考上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了铁路运输专业。大学丰富的社团生活给了王针朋再一次接触艺术的机会,他参加学校的大学生书画社后,接触到了书法,以临摹书法大家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入门,其书写注重从古代经典的书法艺术中汲取营养,整篇结构严密,字里行间有乌丝栏界格,点画圆整,端庄秀丽,一撇一捺显得静中有动,飘然欲仙,这让王针朋着了迷。幸运的是在书画社学习过程中又得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顾宗忠老师的指导,就慢慢坚持练习。大学3年多时间,从楷书、行书、隶书再到篆书王针朋都有涉及。因为对书法的钟爱,他几乎天天都会去书画社不知疲倦地练习书法,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临毕业,同学们都忙着投简历为工作四处奔波时,他选择在郑州租了一间房子和朋友一块办起书法培训班,尽管因经验和资历不足而失败,但这却更加坚定了他要吃这碗饭的决心。2011年,为了多积累些相关经验,王针朋又去了郑州城南路一家手工字画装裱店当学徒,每天早出晚归,十分辛苦,但他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炼。
老师指引我前进
2012年,大学毕业的王针朋没有选择去铁路相关部门寻找工作,而是在郑州古玩城开了一家字画装裱店,工作之余,他就刻印章,练字。在此期间,他认识了吉欣璋、许雄志、谷松章老师,并拜在许老师门下,众所周知,许雄志是收藏大家,尤其是古印收藏国内屈指可数,使得王针朋有幸上手观摩古代经典玺印眼界大开。在几位老师的指点下,从黄牧甫开始学习,他的篆刻才慢慢步入正道,技艺大增。2013年,王针朋的篆刻作品参加全国展,获得业内多个奖项,一时成为耀眼新秀。
字画装裱店看起来跟书画打交道,但跟艺术修炼还是相距甚远。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书画,王针朋选择撤店离开古玩城,在家专心看书、写字、刻章。
著名清代篆刻家邓石如提出“印从书出”,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影响印坛几百年。邓石如的篆刻得益于他的书法成就。书法与篆刻之间的紧密联系,促使王针朋在篆刻之余,勤练书法,以踏实的态度,不骄不躁地做好自己所热爱的事。
2014年,机缘巧合他又入著名书法家乔延坤门下,成为其入室弟子。乔老师在书法艺术上对其要求严格,尤其是文字功夫上给予指导,使得王针朋在临帖刻印之余,在古文字上也兼习颇深。乔老师说,“书法没有捷徑,只有夯实基础,扎实临帖,才能长远” 。
对于自己的学艺历程,王针朋表示,“我走的路子比较波折,起初是画画,之后是书法,再后来搞篆刻,只要是中国古代传统艺术这块我都喜欢,这就导致我什么都想学,却都不够精熟。但在老师们手把手的教导下,有了更多开悟。”
古玺印是综合美学
王针朋篆刻主要以古玺为主。古玺是秦统一以前印章的概称,盛于战国。古玺印文字多变,具有巨大的可塑性。工匠在印章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创造精神,将原本奇诡多变的古玺文字通过适当的伸缩、变形以适应印面章法布局的需要,造就了天真烂漫、自由活泼的章法艺术形式。这些正与王针朋性格契合,正如他觉得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山川、河流,最美的一面并不是规规矩矩的,而是自然组合。
但王针朋表示,“凡是都有法则,只有弄透法则,才能按照自己的心性去表达出来”。王针朋认为,古代经典自有它的法则所在,只有不断学习经典,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不仅如此,印外功夫也得具备。比如在书法、国画、文字学、金石学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需狠下一番功夫。从美学上说,古玺表面上有大红大白的对比,学美术的人对其的感悟就会更深一些,平时通过画些画,可以看得出来。从文字学上说,战国时期,各国文字不统一,个人不仅需要系统地学习中国古代各种文字,大篆、小篆、甲骨文、金文、楚篆等,而且形成个人的面貌比较困难,对整体书法系统要求也很严谨。古代文字,尤其是想要把大篆学好,小篆基础必须过硬。从金石学上说,从宋代起,金石学大兴,古代玺印渐渐进入金石学者关注的范围。学者对先秦金石文字的考释不断进步,对古玺印文的辨识也随之日渐增多,从而对古玺印的时代认识也日趋明晰。
综上所述,王针朋表示,古玺要想找到属于自己的章法,还要从古代文化经典中开拓,只要能采撷出可学习利用之处,进一步完善,自己的面貌与个性就会凸显出来。
与艺术结缘皆因爱
王针朋的老家是河南平顶山的,他从小就特别喜欢画画,从初中时开始学习美术,高中时成为美术特长生,本想一直走下去,但因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学习艺术的费用又高,放弃了考取美术院校的想法。2008年,他考上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了铁路运输专业。大学丰富的社团生活给了王针朋再一次接触艺术的机会,他参加学校的大学生书画社后,接触到了书法,以临摹书法大家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入门,其书写注重从古代经典的书法艺术中汲取营养,整篇结构严密,字里行间有乌丝栏界格,点画圆整,端庄秀丽,一撇一捺显得静中有动,飘然欲仙,这让王针朋着了迷。幸运的是在书画社学习过程中又得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顾宗忠老师的指导,就慢慢坚持练习。大学3年多时间,从楷书、行书、隶书再到篆书王针朋都有涉及。因为对书法的钟爱,他几乎天天都会去书画社不知疲倦地练习书法,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临毕业,同学们都忙着投简历为工作四处奔波时,他选择在郑州租了一间房子和朋友一块办起书法培训班,尽管因经验和资历不足而失败,但这却更加坚定了他要吃这碗饭的决心。2011年,为了多积累些相关经验,王针朋又去了郑州城南路一家手工字画装裱店当学徒,每天早出晚归,十分辛苦,但他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炼。
老师指引我前进
2012年,大学毕业的王针朋没有选择去铁路相关部门寻找工作,而是在郑州古玩城开了一家字画装裱店,工作之余,他就刻印章,练字。在此期间,他认识了吉欣璋、许雄志、谷松章老师,并拜在许老师门下,众所周知,许雄志是收藏大家,尤其是古印收藏国内屈指可数,使得王针朋有幸上手观摩古代经典玺印眼界大开。在几位老师的指点下,从黄牧甫开始学习,他的篆刻才慢慢步入正道,技艺大增。2013年,王针朋的篆刻作品参加全国展,获得业内多个奖项,一时成为耀眼新秀。
字画装裱店看起来跟书画打交道,但跟艺术修炼还是相距甚远。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书画,王针朋选择撤店离开古玩城,在家专心看书、写字、刻章。
著名清代篆刻家邓石如提出“印从书出”,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影响印坛几百年。邓石如的篆刻得益于他的书法成就。书法与篆刻之间的紧密联系,促使王针朋在篆刻之余,勤练书法,以踏实的态度,不骄不躁地做好自己所热爱的事。
2014年,机缘巧合他又入著名书法家乔延坤门下,成为其入室弟子。乔老师在书法艺术上对其要求严格,尤其是文字功夫上给予指导,使得王针朋在临帖刻印之余,在古文字上也兼习颇深。乔老师说,“书法没有捷徑,只有夯实基础,扎实临帖,才能长远” 。
对于自己的学艺历程,王针朋表示,“我走的路子比较波折,起初是画画,之后是书法,再后来搞篆刻,只要是中国古代传统艺术这块我都喜欢,这就导致我什么都想学,却都不够精熟。但在老师们手把手的教导下,有了更多开悟。”
古玺印是综合美学
王针朋篆刻主要以古玺为主。古玺是秦统一以前印章的概称,盛于战国。古玺印文字多变,具有巨大的可塑性。工匠在印章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创造精神,将原本奇诡多变的古玺文字通过适当的伸缩、变形以适应印面章法布局的需要,造就了天真烂漫、自由活泼的章法艺术形式。这些正与王针朋性格契合,正如他觉得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山川、河流,最美的一面并不是规规矩矩的,而是自然组合。
但王针朋表示,“凡是都有法则,只有弄透法则,才能按照自己的心性去表达出来”。王针朋认为,古代经典自有它的法则所在,只有不断学习经典,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不仅如此,印外功夫也得具备。比如在书法、国画、文字学、金石学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需狠下一番功夫。从美学上说,古玺表面上有大红大白的对比,学美术的人对其的感悟就会更深一些,平时通过画些画,可以看得出来。从文字学上说,战国时期,各国文字不统一,个人不仅需要系统地学习中国古代各种文字,大篆、小篆、甲骨文、金文、楚篆等,而且形成个人的面貌比较困难,对整体书法系统要求也很严谨。古代文字,尤其是想要把大篆学好,小篆基础必须过硬。从金石学上说,从宋代起,金石学大兴,古代玺印渐渐进入金石学者关注的范围。学者对先秦金石文字的考释不断进步,对古玺印文的辨识也随之日渐增多,从而对古玺印的时代认识也日趋明晰。
综上所述,王针朋表示,古玺要想找到属于自己的章法,还要从古代文化经典中开拓,只要能采撷出可学习利用之处,进一步完善,自己的面貌与个性就会凸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