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力。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方法过于单一,已不适应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的需要,创新教学评价模式,探索构建多元化、企业化、具体化、过程化的教学评价模式势在必行。
【关键词】中职教学 评价模式 创新
一、前言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力。因而什么是教学质量,如何衡量教学质量,这些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关于教学质量评价的问题也成为了当今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就职业教育教学而言,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二、教学评价的意义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评价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实施课堂教学评价,也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领导对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为教学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提供一个较为客观、相对合理的依据。评价结果使学生、家长、教师能及时、全面的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过程和水平,为企业用工提供参考,评价结果是学生评优评先,升学就业,获得毕业证的重要依据,也为学校办学,人才培养评估提供依据。
三、教学评价的内容要创新
1.评价目标三维化。教学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学生分类、分等级,而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和客观要求之间的距离,激励他们努力向客观要求靠近。有什么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有什么样的质量评价理念,中职教育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培养中、高级技能专业人才,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发展,社会发展与学校发展。职业学校学生能力评价应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社会能力这两个方面,以适应社会经济建设需要为目标,考察学生职业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状况。既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又要鼓励学生的个性张扬。中职教育的课堂评价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客观评价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样更符合中职教育的要求。
2.评价内容企业化。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课堂教学评价内容的制定要以企业的需要为依据。评价的内容既包括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包括专业技能的掌握;既要评价专业能力水平,又要评价关键能力水平,还要评价包括思想品德素质、身心素质、职业素养等在内的综合素质;既要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考核,也要对专业教育过程进行综合考核。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就要求所培养的学生具备相应职业岗位群的技术技能,能够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发挥潜能,满足工作要求,并且具备有效地解决不同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主要指的是“谁来评价”的问题。中职教育的评价主体应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就要注意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全方位选配参评人员,可以采取学生评、教师评、家长评等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还应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通过企业人员或行业机构等来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所对应的是学生的考核多元化,即通过建立学生的量化考核细则,从学习态度、活动参与、实践技能、创新精神、劳动态度等方面加以评价考核。多元化主体是人的问题,多元化考核是目标问题,只有评价主体采用现代化评价手段,多层次、多角度广泛收集信息,才能做好课堂教学评价,达到考核的目标。
4.评价方法过程化。现代课堂教学评价注重实施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中职学校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之一。形成性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各个阶段、各个项目的进步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实施形成性评价,教学的信息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从而使教学活动能够得到及时的调节和改进,以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形成性评价体现了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中职教育的特点是以就业为导向,其评价方法也应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原则,打破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不仅应采取笔试、口试与实际操作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突出技能考核,将学生和教师的目光集中到综合职业技能的形成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动手能力的提高,还应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评价,遵循学习的累积性与过程性规律,使学生有体验成功和进步的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四、结语
总之,课堂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传统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常依赖其分数的高低,注重的是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学生其它方面尤其是情感、意志的发展。因此,真正落实新的评价观,我们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进行重新的认识。评价结果要做到客观化、企业化、具体化,就需要参评人员,特别是教师掌握现代化手段,真正做好多元化评价,需要学校、学生、社会的共同努力。同时,在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方面,尚须不断改进与完善,学校还需要与企业多沟通、勤合作,才能真正形成校企共赢的长效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凌静.职业教育“2W2H”教学设计[J].教育研究.2013.8.
[2]郝文武.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统一的有效教学方式[J].教育研究.2009.1.
[3]郝建平.课程教材研究所教学评价的设计[M].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中职教学 评价模式 创新
一、前言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力。因而什么是教学质量,如何衡量教学质量,这些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关于教学质量评价的问题也成为了当今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就职业教育教学而言,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二、教学评价的意义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评价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实施课堂教学评价,也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领导对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为教学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提供一个较为客观、相对合理的依据。评价结果使学生、家长、教师能及时、全面的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过程和水平,为企业用工提供参考,评价结果是学生评优评先,升学就业,获得毕业证的重要依据,也为学校办学,人才培养评估提供依据。
三、教学评价的内容要创新
1.评价目标三维化。教学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学生分类、分等级,而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和客观要求之间的距离,激励他们努力向客观要求靠近。有什么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有什么样的质量评价理念,中职教育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培养中、高级技能专业人才,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发展,社会发展与学校发展。职业学校学生能力评价应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社会能力这两个方面,以适应社会经济建设需要为目标,考察学生职业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状况。既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又要鼓励学生的个性张扬。中职教育的课堂评价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客观评价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样更符合中职教育的要求。
2.评价内容企业化。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课堂教学评价内容的制定要以企业的需要为依据。评价的内容既包括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包括专业技能的掌握;既要评价专业能力水平,又要评价关键能力水平,还要评价包括思想品德素质、身心素质、职业素养等在内的综合素质;既要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考核,也要对专业教育过程进行综合考核。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就要求所培养的学生具备相应职业岗位群的技术技能,能够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发挥潜能,满足工作要求,并且具备有效地解决不同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主要指的是“谁来评价”的问题。中职教育的评价主体应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就要注意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全方位选配参评人员,可以采取学生评、教师评、家长评等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还应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通过企业人员或行业机构等来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所对应的是学生的考核多元化,即通过建立学生的量化考核细则,从学习态度、活动参与、实践技能、创新精神、劳动态度等方面加以评价考核。多元化主体是人的问题,多元化考核是目标问题,只有评价主体采用现代化评价手段,多层次、多角度广泛收集信息,才能做好课堂教学评价,达到考核的目标。
4.评价方法过程化。现代课堂教学评价注重实施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中职学校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之一。形成性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各个阶段、各个项目的进步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实施形成性评价,教学的信息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从而使教学活动能够得到及时的调节和改进,以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形成性评价体现了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中职教育的特点是以就业为导向,其评价方法也应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原则,打破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不仅应采取笔试、口试与实际操作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突出技能考核,将学生和教师的目光集中到综合职业技能的形成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动手能力的提高,还应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评价,遵循学习的累积性与过程性规律,使学生有体验成功和进步的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四、结语
总之,课堂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传统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常依赖其分数的高低,注重的是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学生其它方面尤其是情感、意志的发展。因此,真正落实新的评价观,我们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进行重新的认识。评价结果要做到客观化、企业化、具体化,就需要参评人员,特别是教师掌握现代化手段,真正做好多元化评价,需要学校、学生、社会的共同努力。同时,在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方面,尚须不断改进与完善,学校还需要与企业多沟通、勤合作,才能真正形成校企共赢的长效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凌静.职业教育“2W2H”教学设计[J].教育研究.2013.8.
[2]郝文武.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统一的有效教学方式[J].教育研究.2009.1.
[3]郝建平.课程教材研究所教学评价的设计[M].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