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C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建设的实际出发,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建设新农村的意义、认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即:加强组织领导,充分依靠群众;实事求是,科学规划;试点先行,找准突破口;广泛参与,完善政策。结合南阳实际情况,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向。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探索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2-0215-02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从2006年开始,我省各地相继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工作,即市直单位对口帮扶一个试点行政村。经过1年的实践,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了较深的理解,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2.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必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国家战略转轨、推动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抉择。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轨变型的关键时期,党中央高瞻远瞩,适时地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这对于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我国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目标迈进,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现实需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一方面,我国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经步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日益增强;另一方面,近些年城乡差距的拉大,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障碍。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确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必然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三农”问题,从根本上打破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和建议
  3.1加强组织领导,充分依靠群众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搞好规划,协调各部门的力量,组织推进实施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尤其是村支部书记作用的发挥,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要放手发动群众,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鼓励群众勇于创新、积极改革、大胆实践,调动他们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2实事求是,科学规划
  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目标,内涵相当丰富,对全国各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科学规划,制定相应的实施标准。制定规划时应重点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要求各地依据当地实际,突出产业特色,以主导产业的壮大,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坚持城乡联动、统筹发展的原则;三是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一方面要充分体现当地政府“主政一方、造福一方”的工作思路;另一方面,要尊重农民的意愿,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四是要坚持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的原则。
  3.3试点先行,找准突破口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地理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水平选择不同的典型,开展试点村的工作,进行重点帮扶,并总结经验,然后推广。
  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帮扶的工作重点就是要帮助理思路,选择好突破口。一要以产业扶持为突破口,要因地制宜,进行产业扶持,以保证新农村建设稳步、持续推进;二要以“一建三改”为突破口;三要以提升农民素质为突破口,要加强对农民综合素质的培训,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四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
  3.4广泛参与,完善政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
  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重点扶持一批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的发展;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加大对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方面的投入;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加快探索农村保障体系建设的步伐。
  4结合实际努力,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向
  (1)切实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在集约利用耕地的同时,充分发挥我市山、水、林资源丰富的优势,着力提高林业、畜牧、水产集约经营水平,挖掘农业发展潜力;加快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提高农产品利用效率。
  (2)切实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建立完备和规范化的市场机制,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3)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进一步完善落实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
  (4)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水平。
  (5)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6)切实提高农民素质。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教育和培训工作。
  5参考文献
  [1] 徐元明.江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新思路[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7(5):345-348.
  [2] 张书报,赵玉坤,谢广平,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N].南阳日报,2007-01-26(A2).
其他文献
本文从墨家的生产劳动、余财相分、节用非乐等思想出发,对经济活动中的生产、分配、消费各环节中的伦理观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兼相爱、交相利”的义利同一的义利观的论述,邮墨家
烹调中广泛使用油脂是中国烹饪的一个特点。在中国烹饪技术发展史上,油烹法是继石烹法、水烹法之后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其历史可追朔到三千年前的商代。油脂作为烹饪的传热介质
针对对虾养殖现状.总结了利用有益微生物生态平衡养殖对虾的技术,以期利用该技术解决目前对虾养殖过程中病毒感染的难题,从而保障养殖效益。
人体所需的各类营养素,除了各自发挥已得到公认的作用,是否还有一些功能尚未被我们发现?今年1月美国《新闻周刊》登载的文章,对营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
浅草-沉钟社同仁从人道主义伦理观出发,在客观再现现实、改造现实的“为人生”艺术观的指导下,真实地描画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军阀混战的恐怖剑影。他们既揭露了军阀混战给军人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主要任务,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体育的教育目标之一。本文探索在体育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方法、策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到实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提法给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
期刊
气味和味道是两种不同的感觉器官的感知,然而.艺术上的通感让我们感性的词汇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比如我们常听见身边的人说.这味道好闻.那味道难闻.没有人感觉他们说错了.否则就有点
“汆汤”是长治地区汤食中的佼佼者,其分素、荤两种类别。素者多蔬,油炸豆腐、粉皮、素丸子、油炸土豆块、海带及绿色蔬菜,清香而不淡。荤者多肉——在素蔬原料的基础上,再加上酥
介绍了浙江省永嘉县的基本情况及当地发展农民信箱的措施,认为农民信箱的建设带动了当地农业信息化,为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