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管理与绿色低碳发展

来源 :城市管理与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_jin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近年来,低碳城市試点工作开始走进公众的视野。低碳城市是以低碳理念重塑城市,用低碳思维和低碳技术改造城市的生产和生活,开展绿色能源、绿色产业、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生态、绿色经济、绿色社会、绿色管理等创新转型,最大限度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形成健康、简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城市绿色低碳可持续 发展。2010、2012、2017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分三批开展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低碳城市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能源替代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基本保证、清洁生产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环节、循环利用是建设低碳城市的有效方法、持续发展是建设低碳城市的根本方向。作为保障城市安全运行的城市管理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碳减排的社会背景


  1.碳:是指CO2,它对温室效应的贡献高达65%左右,广义的概念也指CO2当量。
  2.碳达峰:是指CO2的排放量达到峰值,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
  3.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技术回收、碳交易等形式,冲抵自身 CO2排放量,实现CO2“零排放”。
  4.巴黎协定: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气候大会上通过、2016年4月22日在纽约签署的气候变化协定,要求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 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以内。
  5.比较:2019年,全球CO2 排放总量达 341.7亿吨,其中中国、美国、欧盟的CO2 排放量分别为98.3亿吨、49.7亿吨、33.3亿吨,占比28.8%、14.5%、9.7%,占比达全球的53%。中国碳排放量尚处于上升期,峰值可能在130亿吨左右,而美国和欧盟已分别于2007年和1979年左右实现碳达峰,且承诺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
  6.进展:据统计,目前已有54个国家实现碳达峰,有29个国家和地区提出碳中和目标,有22个国家和地区把目标设立在2050年,中国是2060年,另有98个国家正在就碳中和目标进行讨论。
  7.共同目标:碳中和,意味着一个以化石能源为主的旧时代结束,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绿色低碳的新时代开始,全球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一个共同的价值观——碳中和。

二、碳减排的中国行动


  1.双碳目标: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碳达峰目标:2020年12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 25%左右。
  3.碳减排规划:2021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十四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18%。
  4.战略决策: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5.工作部署:2021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 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6.新时代:碳中和目标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推进碳中和的进程中,中国将告别化石能源时代,迈入信息化时代、可再生能源时代、核聚变能源时代、化石资源时代、资源循环利用时代。

三、绿色转型是全民行动


  2021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1.绿色转型:要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2.总抓手:要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
  3.源头:要抓住资源利用这个源头,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关键:要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
  5.庄严承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
  6.分类治理:要实施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重视新污染物治理。
  7.全民行动: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

四、垃圾处理碳排放分析之:回收利用


  参考国际固体废弃物协会(ISWA)《固废处理与气候变化白皮书(2009年)》,回收利用对碳排放的贡献值(括号内数据为其他来源):废纸为0.6~2.5吨/吨(5.42,8);废铝为10吨/吨(16);废钢铁为2吨/吨(1.6,2.55);废玻璃为0.5吨/吨;废塑料为0~1.0吨/吨(0.36,0.98,1.6)。
  初步估算,回收利用对碳减排的贡献,依次为废纸、废金属、废玻璃和废塑料,分别约为55%、17%、12%和10%。

五、垃圾处理碳排放分析之:焚烧发電


  1.双重碳减排: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具有双重碳减排效应,一是减少传统厌氧填埋产生的碳排放,二是替代化石燃料发电实现的碳排放。
  2.经验分析法:据ISWA2009估计,垃圾焚烧发电的碳净减排能力为0.2~0.7吨CO2 当量 /吨垃圾。


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开幕 摄影:武俊杰

  3.指标换算法:假定自身碳排放和基准碳减排相抵消,按每吨标煤燃烧发电时排放2.70吨CO2,每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可节约0.21吨标煤测算,垃圾焚烧发电的碳净减排能力约为0.57吨CO2当量 /吨垃圾。
  4.对比分析法:参考《生活垃圾处理的碳排放和减排策略》,通过模型对比焚烧发电和厌氧填埋的CO2排放量,可得出垃圾焚烧发电的碳净减排能力约为 0.79吨CO2当量 /吨垃圾。
  5.综合分析法:参考《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节能与碳减排分析》,通过测算垃圾焚烧发电厂CO2的基准线排放量、项目排放量和泄漏量等,可得出垃圾焚烧发电的碳净减排能力约为0.67吨CO2当量 /吨垃圾。
  6.减排潜力大:预计到2030年,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总量约为3.0亿吨,若按照0.70吨CO2当量/吨垃圾的指标估计,则垃圾焚烧发电可实现的碳净减排量约为2.10亿吨CO2当量。

六、垃圾处理碳排放分析之:综合研判


  同样按前述方法,可以分析生活垃圾其他处理方式的碳减排能力,并据此进行综合研判。
  1.绝对减排:垃圾焚烧发电、厨余产沼发电和可回收物资源利用,因得益于回收能源和再生资源,可实现碳净减排,也就是碳负排放,其碳净减排能力分别约为0.70吨、0.40吨和0.30吨CO2当量 /吨垃圾。
  2.相对减排:收集运输、卫生填埋和好氧堆肥,因得益于新能源车应用、填埋气体发电和工艺设备优化,可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碳减排,其碳减排潜力分别约为0.25吨、0.20吨和0.15吨 CO2当量 /吨垃圾。
  3.基本研判:各类处理方式中替代化石燃料发电量或再生资源利用量越多,其碳净减排能力就越大,当采用碳净减排工艺技术的比例越高,垃圾处理行业对碳减排的贡献就越大。
  4.行业贡献:预计到2030年,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产业的碳净减排总量可达3.0亿吨CO2当量左右,其对实现碳中和愿景的贡献率可达2%以上,在市政公用和生态环境领域名列前茅。


图1 垃圾处理碳排放量示意图

七、垃圾处理碳排放分析之:场景比较


  优化后的资源回收 +焚烧处置工艺目前对于垃圾处理的碳减排贡献最大。如图 1所示。

八、宏观层面的碳减排举措


  1.政策保障:实现双碳目标意味着将在能源、产业、交通、建筑、环保、城管等领域迎来重大变革和挑战,为此亟须健全配套相关保障、支持和激励机制,构建自上而下的创新政策体系。
  2.试点示范:实现双碳目标需要重点区域、重点城市、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等主要责任主体先行先试,开展自下而上的探索与创新,然后在全行业、全市、全国范围全面推进。
  3.科技创新:包括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以及碳减排、碳监测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4.金融支持:包括绿色金融、绿色债券、ESG基金、碳交易、碳信托、碳税和国际金融合作等应用。
  5.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好目标和成效、降污和减碳、政府和市场、技术和产业等方面的协调关系。
  6.重点突破:能源替代和节能减排是实现碳达峰的主要抓手,碳监管(MRV)、CCUS、碳交易和森林碳汇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

九、微观层面的碳减排行动


  1.研究基准值:对城市管理各个环节的碳排放源,进行调查与核算,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数。
  2.发布白皮书:针对碳排放现状、碳减排目标、碳排放任务、碳减排措施、碳排放检测等内容发布行业白皮书,并做到符合碳监管(MRV)“三可”要求,即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
  3.减少碳排放: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并实施包括源头减量、能源替代、节能提效、工艺改造、CCUS等措施。相关企业要做到“两多两少”,即努力多发电、多利用,尽量少用油、少用电。
  4.参与碳交易:认真研究相关政策,积极争取碳配额、参与碳交易,包括ETS(碳排放权交易)、CCER(中国自愿减排)、CDM(清洁发展机制)、绿证交易等,以充分利用政策红利。
  5.实现碳中和:在实现碳达峰基础上,通过增加碳汇量、应用CCUS、参与碳交易等方式,以冲抵自身所产生的碳排放,最终实现碳中和的愿景目标。


绿色出行 低碳环保 管城理事微信公众号提供

十、城市管理主要绿色低碳指标


  1.资源利用:包括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园林绿化垃圾综合利用率、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等。
  2.环境卫生:包括主次干道清扫保洁达标率、背街小巷清扫保洁达标率、小区清扫保洁达标率、绿化区域保洁达标率等。
  3.园林绿化:包括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等。
  4.绿色交通:包括新能源公务车辆使用比例、新能源专用车辆使用比例等。
  5.景观灯光:包括LED绿色照明使用率、户外广告规范使用达标率、店招店牌规范使用达标率等。
  6.能力建设:包括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年度行动计划、统计与核算体系等。

十一、双碳目标是机遇也是挑战


  1.把握机遇:在城市管理的垃圾分类、环卫作业、园林绿化、景观灯光、城市照明、给水排水、市政设施、渣土管理、扬尘控制等细分领域,都有较大的碳减排潜力。
  2.迎接挑战:在很多情况下,减污和降碳是互补互利的,但这两者也有不少情况是不尽一致,甚至是矛盾的,研究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技术是当务之急。
  3.着眼长远:实施减污降碳措施,在短期内很可能是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大于经济效益,行业主管部门要研究制定支持政策,相关企业要做好中长期获益的思想准备。
  4.发展趋势:一是从投资建设向运维服务转变,二是从园林绿化向公园城市转变,三是从传统产品向清洁和节能产品转变,四是从传统市政设施向绿色市政设施转变,五是从传统作业方式向智慧城管服务转变,六是从废弃物处理处置向资源化综合利用转变。
  5.受益板塊:垃圾分类属于绿色低碳生活范畴,将继续全面推进。垃圾焚烧发电、厨余产沼发电等具有双重减排效应,将受到政策支持。城市绿地、城市公园、城市森林既是碳源又是碳汇,将有较大发展空间。新能源环卫车逐步替代传统车辆、新一代节能照明产品替代原有照明产品,将是大势所趋。与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相关的市政公用设施将受到重视。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垃圾分类引领着低碳生活新时尚。
  同样,城市管理的每一个领域和每一个环节,都是对低碳、低废、低污染理念的最好注释,城市管理和绿色低碳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城市管理的过程就是践行绿色低碳理念的行动,践行碳中和,城管人不能缺席,也不会缺席!
  相信,全球实现碳中和,必定有中国人的一份贡献!中国实现碳中和,必定有城管人的一份贡献!
  (责任编辑:荣荣)
其他文献
第八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提出了援疆工作新任务、新要求,辽宁援疆八师石河子市分指挥部(以下简称八师分指)干部人才认真学习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城镇化进程的新阶段促使了城市规划的转型,凸显了空间资源的宝贵。在存量和减量发展背景下,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细化城市设计更应该提高公共空间的品质,聚焦于公共空间活力的提升。通过全面分析国外对于公共空间活力研究的新进展,为我国营造公共空间活力提供参考与指导,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核心期刊文献数据进行了检索和相关研究,并利用Citespace软件将近15年间关于国外公共空间
2021年7月10日——11日,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城市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华城市管理学会主办,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北京市城市管理研究院协办,《城市管理与科技》杂志社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表明了工作的影响之大、难度之大、挑战性之大,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本文将讨论双碳背景下的城市治理、重点任务与制度保障。一、北方地区清洁供暖情况  我国北方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统筹安全和发展”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原则。然而随着人类社会发展日益复杂,风险的形态、类型与影响也日益超出传统风险的认识,非传统安全风险正在成为城市安全运行的重大威胁。2021年7月18日18时至21日0时,河南郑州出现罕见持续强降水天气过程,城市发生严重内涝灾害。这次极端气候引发的城市危机发生与应对过程中的经验得失为中国众多城市提供了一面镜子
近日,兵团发布2021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半年来,兵团经济多项重要指标增速明显快于近年同期水平,兵团产业、行业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逐步增强,经济持续恢复、稳
期刊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将会激励更多过去位于全球化发展边缘地区的国家和地区纳入世界经济系统之中,并强化彼此之间的经济社会和基础设施联系。通过密切经贸往来和快速交通组织,沿线许多节点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将形成更大范围带状城市聚落系统,将此命名为"丝路城市走廊"。基于以上发展猜想,从理论起源、内涵与定义、战略价值、发展论证等方面对"丝路城市走廊"进行研究,采用归纳和演绎方法,根据六大经济走廊的城市发育基础和要
北京市2005年印发了《北京市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2014年印发了《北京市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工作职责分工方案》,把加强地下管线建设管理作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
期刊
金秋九月,是收获美丽的时节,也是享受美丽的季节.每到这个时候,经过城市管理人精细耕耘、精心装扮、精密呵护的城市,就会以五彩斑斓的颜色彰显自然之美,以整治一新的市容彰显
期刊
在许多特大城市周边,城郊地区的社区治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已经成为各地城市治理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因此,需要对城郊的治理问题更为重视,反思以往方式存在的问题,探讨完善相关治理措施,加快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一、当前城郊地区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城市与乡村行政管理边界不清晰,引发治理薄弱点  城市边缘的城郊地区,往往是城乡社会空间的混合区域。一方面,已经城市规划管理的区域中,依然存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