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沙漠里那座繁华城市是否真实存在?

来源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ia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作者:一位没有定位的写手、敦煌学爱好者、沙发客、背包客、语言学爱好者。梦想是仗剑走天涯,15岁开始独自周游全国,19岁开始独自周游世界。
  生命孤舟
  从嘉峪关向敦煌前行,绵延五百里的戈壁是河西走廊最后一抹色彩,沿途不见生命的迹象,仅有沙漠绿植零星装点。听说运气好能遇见路边奔腾的野骆驼,奈何我是没这个运气了。
  坐在车窗边的乘客也能切身地感受到焦灼大地的问候,热气透过缝隙,和满天风沙一起钻进车厢。人类文明高度发达后制造出的铁皮交通工具尚不能抵御,要想一百年前和两千年前一样,那时只有双腿和骆驼,可怎么受得住。
  敦煌作为中国与中亚、南亚和欧洲的贸易枢纽,无数的旅人沿着仙人的足迹来到这里。我想古代的旅者应该在这般环境中曾经怀疑敦煌的真实性。这片沙漠的尽头在何处?那座传说中的繁华城市是否真实存在?敦煌没有成为国际都会的优越自然地理条件,它不过是方圆百里无人烟的沙漠戈壁的孤舟,静静地躺在流动的细细流沙中。
  敦煌一名始见于《后汉书》,“敦,大也;煌,盛也”,是霍去病击败匈奴后在河西走廊设立的四郡之一。今日作为县级城市的敦煌很小,小到几个弯城市就没了;敦煌又很大,又被熟知为“世界的敦煌”,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游客挤满这座小小的城市。
  他们的目的地一定有那座世界文明的瑰宝——莫高窟。
  国学大师季羡林说:“世界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亚欧大陆的文明都放不下架子,谁也不肯让谁,只得相约在一个缓冲的地带碰碰面。
  文明交汇之处,亦是青史留名之人来往之处。“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丝绸之路上,曾有无数大师舍身求法。我是无神论主义者,但每次来到敦煌都会被神灵震慑。
  千年浮沉莫高窟
  公元366年,路过鸣沙山的和尚乐僔忽见金光闪烁,仿佛有佛的指引,便在鸣沙山的崖体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绵延了一千年的宏大凿窟运动开始了,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十几个不同民族,共计735座洞窟。
  那些曾互相攻伐的民族,却似乎都有一种超脱历史的默契:来到莫高窟虔诚地侍奉神。我愿意相信这是神的力量。
  走进洞窟,踩着西夏的地砖,看见北朝的壁画和唐人的彩塑,绝妙的佛国艺术活灵活现浮在眼前。我和历史上所有瞻仰过莫高窟的人产生了一样的敬畏之心。时间的分量会震撼来到莫高窟的所有人。
  近代,神灵的声音似乎越来越轻微了。
  开启历史的命运不巧地落在小人物身上,清末的道士王圓篆在清理洞窟时不小心发现了藏经洞——中古世纪亚欧大陆最壮美的故事都在这里。人们给它起了一个浪漫的名字——“敦煌遗书”。
  中国的学者们还未能一览前人伟大的著作,西方列强率先闻讯而来,通过巧取豪夺的手段将藏经洞的文书、绘画和雕塑盗回西方。如今,敦煌遗书的残卷散落世界各地。
  这是莫高窟的不幸,也是中国的不幸。
  不幸中也有万幸。
  一位在法留学的中国年轻人于塞纳河畔旧书市场翻到莫高窟的绘画,毅然决定回国投身莫高窟的保护。那时的西北穷苦,国家无力支持,甚至妻子也离他而去。他就是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常书鸿。
  常院长回国后着手建立敦煌研究院,此后莫高窟开始有序地被保护,大批的艺术家、历史学家、石窟保护人都来到荒凉的西北,献身保护人类文明的瑰宝。
  若是前往莫高窟景区,可以看见实地窟外立着不少灵骨塔。塔旁有一片土地,埋葬了为敦煌奉献一辈子的人们,里面包括敦煌研究院第一、第二任院长常书鸿和段文杰,他们还在保护莫高窟。
  古时的莫高窟因这座城市而兴,现世的这座城市又因莫高窟而活。无论何时,根本感受不到这里位于毫无生命迹象的沙漠中心。
  一众那时商旅
  中国人都很幸运,很多从没去过的地方都能根植脑海。比如,你从未见过戈壁,却知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你从没到过阳关,却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你从没到过玉门关,还能背诵“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孤城、阳关、玉门关,这些根植于我们脑海的意象至今活在敦煌。今天的阳关和玉门关早已不再繁华,只在苍凉的大漠中留下一些遗址供我们凭吊。
  把时光拨回千年前,阳关和玉门关热闹非凡,丝绸之路的商人们终于要进入东方,一睹传说中的繁华。敦煌的市场上能找到伊朗的青金石、和田的玉、印度的香料和拜占庭的玻璃,各邦的商人又在敦煌换取中原的丝绸和瓷器,满载而归。试想,来自西域的舞女、南亚的僧人、中原的士族和瞳色各异的民族在同一片土地生活,那该是堪比今日魔都的繁华。
  若是在夏季的夜晚来到敦煌城内的沙洲夜市,或能窥得那时商旅的繁华一二。沙洲夜市热闹非凡,手工艺人们在根据壁画形象制作沙画和雕刻,周围还有敦煌特色的干果。当然,夜市更加不乏东乡族、回族、哈萨克族、汉族等多个民族的食品店,香喷喷的红柳大串老远就惹人馋。
  离开敦煌,我重新开始思考。
  我不曾相信世上有这样的城市的存在,就像第一次看见月牙泉的图片内心产生的质疑:沙漠里的一汪水,这怎么可能是自然形成的?毕竟怀疑神灵的真伪,怀疑自然的杰作,怀疑人类的伟大,向来是世俗者内心充满的困惑。
其他文献
Geographical world is considered as an epitome of the earth, but also a window that people have an understanding of natural science and cultural customs in depth. In Luocheng Mulao Autonomous County,
期刊
每年的4月13~15日是泰国传统新年——宋干节,也被称为泼水节。在宋干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祭祀拜佛、沐浴净身、斋僧行善、放生祈福,人们相互泼水祝福,敬拜长辈,载歌载舞,祈求洗净身上的厄运,迎接新的一年。  万物神灵皆源于水  “宋干”一词源于梵语,意为“转移”、“迈进”,信仰小乘佛教的东南亚人民相信,在星座“黄道十二宫”中,这一天是太阳转移位置,正式迈入十二宫中第一宫的时候,标志着新年的开始。  传
期刊
绣球,曾是两千多年前壮族先民上阵杀敌的兵器,千古流传,在它更迭嬗变的过程中,发生过哪些动人的故事?壮锦,在新中国解放后曾一度陷于外来机织品的冲击和后继无人的困境,后来它又是如何发展成为一座城市的民族技艺?  一针一线,爱恋缝在绣球中  一针针缝,一线线挑,爱恋缝在绣球中,相思藏在妹心头,阿妹的心思哥知道,绣球好抛又难抛,阿妹的心思哥知道……  绣球,作为壮乡的一种文化符号,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
期刊
What kept Chinese culture flowing for thousands of years? Now the ball-point pen has been extensively used for convenience sake, but traditionally all writing either official or simple correspondence
期刊
Known as the “Charming City of China”, Heshun Ancient Town could be traced back to the early Ming Dynasty (1368-1644). Many ancient luxurious residences, temples, ancestral halls, memorial archways an
期刊
时光不负海口,以无尽的奇美风光相赠,但海口又何曾辜负过时光,千百年来,这座人文之城的清浅足迹、深沉烙印全被那蔚蓝深海认真封存,装订成册。来者若有心了解,只需直面清风海浪,聆听它们深情的吟唱。  中央广播电视台推出的《航拍中国》所拍的《海南》中,第一站就介绍了海口骑楼老街:骑楼商业街,一楼是店铺,二楼以上是人们居住的地方。因建筑的一部分突出外面,像人骑跨在上面,因此得名骑楼。  骑楼作为一种外廊式的
期刊
A Yao ethnic enclave with long history  Among counties of Guilin City, time-honored history and distinctive ethnic customs enable Gongcheng Yao Autonomous County to be a shining tourist spot in Guangx
期刊
柬埔寨,我所了解的不多,只是从以前看过的《波尔布特》里了解过一点红色高棉,也看过一些旅行书,知道这是个佛教国家,风景优美。听说这次“新诗典”诗会要去柬埔寨,我在柏林就已经心动了。  我们一行人,先在广东虎门汇集,然后再坐飛机去金边。从冰天雪地的北京来到温暖的虎门,一下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  第二天,我们在一家饭馆的包间召开“虎门·柬埔寨2019新诗典”诗会,同时也颁发了第三届“亚洲诗人奖”。奖是民
期刊
我们喜爱花市,不仅仅是因为花卉的迷人与多彩,更重要的是,每一个花市都是一座城市或者一种文化的浓缩。穿梭其中,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闻着扑鼻而来的花香,纯朴的市井气息与厚重的历史感亦弥漫而来。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中有旱季和雨季之分,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
期刊
坐在一楼的餐厅里已经是午后,我隔着窗户望着湿漉漉的街道,街上的人皮肤略黑,缓慢地走在街上,看着过路人脸上的表情和着装,我猜测着屋外的气温和湿度,4个半小时午夜飞行所带来的疲惫已散,菲律宾宿务,一个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城市,接下来的几天我要探寻这里的细枝末节。  今天恰好是周日,对于宿务来说周日是尤为神圣的一天,这一天你最能体会到信仰的震撼。菲律宾85%的人信奉天主教,起因是1521年一个即将完成人类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