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人力资源是指农村范围内人口总体所具有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是农村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质、智力、知识、技能水平,身体素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经营管理素质和现代意识等。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靠开发耕地等物质资源来拓展农业发展空间的余地越来越小,而只能依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广大农民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主体,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需要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完成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任务。
一、庆阳市农村人力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甘肃省庆阳市总人口264.3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9.43万人,占总人口的75.43%。随着农村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农村人口数量也在逐年减少。在全市农村劳动适龄人口中,20—50岁占59.86%,除20岁以下和50岁以上年龄组所占比重较小外,其余各年龄段分布相对比较均衡;全市农村劳动适龄人口的平均年龄为35岁,呈现青壮年态势。2008年全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全市农业总人口的 34.45%,转移总量相对较大。但通过调查研究,庆阳市农村人力资源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农村人力资源文化素质有待提高
2006年末庆阳市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为:文盲占11.16%,小学文化程度占37.59%;初中文化程度占40.44%;高中文化程度占9.3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46%,全国以上指标分别为6.8%、32.7%、49.5%、9.8%、1.2%,相比明显偏低。同时,城乡人口受教育年限的差异也非常明显,2007年城市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6年,而农村只有7.8年,差距为2.8年。按照历年的增长速度,庆阳市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要达到城市目前的水平需要25年左右。
(二)农村人力资源科技素质偏低
由于农民受教育年限普遍偏低,而中小学教育中很少涉及农业技术知识,加之农村职业教育普及率较低,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因此庆阳市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相对较低。全市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共计78.36万人,占农村从业人口的66.28%。由于经营管理能力差、对产品市场预测缺乏前瞻性、心理素质脆弱等原因,农民筹资创办的小型民营企业和以饮食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经济效益普遍较差,平均寿命只有3.5年。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的制约,农民普遍思想观念保守,小农意识较强,对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敬而远之,有77.5%的农民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表现出消极观望的态度,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使用。
(三)农村转移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
近年来,庆阳市外出务工农民不断增加,在外出从业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1.57%,小学文化程度占20.64%,初中文化程度占66.92%,高中文化程度占9.00%,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87%,而全国以上比例分别为1.2%、18.7%、70.1%、8.7%、1.3%,文化素质明显偏低。同时,在已经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有74%的人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由于缺少一技之长,外出务工者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很难适应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要求,直接影响到农民务工收入和就业的稳定性。
(四)低素质劳动力沉积农村
随着各级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加强,庆阳市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逐年增加,但相对于农村人口的整体而言,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在文化程度、年龄结构、性别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导致越来越多的低素质劳动力沉积在农村。这部分沉积劳动力的整体特征是“两高、两低”,即年龄高、妇女比例高,文化程度低、实践技能低,他们的素质提升难度相对较大,也将成为制约庆阳市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重要瓶颈。
综上所述,由于教育体系不够完善、思想观念保守等原因,庆阳市农村人力资源与城市相比差异较大,普遍存在文化素质差、科技水平低、经营管理能力不强、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基本现状,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二、庆阳市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路径选择
(一)进一步增加政府投入,为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升提供保障
庆阳市要实现经济腾飞,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全面提升农村人口的自身素质,而素质提升的先决条件就是加大政府投入。第一,政府应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减轻农民负担,为全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二,政府应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增加教育经费支出,促进经济的增长和人力资本累积效应的形成;第三,政府应加大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事业投入,使农民从根本上摆脱无钱看病的困境,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和身体素质。
(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科技文化素质
农村教育问题是提高庆阳市农村人力资源科技文化素质的固本之策。首先,要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教育的基础功能,鼓励地方高校从自身的特点、优势、传统和区位等因素出发,逐步确立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相协调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构建开放式的就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其次,要建立有效的职业培训机制,通过依托当地的职业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等机构,采取先培训后收费、民办公助、政府部分买单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对进入非农产业的农民进行专业化培训;再次,要建立灵活多样的适时培训机制,根据农民需要开设相应课程,采取田间指导、现场讨论、专题报告等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逐步形成农民终身教育模式,不断提高其科技文化素质。
(三)加强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思想素质
建立“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庆阳新农村,必须大力提升农村人力资源思想素质。首先应加强农民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农村形势和政策教育,积极推动和谐家庭、和谐村组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其次应在农村充分利用电教网络等高科技手段,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和道德风范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法制观念,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破除陋习,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三应在农村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对农民进行正确地导,提高其应对挫折、承担风险等心理承受能力,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人力资源交流中提升农民整体素质
庆阳市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劳动力资源方面的基础作用,发展连接农村劳动力供求双方的职业介绍机构,同时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创建人才交流的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定期统计分析和公布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大力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农民在向城镇的劳务输出中积聚资金、积累资本,在资本积累中转变身份,在与外界交流中改变传统思想观念,形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从而提升庆阳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一、庆阳市农村人力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甘肃省庆阳市总人口264.3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9.43万人,占总人口的75.43%。随着农村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农村人口数量也在逐年减少。在全市农村劳动适龄人口中,20—50岁占59.86%,除20岁以下和50岁以上年龄组所占比重较小外,其余各年龄段分布相对比较均衡;全市农村劳动适龄人口的平均年龄为35岁,呈现青壮年态势。2008年全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全市农业总人口的 34.45%,转移总量相对较大。但通过调查研究,庆阳市农村人力资源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农村人力资源文化素质有待提高
2006年末庆阳市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为:文盲占11.16%,小学文化程度占37.59%;初中文化程度占40.44%;高中文化程度占9.3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46%,全国以上指标分别为6.8%、32.7%、49.5%、9.8%、1.2%,相比明显偏低。同时,城乡人口受教育年限的差异也非常明显,2007年城市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6年,而农村只有7.8年,差距为2.8年。按照历年的增长速度,庆阳市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要达到城市目前的水平需要25年左右。
(二)农村人力资源科技素质偏低
由于农民受教育年限普遍偏低,而中小学教育中很少涉及农业技术知识,加之农村职业教育普及率较低,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因此庆阳市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相对较低。全市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共计78.36万人,占农村从业人口的66.28%。由于经营管理能力差、对产品市场预测缺乏前瞻性、心理素质脆弱等原因,农民筹资创办的小型民营企业和以饮食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经济效益普遍较差,平均寿命只有3.5年。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的制约,农民普遍思想观念保守,小农意识较强,对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敬而远之,有77.5%的农民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表现出消极观望的态度,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使用。
(三)农村转移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
近年来,庆阳市外出务工农民不断增加,在外出从业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1.57%,小学文化程度占20.64%,初中文化程度占66.92%,高中文化程度占9.00%,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87%,而全国以上比例分别为1.2%、18.7%、70.1%、8.7%、1.3%,文化素质明显偏低。同时,在已经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有74%的人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由于缺少一技之长,外出务工者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很难适应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要求,直接影响到农民务工收入和就业的稳定性。
(四)低素质劳动力沉积农村
随着各级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加强,庆阳市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逐年增加,但相对于农村人口的整体而言,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在文化程度、年龄结构、性别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导致越来越多的低素质劳动力沉积在农村。这部分沉积劳动力的整体特征是“两高、两低”,即年龄高、妇女比例高,文化程度低、实践技能低,他们的素质提升难度相对较大,也将成为制约庆阳市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重要瓶颈。
综上所述,由于教育体系不够完善、思想观念保守等原因,庆阳市农村人力资源与城市相比差异较大,普遍存在文化素质差、科技水平低、经营管理能力不强、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基本现状,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二、庆阳市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路径选择
(一)进一步增加政府投入,为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升提供保障
庆阳市要实现经济腾飞,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全面提升农村人口的自身素质,而素质提升的先决条件就是加大政府投入。第一,政府应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减轻农民负担,为全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二,政府应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增加教育经费支出,促进经济的增长和人力资本累积效应的形成;第三,政府应加大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事业投入,使农民从根本上摆脱无钱看病的困境,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和身体素质。
(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科技文化素质
农村教育问题是提高庆阳市农村人力资源科技文化素质的固本之策。首先,要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教育的基础功能,鼓励地方高校从自身的特点、优势、传统和区位等因素出发,逐步确立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相协调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构建开放式的就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其次,要建立有效的职业培训机制,通过依托当地的职业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等机构,采取先培训后收费、民办公助、政府部分买单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对进入非农产业的农民进行专业化培训;再次,要建立灵活多样的适时培训机制,根据农民需要开设相应课程,采取田间指导、现场讨论、专题报告等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逐步形成农民终身教育模式,不断提高其科技文化素质。
(三)加强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思想素质
建立“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庆阳新农村,必须大力提升农村人力资源思想素质。首先应加强农民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农村形势和政策教育,积极推动和谐家庭、和谐村组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其次应在农村充分利用电教网络等高科技手段,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和道德风范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法制观念,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破除陋习,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三应在农村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对农民进行正确地导,提高其应对挫折、承担风险等心理承受能力,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人力资源交流中提升农民整体素质
庆阳市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劳动力资源方面的基础作用,发展连接农村劳动力供求双方的职业介绍机构,同时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创建人才交流的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定期统计分析和公布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大力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农民在向城镇的劳务输出中积聚资金、积累资本,在资本积累中转变身份,在与外界交流中改变传统思想观念,形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从而提升庆阳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