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新闻摄影:西格玛时代》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8102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度引进版摄影图书)
  编者:(法)米歇尔·赛邦,玛丽·库赞
  译者:方舒
  版本: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4


  【评委评语】
  在遭遇比尔·盖茨的收购并被转化为一个图片库之前,西格玛曾经是领航新闻摄影的全球第一的图片社。作为“四十年新闻摄影”三部曲之一,《西格玛时代》见证了新闻摄影的黄金时代:通过在全球各地的人物状态和事件场景的偶然性断面,雕琢全球范围内动荡和秩序相互竞争的年代中令人震颤或令人回味的历史瞬间。围绕着作品本身的创作故事,衬托出新闻摄影人的勇气、激情和责任。希望这套丛书的引进为我们呈现更为丰富的记忆橱窗。
  —陈卫星


  新闻,记录时代,呈现历史。
  成立于1973年的西格玛图片社,诞生于新闻摄影的繁盛时期,却在短短40年间由盛及衰,被科技發展的洪流淘汰。40年,相较漫长历史只是沧海一粟;但放之当下,每一个被定格的瞬间都意义深远。《四十年新闻摄影:西格玛时代》从40年中撷取最具代表性的故事集结成书,生动再现那段新闻人的辉煌“昨天”。
  和文学作品翻译不同,这本“图片集”中收录的每个故事都自成一体。或是摄影师亲口讲述,或是身边人回忆叙述,仅仅一两百字的只言片语,对译者来说,所要学习和了解的远远不止文字呈现的内容。因为,新闻来自方方面面—国际政治大事件、当红明星小花边、社会事件的群像写生,等等—只有对大时代背景具备宏观认识,并清晰梳理单个事件的发展脉络,才能用最准确的中文词句重现每个细节。


  作为一名就读语言专业的媒体从业者,能够将专业和职业经历相结合,翻译这本优秀的作品集,对我个人来说,收获远远超过一本书这么多。翻译的半年多来,跟随摄影师的讲述,我“去往”世界各地,“亲临”新闻现场,也亲自感受着他们的激情。在胶片年代,一张照片完成拍摄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洗印;而如果摄影师身处复杂的新闻事件中心,那么,将照片传送回图片社发表,则需要众人合力历经艰险。这一切,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很难想象。我想,无论从事摄影、媒体还是其他任何行业,读者都能在读完这本书后,被那个年代人们的初心和匠心所触动。
  完成本书的翻译工作已是两年前。现在回想起来,我还能记得这样一句话:“拍摄人物照为我们带来了大量资金,但新闻才是图片社的最重要的名片,是历史的橱窗。” 文/方舒



其他文献
(年度引进版摄影图书)  编著:(英)瓦尔·威廉姆斯  译者:唐小佳  版本:中国摄影出版社 2017-1  【评委评语】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日常生活的景观化就不再仅仅是满足物质占有的好奇心。马丁·帕尔的新纪实主义创作方法别开生面,生活形态的资本化构成影像的焦点。人的面孔、行为和环境的表象铺陈是人被物化的静观机制,弥散着消费主义日程的焦虑和迷茫,人们相互模仿的时空经验似乎是一种自欺的谎言,陌
期刊
(年度自制摄影图书)  作者:应函频  规格:26×27cm,爱普生亚光相纸、卡纸、透明纸  制作时间:2017-7  【评委评语】  应函频拍摄失独家庭的故事历时4年5个月,其间她走访了200多户家庭,并对其中30多户人家展开拍摄。作为一名从事心理援助的公益志愿者,她持有细腻的个人视角,有别媒体对这个话题的关注。作者力图呈现自己与这些家庭的情感关联,在展览的时候她就曾手写图片说明。本书为摄影师在
期刊
(年度摄影史论图书)  作者:陈申  版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17-12  【评委评语】  这是一本有深度的历史个案研究的专著,作者为此前后花费了9年时间收集材料、考证事实、检索材料,试图还原中国早期摄影史中第一个摄影团体“光社”的真相,探讨“光社”的主要成员、当年的大学者刘半农的摄影成就与事迹,不仅填补了这一段历史的空白、丰富了中国早期摄影史的内容,还让我们清晰地看到摄影进入中国以后,
期刊
(年度引进版摄影图书)  作者:(巴西)威廉·弗卢塞尔  译者:毛卫东、丁君君  版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17-12  【评委评语】  弗卢塞尔的《摄影哲学的思考》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重要的。作者身世的迷离、动荡及其教养的驳杂、多元使其在欧美有关摄影的学院化写作和作家式散文中别具一格。它是纯粹哲学的,纯粹得好像还没有哪位学者像他那样思考过摄影,因为他直面摄影本身,而不是关于摄影的文化史、
期刊
(年度摄影器材技术图书 )  作者:钟建明、(美)山姆·王、应爱萍  版本:浙江摄影出版社 2017-1  【评委评语】  这是一本别开生面的摄影教材,一改国内教材灌注式的教学方法,用生动浅显的文字,新颖的内容编排,精美贴切的图片及上百个“案例实践”不断与读者互动,用工作坊的方式将门外汉引上摄影之路。  书中虽然也谈到了一般教材中器材选择与使用及用光构图问题,但是从摄影造型语言的角度谈用光,从影像
期刊
(年度摄影史论图书)  主编:施瀚涛  版本: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7-3  【评委评语】  这是一本论文选集,讨论的主题正如书名所示,均围绕着身体、性别和摄影而展开,作者有来自国外的著名学者,也是中国本土年轻学者的文章。选集的价值在于编选者的意图能否通过所选文章而得到充分体现,这就意味着,不仅文章本身必须具备基本的学术水准,还要围绕着既定主题有层次地展开讨论,让读者从中获得系统的知识,抬高对所论
期刊
这个系列拍摄的都是公众人物,以演员、歌手为主的特写肖像,呈现他们平静时的另一面,在去掉了夸张的修图,去掉了光环,去掉了笑容,去掉了表演,去掉了身边的周遭,以一个放松、平和、平靜的状态直面镜头时,所记录下来的影像。这组片子的特殊之处在于:在当下浮躁的中国娱乐圈,这片刻的平静显得多么珍贵,当结束这次拍摄,他们又得投身到日常,去面对来自娱乐圈的压力,接受众人的目光,这一刻显得奢侈无比。他们活跃在朋友圈、
期刊
這组照片似乎是对于阐释“Domestic Bliss”这个概念的一个有趣的途径,并都是私密的,发生于密闭空间的,无法真实存在却又被极度渴望的场景。我试图通过这组照片去研究一些哲学思考,关于性别认定以及种族划分,以及呈现关于显著的女性内心世界的秘密的重新思考。
期刊
第二届中国摄影图书榜的评选已经落下了帷幕,通过评选我们对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器材与技术类摄影书籍进行了比较细致的筛选与梳理,现将获得的一些印象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查询京东图书与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网站,2017年(截至12月31日)上市的该类摄影书籍(含相应内容的引进版)共113种,按内容分类见下表。表中后期处理的图书是在网上按“摄影”书目搜索所得,在“计算机软件”类中还可以得到更多结果,但是考虑到其
期刊
我一向以为,摄影的最好出路就是出版。摄影史告诉我们,摄影从诞生之日起,其传播的基本方式就和出版密不可分。1868年至1872年间,英国摄影家约翰·汤姆逊(John Thomson)带着笨重的摄影器材来到中国,环绕着中国内陆与沿海城市进行拍照活动,留下了大量的那个年代中国社会的真实图像。有意思的是,汤姆逊回到英国后,他所做的重要工作正是出版,把自己在中国所拍摄的图像整理与编辑成册,通过出版把一个镜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