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强震发生后,快速确定地震的破裂方向、判定发震断层、了解震源的破裂过程对于震后应急救灾以及科学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6级左右中强地震由于断层破裂尺度较小,通常难以从震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震发生后,快速确定地震的破裂方向、判定发震断层、了解震源的破裂过程对于震后应急救灾以及科学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6级左右中强地震由于断层破裂尺度较小,通常难以从震源机制解的两个共轭面中判断发震断层面;一些特殊情况下,即使进行了现场调查和余震分布精定位,也可能无法确定发震断层的具体走向(如,2005年九江Ms5.7地震).
其他文献
川滇块体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相互碰撞使青藏高原向东移动的过程中又受到了稳定的华南块体的阻挡,最终使得川滇块体向南南东方向移动,造成了川滇块体是我国构造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东边界也具有了强烈的左旋剪切变形。自从中国大陆活动地块科学假说的提出,以及活动块体划分及其对中国大陆强震的控制作用研究以来,活动块体边界带受到了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学者根据活动块体的完整性和统一运动方式的特点
2016年2月15日,Nature Geoscience刊发文章《梯形小断层对日地震断裂Mayor——Cucapah的作用》(The role of a keystone fault in triggering the complex EI Mayor-Cucapah ea
一些广泛应用和正在测试的地震预警算法是采用与地面运动峰值振幅和震源距离相关的震级经验公式。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可用于设定那些方程的拟合系数的离线数
蒲江—新津断裂是成都平原中心地带一条重要的半隐伏断裂,其南段出露地表,而北段则完全隐伏地下。浅层地震勘探结果表明,蒲江—新津断裂北端仅延至彭镇附近,并未贯穿成都主城
第5届青藏东部构造与地球物理研讨会(第5届WTGTP)于2017年7月24—26日在西藏林芝成功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2017年8月28—30日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与甘肃省地震局在嘉峪关联合举办了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17年学术交流研讨会。会前征集了110篇专题论文摘要,编辑的论文摘要集在《国际地震动态》第8期正式出版;邀请了13份大会报告(Keynote Lecture),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和重点大学的系统外特邀报告10份,系统内老专家讲述历史成功地震预报过程的报告3份。研讨会期间,除大会邀请报告以外,
大量观测研究表明,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中伴随着地磁场的变化。但是传统的时间序列曲线很难辨别地磁异常,需要在较强的空间正常变化磁场的背景下,识别和提取与震源破裂相关的磁场微弱变化特征,因此,需要通过其他方法来研究和识别这种变化。在地磁台站记录的地磁资料中含有大量的非稳态成分,这些信号成分往往反映了所要研究的地磁信号的重要特征,并且它们的频域特性又都是随时间变化的。地磁场包含了丰富的频谱成分,使用数字信
肠外瘘是腹部外科一个处理棘手的严重并发症,近年来肠外瘘治疗策略逐渐推广,1996~2001年间作者据此策略治疗了15例,治愈率达80%.现总结如下.
2017年6月3日18时11分00秒,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37.99°N,103.56°E)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9 km,宏观震中位于阿拉善左旗额尔克哈什哈苏木乌尼格图嘎查,未造成明显地表破坏。根据内蒙古地震台网测定,截止2017年6月20日,阿拉善左旗5.0级地震共发生余震92次,最大余震为6月3日18时54分M_L3.1地震。余震的震级主要集中分布在M_L0.0
2016年4月12日,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e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官方网站报道了来自该校等离子体科学与融合中心(Plasma Science and Fusion Center,PSFC)的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