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由男性主导的纺织行业,杨敏德创造了属于女性的奇迹。她把高科技的标准和管理贯穿到传统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中。这些成就的获得,与中国传统家族观念的改变、“她”时代的出现,乃至东西方文化的交融,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杨敏德:香港溢达集团主席
杨敏德1952年出生于纺织世家。外祖父1933年在上海创立的美亚织绸厂曾经让中国丝织品夺回了被日本绸缎挤出的南洋市场,在香港有“纺织大王”之称的父亲杨元龙1977年一手创办了现在的溢达集团。杨敏德先后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和哈佛大学,并于1976年到纽约市的第一波士顿公司(First Boston)工作。1978年由于父亲患病,她回港参与家业管理,1995年正式接下集团主席的权力棒。她还是迪生集团主席、是香港“珠宝大王”潘迪生的第一任妻子,女儿潘楚颖同样毕业于哈佛大学。
作为统领10个国家4.7万名员工的集团领袖,香港溢达集团主席杨敏德曾被多份国际杂志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女强人之一。她同时拥有多个称呼: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称其为“棉花公主”,业界称其“纺织女皇”,媒体为其冠上“李嘉诚大赞的女商”。而杨敏德喜欢自喻为“龙女”,除了生肖属龙外,她把中国比作正在腾飞的东方巨龙,自己则无愧于巨龙的传人。
如果不是命运的安排和时代的演变,她未必能够成为男性主导的纺织业的女当家。小时候,父亲杨元龙对杨敏德的愿望是: 别干服装这一行,太不容易了,好好读书,选个别的职业吧。在美国取得数学学士学位后,她回港到一家投资银行工作了几个月——这第一份工作还是父亲替她找的。杨敏德回忆道:“每天都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去嫁人而在这里上班,后来一个美国人对我说,你应该去读哈佛,在哈佛商学院拿到MBA后,别人就不会当你是每天游游荡荡了。”她就真的报了哈佛商学院,并且很幸运被录取。1976年,杨敏德从哈佛毕业到第一波士顿公司(First Boston)工作。直到1978年父亲患病,她才又回港参与父亲的企业。刚进溢达时,杨敏德负责的是财务部门。杨氏家族前三代都是传男(女婿)不传女,杨元龙只有两个女儿,但身为长女的杨敏德离婚了。1995年杨元龙退休后,她正式接下了集团主席的权力棒。
直到现在,杨敏德也是公司最不懂纺织专业的人。她说:“我的成功之处,一在于我是门外汉,所以十分注意听取下属的意见; 另外一点,由于我来自别的行业,反倒少了一些条条框框,经常能做些另类思考,看看别的行业一些成功的做法是否也能用于纺织业。”
虽然接手的是家族企业,但杨敏德缔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她表示:“棉纺织业是一个老产业。我的理想就是把现代高新技术应用在传统产业中,赋予传统产业以新的含义。”全面接管溢达后,杨敏德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去新疆建厂,第二件大事是恢复新疆长绒棉棉种,这两件事花去她一亿美元。这是纺织界的元老们连想都没有想过的做法。
1995年时的溢达已经在杨元龙的带领下向更高端产品转型,但其管理仍然等级森严,公司的重点也一直放在寻找廉价劳动力和可用的配额上。杨敏德认为这种经营模式注定要衰落。为贯彻自己的意图,她为公司制定了三个优先发展的任务:完成公司的垂直整合,引进最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通过溢达集团来推行关于企业应该回报社会的信念。
杨敏德还请“外人”组成溢达的董事会。她认为自己是公司的最高领导,公司的人未必有人敢说她的不对,因此溢达一些大的项目都要让外来的三个独立董事批准。在其“以人为本乃企业动力之源”的信条下,溢达的人才来源也不拘泥于传统服装行业,而是从其他行业那些“年轻得思想不受限制”的人中物色。
从成衣到棉纺再到种棉,溢达集团一步步走向产业链的最上游。李嘉诚曾经说:“在香港最有毅力的人只有两个,就是我和杨敏德。”现在的溢达终于打造了一条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棉、纺、织、染、整、辅料、成衣制造及包装零售,包揽了原材料、染织和制衣的完整流程。除了自有品牌“派”外,溢达还是Hugo Boss、 Burberry和Tommy Hilfiger等数十家世界知名品牌的全球最大生产商之一。
除了雷厉风行的职场形象,杨敏德也有着热爱生活、喜欢结交朋友的一面。面对媒体,她会毫不避讳地说:“我曾经也做过名流太太。”曾经采访过杨敏德的《中国企业家》记者如此描述到:“淡妆娥眉,中式服装,气度典雅,演讲时富有激情,聊到兴起表情丰富……这个不一般的香港女人对摄影师说,‘拍得不用像我,漂亮就行了’。” 她会在一些时尚场合出现,也会出现在志莲净苑和牛棚书院这样的地方。并非佛教徒的她还曾经参加过志莲净苑的易经易学班,带女儿潘楚颖来此感受中国文化气息。
现在,女性企业家的身份反而成为了杨敏德的一个“绝招”。她解释到:“不少人会跟我爸爸说,‘你的女儿好厉害,做得到一般男人做的事’,如果我是男人,可能就没有人会称赞我,只会觉得我做了一般男人会做的事。” 杨敏德的妹妹杨敏贤目前在溢达集团担任副主席。据说,由于女性在这个家族贡献特殊,杨父曾经提出,应该将他们家女孩子的名字写进苏州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