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VS网络电视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中国有线电视行业来说,过去的2005年是失望的一年,同时又是兴奋的一年。失望的是,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的发展只有400多万户,与广电总局设定的1000万目标相差甚远,众多的广电网络企业在2005年仍处于茫然和等待之中,等待物价的确定,等待政府的进一步支持。然而这一年又是兴奋的,2005年青岛、深圳等城市出色地完成了整体转换的任务,给茫然和等待中的广电网络企业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方向。而对于网络电视(即IPTV)来说,2005年也取得了重要的发展,从试验走向了商业运营。虽然IPTV的发展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但其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数字电视与IPTV
  相互竞争的发展状况
  
  IPTV:电信运营商全国悄然布局本是广电“数字电视年”的2005年,不料,却迎来了电信IPTV的异常火爆和发展,从2005年网通首先在哈尔滨试运营到今天中国电信相继在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等地的17个大中城市大规模推出IPTV试运营业务,已不难看出,各电信运营商正在加紧IPTV业务的全国布局和推广。而深圳电信于2006年世界杯前夕开始在ADSL用户中放号推介使用IPTV的举动,更是对数字电视与整体平移后深圳广电的正式竞争。
  此外,从今年6月8日中国移动进入凤凰卫视并成为其第二大股东的事件来看,中移动也开始为其即将进入视频领域和开展手机移动电视做准备。
  这一系列的动作说明,电信业已开始了对广电视频领域业务实质性进入的步伐,因此,双方业务的相互交叉与进入的“时限”越来越迫近。
  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提速面对电信的咄咄逼人,不少广电人士都有担忧和危机感,江苏南京广电局有关人士甚至表示,“现在电信在江苏搞了4个IPTV的试点,广电部门如果不尽快完成整体转换,那么高端用户就都被电信抢走了,我们只能做后期的普及工作了。”为了应对IPTV的竞争,各地广电都加速整体转换的速度,尤其是原先一直“按兵不动”的几个特大型中心城市,在广电总局“2006年6月30日大限”文件的敦促下和IPTV越来越近的脚步声中,都加快了数字电视整体平移的速度。2006年4月19日广东省物价局公布了广东省数字电视物价听证会结果,紧接着首批1万户平移工作于“五一”长假期间在广州市海珠区完成。可以说数字电视平移在政策上的任何障碍已基本不存在,因此,数字电视能否真正启动和驶入快车道,2006年将是最关键的一年。
  
  数字电视与IPTV竞争的必然性
  
  政策“冰封”已渐消融大早在1999年国务院“82号文”中就曾规定广电与电信相互不能进入对方的业务领域。但时过境迁,新的《十一五规划》里明确提到:“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这无疑是政策的一个巨大转变,同时也进一步引起业界对广电与电信未来关系的关注,更被电信方看作是对原“82号文”双方分业经营政策的一种“解封”。加之IPTV实质上是基于互联网业务延伸和视频领域相交叉的全新视频多功能捆绑业务,在原国务院“82号文”中也没有界定和涉及,因此,IPTV也被电信视为打开进入广电视频领域之路的金钥匙。
  业务功能属性决定两者竞争的必然性,一种产品与另一种产品是否存在竞争,主要是看这两种产品的功能、满足的用户群是否相同。对于数字电视和IPTV来说:
  产品及功能:可相互替代 数字电视与IPTV虽然在技术上有所不同,但在产品的终端实现上是一致的,都是通过用户的电视机实现,而且,两者在提供给用户的功能应用方面基本一致或大体相仿,除了都可以传输视频电视节目外,还能开发或实现高速上网、视频游戏、信息服务等功能和业务。因此,从产品的应用和功能来看,两者可以相互替代,进而存在着相互的竞争性。
  用户群基本相同 数字电视的用户群是拥有电视机的普通家庭用户,而IPTV的用户群也恰恰是拥有电视机的家庭用户,由于两者的用户群相同,决定着两者在开拓用户市场时具有无法回避的竞争性。
  全业务经营的发展趋势,决定了竞争的不可避免无论是电信还是广电,其最终的发展趋势都是走全业务经营之路,尤其是在今天全球化竞争和科技飞跃发展的今天,作为基础性的运营企业仅仅依靠一到二个主营业务而确立的竞争优势是短暂的,特别是身居产业链上极其重要一环的网络运营商,虽然不可能做到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通吃,但至少应该做到全业务经营。
  通过全业务经营对用户进行多重业务绑定,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已成为当今通讯服务领域市场垄断型企业应对来自外部竞争和侵蚀的主要手段,而随着互联网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作为电信的宽带高速互联网业务的延伸—IPTV,引发了三网融合的问题,进而导致和广电主营业务出现业务交叉。正如中国电信总工程师韦乐平先生所言,即使今天没有IPTV,广电的数字电视随着其全业务经营的拓展,也必然会延伸到电信领域。这在国外已有大量现成的例子。
  因此,从电信和广电的未来全业务经营发展趋势来看,由于双方业务延伸交叉的必然出现,决定了双方竞争的不可避免。
  
  竞争在彼此制约中展开
  
  政策环境的制约大政策壁垒及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决定IPTV推广的艰难。2005年12月,上海文广与泉州电信合作推广的“百视通”网络电视被泉州广电叫停,随后浙江广电全省封杀IPTV,给IPTV在全国的发展蒙上了浓重的阴影。在现有的管理体制中,电视内容部分一直牢牢掌握在广电手中,电信不具备电视内容运营的资质,尤其是IPTV牌照的发放权在广电总局手中,更令电信难以施展拳脚。虽然泉州电信从上海文广获得了合法内容,但以电信的身份去推IPTV业务,受到当地广电部门的封杀和抵抗就不足为奇了。在IPTV方面,电信在政策上一直处于劣势地位,电信要推广IPTV,除了需要获得广电总局的许可外,还必须理顺与各地方广电之间的关系,这将会有一个较长过程。
  但市场的需求和推动是不可忽视的巨大力量,今天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已不再是阻碍其发展,而是出于对市场的引导和管理,因此,从与时俱进的角度来看,以往看似牢不可破的政策大限极有可能提前破局。
  节目源及节目管理大节目内容匮乏直接影响IPTV的推广速度,在有关IPTV的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内容提供商是不愿意一下子投入过多的。这一点上IPTV和数字电视相同。从国外电信运营商成功开展IPTV业务运营经验来看,丰富的节目内容和依据客户需求细分的频道是成功开展IPTV的关键。安全传输方面,经营电视与经营网络上的视频是有很大差异的,政府对电视经营的安全管理比对互联网视频管理要严得多。虽然电信在互联网上视频管理方面有经验,但其在电视频道安全管理方面却缺乏经验,这也是广电质疑电信IPTV的主要地方之一,同时将直接影响IPTV未来的推广进度。
  技术及电信现有网络本身的限制在网络支撑方面,我国的宽带用户中72%使用的是ADSL技术,ADSL最高下行速率理论值是2M/s,实际值一般是几十到几百K每秒,达不到流畅播放广播级视频的要求;而中国目前的电信网络带宽容量也仅仅能承受5%的ADSL宽带用户使用IPTV服务,IPTV如果想要大规模商用,电信运营商必须进行用户网改造,所需资金之巨大是现行任何一家固网运营商都难以承受的。在技术方面,IPTV基于电信宽带网和视频压缩编码等技术仍处于不断发展更新中,基于IP协议的数据传送难以保证网络服务质量,服务器单位时间响应数量有限,导致能同时容纳的观众数量有限,这些因素都限制IPTV的大规模商用。
  市场现状及用户收视习惯的影响由于原国务院“82号文”明确规定电信广电相互不能进入对方的业务领域,造成了现在电信广电两张网虽然都联到千家万户,但所提供的服务却毫不相同。有线电视目前庞大的用户群、低廉的收视维护费、经年的用户收视习惯等因素都影响着IPTV的推广。对于用户来说,想要从现在的有线电视,转向使用IPTV,还涉及转换成本的问题。在IPTV内容还没有足够吸引力的情况下,用户是否愿意转换还很难预料。
  总的来说,目前在国内,无论政策、技术、内容还是用户等多方面因素都决定了IPTV的推广还将有一个相对艰难的过程。尤其是在短期内广电还拥有在视频内容上管制的政策优势。当然,广电目前也尚不具备和电信展开全面竞争的实力。但从国外同行业发展的情况来看,以及从电信在IPTV推广上采取的“先高端,再向中低端延伸”的发展策略和商业化发展模式来看,电信显然在短期内回避了与广电数字电视行政性整体平移的正面竞争,但可以预见:IPTV与数字电视的未来竞争趋势将是一个逐步升级的过程,短期内是局部竞争,而长期会发展到全面竞争。尤其在局部地区和中高端用户市场的竞争可能将会在短期内展开,但最终结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单位:广州市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杨春兰
其他文献
“让年轻人成熟,让成熟人年轻”。《青年报》自从2003年9月成功扩改版以来,一直以一种差异化品牌定位创新演绎着上海报业的一个发展传奇,用短短三年的时间确立了独特的品牌形象,跻身上海报业三强。不仅实现了从采编到广告、发行的全面突破提升,成功转型为日发行量突破45万份、广告收入超过3.5亿元的综合性都市早报,它们从而还奠定了上海日报“三足鼎立”的新格局。在“年轻”与“成熟”之间,《青年报》游刃有余,创
期刊
移动视频业务是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和移动通信终端为移动用户传送视频内容的新型通信业务,包括点对点业务(如移动视频电话)和一点对多点业务(如移动视频会议)等,通过这种新型通信业务为移动用户分享他们的经历和情感、获得信息和娱乐。而移动通信终端和宽带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移动视频业务的出现和推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各种移动视频的业务特性不同,因此对移动通信网络和移动通信终端的技术要求也各不相同。目前,在
期刊
每周有一篇对上周报纸的点评和对下周报纸工作部署的文章,这些文章不是随意应景的、不是可有可无的、不是总结工作的,而是开动思想机器认真思考的、努力开拓的。每一篇讲解都是一篇理论联系实际、颇有独到见解、思想驰骋的创新之作。一千个日日夜夜、三十个月圆月缺,经过白日之思、灯下之旅,终于凝聚成面前这一部厚重的新闻业务大书。说它厚重,并不是指560个页码之厚,也不是指45万字之重,而是内容之厚、内涵之重。这部新
期刊
所谓“橡皮泥理论”,就是一块橡皮泥经过别具匠心的整合和搭配,可以捏成不同形状的作品。同理,同样的采编人员,在鼓励创新和竞争的环境中,以自愿为原则,或者强强联手,或者优势互补,形成不同的工作组合,组合内部人员共同努力,就会产生更大的创造力和生产力。这是资源整合产生的效益,也是“橡皮泥”的魔力。《辽沈晚报》的专刊和重大策划报道公开招标制度,正是诞生于“橡皮泥理论”。《辽沈晚报》在创新和市场两个“关键词
期刊
北青报改革试点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依托北青报的优势资源,横向形成系列报刊群,纵向形成上下游产业链,稳步推进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发展,通过资本运作和内部市场化,建设一个以北青报为核心产品的现代传媒集团。  笔者主要从北青传媒上市、北京儿艺(由北青控股)改制、北青集团发展介绍北京青年报社三年来改革试点的情况。    北青传媒上市的利与弊    提前三年“两分开”,抓住了“第一股”的机遇。2001年,我
期刊
2005年8月22日,经过了一年的筹备,《法制周报》呱呱落地,与“金鹰955”成为了湖南经济电视台麾下的“兄弟媒体”,完成了湖南经视覆盖电视台、电台、报纸和网站的、横向一体化的跨媒体经营结构建设。创刊不到一年,《法制周报》期发数已突破10万份,广告收入近400万元,预期明年广告收入达1000万元。2005年入围由新闻出版总署《传媒》杂志评选的“中国十大创新媒体”提名,并逐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
期刊
管 理    龙新民  中国图书应走多样化的国际市场之路  正在参加法兰克福国际书展的新闻出版总署署长龙新民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图书出口已不再是单纯的图书贸易和版权输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与国外出版商共同策划选题或合作出版发行,中国图书的国际市场之路呈现梯次推进、多样化的格局。    新闻出版总署对教育类报纸质检  新闻出版总署决定,今年开始对全国教育类报纸进行审读。这是9月28日
期刊
近120年来,《金融时报》以高质量的新闻报道及对全球商业和市场动态独一无二的评论与分析,在行业内取得了巨大声望。在同类媒体中,英国《金融时报》被认为具有影响力以及常被引用的国际性报纸。面临新兴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只要扬长避短,办出自身特色,仍然可以大放异彩。对于处于转型期的我国报纸媒体来说,《金融时报》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模式。    恪守传统编辑方针    翻开《金融时报》,读者无不
期刊
巨资收购坐上“凤凰”第二把交椅    6月8日,中国移动以12.78亿港币收购美国新闻集团旗下星空传媒所持19.9%的凤凰卫视股权,成为凤凰卫视第二大股东,这标志着中国移动以电信运营商的角色首次进入媒体行业。  放眼全球电信、媒体和科技产业的融合浪潮,此次合作对于中国移动具有重大意义。作为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一直以来寻求从单纯的电信运营商向综合内容服务提供商的转变,而获得内容制作能力
期刊
毫无疑问,“超级女声”(以下简称“超女”)将再次引爆今夏的激情。然而,由于娱乐商品的易碎性、边际效用的递减性和渐行渐远的狂欢性,“超女”的流行虽仍将持续若干时间,但作为娱乐节目中具有代表性的个体存在,其长远发展并不乐观,生命力的长度和韧度有待考验,今年是其转折时期的“拐点”。    “超女”VS玻璃樽   娱乐商品的易碎性    娱乐商品的传播就像玻璃樽一样容易被摔碎,“超女”本身就是有诸多碎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