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意外”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llipop1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不同意见,有些教师的做法是直接把正确答案教给学生,认为这样既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又能增加课堂教学的密度与强度.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此粗糙的处理方式,没有切入学生解题的真实情境,导致有些学生出现“听听能懂,做做就卡”的尴尬局面,使得这种教学暴露出很大的低效性.如何走出这种教学的困境呢?我觉得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教师的导向性,让学生的思维有冲突与疏导的过程,并从多角度分析原因,找到问题的要害,让学生“做一题会十题,而不是做十题会一题”,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不等式与函数的恒成立问题是高考常见的题型,在此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如果需要对字母参数进行复杂的讨论,不妨从一般性质中找到特殊,再从特殊体现一般性质.通过对特殊值成立出发,将参数的范围缩小,以简化分类讨论,取值时一般可取端点值,定义域范围内的特殊值等.正所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点评:解法二的过程很明显比解法一要简单,而这种解法首先从条件出发,通过一般性质中的特定值,体现对参数的要求,从而限定或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因此,课堂教学不再只是教师的“预设”,更多的是学生生命智慧的灵动和生成.如何生成有效的教育资源,面对资源如何把握好尺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从《三角函数的应用》这个案例出发,谈谈我的一孔之见.  一、教学目的  1.体验实际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模型问题的过程;  2
一位数学家曾说:学数学的最好办法是“做数学”.就中学数学而言,“做数学”也就是做数学题.数学离不开解题,数学解题活动是一种学习和认识活动,是对数学概念和定理的再学习、再认识,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新领悟、新熟练,也是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经验解决新问题的活动,是一个数学的发生、掌握和运用过程,是数学思维的集中表现.同时,数学解题也是一种数学教学的调节器,评估思维水平,评价学习能力,诊断教学效果,
“函数的零点”是“函数与方程”一节的第一部分内容,它是学生在相对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函数的概念、性质、图像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一个新内容,它承接了前面的函数知识,是学习后面“二分法”的基础,也是函数与方程关系的重要体现.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和我们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在备课、上课等环节上做了一些文章,通过教学实践,不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有很大的收获.  一、在情境引入上做文章  在备课时
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進行实验、搜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它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是一个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是对知识归纳、巩固、创新的过程。  笔者通过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验探究”展开课堂教学,尝试开展探究性学习评价。  一、课堂设计(片段)  1.引入新课(略)  2.课堂探
1、认识常用仪器及其用途,学会正确的使用方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摘要:从1998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要求年报公布现金流量表,对于现金流的分析日渐流行。随着对经营现金流分析的不断成熟,自由现金流分析便成为财务与投资分析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文章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自由现金流与会计收益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自由现金流与会计收益之间的关联度较低,认为采用自由现金流这一指标作为财务与投资分析的主要工具更合理。  关键词:自由现金流;会计收益;关联性    一
【学情分析】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已储备了一定的知识和方法,本节可以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分析归纳能力。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来获取新的知识,从而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仍要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利用实验或多媒体等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  (一)
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向来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尤其是对数学思维的敏捷性的考查更加体现了高考命题的匠心独运。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探究原理:本实验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将水分解成氧气和氢气。通过对收集到气体的检验得出水的元素组成,为学生建立微粒观提供感性认识。  通过气体的体积比,求算出质量比,然后推导出水的定量组成(该条探究在本处不要求学生掌握,学习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时再进行推导,加深学生对化学式计算的理解)。本实验中产生氧气和氢气的体积理论比值为1∶2,但实际实验中测得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一般会小于1∶2。  实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