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精致文化的繁荣发展,促进了园林、文房、赏石精致理念的认知与普及。
明代赏石著作的重要地位
(上接2012年第10期)明代精致文化的繁荣发展,促进了园林、文房、赏石精致理念的认知与普及。这种认知,又促使文人著书立说,创造了更加精深的典籍,成为精致文化的传承宝库。
(一)计成的《园冶》与赏石
晚明计成(1582~1642)字无否,苏州人。计成游历山川胜景,又是山水绘画高手,因造园技艺超群而闻名遐迩。他曾为郑元勋造“影园”、为吴又予建“吴园”、为汪士衡筑“汪园”,都是技艺精湛、以小见大的典范。
计成《园冶·掇山》中说:“岩、峦、洞、穴之莫穷,涧、壑、坡、矶之俨是。信疑无别境,举头自有深情。蹊径盘且长,峰峦秀而古。多方景胜,咫尺山林。”奇石在造园中是不可替代的景观,创造出以小见大的自然胜景。《掇山》对造园的景观石有很深的见解。释“峰”为:“峰石一块者,相形何状,选合峰纹石,令匠凿笋眼座,理宜上大下小,立之可观。”释“峦”说:“峦,山头高峻也,不可齐,亦不可笔架式,或高或低,随至乱掇,不排比为妙。”释“岩”说:“如理悬岩,起脚宜小,渐理渐大,及高,使其后坚能悬。”计成释石之说,即是造园之谈,又是鉴石之道。
计成的《园冶》是世界上最早的园林专著,对我国乃至世界造园艺术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仍被奉为造园学中最经典的教科书。
(二)文震亨的《长物志》与赏石
晚明文震亨(1585-1645)字启美,苏州人,文彭之后。所著《长物志》,是晚明土大夫生活的百科全书,其中论及案头奇石,尤有深意。
《长物志·水石》卷说:“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要须回环峭拔,安插得宜。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前句言石令人返璞之思,水引人做清隐之想。后句示于细微处览山水大观,意境深洞成玩家圭臬。《水石·品石》卷又说:“(石)小者可置几案间,色如漆、声如玉者最佳。横石以蜡地而峰峦峭拔者为上。”此处品石,体量、形、质、色兼备,体现出晚明对赏石要求的完备。
《长物志》是文房的精典、赏石的精致、生活的精细,是晚明士子的百科全书。雅趣深至,广播于四海内外。
(三)《徐霞客游记》与赏石
徐霞客(1 587—1641)名弘祖,霞客是友人为他取的号,江苏江阴人。《徐霞客游记》是部弘大的著作。徐霞客走遍中国名山大川,历尽千难万险,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后人根据他的日记,整理成《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于崇祯三年(1630)八月,自福建华封绝顶而下,考察九龙江北溪,留有闽游日记(后):“余计不得前,乃即从涧水中,攀石践流,遂抵溪石上。其石大如百间房,侧立溪南,溪北复有崩崖壅水。水即南避巨石,北激崩块,冲捣莫容,跌隙而下,下即升降悬绝,倒涌逆卷,崖为倾,舟安得通也?”现在的华安,取华封(丰)、安溪两字头为名。北溪落差极大,水流湍急,古来自华封绝顶至新圩古渡,舟楫不行,只能徒步攀缘。徐霞客当年考察北溪的这段奇险之地,现在已经辟为“九龙璧天然‘玉雕走廊’观赏石公园”。徐霞客两赴北溪考查,应当是九龙璧最早的发现者。
徐霞客在考查路上,搜集了各种光怪陆离的石头。据《徐霞客游记》记载,崇祯十二年(1639)三月,霞客在云南大理以百钱购得大理石一小方。同年五月,在云南得翠生石(翡翠)两块,制做成两方印池、一只杯子。同年七月初六,考察云南玛瑙山,见到玛瑙上品,宕中水养玛瑙,晶莹坚致。七月初九,于水帘洞中得三尺长中空钟乳石一枝,又得实心钟乳石两枝。以上搜集的怪石都集中保存在玛瑙山,“俟余还取之”。
崇祯十三年(1640)正月,云南丽江木增太守派出一支人马,抬着双足俱废的霞客,连同他的书籍、手稿、怪石、古木等物品,历时半年,万里迢迢送回故乡。据友人陈函辉著《徐霞客墓志铭》记载:霞客回到家乡江阴后卧病在床“不能肃客,惟置怪石于榻前,摩挲相对,不问家事。”翌年正月病逝。
徐霞客历经30多年,足迹遍及明代两京十三布政司。《徐霞客游记》凡69万多言,是中国地理考查的百科全书。清初学者奚又溥在序言中说:“其笔意似子厚(柳宗元),其叙事类龙门(司马迁),……固应与子长之《史记》并垂不朽。”古来绝域者,徐霞客是也。
(四)林有麟的《素园石谱》
林有麟(1578—647),字仁甫,号衷斋,松江府华亭人。林景呖子,以父荫入仕,累官至龙安知府。画工山水,爱好奇石。中年撰写《素园石谱》,以所居“素园”而得名。
林有麟是奇石收藏家,他在《素园石谱自序》中说:“而家有先人‘敝庐’、‘玄池’石二拳,在逸堂左个。”林有麟祖上就喜爱奇石,除以上两石,尚有“玉恩堂研山”传至林有麟手中。林氏还藏有“青莲舫研山”,其大小只有掌握,却沟壑峰峦孔洞俱全。林有麟在素园建有“玄池馆”专供藏石,将江南三吴各种地貌的奇石都搜集到,置于馆中,时常赏玩。朋友何士抑送给林有麟雨花石若干枚,林氏将其置于“青莲舫”中,反复品赏把玩,还逐一绘画图形、品铭题咏,附在《素园石谱》之末,以“青莲绮石”名之。
《素园石谱》全书分为四卷,共收录奇石102种类,249幅绘图。景观石为最大类别,其中又有山峦石、峰石、段台石、河塘石、遮雨石等形态。另外还有人物、动物、植物等各种形态的奇石。化石、文房石、以图见长的画面石等也收录在谱,可谓洋洋大观。
《素园石谱》收录六朝、唐、宋、元、明以来赏石资料和图谱,记载了赏石产地、采石、造形、题铭以及文人吟咏诗词、玩石心境等,充分反映出我国赏石文化的传承,是我国赏石史上最重要的巨著。
晚明赏石底座的精致与完美
明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鼎盛时期,各类艺术渐臻完备,明式家具几成中国经典家具艺术的代名词。赏石底座也随势而上,得到充分发展。明代赏石底座专属性己经成熟,底座有圆形、方形、矩形、梯形、随形、树桩形、须弥座等门类的诸多形状。圭脚主要有垛形和卷云形两种。明代大多数小形底座无纹饰,但有优美的曲线。随形并有唇口咬合的底座,成为明式赏石底座的主流。这些在明代林有麟《素园石谱》中所描绘的赏石图谱中,可以得到印证。明代制作家具和底座的高手,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办州、扬州、南通、松江一带,通称办派。苏派用料讲究、作工精细,风格素洁文雅、圆润流畅,至今技艺传承不衰。
明代赏石著作的重要地位
(上接2012年第10期)明代精致文化的繁荣发展,促进了园林、文房、赏石精致理念的认知与普及。这种认知,又促使文人著书立说,创造了更加精深的典籍,成为精致文化的传承宝库。
(一)计成的《园冶》与赏石
晚明计成(1582~1642)字无否,苏州人。计成游历山川胜景,又是山水绘画高手,因造园技艺超群而闻名遐迩。他曾为郑元勋造“影园”、为吴又予建“吴园”、为汪士衡筑“汪园”,都是技艺精湛、以小见大的典范。
计成《园冶·掇山》中说:“岩、峦、洞、穴之莫穷,涧、壑、坡、矶之俨是。信疑无别境,举头自有深情。蹊径盘且长,峰峦秀而古。多方景胜,咫尺山林。”奇石在造园中是不可替代的景观,创造出以小见大的自然胜景。《掇山》对造园的景观石有很深的见解。释“峰”为:“峰石一块者,相形何状,选合峰纹石,令匠凿笋眼座,理宜上大下小,立之可观。”释“峦”说:“峦,山头高峻也,不可齐,亦不可笔架式,或高或低,随至乱掇,不排比为妙。”释“岩”说:“如理悬岩,起脚宜小,渐理渐大,及高,使其后坚能悬。”计成释石之说,即是造园之谈,又是鉴石之道。
计成的《园冶》是世界上最早的园林专著,对我国乃至世界造园艺术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仍被奉为造园学中最经典的教科书。
(二)文震亨的《长物志》与赏石
晚明文震亨(1585-1645)字启美,苏州人,文彭之后。所著《长物志》,是晚明土大夫生活的百科全书,其中论及案头奇石,尤有深意。
《长物志·水石》卷说:“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要须回环峭拔,安插得宜。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前句言石令人返璞之思,水引人做清隐之想。后句示于细微处览山水大观,意境深洞成玩家圭臬。《水石·品石》卷又说:“(石)小者可置几案间,色如漆、声如玉者最佳。横石以蜡地而峰峦峭拔者为上。”此处品石,体量、形、质、色兼备,体现出晚明对赏石要求的完备。
《长物志》是文房的精典、赏石的精致、生活的精细,是晚明士子的百科全书。雅趣深至,广播于四海内外。
(三)《徐霞客游记》与赏石
徐霞客(1 587—1641)名弘祖,霞客是友人为他取的号,江苏江阴人。《徐霞客游记》是部弘大的著作。徐霞客走遍中国名山大川,历尽千难万险,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后人根据他的日记,整理成《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于崇祯三年(1630)八月,自福建华封绝顶而下,考察九龙江北溪,留有闽游日记(后):“余计不得前,乃即从涧水中,攀石践流,遂抵溪石上。其石大如百间房,侧立溪南,溪北复有崩崖壅水。水即南避巨石,北激崩块,冲捣莫容,跌隙而下,下即升降悬绝,倒涌逆卷,崖为倾,舟安得通也?”现在的华安,取华封(丰)、安溪两字头为名。北溪落差极大,水流湍急,古来自华封绝顶至新圩古渡,舟楫不行,只能徒步攀缘。徐霞客当年考察北溪的这段奇险之地,现在已经辟为“九龙璧天然‘玉雕走廊’观赏石公园”。徐霞客两赴北溪考查,应当是九龙璧最早的发现者。
徐霞客在考查路上,搜集了各种光怪陆离的石头。据《徐霞客游记》记载,崇祯十二年(1639)三月,霞客在云南大理以百钱购得大理石一小方。同年五月,在云南得翠生石(翡翠)两块,制做成两方印池、一只杯子。同年七月初六,考察云南玛瑙山,见到玛瑙上品,宕中水养玛瑙,晶莹坚致。七月初九,于水帘洞中得三尺长中空钟乳石一枝,又得实心钟乳石两枝。以上搜集的怪石都集中保存在玛瑙山,“俟余还取之”。
崇祯十三年(1640)正月,云南丽江木增太守派出一支人马,抬着双足俱废的霞客,连同他的书籍、手稿、怪石、古木等物品,历时半年,万里迢迢送回故乡。据友人陈函辉著《徐霞客墓志铭》记载:霞客回到家乡江阴后卧病在床“不能肃客,惟置怪石于榻前,摩挲相对,不问家事。”翌年正月病逝。
徐霞客历经30多年,足迹遍及明代两京十三布政司。《徐霞客游记》凡69万多言,是中国地理考查的百科全书。清初学者奚又溥在序言中说:“其笔意似子厚(柳宗元),其叙事类龙门(司马迁),……固应与子长之《史记》并垂不朽。”古来绝域者,徐霞客是也。
(四)林有麟的《素园石谱》
林有麟(1578—647),字仁甫,号衷斋,松江府华亭人。林景呖子,以父荫入仕,累官至龙安知府。画工山水,爱好奇石。中年撰写《素园石谱》,以所居“素园”而得名。
林有麟是奇石收藏家,他在《素园石谱自序》中说:“而家有先人‘敝庐’、‘玄池’石二拳,在逸堂左个。”林有麟祖上就喜爱奇石,除以上两石,尚有“玉恩堂研山”传至林有麟手中。林氏还藏有“青莲舫研山”,其大小只有掌握,却沟壑峰峦孔洞俱全。林有麟在素园建有“玄池馆”专供藏石,将江南三吴各种地貌的奇石都搜集到,置于馆中,时常赏玩。朋友何士抑送给林有麟雨花石若干枚,林氏将其置于“青莲舫”中,反复品赏把玩,还逐一绘画图形、品铭题咏,附在《素园石谱》之末,以“青莲绮石”名之。
《素园石谱》全书分为四卷,共收录奇石102种类,249幅绘图。景观石为最大类别,其中又有山峦石、峰石、段台石、河塘石、遮雨石等形态。另外还有人物、动物、植物等各种形态的奇石。化石、文房石、以图见长的画面石等也收录在谱,可谓洋洋大观。
《素园石谱》收录六朝、唐、宋、元、明以来赏石资料和图谱,记载了赏石产地、采石、造形、题铭以及文人吟咏诗词、玩石心境等,充分反映出我国赏石文化的传承,是我国赏石史上最重要的巨著。
晚明赏石底座的精致与完美
明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鼎盛时期,各类艺术渐臻完备,明式家具几成中国经典家具艺术的代名词。赏石底座也随势而上,得到充分发展。明代赏石底座专属性己经成熟,底座有圆形、方形、矩形、梯形、随形、树桩形、须弥座等门类的诸多形状。圭脚主要有垛形和卷云形两种。明代大多数小形底座无纹饰,但有优美的曲线。随形并有唇口咬合的底座,成为明式赏石底座的主流。这些在明代林有麟《素园石谱》中所描绘的赏石图谱中,可以得到印证。明代制作家具和底座的高手,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办州、扬州、南通、松江一带,通称办派。苏派用料讲究、作工精细,风格素洁文雅、圆润流畅,至今技艺传承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