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边清源,1922年2月出生,四川省苍溪县人。1933年10月参加工作,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四方面军第30军268团通讯员、八路军总部警卫团警卫员、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排长、佳木斯总供应部皮革厂保管员、沈阳麻袋厂副股长、沈阳粮食四库党支部书记、兴华饭店主任、铁西理发照相公司党支部书记。1981年6月离休,离休前系沈阳市铁西区经贸发展局党支部书记。
一身笔挺的军装,擦得一尘不染的皮鞋,腰板挺得笔直,走起路来比年轻人还要快。几年前,边清源老人常常被“质疑”年龄:“这步子哪像90岁的人,年轻人都追不上!”
可是从去年开始,老人的脚步突然慢了下来,听力也大不如从前。年后,老人突然头疼得厉害,走路更加吃力。
在沈阳市铁西区中心医院的干休病房里,边清源老人从随身行李中拿出一本1986年出版的《中国长征》,边老称之为“长征书”。书中以大量照片和文字再现了长征历史,是老人的宝贝。“你看,这儿坏了,你得粘一粘。”老人指着书上一处几乎看不出来的破损之处叮嘱儿媳。多年前,为了保护这本书,边老糊了一个厚厚的书套,使得“长征书”保存至今仍完整如新。
边老爱给孙子、重孙子讲战争故事。这样的讲述也一遍遍勾起老人的回忆,经常在梦里又回到战场。“半夜突然做梦,喊道:‘部队来了,首长叫我了。’然后他就爬起来在床底下摸东西。我说:‘爸,你在干什么?’他说:‘我收拾东西,部队来了,我明天就得走。’”儿媳说。
今年94岁的边清源老人经常分不清梦境和现实,那段峥嵘岁月已经融入了老人的血液,分秒不曾忘怀。
为糊口去参军,从此与亲人永别
“不怕你们笑话,我参加红军不是自愿的,是生活逼迫的,当时就是想进部队混口饭吃。”坐在病床上,边老再次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
1922年2月,边清源出生在四川省苍溪县一个偏僻的连地图上都查不到的小村庄。“我们那几乎是全国最穷的地方,要吃的没吃的,要穿的没穿的。”贫穷和饥饿是边清源童年时代最深刻的记忆。
那样的年代,劳动力是家里最重要的资源。可边清源刚刚懂事时,家里的顶梁柱父亲就因病去世,留下母亲和年幼的哥俩。为了挣口饭吃,边清源8岁时就到地主家放牛,幼小的他常常被缰绳拖着走,被地主责罚,劳累一天也混不上一顿饱饭。
1933年秋的一天,寂静的苍溪县突然炸开了锅,乡亲们奔走相告,传递着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红军就要进驻这里。虽然不懂红军是干什么的,但从大人们的欢呼雀跃中,边清源知道,只要跟着部队去打仗,就能吃上饭,不用再挨饿了。
边清源赶忙将牛赶下山坡,一路小跑回到家,将自己的重大决定告诉母亲和哥哥。
“不行,你太小了,打仗你哪行?让我去参军,你留在家照顾母亲。”大他6岁的哥哥坚决不同意。
“我去。我太小了照顾不了母亲,我放牛比牛跑得都快,我能打仗。”11岁的边清源更加倔强。
“战场上子弹可不长眼,你去了万一……”哥哥急得直跺脚。
“咱们家打的粮食根本不够吃,我在地主家放牛也吃不饱,比打仗也好不到哪儿去,就让我去吧,你在家照顾咱妈。”已经下定决心的边清源谁也拦不住。
拗不过边清源,母亲和哥哥只好同意了。80多年过去了,边清源至今记得,那天晚上,昏暗的油灯下,母亲将自己和哥哥搂在怀里,三个人抱头痛哭。那样的年代,母子三人都明白,每一次分别都可能成为永别,但为了生活,没有别的选择。
命运就是如此残酷。边清源没有想到,这次的团聚竟然真的成了诀别。参军后,边清源跟随部队离开家乡,直到战争结束后,他才回到家乡。当他找到自己家的老房子时,发现早已无人居住,破败不堪。乡亲们告诉他,母亲已于多年前病逝,哥哥也不知跟着哪个部队打仗去了,再无音讯。2000年,边老又返回老家寻找哥哥的下落,仍没有任何线索。“可能没活下来……”老人望着家乡的山水,一声长叹。
“赖”进部队,战友情谊助他死里逃生
第二天,边清源来到红军第四方面军军营。“连长,我想参军。”小清源揉了揉鼻子,一字一句地说。
连长定睛打量了一下瘦小的边清源,当即挥了挥手,劝道:“小牛娃回去吧!年龄太小,当兵要行军打仗的。”那时候的边清源,由于长期挨饿,缺乏营养,只有八九岁的孩子那么高。
边清源哪肯罢休,第二天,他又来到部队,见战士们正在吃饭,他不容分说上去拿了个碗就去盛饭。吃饱喝足了,小清源谁也不理睬,坐在连队外晒太阳。连长偷偷看着他,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接连几天后,连长终于发话了:“小牛娃,咱俩赛跑,跑得过我你就留下,跑不过我你还回去放牛。”话音刚落,小清源撒腿就跑。后来他才知道,年幼的他哪跑得过身强体壮的连长?是连长故意将脚步放慢一些,让他赢得了比赛。
入伍后,边清源被编入第四方面军268团7连炊事班,从此开始了他的红军军旅生涯。
1934年10月16日,边清源随着大部队开始了漫漫长征路。“出发的时候,谁也不知道前方会遇到什么,最多的带了三天的干粮,多了也带不动。”就这样,边清源跟着大部队出发了。
边清源所在的红四方面军三进三出草地,造成供给不足,战士们经历了人类军事史上罕见的饥饿。“带的粮食吃没了,就挖野菜、草根,啃树皮、树叶,连鞋底、腰带都煮了吃了。”边老回忆,首长和战士们一同挨饿、赶路,身为警卫员的自己遇到小河就想抓鱼给首长充饥。“那河里的鱼都没有手指大,半天也抓不上几条。”当自己将几条手指粗细的小鱼端到首长面前时,首长说什么也不肯吃:“你还小,你吃吧,我不饿。”边老说:“越是在极度的饥饿状态下,越是不舍得吃那仅有的一点粮食,走不动的战士会把随身带的干粮让给能走动的战友。”一小把干粮,战友们常常让来让去谁都不肯吃。有一次,一个战友见边清源好几天没有吃饭,便将身上仅有的一小把炒面给了他。那把炒面,边清源吃了整整三天。
比饥饿更凶险的还有复杂的地形。“一会儿是积雪很厚的雪山,一会儿又是没过胸口的河流,没有选择,必须得走。”長期在冰冷的雪上爬,还要蹚过没过胸口的冰河,很多战士冻死冻伤,有的战士连脚趾甲都被冻掉了。边清源曾亲眼看到,一名战士在离自己不远的地方不慎掉进沼泽里,再也没能出来。“能活下来的人都是奇迹!”边老常常感叹。
恶劣的环境让边清源身上也留下了严重的皮肤病,至今没能痊愈。“身上密密麻麻的疙瘩,一见风就奇痒,老人没少遭罪。”老人的儿媳说。
严酷的部队生涯锻炼了边清源,他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士。1937年夏,边清源来到朱德身边工作。他工作认真负责,活泼机灵,革命热情很高,次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血战黄崖洞,他被评为“战斗英雄”
黄崖洞位于山西省黎城县北境、晋冀两省接壤之处,海拔1600多米。1939年5月7月,八路军在地形隐蔽的黄崖洞正式建设兵工厂,年产的武器弹药可装备16个团。
1941年,战争形势越来越严峻,日军一心想摧毁黄崖洞兵工厂。彼时,边清源随所在部队转战太行山区,参加了黄崖洞保卫战。
1941年11月9日,5000多装备精良的日军主力兵分多路强攻黄崖洞。身手敏捷的边清源被指派担任投弹手。连长将他安排在山上的一个小山洞里,叮嘱他,只要看到日军就往下扔手榴弹。由于黄崖洞地形特殊,日军在下面根本看不到边清源,就这样,边清源不分昼夜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胳膊投酸了也不敢休息。
在与日军主力部队激战了八天八夜后,我军歼敌1000余人,以敌我伤亡6∶1的辉煌战绩,“开创了中日战况上敌我伤亡对比空前未有之纪录”,保住了兵工厂。边清源的小手指却因拉导火索用力时间过长,再也伸不直,留下了终身残疾。战斗结束后,边清源光荣地被评为“战斗英雄”。
一身笔挺的军装,擦得一尘不染的皮鞋,腰板挺得笔直,走起路来比年轻人还要快。几年前,边清源老人常常被“质疑”年龄:“这步子哪像90岁的人,年轻人都追不上!”
可是从去年开始,老人的脚步突然慢了下来,听力也大不如从前。年后,老人突然头疼得厉害,走路更加吃力。
在沈阳市铁西区中心医院的干休病房里,边清源老人从随身行李中拿出一本1986年出版的《中国长征》,边老称之为“长征书”。书中以大量照片和文字再现了长征历史,是老人的宝贝。“你看,这儿坏了,你得粘一粘。”老人指着书上一处几乎看不出来的破损之处叮嘱儿媳。多年前,为了保护这本书,边老糊了一个厚厚的书套,使得“长征书”保存至今仍完整如新。
边老爱给孙子、重孙子讲战争故事。这样的讲述也一遍遍勾起老人的回忆,经常在梦里又回到战场。“半夜突然做梦,喊道:‘部队来了,首长叫我了。’然后他就爬起来在床底下摸东西。我说:‘爸,你在干什么?’他说:‘我收拾东西,部队来了,我明天就得走。’”儿媳说。
今年94岁的边清源老人经常分不清梦境和现实,那段峥嵘岁月已经融入了老人的血液,分秒不曾忘怀。
为糊口去参军,从此与亲人永别
“不怕你们笑话,我参加红军不是自愿的,是生活逼迫的,当时就是想进部队混口饭吃。”坐在病床上,边老再次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
1922年2月,边清源出生在四川省苍溪县一个偏僻的连地图上都查不到的小村庄。“我们那几乎是全国最穷的地方,要吃的没吃的,要穿的没穿的。”贫穷和饥饿是边清源童年时代最深刻的记忆。
那样的年代,劳动力是家里最重要的资源。可边清源刚刚懂事时,家里的顶梁柱父亲就因病去世,留下母亲和年幼的哥俩。为了挣口饭吃,边清源8岁时就到地主家放牛,幼小的他常常被缰绳拖着走,被地主责罚,劳累一天也混不上一顿饱饭。
1933年秋的一天,寂静的苍溪县突然炸开了锅,乡亲们奔走相告,传递着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红军就要进驻这里。虽然不懂红军是干什么的,但从大人们的欢呼雀跃中,边清源知道,只要跟着部队去打仗,就能吃上饭,不用再挨饿了。
边清源赶忙将牛赶下山坡,一路小跑回到家,将自己的重大决定告诉母亲和哥哥。
“不行,你太小了,打仗你哪行?让我去参军,你留在家照顾母亲。”大他6岁的哥哥坚决不同意。
“我去。我太小了照顾不了母亲,我放牛比牛跑得都快,我能打仗。”11岁的边清源更加倔强。
“战场上子弹可不长眼,你去了万一……”哥哥急得直跺脚。
“咱们家打的粮食根本不够吃,我在地主家放牛也吃不饱,比打仗也好不到哪儿去,就让我去吧,你在家照顾咱妈。”已经下定决心的边清源谁也拦不住。
拗不过边清源,母亲和哥哥只好同意了。80多年过去了,边清源至今记得,那天晚上,昏暗的油灯下,母亲将自己和哥哥搂在怀里,三个人抱头痛哭。那样的年代,母子三人都明白,每一次分别都可能成为永别,但为了生活,没有别的选择。
命运就是如此残酷。边清源没有想到,这次的团聚竟然真的成了诀别。参军后,边清源跟随部队离开家乡,直到战争结束后,他才回到家乡。当他找到自己家的老房子时,发现早已无人居住,破败不堪。乡亲们告诉他,母亲已于多年前病逝,哥哥也不知跟着哪个部队打仗去了,再无音讯。2000年,边老又返回老家寻找哥哥的下落,仍没有任何线索。“可能没活下来……”老人望着家乡的山水,一声长叹。
“赖”进部队,战友情谊助他死里逃生
第二天,边清源来到红军第四方面军军营。“连长,我想参军。”小清源揉了揉鼻子,一字一句地说。
连长定睛打量了一下瘦小的边清源,当即挥了挥手,劝道:“小牛娃回去吧!年龄太小,当兵要行军打仗的。”那时候的边清源,由于长期挨饿,缺乏营养,只有八九岁的孩子那么高。
边清源哪肯罢休,第二天,他又来到部队,见战士们正在吃饭,他不容分说上去拿了个碗就去盛饭。吃饱喝足了,小清源谁也不理睬,坐在连队外晒太阳。连长偷偷看着他,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接连几天后,连长终于发话了:“小牛娃,咱俩赛跑,跑得过我你就留下,跑不过我你还回去放牛。”话音刚落,小清源撒腿就跑。后来他才知道,年幼的他哪跑得过身强体壮的连长?是连长故意将脚步放慢一些,让他赢得了比赛。
入伍后,边清源被编入第四方面军268团7连炊事班,从此开始了他的红军军旅生涯。
1934年10月16日,边清源随着大部队开始了漫漫长征路。“出发的时候,谁也不知道前方会遇到什么,最多的带了三天的干粮,多了也带不动。”就这样,边清源跟着大部队出发了。
边清源所在的红四方面军三进三出草地,造成供给不足,战士们经历了人类军事史上罕见的饥饿。“带的粮食吃没了,就挖野菜、草根,啃树皮、树叶,连鞋底、腰带都煮了吃了。”边老回忆,首长和战士们一同挨饿、赶路,身为警卫员的自己遇到小河就想抓鱼给首长充饥。“那河里的鱼都没有手指大,半天也抓不上几条。”当自己将几条手指粗细的小鱼端到首长面前时,首长说什么也不肯吃:“你还小,你吃吧,我不饿。”边老说:“越是在极度的饥饿状态下,越是不舍得吃那仅有的一点粮食,走不动的战士会把随身带的干粮让给能走动的战友。”一小把干粮,战友们常常让来让去谁都不肯吃。有一次,一个战友见边清源好几天没有吃饭,便将身上仅有的一小把炒面给了他。那把炒面,边清源吃了整整三天。
比饥饿更凶险的还有复杂的地形。“一会儿是积雪很厚的雪山,一会儿又是没过胸口的河流,没有选择,必须得走。”長期在冰冷的雪上爬,还要蹚过没过胸口的冰河,很多战士冻死冻伤,有的战士连脚趾甲都被冻掉了。边清源曾亲眼看到,一名战士在离自己不远的地方不慎掉进沼泽里,再也没能出来。“能活下来的人都是奇迹!”边老常常感叹。
恶劣的环境让边清源身上也留下了严重的皮肤病,至今没能痊愈。“身上密密麻麻的疙瘩,一见风就奇痒,老人没少遭罪。”老人的儿媳说。
严酷的部队生涯锻炼了边清源,他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士。1937年夏,边清源来到朱德身边工作。他工作认真负责,活泼机灵,革命热情很高,次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血战黄崖洞,他被评为“战斗英雄”
黄崖洞位于山西省黎城县北境、晋冀两省接壤之处,海拔1600多米。1939年5月7月,八路军在地形隐蔽的黄崖洞正式建设兵工厂,年产的武器弹药可装备16个团。
1941年,战争形势越来越严峻,日军一心想摧毁黄崖洞兵工厂。彼时,边清源随所在部队转战太行山区,参加了黄崖洞保卫战。
1941年11月9日,5000多装备精良的日军主力兵分多路强攻黄崖洞。身手敏捷的边清源被指派担任投弹手。连长将他安排在山上的一个小山洞里,叮嘱他,只要看到日军就往下扔手榴弹。由于黄崖洞地形特殊,日军在下面根本看不到边清源,就这样,边清源不分昼夜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胳膊投酸了也不敢休息。
在与日军主力部队激战了八天八夜后,我军歼敌1000余人,以敌我伤亡6∶1的辉煌战绩,“开创了中日战况上敌我伤亡对比空前未有之纪录”,保住了兵工厂。边清源的小手指却因拉导火索用力时间过长,再也伸不直,留下了终身残疾。战斗结束后,边清源光荣地被评为“战斗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