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多境,让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具魅力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p4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何用最恰当的方式或流程进行教学,将每个充满个性的学生的心“拢”在一起,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呢?在市“教坛新秀”评比中,奉化城北中学董丽娜老师教学人教版八上《平等尊重你我他》时,采用了“一例多境”的教学方式,使课堂变得丰富、活泼、多彩,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回顾】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始发灵光。”学生思维的激活,灵感的喷发,智慧的启迪,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源于老师独具匠心的设计和精妙的引导、点拨,将抽象的知识点梳理得更为清晰、形象、生动。
  【设计1】
  师:请同学们齐声朗读情景剧《卫生间的盛宴》一:
  她是个单身母亲,独自带着一个四岁的男孩,在一户有钱人家做保姆。一天主人要请很多客人吃饭,他对保姆说今天您能不能辛苦一点,晚一些回家?保姆担心儿子独自在家会不安全,主人便让她把儿子也带过来。保姆告诉儿子要带他参加一个晚宴。四岁的儿子并不知道母亲是一位保姆。她不想让儿子破坏聚会的快乐气氛,更不想让年幼的儿子知道主人和保姆的区别。于是她把儿子关进主人的洗手间,并嘱咐他别出声。
  师:母亲为什么要这么做?
  生1:不愿意让孩子看到自己地位卑微。
  生2:不想让儿子知道自己是保姆,这位母亲很自卑。
  生3:母亲不想让儿子破坏宴会气氛。
  师:说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那么同学们能否再列举一些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差异?
  生1:财富、智商;生2:外貌特征;生3:性格、性别;生4:工作地位……
  师继续追问:我们能否因为这些差异就认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生齐声答:不是。
  教师小结:人与人之间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差异,但在人格上、法律上是平等的,所以我们要平等地对待他人。
  ……
  【设计2】
  师:请大家继续欣赏情景剧《卫生间的盛宴》二:
  她端来装着面包和香肠的盘子,看着儿子,指指洗手间里的马桶,说这是一个凳子;然后她再指指大理石的洗漱台,说这是一张桌子,这是属于你的,母亲说,现在晚宴开始了。男孩在贫困中长大,他从来没见过这么豪华的房子,更没见过洗手间。他不认识抽水马桶,不认识漂亮的大理石洗漱台。他闻着肥皂和洗漱液淡淡的香气,幸福得不行。他坐在地上,将盘子放在马桶上,盯着盘子里的香肠和面包,为自己唱起快乐的歌。
  晚宴开始时,主人突然想起保姆的儿子,顺着歌声找到了洗手间里的男孩。那时,男孩正将一块香肠放进嘴里,主人的鼻子有些发酸,用不着问,他已经明白了眼前的一切。他默默地走回餐厅,对所有的客人说,对不起,今天我不能陪你们共进晚餐了,我得陪一位特殊的客人。他来到洗手间门口,礼貌地敲门,得到男孩的准许后,他推开门,把两个盘子放到马桶盖上。他说这么好的房间,我们能不能一起共进晚餐。
  师:主人对保姆的儿子持什么态度?
  生1:尊重态度。
  生2:非常尊重,平等地对待小男孩。
  师:主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从主人身上我们看到了哪种品质?
  (学生合作探究,回答略)
  教师小结: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但人的差异需要得到尊重。要增强平等意识、尊重意识,平等对待你我他。
  ……
  【设计3】
  师:请同学们来续编情景剧《卫生间的盛宴》,如果主人没有平等地对待小男孩,结果……
  (生兴奋地低头私语,猜想着小男孩多年以后的情形。学生回答略)
  师:请大家一起来阅读多年以后的小男孩。
  《卫生间的盛宴》三:多年后,男孩长大了,他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尽管并不富有,他还是一次次掏钱去救助穷人,而且并不让那些人知道他的名字。有朋友问及理由,他说,我始终记得多年前,有一天,有一位富人小心地维系了一个四岁男孩的自尊。
  教师以“一例”为主,用一个连贯、完整的教学情境,贯穿课堂始终,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反思,在反思中构建知识,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过程生动流畅,学生探究颇有所获,充分展示了“一例多境”的教学魅力。
  【观摩感想】
  思想品德课的“一例多境”通常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利用“一例”创设多个教学情境,设置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思考题形成“探究链”,引导学习者合作探究获得新知,进而提高综合探究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课堂教学方法与过程。用“一例”创设的情境不应作为一个纯粹独立的教学环节(如导入新课)而存在,而应坚持“一例”为主、贯穿始终、层层剖析、前后呼应,将整节课包容进去,将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这里的“一例”不仅可以是一则材料,也可以是一个人、一件事、一个企业甚至一个话题。当然,这里的“一例”不是指教学中仅仅只用一个材料,而是以一个材料为主,其他材料为辅。
  皮亚杰指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一例多境”能创设富有吸引力和新鲜感的情境,能有序、高效地推进课堂生成性教学,使课堂充满活力与生机,绽放课堂教学魅力。
  1.贯穿一条主线 ——有利于呈现素材
  “一例多境”使课堂有一条十分清晰的主线。主线明了,课堂教学的结构和层次就清晰起来,课堂教学的动感和韵律也就自然而然显现出来。
  《平等尊重你我他》一课的知识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抽象性,学生很难通过字面去理解。董老师以自己搜集整理的素材——《卫生间的盛宴》为载体,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采用情景剧的形式分三次呈现,通过阅读法将学生带进特定案例的“现场”,在每一个情景剧后面,设计了一连串具有内在联系的思考题形成“探究链”, 将知识点一一呈现。设问环环相扣,步步递进,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从而用一根“主线”贯穿全课,抓住知识链接点,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将教学知识点寓于其中,教学过程清晰明快,结构严谨,达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教学境界。
  2.转变学习方式——有利于合作探究
  “一例多境”会随着案例情节跌宕起伏的变化,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牢牢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保持良久的兴趣和注意力。在这样的氛围下,教师会越来越少地直接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给学生以极大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增强教学的探究性。
  如《卫生间的盛宴》使学生始终置身于关注情景剧中的“小男孩”的命运场景,牢牢抓住学生的心。三个情境前后连接如同连续剧一般,后一情境是在前一情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对前一情境设置的问题探讨,又为解决后一情境设置的问题提供铺垫和知识支撑,学生走进情境的过程,就是对问题进行思考、讨论、交流的过程,就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这种教学方式,课堂氛围活跃,扣人心弦,学生总处于期待之中,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创设的情境中组织了几次合作学习,而且还作了相关链接的补充和升华,学生在讨论、合作探究过程中发现了“平等、尊重”的重要性,懂得了要树立“平等、尊重”的意识,得到了获得知识的体验,“入境悟理”,产生情感共鸣,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这样的教学也不再是教师一人滔滔不绝的演讲和独白,从而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向探究性学习转变。
  3.感悟教材精髓——有利于事半功倍
  “一例多境”不仅可以展示知识的生成过程,还可以深化知识内涵,拓宽学生视野,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得出结论。从上面一段“教学片段”可以看出:董老师为了让学生理解“平等”是什么?巧妙设疑、精心引导、精彩讲述,使“平等、尊重”这一抽象概念具体化、通俗化,让学生明白:人们在人格、法律上虽然是平等的,但实际上存在着经济、身体、性格、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且这些差异不会因为人们在人格、法律上的平等而消失,从而引导学生要正确对待差异,学会平等尊重你我他。这样才能正确、有效地帮助学生领悟教材,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深挖情境内涵——有利于精简资源
  在教学中材料的使用不宜过多,否则反而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为此,教师要认真挑选材料,实施有效教学。一般情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注重材料的选择,但许多老师并没有对材料进行深层次挖掘,没有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一例多境”有利于对材料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分析、提炼、剪辑,发挥材料的最大效能,从而用足材料。这不仅可以去除臃肿,还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师生对话和动态生成,不断激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例多境”教学充分挖掘情境中与教学相关的内容,使之成为引导课堂教学的一条线索,不仅将课堂的各个环节有机、平滑地组合在一起,而且情景交融,使学生欣赏到教学的美妙与和谐,享受到学习的欢乐与成功,让看似枯燥、抽象的思想品德知识充满亲和力和吸引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这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是一种挑战,教师要做好“一例”的积累,做个有心人,要善于把发生在身边或从报纸、杂志、电视节目、网络中看到的材料进行收集,并加以分类记录。如此,才能在教学中信手拈来、有效运用,使课堂绽放光彩,充满无穷的艺术魅力。
  (作者单位:宁波曙光中学浙江宁波 31504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其他文献
我们的所“思”……   “小皮球,香蕉梨,马莲开花二十一……”一听到这些歌谣,许多成年人都会想起童年时“跳皮筋”的快乐。现在的孩子还有这种“快乐”吗?前些日子看到一则报道:曾经伴随着几代人走过快乐童年的“跳皮筋”游戏,现在已经快“失传”了,目前很多孩子都不知道跳皮筋是什么。这是非常让人遗憾的事。  民间游戏,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流传下来的一种游戏形式,它简单易学、取材方便、灵活多样、内容广泛,不受场
走进增城市实验中学的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学校主楼墙面上“宽和雅正,心和雅行”的校训;楼前一座精致的“荷雅池”中,朵朵优雅盛放的睡莲出尘离染……这些无不昭示着学校的“和雅”教育理念。  作为一所寄宿制中学,学校拥有“家校共育”的优良传统。办学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共育”思想追求家庭与学校的和谐共生,培养人格健全的学生。在新的发展时期,学校厚积薄发,挖掘多年积淀的文化传统,提炼出“和于心,雅于行”
西关实验小学地处广州老城区西关,在历史的演变中,学制和校名几经变动。跨入新世纪,学校于2002年合并了两所薄弱小学,形成一校三址的格局;2004年易址建校,老校新貌,一校一址;2011年广州市保障性住房配套学校并入,形成了一校两址的格局。每次办学规模的扩大都给学校带来了挑战,也成就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学校文化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海洋与本土,彰显了“融合中西,多元发展”的特质。学校根据时代要求和学生发
最近,班里刮起了一股“绰号风”。通过调查,我得知有个别同学不仅给同学起绰号,还给任课老师起绰号,甚至拿同学和老师的生理特点或缺点开玩笑。  中学生中起绰号、叫绰号原本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有着好奇的天性,起绰号多是出于好玩、亲昵、取乐等目的,并没有太多恶意。换位想想,当年我们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绰号可以是学生枯燥生活的调味剂,同学关系的润滑剂,但也可能使学生形成不尊重他人的习惯。尤其是对
微日记,顾名思义,就是微型的日记,是相对而言字数比较少的日记。它由于没有字数的限制,内容的要求,只要以短小的形式,灵活的方式,开放的思维,让学生“我手写我心,我心抒真情”,因而深受学生的喜爱与欢迎。  一、面“潮”而生:顺应而生微日记,心灵飞舞新平台  微日记写作要求学生周一至周四每天写一篇,周五及周日三天则写一篇周记。周记可以将本周写的微日记写具体,也可以另外选材。  1.应时——袒示顺应  微
2011年的家庭教育是热闹的,“虎妈”之后“狼爸”来了,风靡网络的《斗妈大全》也引发热议:家庭教育怎么了?蒙田说:“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且最困难的学问。”作为家长,能否不以“虎狼”形象示教,能否变“斗”为“爱”,的确需要潜心攻修。  教育,首先须回归到对儿童的尊重上来。有一位校长,正是以“尊重教育”为核心理念,悉心培养龙凤胎子女,儿子14岁时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女儿16岁时入读南方科技大学创新
孩子的发展,学龄前是基础的基础。重视早教,利于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如果忽视早教,等出现问题之后再纠正,不仅更费心费力,还有可能木已成舟而徒留遗憾。  家教故事:孩子俩的婴儿生活  孩子俩的婴儿期在塘下镇塘西村度过。我特别重视健康、游戏、习惯等几个方面。  婴儿期身体长得快,饮食平衡很关键。孩子俩从小养成了吃水果的好习惯,按时就餐,少有挑食的现象。身体锻炼也不缺少,孩子俩最早的玩具里就有篮
重智力开发、知识学习和特长培训,而轻习惯养成、道德教育,容易使孩子“偏食”;把“全面发展”提高要求为“全面拔尖”,就会使孩子弱小的肩膀不堪重负;这些都不利于孩子和谐发展。  家教故事:杲杲回母校  杲杲高二时参加高考上了中科大。寒假期间,杲杲要去看望读高三的同学。我提醒:“是否准备讲几句话?”杲杲说:“都是老朋友了,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正月十八下午,杲杲如约去学校。“我一进教室,同学们就大声欢
生命教育是关于人之人文生命的性质、价值与意义问题的寻找、开掘、确立及光大的教育。十八岁是人生命中最美的年龄,更是翻开人生新篇章的关键时期。为此,广雅人用生命教育帮助孩子感悟生命,追寻生命价值,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十八岁的成人礼:激扬生命热情  自然生命是自在的,不可改变。而生命是珍贵的,因为它来之不易;茫茫人海中,只有那两个人成为我们的父母。生命教育首先应当使学生树立生命珍贵和敬畏生命的
作者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建设小学校长,温州市名校长,温州市首批教育名家,浙江省第八届督学。出版《尊重教育新理念》《新理念作文》等专著。  家庭教育是选择的学问  孩子成长的过程,从生长、生活到学习,时刻伴随着选择。如果说学校教育更多地考虑如何引导学习,家庭教育则更多地考虑如何引导选择,包括选择培养目标、选择学校、选择教师、选择生活与学习方式。如何恰当地引导选择,是教育的艺术,决定着家教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