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善意动产抵押权对抵押代位物优先受偿问题的思考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ni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韩伟(1988-),男,江苏常州人,华东政法大学2011级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
  【摘要】我国200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06条明确规定了善意取得制度适用于动产,进而扩大了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范围。作为非因法律行为引起物权变动的重要类型,交易相对人通过善意取得制度合法享有对抵押物的抵押权,但当抵押物毁损灭失时,善意抵押权人是否可依《物权法》174条的规定,与所有权人自身设定的抵押权一样,优先于抵押物真正权利人对抵押物的代位物优先受偿,这是一个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善意取得;动产抵押权;抵押物的代位性;优先受偿权
  善意取得又称为即时取得,无权处分人在不法将其受托占有的他人的财物(动产或者不动产)转让给第三人的,如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系出于善意,则受让人取得该物的所有权,原权利人丧失所有权。该制度最早适用于所有权,其后扩展至他物权。我国《物权法》106条对善意取得制度的规定比较宽泛,因此还需在司法实践中对该制度的相关问题逐步予以明确。
  一、问题的提出
  A公司与B公司签订委托保管协议,由B公司负责保管A公司价值100万元的机器设备。A公司向保险公司就上述设备进行投保,保险公司承保保险标的保管期间的风险。
  B公司在保管合同有效期内,以该机器设备做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与B公司签订了抵押合同并发放了贷款。
  借款合同到期,B公司不履行还款义务,此时作为抵押物的机器设备遭意外毁损全部灭失,银行依据《物权法》第174条的规定“担保期间,担保财产毁损、灭失或者被征收等,担保物权人可以就获得的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等优先受偿”,要求就该机器毁损灭失的保险金优先受偿。与此同时,A公司以保险金请求权人身份要求对保险金主张权利。
  该案的争议焦点为依善意取得规则享有抵押权者,可否依据《物权法》第174条的规定先于抵押物真正权利人对保险金优先受偿。该争议焦点涉及两项问题:
  一、善意动产抵押权相比何种权利享有优先权;二、抵押物真正权利人依据何种请求权能实现对抵押物的权利。
  二、动产抵押权的善意取得与优先受偿权
  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第106条在法律上确立了善意取得制度,明确规定了善意取得制度适用于动产,进而将该制度适用范围扩大到抵押权等他物权上。根据《物权法》第106条规定,动产抵押权善意取得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抵押人无处分权,但合法占有动产;
  (二)抵押权人善意,即无故意或重大过失相信无处分权人占有动产的权利外观。
  因此,满足以上条件即可以依善意取得规则享有动产抵押权。善意动产抵押权人是否可依《物权法》174规定,在担保财产毁损、灭失或者被征收的情况下,就抵押物所获得的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优先受偿?第174条所规定的优先受偿权究何所指,是抵押权优先于何种权利受偿?一般认为,他物权是在他人之物上设定的权利,实际上是根据所有权人的意思在所有权上设定的负担,起着限定所有权的作用,因此他物权的效力优先于所有权的效力。[1]
  依据善意取得制度享有的动产抵押权,乃是非因所有权人意思所设定的权利,赋予善意第三人动产抵押权的原因,在于权利外观和风险支配的合理分配。也就是说,无权处分人依据法定公示方法(动产占有)对外形成的客观状态即为权利外观[2],这种占有的状态乃为法定的公示方法,受让人凭借该种权利外观从事交易活动的安全性才能受法律的保护。当无权处分人占有动产的权利外观形成后,受让人只能依据这种权利外观来判断权属状况,其识别判断“不真实权利状态”较弱;而动产的真正权利人以其积极行为(委托保管等)造成了不真实的权利外观,相较于受让人其识别“不真实权利状态”较强。因此,在善意取得规则中,让风险预测和控制能力较强的动产真正权利人承担向无权处分人追偿的负担和追偿不能的风险。
  通过上述分析,一般情况下,由所有权人在所有物上设定的他物权效力必然优先于所有权。在善意取得他物权的场合,由于所有权人的行为所致不真实权利状态,也应由所有权人承担不利的风险,即由善意取得动产抵押权人依据《物权法》第174条,在担保物毁损、灭失或被征收情况下,对担保物的代位物(不包括保险金)优先于所有权人受偿。但对于保险金的优先受偿问题,下文将详细阐述。三、抵押物真正权利人权利的实现
  本案中涉及抵押物保险金的赔偿,抵押物真正权利人主张的权利是保险金请求权,而非所有权。
  按照《保险法》的规定,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必须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保险利益指保险标的若遭受危险损害,当事人就会蒙受直接损失或影响的经济利益。[3]在保险事故发生时,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必须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
  本案中A公司作为所有权人,为机器设备投保,并在机器设备毁损时,以被保险人身份主张保险金请求权。而作为善意抵押权人则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无法依据《物權法》第174条规定,对抵押物的替代物—保险金,主张优先受偿。
  因此,当抵押物真正权利人依据保险合同,以被保险人身份主张保险金请求权时,因其作为所有权人对保险标的享有保险利益,善意动产抵押权人无法依抵押权对抗保险金请求权。四、对《物权法》第174条的理解
  《物权法》第174条“担保期间,担保财产毁损、灭失或者被征收等,担保物权人可以就获得的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优先受偿”,该条规定应当是建立在所有权人依照自身意思在所有物上设定担保物权的场合,依据所有权人自身意思,在担保财产毁损灭失时,所有权人将所获保险金替代原担保物进行担保,因而担保物权人对保险金享有优先受偿权。
  而在非依所有权人自身意思,例如以善意取得规则在真正权利人所有物上享有担保物权的场合,因善意担保物权人对担保物不具有保险利益,无法就保险金享有优先受偿权。
  由上文分析可知,对于除保险金以外的其他担保物的替代物,无论是依所有权人意思设定的担保物权,亦或是依善意取得规则享有的担保物权,担保物权人可依第174条享有优先受偿权。
  参考文献:
  [1]梅夏英,高圣平.物权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4.
  [2]熊丙万.论善意取得规则正当性的运用[J].判解研究,2009(2):25.
  [3]方乐华.保险与保险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83.
其他文献
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春风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而革新教育教学理念的主题就是把老师的“教”变为学生的“学”,在新教学策略中将知识由繁到简,变难为易,使学生
[摘要]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促使多媒体设备逐渐进入各大高校校园。随着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多媒体设备和技术走进大学英语课堂,影视材料作为辅助语料在多媒体英语课堂教学中有了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而且大大地推动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本文探讨了多媒体手段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
新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培养出有个性的人才,实现社会多元、多型、多样化的人才需求。教学的个性影响着学生的个
[摘要]本文通过多样的例子,详细的分析,简单阐述了大学英语写作中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避免歧义现象的方法。  [关键词]歧义现象 用词不当 句子成分不当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253-01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我经常发现一些病句,其中有很多都是因为产生歧义而成为病句。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学生的英语词汇量以及对英语
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师一直追求的目标。打铁需自身硬,首要的是教师要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水平,针对课程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开展农村中学校本教研活动,应认真探究问题,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解决,使其经常化、制度化。应充分利用有效的校本教研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校本研究,从而确立农村中学有效
摘要: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有递增之势,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的社会问题。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以解决的社会问题。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不外主体的主观因素和外部的客观条件,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进行综合治理。  关键词:青少年;违法犯罪;主观因素  作者简介:陈以鸣,西南师范大学政治系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攀钢党校)政教部高级讲师。  中图分类
摘要: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各个方面都还不成熟。他们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校园里,真正和社会接触的时间并不多,心里的社会并不和现实社会相当。社会经验的缺乏,心里的不成熟,再加上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近几年出现的大学生犯罪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下面将对近几年出现的大学生犯罪的实例、原因、特点,做一个简单的剖析,并就如何积极预防与引导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现
作者简介:汪裕林(1987-),男,湖南衡阳人,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2011级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宪法和刑法学。  【摘要】诉权已经在许多国家的宪法中有了明确的规定,然而在我国,诉权以及诉权的保障无论在立法、司法等诸多方面的理论或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缺陷。基于此,本文从诉权的内涵及其保障价值,我国诉权宪法保障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的诉权保障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