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的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给高校学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刚入学的新生,对新生活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相关各方力量的引导和关心;帮助大学新生充分的适应大学生活,保持心理健康。
[关键词]大学新生管理心理健康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正处于急剧的社会变革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错位,理想生活与现实生活的落差,使得部分大学生无所适从。特别是对于刚踏入大学的新生,对大学的新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向往,大学生活和中学生活有着巨大的差别,还有许多同学是从来没有离开家独立生活过,突然到一个崭新而陌生的环境,会产生许多的问题,解决不好、不及时,严重的会引起心理问题,所以做好新大学生入学后的管理工作,让大学生快速的适应新生活,才能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
(一)大学新生入学后存在的问题首先是生活适应问题
这一问题在大一新生中表现最为突出。新生来自全国各地,以往的家庭环境、受教育环境、成长经历、学习基础等相差很大。来到大学后,在自我认知、同学交往、自然环境等各方面都面临着全面的调整和适应。由于目前大学生的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和调整能力普遍较弱,所以,在大学新生中,生活适应问题广泛存在,一些同学无法面对新的生活。
(二)是学习问题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上的困难与挫折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大量的事实表明,学习成绩差是引起大学生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大学生在学业方面是同龄人中的优秀者,但由于大学学习与中学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很多学生存在学习问题,包括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兴趣、考试焦虑等。
(三)是人际关系的问题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生较为封闭,人际交往能力普遍较弱。进入大学后,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再加上青春期心理固有的闭锁、羞怯、敏感和冲动,都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困难,从而产生困惑、焦虑等心理问题,
(四)是贫困生问题
家庭的窘境,吃穿住用的简朴,有时还为生活发愁,为买不起学习用品难受,遭到同学的嘲笑和不理解。这些情况会使他们的自尊受创,造成性格孤僻、心情忧郁、烦躁不安,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人际关系冷漠,严重的影响了学习、生活和健康发展,如不及时加以引导和解决,还会发展成严重的心理障碍。
二、加强管理措施,及时解决大学新生问题,保证他们心理健康
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来说,出现问题是正常的。为及时解决大学新生的问题。使他们摆脱心理困境,保持心理平衡,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安排好新生的生活、学习、活动,适时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和调适,帮助他们顺利渡过这一心理困惑期。
(一)做好入学教育,调整角色,确立新的人生目标
新生进入大学后,要及时对他们进行入学教育,向他们介绍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特点,本校本专业对他们的要求,使他们减少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帮助他们尽快的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重新确立新的人生目标,完成中学生到大学生角色的转换。重新审视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确立合理科学的奋斗目标。
(二)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学生会、团委的能动作用,帮助新生提高生活技能
作为新生班的班主任、辅导员要在入学初期建立团结有力的班委班子,同时以主题班会、座谈会、讨论会等形式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帮助新同学尽快自我熟悉,与老师熟悉,尽快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会照顾自己,独立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过好生活关;同学们之间相互帮助,指导他们向高年级同学求询,减轻心理压力。
(三)帮助新生掌握大学生活规律,学会有序而充实地安排生活
大学生活虽然紧张,丰富多彩,但却井然有序,有规律可循。大学与中学相比,学习内容和方式显著不同。中学是基础教育,学生对老师依赖性强,教师管理非常直接和严格。而高校是专业教育,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探索性特点突出,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心理品质。因此,新生要逐渐掌握大学学习生活规律,熟悉学习、生活程序。增加预见性、主动性,做到忙而不乱,紧张有序。科学合理的安排课程和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挖掘个人潜力,进行科学创造,学会做时间的主人,养成尽可能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计划任务的良好习惯。
(四)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核心作用,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高校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条件,创造一种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师生之间团结友爱,教师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做同学的良师益友;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彼此敞开心扉,倾吐心声,让新生消除陌生感,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通过人际交往使学生获得支持、友谊、理解。同时院系党团组织应该多组织一些新生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激发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对校园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五)做好班级助奖学金的评定工作,解决好贫困生的问题
贫困生问题是高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高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大学的扩招,高校中的贫困生面越来越大,他们吃穿住用简朴,有时还为生活发愁,遭到同学的嘲笑和不理解;严重时影响了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发展,所以在大学新生入学初期,班主任或辅导员要摸清班上学生的家庭情况,将国家配套的各种助奖学金及时、公正、公平、公开的分配给符合条件的同学。解决好他们的生活问题,让贫生能从入学开始就安心、专心的投入学习。对于特困学生要作为特例收集材料上报学校,特别解决,也可以发动老师同学伸出援助之手。
(六)建立学校一学院一年级-班级-宿舍五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建立五级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力争做到覆盖到每一个学生。学校层面设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院层面设立专门负责心理健康的辅导员,班级设置学生心理联络员。学校要充分利用讲座、录像、板报、知识竞赛、校园网等多种形式,面向全体新生进行心理保健教育,普及新生的心理卫生知识,增强心理耐受力,学会自我调节和释放心理压力。学院辅导员队伍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二级组织,要坚持对心理健康教育业务知识的学习,增强辅导员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班级心理联络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三级组织,也是班级主要班委。班级是学生最主要的社会环境,班级心理联络员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及时反映,辅导员协调各方力量解决。通过以上五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及时掌握新生的心理动态,使新生在智力上、情感上得到全面发展,为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个性、开发潜能提供最大帮助,使每个莘莘学子都成为21世纪身心健康的栋梁之才。
总之,新生入学是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的新起点。在这一阶段,如何使新生尽快进入角色,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非常重要。班主任、辅导员要树立服务意识,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法和策略,解决他们生活的后顾之忧,帮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才能实现他们的心理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江立成,魏婷.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张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昆明学院 云南昆明)
[关键词]大学新生管理心理健康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正处于急剧的社会变革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错位,理想生活与现实生活的落差,使得部分大学生无所适从。特别是对于刚踏入大学的新生,对大学的新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向往,大学生活和中学生活有着巨大的差别,还有许多同学是从来没有离开家独立生活过,突然到一个崭新而陌生的环境,会产生许多的问题,解决不好、不及时,严重的会引起心理问题,所以做好新大学生入学后的管理工作,让大学生快速的适应新生活,才能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
(一)大学新生入学后存在的问题首先是生活适应问题
这一问题在大一新生中表现最为突出。新生来自全国各地,以往的家庭环境、受教育环境、成长经历、学习基础等相差很大。来到大学后,在自我认知、同学交往、自然环境等各方面都面临着全面的调整和适应。由于目前大学生的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和调整能力普遍较弱,所以,在大学新生中,生活适应问题广泛存在,一些同学无法面对新的生活。
(二)是学习问题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上的困难与挫折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大量的事实表明,学习成绩差是引起大学生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大学生在学业方面是同龄人中的优秀者,但由于大学学习与中学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很多学生存在学习问题,包括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兴趣、考试焦虑等。
(三)是人际关系的问题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生较为封闭,人际交往能力普遍较弱。进入大学后,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再加上青春期心理固有的闭锁、羞怯、敏感和冲动,都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困难,从而产生困惑、焦虑等心理问题,
(四)是贫困生问题
家庭的窘境,吃穿住用的简朴,有时还为生活发愁,为买不起学习用品难受,遭到同学的嘲笑和不理解。这些情况会使他们的自尊受创,造成性格孤僻、心情忧郁、烦躁不安,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人际关系冷漠,严重的影响了学习、生活和健康发展,如不及时加以引导和解决,还会发展成严重的心理障碍。
二、加强管理措施,及时解决大学新生问题,保证他们心理健康
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来说,出现问题是正常的。为及时解决大学新生的问题。使他们摆脱心理困境,保持心理平衡,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安排好新生的生活、学习、活动,适时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和调适,帮助他们顺利渡过这一心理困惑期。
(一)做好入学教育,调整角色,确立新的人生目标
新生进入大学后,要及时对他们进行入学教育,向他们介绍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特点,本校本专业对他们的要求,使他们减少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帮助他们尽快的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重新确立新的人生目标,完成中学生到大学生角色的转换。重新审视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确立合理科学的奋斗目标。
(二)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学生会、团委的能动作用,帮助新生提高生活技能
作为新生班的班主任、辅导员要在入学初期建立团结有力的班委班子,同时以主题班会、座谈会、讨论会等形式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帮助新同学尽快自我熟悉,与老师熟悉,尽快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会照顾自己,独立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过好生活关;同学们之间相互帮助,指导他们向高年级同学求询,减轻心理压力。
(三)帮助新生掌握大学生活规律,学会有序而充实地安排生活
大学生活虽然紧张,丰富多彩,但却井然有序,有规律可循。大学与中学相比,学习内容和方式显著不同。中学是基础教育,学生对老师依赖性强,教师管理非常直接和严格。而高校是专业教育,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探索性特点突出,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心理品质。因此,新生要逐渐掌握大学学习生活规律,熟悉学习、生活程序。增加预见性、主动性,做到忙而不乱,紧张有序。科学合理的安排课程和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挖掘个人潜力,进行科学创造,学会做时间的主人,养成尽可能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计划任务的良好习惯。
(四)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核心作用,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高校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条件,创造一种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师生之间团结友爱,教师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做同学的良师益友;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彼此敞开心扉,倾吐心声,让新生消除陌生感,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通过人际交往使学生获得支持、友谊、理解。同时院系党团组织应该多组织一些新生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激发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对校园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五)做好班级助奖学金的评定工作,解决好贫困生的问题
贫困生问题是高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高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大学的扩招,高校中的贫困生面越来越大,他们吃穿住用简朴,有时还为生活发愁,遭到同学的嘲笑和不理解;严重时影响了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发展,所以在大学新生入学初期,班主任或辅导员要摸清班上学生的家庭情况,将国家配套的各种助奖学金及时、公正、公平、公开的分配给符合条件的同学。解决好他们的生活问题,让贫生能从入学开始就安心、专心的投入学习。对于特困学生要作为特例收集材料上报学校,特别解决,也可以发动老师同学伸出援助之手。
(六)建立学校一学院一年级-班级-宿舍五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建立五级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力争做到覆盖到每一个学生。学校层面设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院层面设立专门负责心理健康的辅导员,班级设置学生心理联络员。学校要充分利用讲座、录像、板报、知识竞赛、校园网等多种形式,面向全体新生进行心理保健教育,普及新生的心理卫生知识,增强心理耐受力,学会自我调节和释放心理压力。学院辅导员队伍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二级组织,要坚持对心理健康教育业务知识的学习,增强辅导员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班级心理联络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三级组织,也是班级主要班委。班级是学生最主要的社会环境,班级心理联络员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及时反映,辅导员协调各方力量解决。通过以上五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及时掌握新生的心理动态,使新生在智力上、情感上得到全面发展,为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个性、开发潜能提供最大帮助,使每个莘莘学子都成为21世纪身心健康的栋梁之才。
总之,新生入学是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的新起点。在这一阶段,如何使新生尽快进入角色,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非常重要。班主任、辅导员要树立服务意识,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法和策略,解决他们生活的后顾之忧,帮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才能实现他们的心理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江立成,魏婷.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张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昆明学院 云南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