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高职教育的智慧课堂“云+端”平台的搭建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智慧课堂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形态,该文以“中药鉴定学”课程为例,分析了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如何优化平台功能,搭建适于高职教育的智慧课堂“云+端”平台。
  [关键词] 高职教育;智慧课堂;“云+端”平台;中药鉴定学
  [基金项目] 2017年度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中药鉴定学智慧课堂试点”(2017zhkt415);2019年度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VR虚拟现实技术虚拟仿真实验实训中心”(2019xfzx09);2017年度黄山职业技术学院质量工程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PBL与实践教学法相结合在中药鉴定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2017jy10)
  [作者简介] 陈建敏(1985—),男,硕士,黄山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究;徐苏丽(1982—),女,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医药、药学教育等研究(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17-0364-02    [收稿日期] 2020-03-11
   当代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应用于各个领域,也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和手段。智慧课堂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形态,促使传统课堂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教学模式的升级与创新[1]。目前现有的智慧课堂云平台众多,面向不同阶段的教育,各有特色。如何利用现有信息技术,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特点,优化平台功能,搭建适于高职教育的“云+端”平台,是职业教育信息化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现有智慧课堂云平台存在的问题
  1.兼容性不佳。智慧课堂平台需在教师端和学生端安装应用软件,而平台软件与硬件系统、与系统原有软件之间出现卡顿、闪退等多种情况,兼容性不佳。
  2.设计有缺陷。平台架构设计缺陷,导致资源管理不清晰,用户使用操作繁杂;细节设计不人性化,导致场景切换复杂,在线互动难度大。
  3.响应速度。在设计云平台时应充分考虑其响应速度,其对上传教学资源、文件存储速度、在线互动、访问量等多方面影响巨大。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1.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智慧课堂“云+端”平台应满足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多元化评价等方面的变化与需求。
  2.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方向。在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到,职业教育应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制度,实行1+X证书制度,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广泛开展高质量的职业培训,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和督导评估制度。“职教改革20条”的提出,势必对高职院校和高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短板,应精准搭建适于高职教育的“云+端”平台。
  3.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特点。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改革方案,高职课程应兼具职业导向性和技能主导性。结合课程特点,面向高职教育的智慧课堂“云+端”平台应注重实用性、应用性,满足教学设计、课程设置、技能实训等内容的教学与需求。
  4.中药鉴定学课程特点。“中药鉴定学”是集专业性强、实践性强、综合性强三大特点于一体的高职高专专业课程[2]。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中药鉴定的理论、方法和技能,继承传统鉴别方法,学习现代鉴定技术[3]。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用智慧课堂上好这门课,是教师和“云+端”平台共同的目标。
  三、面向高职教育的智慧课堂“云+端”平台的搭建
  (一)智慧课堂“云+端”平台解决方案
  1.兼容性。搭建云平台应优化:(1)各种操作系统的兼容性,如Windows、Oracle Linux、Mac OS等系统;(2)软件的兼容性,如Office、Adobe Reader等常用软件,适用于高等职业实践教学的AutoCAD、虚拟仿真等专业软件;(3)外接设备兼容性,如移动硬盘、打印机、VR穿戴设备等。
  2.友好性。搭建云平台应融合架构,优化操作步骤,使教师端和学生端易学易用、操作简便。能实现高职教育中系统和场景、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快速切换,提高在线互动频率等,增加用户使用友好体验感。
  3.响应速度。目前线上教学不仅满足于单课堂,还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多对多、社会人员学习、职业技能培训等场景,涉及到教师端上传教学资源、文件存储速度、在线互动、考试、动态评价、访问量等多方面,所以搭建“云+端”平台应尽量提高平台响应速度以满足高等职业教育需求。
  (二)智慧课堂“云+端”平台资源建设
  1.适用于高职教育的智慧课堂“云+端”平臺应实现最基本的资源库的管理与呈现,并对资源素材进行分类,分析资源使用数据,如点击率、用户评价、专家推介等,不断优化同领域的资源,逐步实现素材→微课→课程→专业的演进,实现资源为课程服务、为专业服务、为教学服务。
  2.经优化的智慧课堂“云+端”平台用“资源”和“媒体”两大内容将核心用户“教师”和“学生”联系起来。好的课程资源吸引用户,可编辑、可创造的内容制作工具发挥用户的创新性;同时多维度的交互媒体实现立体的“师”“生”互动,增进资源的创新和优化;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应用媒体如虚拟实验室等利于资源的分享、协作、实操等。
  3.从单门课程到某几门课程最后到适合线上教学的所有课程的应用,智慧课堂“云+端”平台资源库应实现高职教育的常态化应用,互联网革命带来的教学改革,改变了教学模式和用户教学、学习习惯,更直接、更高效、更实用。   (三)面向高职教育的智慧课堂“云+端”平臺的搭建——以中药鉴定学课程为例 针对“中药鉴定学”课程专业性强、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的特点[2],智慧课堂“云+端”平台的搭建除了课前、课中、课后进行课程相关资源推送、交流互动、学生学习进度、测验评估等,并对数据等进行分析评估给出分层反馈等智慧教学活动之外,还应实现以下三方面:
  1.支持资源创建。“中药鉴定学”课程涉及大量中药性状和显微图片、理化反应、镜检反应、化学检测方法等内容,综合性强。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照片和绘图为主的图片式教学,以及显微、理化鉴定实验教学。利用智慧课堂“云+端”平台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创建,适用于线上、线下多种教学场景,更好的进行知识的呈现。
  2.多种互动需求。除了基本的群消息、私信、讨论等交流形式,针对“中药鉴定学”这类实践性强的课程,应在实践环节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和学生操作的准确性。
  3.外部设备衔接。“中药鉴定学”课程需掌握大量中药原植物特征、中药材外观、饮片及其伪品特征等,利用现代技术,如外接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学生在交互的三维立体环境中观察中药鉴别特征、实操理化鉴定过程,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听老师为自己讲课,还能与老师互动[4],实现智慧教学因材施教。
  四、结语
  面向高职教育的智慧课堂“云+端”平台使传统教室面授形式转变为师生协作的圆桌式交流,并针对实际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教学需求、场景、学生进行智能推送,实现个性化的高效课堂。在考核、评价方面,智能识别不同对象的评价,实时掌握动态学习数据,利于教师教学方案的制定。同时,实现课堂内外的立体交流互动,更深度地进行课程理论与实践内容的学习。打造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基于数据与高效互动的课堂、动态开放与合作探究的课堂[5]、个性化学习、教学机智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徐苏丽,章艳珍,陈建敏.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课堂构建与应用——以中药鉴定学课程为例[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1):81-83.
  [2]徐苏丽,陈维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PBL-LBD相结合在“中药鉴定学”教学中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6):188-189.
  [3]王喜军.中药鉴定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4]王同聚.虚拟和增强现实(VR/AR)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J].数字教育,2017,3(01):1-10.
  [5]许珊珊,高秋生.“互联网+”智慧课堂在土建类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分析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06):218-219.
  Abstract:Smart classroom is a new form of deep integration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This article uses the cour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dentification"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how to optimize the platform function,and build a smart classroom suitable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loud + Terminal" platform.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Smart Classroom;"Cloud + Terminal" Platform;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dentification
其他文献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对外宣工作提出“讲好中国故事”的要求,英语专业学生作为传播中国好声音的多元主体之一,通过学习中国文化概况等母语文化类课程,了解与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储备好“中国故事”,锻炼讲述故事的能力,培养中国情怀,提升文化自信。文章描述并分析了以“讲好中国故事”为成果导向的中国文化概况课程情境教学设计、原创戏剧表演两种教学实践,为英语专业中国文化类理论型课程的教学提出建议。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将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工具应用到课堂教学中。3S集成与应用课程的学习对于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将先进的教育教学工具—“雨课堂”应用于3S集成与应用课程中,包括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反馈等。实践证明,利用“雨课堂”工具能明显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师生互动性,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科研应该是以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为中心,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科研思路与方法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式的“翻转课堂”对提升学生的基础科研能力有很大的帮助。现代社会,特别是在高校的教育当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显不足,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对学生今后的科研会有一定的阻碍,因此需要从基础上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去学习,也为了激发学生进行科研的积极性,使用“翻转课堂
期刊
[摘 要]妇产科学临床技能教学是医学生临床教学中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一部分内容。SPOC与TBL相结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个性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将SPOC+TBL教学模式在妇产科学临床技能教学中加以应用,得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为持续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妇产科学;临床技能;SPOC;TBL  [基金项目]2018
期刊
[摘 要]在土木工程大类招生背景下,工程造价类课程有必要进一步优化调整。以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和工程管理两个专业方向为例,在不影响专业分流和本科四年制的情况下,提出土木工程大类工程造价类课程优化原则,并对课程具体优化及实施进行了探讨。  [關键词]土木工程大类;建筑工程和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类课程;课程优化与实施  [作者简介]宋协清(1971—),男,湖北云梦人,结构工程硕士,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
期刊
[摘 要]“经典”是指经过历史长期检验仍然蕴含道德的光辉、含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作品。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和推行课程思政理念和改革,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通识课,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此背景下,以传承“经典”为重要教学目标之一的大学语文课程,如何与课程思政理念相结合,成为研究的重点。文章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以《诗经》相关篇目的教学为研究范例,探讨了大学语文“经典”教学中的
期刊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探索高效的研究生联合培养范式并进行推广示范,对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充分剖析了研究生联合培养由“送培”到“联培”再到“合作共赢”的过程。提出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关键在于“人的合作”,核心在于“合作共赢”的联合培养理念。以此推动校所研究生联合培养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范式。  [关键词]研究生联合培养;运行机制;质量
期刊
[摘 要]该文以华北科技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例,介绍了该校以CBI教学理念为指导的大学英语提高阶段课程体系,对CBI教学理念在提高阶段课程设置中的应用进行可行性分析,并以具体课程为例说明CBI教学理念在公共英语教学中的优势,论证基于CBI的课程体系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和语言运用能力提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CBI;大学英语;提高阶段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2018年华北科技学院教研项目
期刊
[摘 要] 为了从心理学视角分析互联网时代家园共育的困境并提出解决对策,该文作者对六名幼儿家长使用个案访谈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时代家园共育存在诸多问题和困境,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心理学;互联网;家园共育;对策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广西师范大学辅导员工作室重点培育项目——“‘阳光心坊’心理教育工作室”  [作者简介] 刘曦瞳(1990—),女,广西河池人
期刊
[摘 要] 该文认为,职业技能竞赛能够促进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依据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的经验,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从优化课程设置、重构课程内容、完善课程评价三个方面探讨了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校级教研项目“市场营销技能竞赛资源库建设”  [作者简介] 孙永生,硕士,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市场营销专业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