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事半功倍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f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的发展,学龄前是基础的基础。重视早教,利于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如果忽视早教,等出现问题之后再纠正,不仅更费心费力,还有可能木已成舟而徒留遗憾。
  家教故事:孩子俩的婴儿生活
  孩子俩的婴儿期在塘下镇塘西村度过。我特别重视健康、游戏、习惯等几个方面。
  婴儿期身体长得快,饮食平衡很关键。孩子俩从小养成了吃水果的好习惯,按时就餐,少有挑食的现象。身体锻炼也不缺少,孩子俩最早的玩具里就有篮球、排球。孩子2岁时,我买了儿童自行车,他们每天都有一定的运动量。孩子俩出生时都只有4斤多重,3岁时就与一般孩子一样健康壮实。
  孩子最乐意的事就是做游戏。在摇篮里,我逗他们玩;会走路后,他们主动玩,先是玩撕纸片、摆积木、叠书、摆棋子、拍球,稍大些,摆筷子、下棋,尤其喜欢创新游戏,如下棋喜欢自己想出一种下法,讲故事也喜欢自己想当然地讲,摆筷子时喜欢按自己的方式来摆。这貌似“幼稚”的游戏,却让孩子俩着实拥有了快乐的生活,智力也得到了开发。
  习惯培养则是我家教的重点。在婴儿期,孩子俩养成的良好习惯,有按时作息、讲究卫生、遵守规则、与人分享、自理等习惯。
  我还特别重视坏习惯的预防与纠正。因从小避免了接触不文明的现象,孩子俩少有打骂的现象。偶尔吵架后,我就会进行分析、提醒。我特别反对孩子太调皮,经严格要求,孩子俩从小养成文明而又活泼的习惯,从来不会撒野。
  我平时很少对孩子发号施令,如孩子喜欢玩什么游戏、怎样玩,看什么书、怎样看,都少有干涉。打个比方,卫生间的瓷砖一般都是竖着贴,如果横着贴,都认为不好看;实际上我们教育孩子也一样,不要以自己的习惯影响孩子的发展,应该尽量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
  但是,如果发现孩子明显的错处,我却不会纵容。我不轻易发话,而一旦发话,一定会让孩子俩服从。我觉得,在讲民主的前提下,孩子必定要听大人的话。“子不教,父之过”,我不允许幼小的孩子挑战父母的威望,否则家庭教育也就无从谈起。
  家教建议: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有学者认为,儿童的潜能遵循着递减规律。生下来具有100分潜能的儿童,如果拥有良好的早教,就可能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从5岁开始教育,即使理想的教育,也只能成为80分能力的人;若从10岁开始教育,就只能成为具有60分能力的人。这些数据不一定科学,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家庭教育从婴儿期开始
  婴儿期的孩子发展迅速,3个月起,孩子的手就会抚摸被褥、亲人、玩具;5个月起,孩子的手出现抓握动作;6个月左右孩子能坐起来;7、8个月左右孩子的感觉系统,如皮肤觉、视觉、听觉、味觉等都发展迅速,知觉开始形成;8、9个月孩子会爬;一周岁左右孩子能站立,四肢活动、言语交际能力,都有了显著的发展。直立行走后,扩大了认识范围,就更利于孩子的动作和心理发展。
  婴儿期的教育,重点是动作训练、感知训练、言语训练和情绪调节。婴儿期的动作和感知练习,既是技能,也是智力开发。如言语训练方面,家长应该每天与孩子简单对话,给孩子念唱儿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孩子尽管不会说,但会听,训练孩子的言语,对发展思维同样大有裨益。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有情绪反应,为此家长要多与孩子对话、逗乐,从而丰富孩子的情绪体验。
  早教的重点是智力、性格与习惯
  现代脑科学研究证明,婴幼儿大脑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后天所体验到的并作用其身体及神经系统的经验,会影响其大脑相应区域的生长。一旦早期营养不良,或被剥夺了早期生活经验,孩子的大脑就会遭受不可逆的损害。心理学研究表明:婴幼儿期被剥夺了智力刺激的儿童,永远达不到他原来发展应该达到的高水平。
  婴幼儿阶段是性格发展的关键期。自尊感是与人格相关的重要情绪,3岁左右萌芽。自制力是决定人生成败的重要因素,年幼的孩子自控能力较弱,但如果从3、4岁开始培养,大多数孩子在5、6岁时都能形成一定的控制能力。因此,性格的培养要抓住婴幼儿这个关键期,一旦错过,可能就会产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遗憾了。
  习惯如同瓷器的制造,同样的粘土会造成完全不同的瓷器。刚出生的孩子处于一种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适应之后就会形成习惯。如孩子哭了之后,妈妈马上去抱,孩子就会形成哭了等抱的习惯;一旦哭时妈妈不抱,孩子可能就会一直哭。俗语说,“习惯之始,如蛛丝;习惯之后,如绳索。”因此,家长要特别重视年幼孩子的习惯教育。
  顺其自然让孩子快乐是教育的悖论
  教育应该顺应天性,但绝不是顺其自然。如果以让孩子快乐为理由,任由孩子自由,就是放弃教育的责任。实际上,快乐与教育并不矛盾,顺其自然可使孩子快乐,接受良好教育同样能给予孩子快乐。
  缺少有效的教育,孩子的智力、习惯和性格等方面都会留下缺憾。如习惯和性格方面,容易出现调皮甚至攻击性的问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调皮是聪明的表现。其实,调皮是行为范畴,聪明是智力范畴,两者并不等同。孩子应该活泼,活泼是良好性格,而调皮则是缺少教养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攻击行为更是恶劣的天性。儿童从2岁左右产生占有感后,侵犯行为就会逐步增长。如果家长不加以教育约束,就会使这种行为“合法化”,当侵犯行为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才给予纠正,教育必定相当艰难。
  教育的价值,在于将自然人变成社会人。没有要求的自由生活固然会快乐,但基于自然人野性的快乐是不能持续的,从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起,野性孩子将面对更多的挫折。孩子天生会竞争,没有合适的教育,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很容易处于竞争的劣势,最终可能会影响幸福感,快乐更会成为“水中捞月”了。
  游戏与学习是早教的基本形式
  游戏是婴幼儿的基本需要,早教不能脱离游戏。让孩子自由游戏不是教育,早教介入游戏,主要以发展心理和个性品质为目的。从认知角度,家长要引导孩子玩不同类型的游戏,如机能游戏,重复自己的动作、反复摆弄物体等;建筑游戏,如玩积木、沙子;角色游戏,把自己想象成某个人、某些东西;规则游戏,捉迷藏、下棋等。从社会化的角度,家长应引导孩子尽早从单独游戏、旁观游戏转向合作游戏。
  早教更需要学习。孩子从2、3岁开始,就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孩子长大的过程,不断面对陌生的世界,就会不断地产生疑问。婴幼儿的学习,应以基于生活情景的激疑、解疑为最佳形式。如识字,并不一定需要特别的教材,生活中现成的教材无处不在,如牛奶盒上的字,饼干盒上的画,都可以成为学习的内容。如思维训练,并不一定都要学加减乘除,摆积木、下棋等都是很好的学习。
  早期教育不是拔苗助长
  家长在早期教育中宜通过让孩子多与阅读、实践、体育与艺术等活动,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喝潜能。有的早慧儿童,在学习上会有点超前,对这些孩子,如果没有拔高要求,那很可惜。过低要求与过高要求,都不是因材施教。
  但是,早期教育不能简单理解为学语文、数学、外语,功利性教育、填鸭式教育都有违教育规律。如果不顾婴幼儿学习接受的能力,过高、过多地期望孩子练书法、学数学、读外语、背古诗,甚至不根据孩子的特点,强迫孩子学这学那,结果可能造成孩子焦虑、苦恼,萌生厌学情绪,滋生畏惧学习的心理。
  当前,雨后春笋般的社会培训班,为孩子的早期教育提供了更多专业化的教育机会。这对家庭教育来说是好事。但是,没有选择的培训或过度培训,并不明智。不顾孩子的兴趣与天赋,想当然地希望通过某种训练,把孩子塑造成某项天才,往往会是一厢情愿。
  责任编辑 颜雪梅
其他文献
《上海市中小学社会科学学习领域课程指导纲要实施意见》指出:“教师应充分了解和把握学生的生活体验、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思想状况和个性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一言以蔽之,深入分析学情,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升教学实效的重要前提。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尤其需要用心来“读懂”学生。  一、基于认知起点,确定教学生长点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斯贝尔曾经说过:
摘 要2015年全国各省、市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融地方性、知识性与思想性于一体,给学生提供了亲切生动的感知思维情境,激励着学生向善向上、知行合一。  关 键词:中考思想品德课程;试题赏析;乡土资源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5)09-0018-04  翻开2015年全国各省、市中考思想品德试卷,浓浓的地方本土气息扑面而来。各省、市在
从1985年创刊至今,《中小学德育》(原《小学德育》)即将走过30年的办刊历程。30年来,我刊从双月刊到半月刊再到国际标准流行月刊,从专注小学生品德教育到全方位关注中小学品德教育的教育教研,走过了从稚嫩到成熟,从蹒跚学步到铸造品牌,从注重自身成长到勇于扛持责任的艰难历程。在这期间,有无数的读者和我们一样,在品德教育的这块园地里,从默默耕耘到硕果满枝,见证了我国中小学德育30年走过的风雨历程……在这
摘 要:激发学习动机是有效教学的应然基点,当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中动机因素未受到应有的重视,John M. Keller提出的ARCS动机模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框架来控制和维持动机。将A、R、C、S四要素与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相结合,通过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能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ARCS学习动机模型;学习动机;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我们的所“思”……   “小皮球,香蕉梨,马莲开花二十一……”一听到这些歌谣,许多成年人都会想起童年时“跳皮筋”的快乐。现在的孩子还有这种“快乐”吗?前些日子看到一则报道:曾经伴随着几代人走过快乐童年的“跳皮筋”游戏,现在已经快“失传”了,目前很多孩子都不知道跳皮筋是什么。这是非常让人遗憾的事。  民间游戏,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流传下来的一种游戏形式,它简单易学、取材方便、灵活多样、内容广泛,不受场
走进增城市实验中学的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学校主楼墙面上“宽和雅正,心和雅行”的校训;楼前一座精致的“荷雅池”中,朵朵优雅盛放的睡莲出尘离染……这些无不昭示着学校的“和雅”教育理念。  作为一所寄宿制中学,学校拥有“家校共育”的优良传统。办学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共育”思想追求家庭与学校的和谐共生,培养人格健全的学生。在新的发展时期,学校厚积薄发,挖掘多年积淀的文化传统,提炼出“和于心,雅于行”
西关实验小学地处广州老城区西关,在历史的演变中,学制和校名几经变动。跨入新世纪,学校于2002年合并了两所薄弱小学,形成一校三址的格局;2004年易址建校,老校新貌,一校一址;2011年广州市保障性住房配套学校并入,形成了一校两址的格局。每次办学规模的扩大都给学校带来了挑战,也成就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学校文化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海洋与本土,彰显了“融合中西,多元发展”的特质。学校根据时代要求和学生发
最近,班里刮起了一股“绰号风”。通过调查,我得知有个别同学不仅给同学起绰号,还给任课老师起绰号,甚至拿同学和老师的生理特点或缺点开玩笑。  中学生中起绰号、叫绰号原本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有着好奇的天性,起绰号多是出于好玩、亲昵、取乐等目的,并没有太多恶意。换位想想,当年我们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绰号可以是学生枯燥生活的调味剂,同学关系的润滑剂,但也可能使学生形成不尊重他人的习惯。尤其是对
微日记,顾名思义,就是微型的日记,是相对而言字数比较少的日记。它由于没有字数的限制,内容的要求,只要以短小的形式,灵活的方式,开放的思维,让学生“我手写我心,我心抒真情”,因而深受学生的喜爱与欢迎。  一、面“潮”而生:顺应而生微日记,心灵飞舞新平台  微日记写作要求学生周一至周四每天写一篇,周五及周日三天则写一篇周记。周记可以将本周写的微日记写具体,也可以另外选材。  1.应时——袒示顺应  微
2011年的家庭教育是热闹的,“虎妈”之后“狼爸”来了,风靡网络的《斗妈大全》也引发热议:家庭教育怎么了?蒙田说:“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且最困难的学问。”作为家长,能否不以“虎狼”形象示教,能否变“斗”为“爱”,的确需要潜心攻修。  教育,首先须回归到对儿童的尊重上来。有一位校长,正是以“尊重教育”为核心理念,悉心培养龙凤胎子女,儿子14岁时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女儿16岁时入读南方科技大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