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效课堂是高效课堂的基础,高效课堂是有效教学在课堂中的实现和体现,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尽可能少的教学资源,尽可能短的教学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有效课堂的建设,为学生创造并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条件,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上全面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从设置课堂问题、组织小组合作、结合信息技术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初中生物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过程中所应采取的具体方法和有效策略,以供初中生物教师参考。
关键词:构建;初中生物学;高效课堂;策略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课堂教学已成为推进改革工程的前沿阵地,其责任和使命更加重要,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必须构建一套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学科教学的魅力与价值。但是,目前仍有一些初中生物教师受到诸如应试教育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新课改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在教学实践中还采取灌输教学法,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和状态,直接导致了生物课堂教学质量低下,低效。为此,初中生物教师必须顺应课程改革发展与变化的趋势,树立新的观念,把握学生认知发展的结构,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创新,从而顺利地创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一、设置课堂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通过凝练、归纳、提出问题,能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究转变。为此,初中生物教师需要改变单向传递的教学方式和倾向,尝试把生物学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知识设置得巧妙,并寻找机会,在问题导向下,有效地制造悬念,创设吸引人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维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展开问题的分析与探究,深入了解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比如,在《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这一课上,学生学到了很多东西,需要学生不断探索,才能掌握这些知识,但是,长时间的学习活动,学生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所以教师要改革教学模式。教师应从教学内容入手,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所了解,然后提出相关问题,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空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要积极主动地进行交流讨论
活动作为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载体和组织形式,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保证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深度。为此,初中生物教师应坚持全新的教学理念,积极组织,开展新课改的合作探究活动。第一,教师要根据科学的标准和原则,把全班学生分成4-6个学习小组,并规定学生在小组中的职责分工,互动交流观点和见解,达到思想碰撞、优势互补,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从而促进学生互相学习、合作,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在《血液循环》时,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第一步,教师将学生分成多组,每组5人,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具体的探究任务,并通过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参加小组讨论,观察学生的讨论,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共同分享,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三、结合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理解
当今,科技日新月异,各种信息化手段在教学实践中已被广泛运用,它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和作用。因此,初中生物教师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善于利用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其中,通过图像展示、动画演示、录像等方式向学生讲解生物知识,创设了直观、动态、形象的教学情景,用傾听激发学生的直觉,优化感性认识,提高认知水平;
举例来说,在《动物行为类型》课程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一门关于动物行为类型的课程,为了让学生了解动物行为的不同,教师要以信息技术为指导,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并通过直观的方法与学生进行对比,使学生明白动物行为的区别,从而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完成导学案以开启学习
初中生物教师要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导学案的意义,又能让学生在学习生物,让学生不断地克服障碍,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生要在学习生物的同时,能够建立起自身的学习体系,也能塑造出本人的学习模式,具备相应的学习风骨,从而能在学习的世界中以奋勇积极的状态去冲破束缚,让本人实现更大的进步。教师要让学生秉持着合理的思维体系和学习体系,能在学习生物的同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状态,继而在具备良好的学习状态后,能克服自身的问题,突破本人的障碍,继而让学生用心地实现进步,在构建起相关的学习体系后,能让本人的能力得到显著的突破,这对于学生的意义是不可避免的。
总之,建构高效课堂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和核心目标,也是广大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作为初中生物教师,我们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的束缚,把教材问题放在首位,结合实际,运用优化教学等策略,促进课堂转型升级,最终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与任务。
参考文献:
[1]景延慧.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15.
[2]任红霞.新媒体下初中生物交互式教学模式构建[J].中国报业,2020(22):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