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活动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主体参与为内容,以主体互动为过程,以主体构建为结果,通过主体参与完成教学,实现发展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新型的以学生学习者为中心,以主体学习、主动探索为特征的教学形式。它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对现行以知识本位、教师中心、传授与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根本变革,焕发出课堂教学的真正活力。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性活动,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活动式教学的形式要不拘一格,只要是围绕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方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标,所选取的活动形式都是可行的。常用的教学形式有以下几种。
1.情境教学法
这是一种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师利用能引起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变化的自然、社会现象或人为设置的具体场景,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引导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获得知识、陶冶性情,达到知、情、行最佳效果的教学活动。活动的直接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的直接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并进一步重构新的生活经验。
情境性模式在活动式教学中用得最多。教材上的资料、图片都可以构成情境,教师用多媒体播放的电影、音乐等是一种情境;带领学生参观、访问工厂、农村、展览馆是一种情境;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也是一种情境。按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的情境,必能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及教学目的的实现。
2.体验教学法
这是一种让学生在虚拟的生活场景中扮演角色,在表演和体验中领会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提高道德判断力,形成道德信念,提高道德实践能力的学习模式。活动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道德体验的机会。如情景剧、小品表演等都是不错的形式。
教学中应尽可能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思考身边的人或事,注意学生的亲身体验,说说自己的观点、经历、变化,引导学生对身边事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使外在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内部的思想、情感发生相互作用,变为他们自己的需要和行为动机。改变那种单一的、痛苦的、死板的接受式活动方式,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生活是自己的,认识过程是自己的,通过体验,人类经验和个体经验实现融合,情感和理性直接对话,也就是说,教学要努力将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只有这样,教育才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在学生的心灵与人生中留下有意义的痕迹,才能实现其精神构建和个性形成,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让学生亲身实践巩固道德知识,规范自己言行,促进知行统一。
3.实践教学法
思想品德活动课并不是仅停留在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上,而是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生活,扩展和提升他们的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这是一种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校园以外的社会生活领域安排一个主题,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展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主要特征的活动,以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提高觉悟和陶冶情操为主要目的的学习模式。
二
在活动式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活动设计要讲究针对性和时效性
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矛盾或烦恼及学生关心的现实社会问题。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識技能、思维水平、生活经验,选取与学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学习素材,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汲取学生感兴趣的典型事例让学生剖析,架起生活与知识、生活与感悟的桥梁,使课堂教学成为活的生活,让学生在真实、主动思考、平凡、体验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接受教育,大大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活动设计要具有广泛性
活动式教学是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都参加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根据活动的内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部署。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有受重视的感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取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从而享受参与的快乐,还能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收集、分析、利用信息材料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活动设计的问题要具有适度性和指导性
设计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面向大多数学生;既要考虑到优等生,又要考虑到中下层学生。在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适度的指导,如: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帮助学生查阅材料,注意观察每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等方面的发展,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
4.活动的形式要具有多样性
活动课的形式包括竞赛、辩论、调查、模拟表演、访谈、分组讨论、自主学习、个别提问、情境教学等,形式不能太单一,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又要考虑每一堂课的实际情况。
5.注重活动过程的评价
教师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参与过程的评价,即评价应反映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仅仅是针对他们得出的结论,也应从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积极性、获得宝贵经验等方面做评价。
活动教学法还有很多,如讨论法、辩论法、游戏法、表演法等,我们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学会运用这些教学法,让教学更得心应手,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活动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主体参与为内容,以主体互动为过程,以主体构建为结果,通过主体参与完成教学,实现发展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新型的以学生学习者为中心,以主体学习、主动探索为特征的教学形式。它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对现行以知识本位、教师中心、传授与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根本变革,焕发出课堂教学的真正活力。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性活动,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活动式教学的形式要不拘一格,只要是围绕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方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标,所选取的活动形式都是可行的。常用的教学形式有以下几种。
1.情境教学法
这是一种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师利用能引起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变化的自然、社会现象或人为设置的具体场景,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引导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获得知识、陶冶性情,达到知、情、行最佳效果的教学活动。活动的直接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的直接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并进一步重构新的生活经验。
情境性模式在活动式教学中用得最多。教材上的资料、图片都可以构成情境,教师用多媒体播放的电影、音乐等是一种情境;带领学生参观、访问工厂、农村、展览馆是一种情境;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也是一种情境。按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的情境,必能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及教学目的的实现。
2.体验教学法
这是一种让学生在虚拟的生活场景中扮演角色,在表演和体验中领会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提高道德判断力,形成道德信念,提高道德实践能力的学习模式。活动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道德体验的机会。如情景剧、小品表演等都是不错的形式。
教学中应尽可能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思考身边的人或事,注意学生的亲身体验,说说自己的观点、经历、变化,引导学生对身边事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使外在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内部的思想、情感发生相互作用,变为他们自己的需要和行为动机。改变那种单一的、痛苦的、死板的接受式活动方式,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生活是自己的,认识过程是自己的,通过体验,人类经验和个体经验实现融合,情感和理性直接对话,也就是说,教学要努力将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只有这样,教育才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在学生的心灵与人生中留下有意义的痕迹,才能实现其精神构建和个性形成,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让学生亲身实践巩固道德知识,规范自己言行,促进知行统一。
3.实践教学法
思想品德活动课并不是仅停留在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上,而是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生活,扩展和提升他们的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这是一种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校园以外的社会生活领域安排一个主题,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展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主要特征的活动,以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提高觉悟和陶冶情操为主要目的的学习模式。
二
在活动式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活动设计要讲究针对性和时效性
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矛盾或烦恼及学生关心的现实社会问题。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識技能、思维水平、生活经验,选取与学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学习素材,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汲取学生感兴趣的典型事例让学生剖析,架起生活与知识、生活与感悟的桥梁,使课堂教学成为活的生活,让学生在真实、主动思考、平凡、体验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接受教育,大大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活动设计要具有广泛性
活动式教学是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都参加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根据活动的内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部署。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有受重视的感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取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从而享受参与的快乐,还能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收集、分析、利用信息材料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活动设计的问题要具有适度性和指导性
设计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面向大多数学生;既要考虑到优等生,又要考虑到中下层学生。在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适度的指导,如: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帮助学生查阅材料,注意观察每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等方面的发展,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
4.活动的形式要具有多样性
活动课的形式包括竞赛、辩论、调查、模拟表演、访谈、分组讨论、自主学习、个别提问、情境教学等,形式不能太单一,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又要考虑每一堂课的实际情况。
5.注重活动过程的评价
教师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参与过程的评价,即评价应反映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仅仅是针对他们得出的结论,也应从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积极性、获得宝贵经验等方面做评价。
活动教学法还有很多,如讨论法、辩论法、游戏法、表演法等,我们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学会运用这些教学法,让教学更得心应手,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