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人与情感相遇

来源 :八小时以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mon521mut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孩出嫁:年龄不是绝对的问题
  
  一个女孩来信说她今年26岁了,按说年龄也不算很大,但是这个年龄很让父母为她的个人问题操心。今年年初,通过介绍她认识了一个男朋友,他是那种从小学习优异,但沉默寡言,不闻窗外事的典型的书呆子。很多生活常识他不知道,也不关心,而且在相处的几个月里,他也表现得相当死板,平常他们通电话的内容大多是“吃饭没?”“下班了吗?”再没有其他的话题了。女孩深感索然无味。更让她不爽的是,她常常觉得他根本不需要自己,他很沉浸于自己的世界里。有时候,女孩实在受不了,就暗示他两人可以有空常见面,不一定非要跟上课似的一周见一次,他居然说:“现在很好啊,有空的时候大家应该多看看书,给自己充电,不要老想着玩乐。”她感觉自己在自取其辱。
  终于有一天,因为一件小事,她跟他提出分手,但他又表现得非常珍惜这段感情,希望能继续交往,而且人也变得百依百顺。女孩很矛盾,跟这样一个无趣的人一起生活,能幸福吗?但是放弃了,又怕自己将来会后悔,他这样老实的人,应该是能相对忠诚地对待婚姻吧?她知道自己是患得患失,但她觉得自己这个年龄实在不合适再在人堆里挑挑拣拣了,她的一个表姐26岁那年和男朋友分手,至今3年过去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家里人急得要死。女孩担心自己找不着更好的,而且转眼就27岁了,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因为怕嫁不出去而不再犹豫。
  我个人觉得女孩实际上问的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嫁一个书呆子型的男人自己会不会幸福;第二个问题,女孩26岁了,以后还能不能找到更合适的。我先说说她的第二个问题。邓文迪嫁给莫多克的时候多大?辛普森夫人嫁给温莎公爵的时候多大?都要比女孩现在的岁数大很多。我恰巧以前采访过梁凤仪,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她30多岁离婚,40岁的时候,不仅成功加盟永固纸业成为董事,并最终因一段广为人知的恋情而令世人羡慕。她的第二任丈夫是比她年长10岁的香港永固纸业有限公司主席黄宜弘先生——读过梁凤仪财经小说的人很容易就会在她的小说中找到那样一位“男一号”——眉宇之间的英拔,永远叫人觉得出类拔萃,鹤立鸡群;且“身份极之娇贵”——一般是香港著名世家的家族代表以及掌权人,其商业地位一言九鼎,无论是人品还是眼光都让人无话可说——黄宜弘正是这样一位男主角,他出身显赫,商誉极好——目前不仅担任香港永固纸业有限公司主席,合兴集团副董事长,金利来集团及亚洲金融董事,同时还是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香港中华工商会副会长等,投资遍布世界,财富难以估计。有人也许认为我举这样的例子毫无意义,因为世上毕竟没有几个邓文迪辛普森夫人还有梁凤仪等等,但我要说的不是这个,我之所以举这些例子,是想说,要想嫁到合适的男人,岁数当然是一个问题,但没有那么绝对,如果你还有其他方面的特长或者本事,岁数大一点是不要紧的,但如果你没有其他本事,当然越年轻越有竞争力。这和求职一个道理,年轻女孩跟一个40岁的女人去应聘一个前台的职位,她可能不如你,但假如那个40岁的女人是张曼玉,你们去争一个女主角,你肯定不是她的对手,尽管你有年龄优势。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第一个问题。有一句话,婚姻像鞋子,舒服不舒服只有脚知道。如果是我,我会很喜欢这样类型的男人,但是我也能理解这个女孩会觉得闷。我想假如只是他性格上的原因,其实可以引导他一点,比如让他意识到对方喜欢什么,要他怎样,也许慢慢的他就养成习惯了。事实上,婚姻也好,感情也好,很大程度上俩人是相互影响的,如果你不善于沟通,自己想要他怎样又不让他知道,那么结果可能不会太理想,因为他不知道你到底想要什么。
  
  给感情定一个“止损点”
  
  今年24岁的小文的男朋友和她是大学同学,4年本科,他追了她3年,临毕业前小文答应了他。毕业之后,他们没有在一个城市工作,但他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可是不久小文就发现他有了其他女人。她提出分手,他不肯,请求她原谅。她原谅了他,但是他总是不断的有这样或那样的女人,每次他都跟她发誓,说绝对不会有下次了,还跟她认错。直到最近的一次,她实在忍无可忍,提出分手。他说他只爱她一个,其他的都只是“性”而已,是一种需求。他一个男人在外地,女朋友不在身边,他希望她能理解。他向小文一遍遍发誓,他真的只爱她一个人,而且会一辈子对她好。小文很矛盾,因为他确实对她很不错,而且她为他也付出了很多,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相信他,应该原谅他。
  小文既然给我写信,就说明她不想放手他,否则就没有必要来问我了。至于说他坚持不肯分手,一遍遍发誓,其实小文如果决意要分手的话,是没必要在意他的态度的。因此我想,小文还是在意他,喜欢他,至少是舍不得他的。
  在很早以前,遇到小文这样的案例,我一般都会劝对方“长痛不如短痛”,但后来我发现,这种事情要分人。有的女人比较坚强,并且情感选择比较多,而且自身康复能力也比较强,那么就比较适合选择“短痛”——即快刀斩乱麻。比如说像宋丹丹,和英达离婚,不久即经人介绍认识一男士,不久后再婚,然后《幸福深处》,这就属于活明白了。但是有的女人以为自己很坚强,实际上很软弱,选择短痛之后,因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一种新的生活,短痛转成长痛,甚至有的女人就此要苦熬很多年,最终也找不到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男人,这个时候,她们就会反过来怨恨当初那个劝她“短痛”的人,会说:“其实他还是爱我的,我何必那么对他呢?再说,哪个男人能不犯错呢?我为什么不再给他一次机会?”
  所以,首先想清楚自己是哪一种类型的女人,如果不足够坚强,那么最好选择一种妥协的方式。所谓妥协也分两种,一种是改变自己适应对方,即他就是这样一个男人,我就爱他,他就是我的宿命,只要他对我好,那么他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当然,这种方式的最大风险就是他可能会变本加厉,以至最后你输得血本无归。所以,我本人不赞成这种方式,尽管有一些女人用这种方式最后留住了男人,但多数女人是蹉跎了岁月,混到最后伤痕累累追悔莫及。
  我比较推荐的是另一种“妥协”——即给自己定一个“止损点”。也就是说给自己定一个时间期限,在这段时间里,一方面尽快疗伤,另一方面也要努力给自己寻找一些新的机会,再一方面是看他的表现。到了你定的那个“止损点”,如果发现自己依然不能忍受他给你造成的伤害,那么就分手,这种分手因为有过一段缓冲,所以会比“一刀切掉”容易承受一些。而且经过一段缓冲,你也更容易搞清楚自己在感情中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这也有利于你以后的情感选择。
  
  当女人视爱情如生命
  
  有一种女人,她们会喜欢每一个遇到的男人,无论那个男人高矮胖瘦年长年幼,只要那个男人是男人,且肯对她们态度稍微积极那么一点儿,比如说主动约约她们,给她们打打电话,发发短信,那么她们就不再考察这个男人其他方面的品质了,她们对待那些遇到的男人,就像在旅游胜地的纪念品一样,尽管做工粗糙,尽管千篇一律,尽管明知道买了会后悔,但她们还是会慷慨解囊——这种女人的情感空间就像堆满了各种廉价兵马俑钥匙环贝壳项链的屋子,虽然也有一两件不错的,但多数是毫无价值的,或者说只在回忆中才有价值。她们把爱情当作了“纪念品”,就像我们随团旅游,既然去了景德镇,总要买两样瓷器,既然去了香山,总要带两片红叶回来。顺便说一句,多数时候我们带的东西是假冒伪劣的,比如那些号称从武夷山买到大红袍的,还有号称在长白山买到千年老参的。只不过,有的女人是明知道上当还要买,因为无法克制那种蓬勃的购买冲动,但有的女人却是你告诉她那玩意是骗她的,但她却反过来说你妒忌她。对待后一种女人,你说她傻,她会说每个恋爱中的女人都傻,而且还对你摆出一副以为你会妒忌的笑容。
  还有一种女人,她们喜欢各种各样的男人,幽默的,风趣的,深沉的,阳光的,温和的,激烈的,总之,基本上只要是男人,而且只要在某个方面有那么丁点儿出众,那么她们就会奋不顾身地喜欢上,她们追求的“爱情”,更像是女人之间比较的一种战利品,似乎谁缴获得越多谁就越光荣。当然在比过数量以后,还要比质量,这个质量不仅比谁的男人更优秀更杰出更成功,而且还要比谁的男人对自己更好——似乎那个男人对自己越听话越言听计从越由着她们折腾,她们就脸上越有光彩。她们喜欢挽着男人的胳膊出席各种场合,然后等着人家问她们,她们就及时端出早已准备好的一脸幸福。
  这两种女人,是视爱情如生命的女人,她们是爱情动物,总得找男人爱她们,找到就高兴,找不到就懊恼,她们的一生就像一次接一次的旅行或者像一场接一场的战役。如果一个饭局没有男人,她们甚至连说话的兴趣都没有,但只要有一个男人,她们立刻焕然一新。事实上,这样的女人并没有碍到别人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她们总是有那么点儿招人讨厌,当然也有那么点儿讨人喜欢。她们是不能老的,如果老了,她们一定要有钱,否则,她们就一定要在变老变穷之前,找到一个男人,然后锁定。
其他文献
他们相爱了。  他什么都好,是的,他就是她心目中所要的完美情人,有才情、幽默、开朗,把爱她当成终生的事业。他说,有了你,我这一辈子就有理想有追求了,他还说过,你是我的爱情偏方,看到你,所有的忧愁和烦恼就什么都没有了。可是,唯一的遗憾是,他的个子矮,比她还矮。  这让她无法接受。她想,怎么能喜欢一个个子矮的男人呢?她的自尊心受不了,再说,别人会说什么呢?她周围有的是高大英俊的男人,她不缺乏追求者,她
期刊
半年前的一个暴风雪之夜,我从郊区打车回市里,结果在下车时把皮包落在了车上。  事后,我到交通广播电台发了一则消息,做出归还必有酬谢的承诺,试图找回失物,但却是泥牛入海无消息。渐渐地,我把这件事淡忘了。  6 月的一天上午,我正在单位上班,手机铃声突然响了。接电话,对方是个男人,说自己是一个出租车司机,找一个叫王兴的人。我告诉他我就是王兴。男人很激动,他问我还记不记得那场雪,那天这座城市下了有史以来
期刊
在美国留学期间,我住在得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看着不少同学靠打工挣得了学费,而且还买了二手车,于是决定自己开始挣钱买车。我在当地的一家西餐厅找了份洗盘子的差事,每天洗一个半钟头的盘子,结束后还去当地华人办的一个中文学校教一些华裔孩子和美国孩子学中文。只一年时间,我便用打工的钱换回了一辆二手本田飞度车。  我的房东是一对60来岁的老夫妻,男主人叫彼德,他们对我很友好,对我们这些外国的留学生非常照顾,
期刊
茱迪:外企职员  茱迪穿着随便,一套质地很好的粉色休闲装,卷曲的长发披肩,脸上一点妆也没化,皮肤白皙如透明一般,手指特别修长,手掌很大,与她小小的个子仿佛不太成比例。她说话的节奏很快,辅以丰富的表情和动作,如果不是她亲口告诉我,她大学毕业10多年了,我会以为她是一个在校大学生。    我觉得钢琴可以陪伴我过一辈子    我10岁才开始学琴,似乎没经历过一般琴童的什么痛苦阶段,我爱弹琴。我简直觉得钢
期刊
午夜,我接到了姐姐的电话,姐姐说:“小弟,你快回来吧,妈妈好像不行了。”  我的心开始扑扑地跳。妻子妮亚说:“怎么了,半夜三更的?”我说:“妈不行了,快,我们得往回赶。”  打了车奔机场,妮亚虽然也很担心,可她一看快四千块钱的飞机票,心疼地说:“又一个月的工资没有了。”  我瞪了她一眼说:“人重要还是钱重要?”  到了家,便看到妈在床上,大夫还在抢救,脑出血,医生说:“三天后没事就没事了,如果抢救
期刊
两年前,我在英国的曼特斯彻一家食品公司进修时曾拥有过一辆自行车。这辆自行车,给我带来了许多乐趣。  攻读英国经济学博士的哈特先生是我的好朋友,他听说我去公司交通不便,特意送来一辆自行车。好了,有了交通工具就觉得方便多了,想上哪儿去,蹬上自行车,真像是插上了翅膀,只不过要熟悉英国的马路交通。  英国的交通规则是:汽车和自行车均在马路左面行驶,正好与中国相反。这里的自行车专用路线一般比较窄,机动车从身
期刊
在悉尼街头,我常常见到人们挎一个或者拎一个鲜绿色的长方形的大袋子,颜色十分鲜艳,我不知道悉尼为什么流行这样的袋子。  到了墨尔本,我又见到那里的人们同样喜欢挎一个长方形的大袋子,只是颜色大都是鲜艳的玫瑰红。  我问墨尔本友人阿森,为什么这里流行这样花花绿绿的袋子?他告诉我,这是“环保购物袋”,通常简称“环保袋”。如今,在澳大利亚的超级市场,虽说仍然免费供应那种塑料薄膜袋,用来盛放所购的物品,但是顾
期刊
误上黑车被劫     北京的九月下旬还不算冷,金秋么。可是要是早晨五六点钟天儿刚亮的时候您在外头站着不动,已经能体会到那种西北风的滋味了。就这天气里,大清早在大马路上看见有人穿着背心内裤在路边上走,那是怎么回事儿呢?不用问啊,早锻炼的呗。要是穿着背心裤头的老外呢?那不用奇怪,有些白人老外身体特好,在加拿大也这身儿。要是一男一女呢?那……就有点儿不好解释了。兴许,是让警察撵散了的野鸳鸯?  1988
期刊
1    黄惠是我的妻子,确切地说是我的第2任妻子。  我有过一次婚姻,女方叫李芬,我们从小认识,两家也算世交。结婚不到1年,李芬执意要离婚,理由一:我这人太乏味,同我过1年等于50年;理由二:这座城市太小、让她窒息,离婚后她要离开,或远游,或求学。我没有挽留,因为感情没有深到非她不行,自尊也不允许。第一次婚姻,就这样稀里糊涂地结束了。  和黄惠相识是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我离婚3年后。那次聚会很多
期刊
不久前,在美国工作的儿子谈起一件趣事。因为汽油涨价,近来只要不是下大雨,他开始尝试坐公交车上班。  儿子的住处与公司距离二三十公里,道路通畅时,大约半小时车程。如遇堵车,时间就难说了。好在他上班的时间相对自由,每天早晨,他通常会上网查查路况,尽可能避开拥堵高峰。  为了节约能源,美国政府一向鼓励人们乘坐公交车,儿子所在的公司亦为每个员工办理了免费的公交车年卡。美国交通发达,但高速路的快车道却不允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