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中美关系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而日中关系则被两国的有关人士称为最复杂的双边关系。文化上的貌合神离,历史上的恩怨交加,经济上的分分合合,政治上的互相误解,一直困扰着日中关系的进展。
正当东海之滨的上海举行着光彩夺目的世博会的时候,一次突如其来的碰撞却在这片海域上投一阿长久的阴影。发生在9月7日的日中撞船事件,无疑是2005年以来日中关系遇到的最为严峻的考验。由于涉及到敏感的主权问题,撞船事件让双方没有选择和妥协的余地。可以说,撞船事件已经从船只的碰撞,演变成了外交和政治的碰撞,国家的碰撞。
不过,这个遗憾的事件倒也从另一个角度,显示出五年以来日中为修复关系付出的努力并非徒劳。早在事件发生后不到一天,日本首相菅直人和中国副总理李克强已经分别发表谈话,表示不愿意让此事影响日中关系的好转。而尽力消除突发事件的不利影响,维护日中关系大局,最近几年已成为两国外交部门的明确任务和共同目标。在撞船事件后,日中之间进行的接触和交流,远远不限于外界所熟知的“互相抗议”或“召见大使”那么简单。这种建设性的态度,在几年前还是难以想象的。
同样发生了转变的,还有双方民间的态度,9月初,笔者为寅传《中国,我误解你了吗?》这本饱受争议的新书在重庆参加了几个活动,包括重庆大学的演讲。说实话,去之前曾十分担忧遭到当地朋友的抗议。但跑下来之后发现什么都没有发生。并不是说跟我交流的中国朋友们回避了现在最热门的话题,而是大家的态度都趋于冷静。
这些转变让日中外交的亲历者感到欣慰。长期以来,中美关系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而日中关系则被两国的有关人士称为最复杂的双边关系。文化上的貌合神离,历史上的恩怨交加,经济上的分分合合,政治上的互相误解,一直困扰着日中关系的进展,甚至引发了2005年的反日游行。但在这几年来,日本渐渐习惯了中国的崛起,中国也理解了日本的成熟和停滞,中日的国际定位和国家目标也变得清晰起来。
然而,日中关系离完全常态化仍然有距离。尽管两国外交部门已经在共同的目标下开展了合作,但两国的大多数国民仍然缺乏相互的深入了解。日本人由于社会相对比较发达,往往理解不了中国人因迅速发展而产生的强烈自信心,对中国人因此产生的民族主义情绪缺乏认识。而中国人则不关心日本的行政制度和司法制度,把政治家、公务员、外交官、检察官全当成笼统的“官”来看待,觉得他们既然是官就会受到某种统一领导。由此产生的认知差异,正是这次日中关系在两国首脑的力挺之下,仍然未能免于恶化的根源。
日中之间围绕着撞船事件展开的交涉是一个案例,给了两国国民深入认识,并学习对方国内政治的机会。如果此事得到比较圆满的处理,它必将成为日中两国走向相互理解的一个契机,甚至反过来推动双方解决各自内政中涉及对方的问题。笔者对这一点抱着谨慎的乐观,毕竟中国的发展正在消除过去存在于两国之间的种种疑虑,日中重新找到各自的新定位,像两个相邻的欧洲国家一样和谐处理相互关系的时代正在到来。
正当东海之滨的上海举行着光彩夺目的世博会的时候,一次突如其来的碰撞却在这片海域上投一阿长久的阴影。发生在9月7日的日中撞船事件,无疑是2005年以来日中关系遇到的最为严峻的考验。由于涉及到敏感的主权问题,撞船事件让双方没有选择和妥协的余地。可以说,撞船事件已经从船只的碰撞,演变成了外交和政治的碰撞,国家的碰撞。
不过,这个遗憾的事件倒也从另一个角度,显示出五年以来日中为修复关系付出的努力并非徒劳。早在事件发生后不到一天,日本首相菅直人和中国副总理李克强已经分别发表谈话,表示不愿意让此事影响日中关系的好转。而尽力消除突发事件的不利影响,维护日中关系大局,最近几年已成为两国外交部门的明确任务和共同目标。在撞船事件后,日中之间进行的接触和交流,远远不限于外界所熟知的“互相抗议”或“召见大使”那么简单。这种建设性的态度,在几年前还是难以想象的。
同样发生了转变的,还有双方民间的态度,9月初,笔者为寅传《中国,我误解你了吗?》这本饱受争议的新书在重庆参加了几个活动,包括重庆大学的演讲。说实话,去之前曾十分担忧遭到当地朋友的抗议。但跑下来之后发现什么都没有发生。并不是说跟我交流的中国朋友们回避了现在最热门的话题,而是大家的态度都趋于冷静。
这些转变让日中外交的亲历者感到欣慰。长期以来,中美关系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而日中关系则被两国的有关人士称为最复杂的双边关系。文化上的貌合神离,历史上的恩怨交加,经济上的分分合合,政治上的互相误解,一直困扰着日中关系的进展,甚至引发了2005年的反日游行。但在这几年来,日本渐渐习惯了中国的崛起,中国也理解了日本的成熟和停滞,中日的国际定位和国家目标也变得清晰起来。
然而,日中关系离完全常态化仍然有距离。尽管两国外交部门已经在共同的目标下开展了合作,但两国的大多数国民仍然缺乏相互的深入了解。日本人由于社会相对比较发达,往往理解不了中国人因迅速发展而产生的强烈自信心,对中国人因此产生的民族主义情绪缺乏认识。而中国人则不关心日本的行政制度和司法制度,把政治家、公务员、外交官、检察官全当成笼统的“官”来看待,觉得他们既然是官就会受到某种统一领导。由此产生的认知差异,正是这次日中关系在两国首脑的力挺之下,仍然未能免于恶化的根源。
日中之间围绕着撞船事件展开的交涉是一个案例,给了两国国民深入认识,并学习对方国内政治的机会。如果此事得到比较圆满的处理,它必将成为日中两国走向相互理解的一个契机,甚至反过来推动双方解决各自内政中涉及对方的问题。笔者对这一点抱着谨慎的乐观,毕竟中国的发展正在消除过去存在于两国之间的种种疑虑,日中重新找到各自的新定位,像两个相邻的欧洲国家一样和谐处理相互关系的时代正在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