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学科英语的转向与突破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hong4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媒体社会大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大学教育正在经历改革与升级,原本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本篇文章从我国大学实际英语学科改革现状出发,在结合媒体时代整体特性的基础上,探讨现阶段学科英语改革路径,以期为当前大学教育事业的创新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大学英语改革;学科转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6-0028-02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依靠单一信息源,获取大众传播信息的情况发生了变化,互联网成了人们获取交互信息的主要来源,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并且其影响力的边界逐渐拓宽到教育领域,尤其是大学学科英语。促进学科英语转向与升级。因此,在这种时代背景的支撑下,应该加快大学英语改革的步伐,充分彰显新媒体的特性和优势作用,促使其加快转向与升级速率,探索全新教学理念与方式,从而在整体上促进英语教学事业的稳定有序发展。
  一、新媒体教学的独特优势和特性
  新媒体是依托于计算机技术,通过互联网传播渠道进行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传播的新兴媒体形式[1]。随着新媒体与教学事业的相互融合,多媒体教学和依托于新媒体的资源整合教学形式,正在逐渐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主流教学模式。此外,其在高校的学科英语转向中也发挥着十分大的效用。首先,多媒体形式教学更具表现力和互动性。新媒体将图文、视频、音频融合在一起,通过多种形式的呈现,使得平面的、分散的知识点更加直观系统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助于学生投入到英语学习的情境中来,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升综合英语能力。其次,充足的互联网资源为其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与教育平台。数字化传播和存储平台可以帮助学生获取和储存更多学习所需的资料,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2]。有助于拓宽视野,丰富见闻。进而有助于老师和学生教学与学习效率的双向提升。最后,新媒体的“交互性”特点,可以为师生提供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摄取丰富的知识。学生可以在综合考虑自己的学习内容吸收情况的基础上,加强与老师和其他同学的交流,将对英语的学习延伸到课堂外的地方。同时,也可以通过专业的英语学习平台与外教进行一对一沟通和对话。
  二、大学学科英语改革与发展现状
  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英语学科在我国整个教育系统里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英语使用范围越来越广阔,因而学生英语学龄越来越早[3]。较早接触英语并且具备一定的基础读写能力,这就导致很多高校开设的基础英语课程难度过低,不适应大多数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而学科英语的改革和转向迫在眉睫。此外,不同地域经济水平和教学水平的差异,也导致大学生之间英语学习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因而“一刀切”的英语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与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不匹配的。这就要求大学教育改革必须制定“差异化”培养策略以适应这一现象。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各大高校在完成基础课程的教学后,并没有对学科英语引起充分的重视,导致二者之间衔接不畅,造成不利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对大学进行改革并取得较大进展,但是在英语教学这一块的改革却差强
  人意。
  三、新媒体背景下学科英语转型的可行性策略
  (一)确定新的教学观念和方向
  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重新明确师生关系定位,思考研发新型教育模式。老师应当是教育中的领路人,引导同学们参与到课程中来,应注重与同学进行教学信息的相互置换,摈弃单方面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手段。此外,大学英语老师应注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将新媒体技术与互动教学法相互融合,构建一种全新的交互式的网络媒体教学模式。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在经历了高中英语教学改革后,本身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实力。因而大学期间,教师在完成基础英语教学后,学科英语转向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新知识内化为个人的英语技能,而不是像高中那样,灌输英语知识。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串联成完整的体系,全面提升自身的英语综合能力和素质。
  (二)明确教学重难点,丰富课程内容
  作为一门衔接课程,学科英语主要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避免学生从基础英语直接跨到专业英语学习时会出现的各种不适应或者不熟练。学科英语旨在促进英语课程的多元化开展,完成专业知识与实践就业需求之间的合理对接。因而,在学科英语转向过程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以及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关注,课堂授课要有所侧重。要重点拓展同学们的知识覆盖面、增加语言层次和口语表达能力。搭建专业与就业之间的英语运用桥梁,完成良性过渡。
  此外,课程的编排要突破听、说、读、写等传统教学环节的限制,不仅要教授基本的语言知识,更要将语篇知识融入课堂中去,从而使课堂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和饱满,增强学生知识理解能力,进而全面的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注重课程体系的个性化、多元化
  每个人学英语的目的不尽相同,有的学生注重对用途性英语,如用于商业、社交等场合英语的学习,有的同学则是对英语语言文化感兴趣。因此,要懂得因材施教和因人而异,充分考虑其个性化发展要求,推动学科英语改革朝着更加个性和多样化的方向发
  展[4]。如根据各专业间的相关性,以及对英语的不同需求来设置不同侧重的课程班级。如管理类英语班级、职业英语班级等。也可按照学生的基础英语能力来开设课程,可分别设为初级、中级、高级课程班级,学生可依据自身实际能力和个人需求来选择相应的班级进行选课学习。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和学生需求开设课程,从而打造多样化的、开放性的课程学习体系。此外,课程设计方面,也要注重灵活性,提供弹性化、多样化的选择,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
  四、结束语
  新媒体背景下,必须在充分把握社会需求和学生能力的基础上,推动完成基础英语向学科英语的转变。设置开放多元的英语课程体系,让学生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从而更大程度上挖掘出学习英语的热情,进而促进大学英语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琳.新媒体时代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8(5).
  [2]李红辉,李红平.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信息记录材料,2018(9).
  [3]龙飞.教育大数据时代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7(1).
  [4]张妮妮.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究[J].英语广场,2018(1).
  【作者简介】
  王怡云(1984~),女,彝族,云南玉溪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中英翻译比较,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识字教学关系到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而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更是促使其对学习产生求知欲的基础。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必须抛开传统的、单调的、枯燥的识字教学方法,努力挖掘生字中的“趣”,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目的。  【关键词】低年级;识字;学习兴趣  【
期刊
【摘 要】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要做到以人为主、以学生为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教育,注重学生在思政教学中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构筑开放、交互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善实践教学,做到理论联系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思政;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6-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步伐逐步加快,时代正经历着一场悄然的变革,那就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基于第4次科技革命,数据时代正式来临。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正在日益变化,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着信息风暴的洗礼。这些都对公民日常的生活、生产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必须及时针对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对思政教育模式进行有力的改革,提升学生的个性化理念,并且保障学生坚守个人原
期刊
【摘 要】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教育技术学存在明显的关联,在发展过程中可以有效发挥其理论优势,为教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从教育传播理论在教育技术学中的应用现状入手深入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其重要性,并通过理论分析提出合理的理论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關键词】教育传播理论;教育技术学;地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6-0014-0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当前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断更新,由于受到各种政策、经费以及学校和企业合作不稳定因素的影响,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中想要得到全面地推行显得十分困难。当前已经创建了一些企业化的工作室,在此基础上可以培养一些优秀的人才,在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改变传统的校园和企业进行合作的模式,采用工作室的方式能够培养出大量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进而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水
期刊
【摘 要】如今,英语在各个行业中的重要性日渐凸显,社会亟需专业能力突出的英语人才。结合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作为应用人才重要输出基地的高职高专院校在学科和实践领域应不断优化,致力于培养知识与技能兼备的高素质应用人才。本文针对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践教学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期刊
【摘 要】随着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法律知识的普及以及劳动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劳动纠纷在用工管理中不可避免。高校后勤是高校用工人数最多的部门,本文主要对劳动合同视角下的劳动用工风险规避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用工風险;规避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6-0015-02  目前高校主要的用工方式有劳动用工、劳
期刊
【摘 要】为提升我国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整体教学水平,进一步探索课程改革与信息化技术有机结合的具体途径,本文将针对信息化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实践展开系统性研究。首先从信息化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多重意义作为切入点,接着深入探究了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带来的三大变化,最后从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资源整合和信息化教学三个角度针对信息化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課程改革提出具体实践策略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移动通讯技术给教学改革带来了另一个突破口,也给协作学习提供了新的模式。本文将移动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研究将其作用于英语阅读的可行性,力求实现阅读空间和时间上的整合,实现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监督。从而探索一条改变传统阅读模式,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英语阅读 协作学习 移动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
期刊
【摘 要】《民航服务礼仪》课程是高职院校培养专业民航服务人员的重要内容,但是从当前课程构建以及我国民航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来看,专业培养体系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在高职《民航服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中,学校应立足新时代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依据民航行业发展需要完善课程体系、设计实践策略,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训教学,熟练应对民航服务中的各种需求。  【关键词】民航服务礼仪;高职;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