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产业链进入“冬天”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ft9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的南国,依旧是30多度的高温。但闻名天下的佛山陶企,已进入“寒冬”。
  “这是一场始料不及的变局。”9月13日上午,在佛山市晶睿坊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睿坊”)二楼,和《南风窗》记者寒暄过后,总經理冼冠良显得局促不安。他说,“我的工厂本来有两条生产线,但有一条已经停了”。
  企业自创立起,冼冠良就致力于高端陶瓷的生产,走的是高端路线,宣称做“高端陶瓷定制第一坊”。其生产的陶瓷,单价比普通陶瓷贵三、四倍。即便是以服务高收入阶层为主体,但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企业销量还是“有所下降”。
  早前,冼冠良对市场的预判比较乐观。但今年、特别是下半年以来,行情的变动让他不得不调整了当初的判断。
  冼冠良是一名老陶瓷人,上世纪80年代,他就进入佛陶集团工作。90年代初期,代表中国陶瓷行业标杆的佛陶集团,迎来了最辉煌的时刻。当时以及随后的多位国家领导人,曾先后来到佛陶集团视察。那时,年仅31岁的冼冠良,就已跻身佛陶集团的管理层。
  30多年侵淫于陶瓷行业后,冼冠良对这个行业的变动,极为敏感。但他这回对行情的预判,还是出现了误判。他承认,“这次危机来得比以往更猛烈些”。
  陶企的遭遇,是经济下行期,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民生领域刺激性投资建设放缓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不过,机遇总蕴藏在危难时,关键是谁能把握住了。

“学习过冬”


  进入2015年,晶睿坊的瓷砖销量有所下滑,但其基数原本不大,相对很多中小陶企而言,晶睿坊还没到伤筋动骨的时候。
  但突然的下滑趋势,还是吓到了冼冠良。“要过冬了,得让员工学会如何过冬”,在给记者斟完茶后,冼冠良接着说,今年下半年,他给公司团队报了一个培训班,一个月培训一次,每次花1万元。
  “给他们洗脑,不要总去抱怨。”冼冠良说,在一次培训中,他看一本名为《不抱怨的世界》的书,这本书讲述的“不抱怨”是和一个“紫色手环”有关的故事。那时起,冼冠良就把一个紫色手环戴在自己手上,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抱怨”。
  此外,它还提醒自己“不抛弃不放弃”。按冼冠良的话说,很多员工跟着他很多年,不可能自己发家致富了,扔下员工不管,“时间长了,感情深了,还是有一种使命感在里面,”冼的考虑是:现有的品牌、定位和定价不变,因为降价可能会损害原有品牌。他打算开发新产品,新产品的定价低于现在的k金抛晶砖,旨在借其寻找新的“市场水源”。
  在“降价是否损害品牌”的问题上,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看法。不过,在市场不大景气,很多著名的陶瓷企业也在通过降价、让利等模式来销售。
  9月14日下午,在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鹏),该公司互联网中心副总经理刘新民告诉《南风窗》记者,以前市场好的时候小企业可以低价求生,但现在市场不好,大的品牌企业也降价占领市场,这时小企业就没有空间了。
  不过,无论晶睿坊还是东鹏都承认:和前几年相比,目前的行情更糟糕了。东鹏陶瓷作为行业大佬,去年还可以实现两位数增长,但今年,从上半年的数据和目前的行情预判,增长已经降到个位数。当然,和很多陶企相比,这依旧是不错的逆增长。
  同样有着逆增长的,还有广东博德精工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德”)。但这种增长,仍难让企业家乐观。“市场,远没有到洗牌的时刻。”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博德董事长、总经理叶荣恒说,“每次危机出现,总有人喊着洗牌的时刻到了,但每次都没有洗成功”。这也是陶瓷行业的一个特点,过去很多年,当市场向好时,很多陶企冒出来,总能分到一杯羹。而陶瓷品牌真正的“巨无霸”,至今没有出现,甚至前两年,当博德发声要将百亿元作为销售目标时,业界也质疑声不断。
  叶荣恒同时是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会长,他告诉记者,目前,建陶行业有3000多条生产线,年产量是100多亿平方米,年销售额在6000亿元左右。“即便我们做到了100亿元销售额,那也是很小的比例(1.7%),不像家电行业,一个品牌可以在同类中占到70%以上的份额。”
  企图借助危机对行业的洗牌,进而迅速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是大企业期待的事。但整体经济处于下行区间时,他们对中小企业的遭遇,也是兔死狐悲的心态。对当下的市场,叶荣恒坦承,“感受到了压力”。压力源于市场红火时,企业的强势扩张。
  这也是为什么当下很多原本运营不错的知名企业,同样面临共同焦虑的原因。事实上,市场向好时,很多企业加速扩张步伐,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所以,这个冬天格外考验人。
  扩张过后是寒流
  从市场反应来看,就是陶瓷在终端卖不出去。换句话说,是市场供过于求,而且厂家、各级经销商的库存,依旧还有不少陶瓷。
  市场供过于求,首先源于先前的供不应求。2011年前后,房地产疯狂演进,让其相关的产业—陶瓷、钢筋、水泥等,获得空前发展。2011年以及随后的两三年,很多陶企加大了扩张的步伐:从生产线到厂家数以及产能,因此有了大幅度增长。
  博德自2002年成立起,走的是品牌引领路线。2011年,在市场不断抛出利好消息时,叶荣恒宣布投入60亿元,在广东阳西兴建占地5000亩的第二生产基地。此前,其在佛山三水已经拥有一个占地1200亩的生产基地。2013年9月,阳西生产基地正式投产。这时候,市场仍旧向好。
  2014年年底,市场销售开始减缓。2015年以后,经济下行所带来的压力,更为清晰和明显了。
  当下,人民币贬值对企业出口有些利好,但相对的产能过剩,还是让叶荣恒不得不根据市场的销售情况来调节生产。
  市场的持续低迷,将倒逼生产型企业变得更理性。目前,尽管销量还在持续上扬,但幅度不大,而且也没有因大企业吞并小企业的市场份额,而出现井喷增长的态势。持续的增长,可以为企业过冬储备足够的粮草,但没有人知道这个冬天究竟会有多漫长。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