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绘:一颗星和她的灿烂星空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chen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冬,暖阳,校园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沐浴着阳光,万绘在微信朋友圈中分享了一个小男孩的故事。
万绘带留守儿童踏青赏桃花

  小男孩上二年级,智力水平较低,老师对他进行个别化教育,用苹果和糖果教他数数,三个月后终于能数到6。教他区分男女性别,老师告诉他,长头发的、穿花衣服的是女生,短头发的、声音粗的是男生,他插嘴:“我家阿黄也是女的(阿黄是他家的小狗)。”一个学期后,终于能分清男女了……万绘说,在她任教的学校里,还有许多这样的孩子。“这些孩子需要更多的人去关爱。我要给这些孩子哪怕最细小的爱,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
  万绘,扬州市宝应县夏集镇郭桥小学教师,已扎根乡村教育事业33年。她在资助贫困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同时,创办爱心协会,带动身边人加入爱心队伍。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教师、江苏最美乡村教师、扬州市最美乡村女教师、扬州市教育十大新闻人物等称号。

老校长的身影


  在扬州市宝应县夏集镇,有一位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村支书。老村支书做官为民,每逢过年过节,走村串户慰问生活困难的乡邻,退休后依然用做手工活赚的钱帮助村里贫困户。这位老村支书就是万绘的父亲,他的善举感动着乡邻,也润物无声地影响着女儿万绘。
  1985年,万绘高中毕业。父亲为了锻炼她,把她送到离家20多里外的一所小学任教。万绘哭闹着不肯去,父亲找来堂叔硬是把她“押上”了拖拉机。刚到学校门口,天空下起大雨,三个人拿着行李一路小跑。远处有个人影向他们匆匆走来,那人手上拿着一把旧雨伞,腋下夹着一块塑料布,原来是校长亲自来接他们了。看着头发花白、衣衫湿透的校长,万绘有所触动——老师是一份有爱的职业。从那天起,万绘的乡村教师生涯开始了。
  当时,夏集镇中心小学设立少先队总辅导员,兼管镇里各村小学的少先队辅导员工作。1986年到1995年,万绘兼职少先队总辅导员工作,除了教六年级语文课、美术课、思想品德课,还要带领七八所学校的少先队辅导员开展活动。由于工作出色,1998年,万绘被评为扬州市十佳辅导员。
  爱在不经意间,会温暖一个人一辈子。如今,老校长早已去世,但万绘永远记得老校长风雨中的身影,是那个身影,坚定了万绘扎根乡村教育事业的决心。
万绘指导留守儿童怎么观察植物写作文

一件特殊的礼物


  “爱,是最好的教育。老师除了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温暖。”教学中,万绘用心陪伴关爱着学生,帮学生理发、剪手指甲是她多年来每周必做的。同事们笑称她“万好人”,孩子们则大多喊她“万妈妈”。
  万绘珍藏着一件特殊的礼物,来自一名叫王飞的学生。
  王飞一出生就右手乏力,右腿也不方便,遇到有校会或者集体活动,万绘会提前背他下楼。王飞本该动手写的作业被万绘变成“说作业”。冬天,王飞的手冻破了,万绘就给他的小手擦冻疮膏,还买来棉衣棉鞋给他穿上。
  一天,王飞悄悄送给万绘一份礼物,是一串用黄豆和青豆串起来的手串,上面刻着“万老师我爱你”六個小字。“我怎么也想不出,天那么冷,一个连写字都吃力的孩子,是怎样将一粒粒又小又滑的黄豆钻孔、穿线,并刻上字的?”捧着手串,万绘感动万分。她想尝试做一个,于是用针给黄豆钻孔,可是黄豆太滑了,一不小心针把手戳破了,好不容易戳穿后针又拔不出来,用牙咬住针来拔,舌头又被针刺破。万绘一边努力一边想象着王飞做手串的情形,泪眼模糊。时隔多年,万绘讲起这个故事,眼圈依旧泛红。如今王飞已成家立业,在县城开了五金店,每次看到万绘,总会亲切地喊上一声“万老师”。
  “孩子的心灵是那么澄澈,你给他一颗星星,他却回报你一个灿烂星空。我不知道我能给孩子多大多久的帮助,但我相信,用心去爱了,孩子一定会有进步。”33年来,万绘自费资助了近100名孩子上学。

将爱心传递下去


  “我一个人的能量只能温暖一个角落,一群人的能量就像一个小太阳。”万绘说,这份初心让她有了传递爱心的想法。
  2014年1月,扬州市宝应县总工会在万绘所在的学校挂牌建立留守儿童工作室,工作室成员是清一色的教师。然而困难家庭的孩子数量很多,工作室的力量远远不够。“如果能凝聚更多力量该多好啊!”万绘很快展开了行动。
  在任何场合,万绘都不忘介绍学校,不放过联系助学人士的机会。被妻子的热情打动,万绘丈夫帮她联系了在外创业的好友冯建龙。在宝应县文明办、妇联、民政局等部门及冯建龙等几位企业家的指导支持下,宝应县龙之情爱心协会于2014年9月29日成立了,并慢慢发展壮大起来。
  “我一直坚信一个词——执念,我也喜欢一个字——爱。事实证明,两者合力,能出惊喜。”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爱心帮扶的队伍,会员人数从最初的十几名发展到如今的256名,其中有当地党政领导、知名企业家、医生、退休职工,还有万绘曾经的学生。协会成立以来,累计组织活动120余次,参与服务的志愿者超过1300人次,累计为600余个困难家庭、贫困学子、残障人士提供公益服务,一对一结对助学近300人,累计助学资金136万元。
  “很多人都很有爱心,只是他们羞于表达,也缺乏奉献爱心的渠道。”万绘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推广爱心行动,让更多人加入扶贫助困的队伍。
  图片由本文主人公提供
其他文献
时在初春,阳和方起,又是一年繁花盛。宿迁市宿豫区妇联牢记初心,务实担当,牢牢把握联系和服务妇女的工作生命线,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宿豫区这片热土上,高扬着靓丽的巾帼旗帜,扬帆逐梦。“创业客厅”,输送技术促就业  “我现在一天至少能挣30元钱,多亏了社区妇联给我找的手工活。”顺河集社区48岁的残疾妇女胡巧玲如是说。这是宿豫区妇联充分发挥妇联职能,带领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创业就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
期刊
邹韬奋是中国现代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出版家。他毕生追求进步、光明与真理,为中华民族独立与解放,为人民大众文化事业的进步做出很大贡献。在他的革命生涯中,妻子沈粹缜始终默默地支持着他。两人相濡以沫,谱写了一曲馨香隽永的恋歌。伉俪情深  沈粹缜出生于江苏吴县。少年时期,沈粹缜在苏州读了4年私塾后,随姑母到北平学刺绣,后到南通女工传习所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21年,苏州女子职业中学校长杨卫玉聘请她担
期刊
(一)  我的老家在一个山坳里,树林连绵遍野。那些树与村中人一样,绵延了不知几代,但与我一同成长的那些树木,犹如我的乡亲一般,令我永远牵念。其中一些贴上了“老张家”的标签,是属于父母的,我亲切地唤作“爹娘树”。  “爹娘树”品类不一,多是村子里土生土长的树种。有分田地时带的,有老家院儿祖传的,更有父母亲手培植的;有在山谷沟岔的,有在田间地头的,有在房前屋后的。大大小小百余棵树,父母视若儿女,精心呵
期刊
苏美的《爱情就是堆积如山的笔记》是一本很美丽的书。说美丽,首先是因为粉色的封面设计、梦幻的标题。翻开书,本以为我将得到一种小家碧玉式的阅读体验,但开始读第一篇《包法利夫人》的读后感,我知道我的阅读期待错了。  翻开目录,涉及古今中外,这表面看上去像是详知各门派一招一式的王语嫣,读起来实则是赵敏与任盈盈的结合——灵动与智慧、豪爽与柔情集一身的侠女。  书中所谈十本书的主题是爱情,虽然每本书中的男性角
期刊
《莫愁》:近年来,扬州市妇联一直在推动性别平等意识纳入决策主流,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马宁:2013年3月,扬州市探索建立性别平等咨询评估机制。2015年扬州获得地方立法权后,及时联合市人大法制委、市政府法制办组建为“市政策法规性别平等咨询评估委员会”,并坚持发挥好委员会作用。《莫愁》:在这项工作的具体实施方面,扬州市妇联是怎么做的?  马宁:一是坚持机制建设。推动市政府在《扬州市制定地方
期刊
產假归来被迫待岗  大学毕业后,张晓楠进入甘肃省碧莲设计研究院做工程师,从事产品研发设计工作。因表现出色,两个月试用期后,她便顺利转正。  张晓楠工作认真负责,深得领导器重。2011年7月的一天,老板陈猛找到张晓楠:“我们在南京还有一个子公司,现在那边急需人才,你想不想去南京?”公司承诺帮她转移社保,并重新跟她签合同,张晓楠欣然答应。  8月初,张晓楠来到南京工作。8月31日,公司将张晓楠的劳动关
期刊
《她的骑士男孩》  【美】金·菲利普斯 著 高源 译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该书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的优秀悬疑小说榜单上榜。书中的女主人公是4岁儿子眼中的“神奇女侠”。在动物园里的枪击事件中,她不但保护了儿子的安全,还设法化解了他的恐惧,守护住孩子纯真的内心世界。《蓝夜》  【美】琼·狄迪恩 著 何雨珈 译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用故事探寻生与死、情感与自我之间的关联,狄迪恩的写作风格
期刊
【开栏语】  为进一步凝聚妇女力量服务高质量发展,落实江苏省妇联“倾情礼赞新中国?巾帼建功新时代”系列宣传行动,本刊以“新时代巾帼芳华”为主题,每期刊发专题稿件,讲好各时期省级以上三八红旗手,以及优秀的巾帼党课名师、女知识分子、女企业家、巾帼新农民、女性社会组织带头人、女性基层工作者的江苏女性故事,书写“她力量”奋斗之美。  2019年3月1日,江苏省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09周年主题活动现场,
期刊
当大气、水质等被污染已成为世界公害时,蕾切尔·卡逊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起和怀念。  蕾切尔对自然的热爱得益于母亲。小时候,母亲常常带着这个“胖胖的蓝眼小宝贝”坐在自家农场的苹果树下读书、画画、弹琴、唱歌。她们观察植物,和动物玩耍,去森林探险,这样的启蒙和熏陶激发了蕾切尔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8岁时,蕾切尔便因一篇童话作品成为《圣诞老人》杂志的作者,1925年中学毕业时,她已经显示出不凡的写作功底。  
期刊
《莫愁·智慧女性》語汇新解——公益之魅  作为女性,其魅力很大程度来自天然的母性特质——温情、承载、关怀、呵护。这和她们是否为人母的身份无关。她们普遍了解生活的缺憾、他人的苦痛,并能给予拥抱。  但唯有对人类怀着深切的爱、有信仰有理想的一部分女性,才会热情地去改变现实不尽如人意的一面,并推动更多人从心底意识到:如果我们行动起来,世界会更美好。  当下快速发展的公益事业,就为许多有志的江苏女性,提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