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STEAM活动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52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竞争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学校致力发展STEAM教育,借助丰富多彩的STEAM主题活动、课堂活动、社团活动、假期活动,全方位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创新型人才的成长。
  ◆关键词:STEAM;活动;核心素养
  2016年9月,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竞争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笔者认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
  STEAM教育是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STEAM教育着眼于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以适应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STEAM教育强调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强调课程融合,知识迁移;强调做中学,动手实践,真实体验;强调学习共同体,合作促成长。在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和艺术知识基础上,力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因此,STEAM教育是符合现阶段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教育模式。借助STEAM活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是一个非常好的路径。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STEAM主题活动,培养有责任担当的好少年
  学校不仅是让学生收获学识的地方,还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场所。正所谓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少年,要学会对自己负责,孝敬家人,关心他人;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承担应有的责任。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于宏观的抽象的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并不能通过简单的说教来传授。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需要通过具体形象的活动来教育感化。
  2020年春,新冠疫情让学生只能居家学习。为了丰富学生的居家生活,我校开展了“STEAM,让居家抗‘疫’创意无限” 云科创节活动。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和时政热点来设计活动主题,共有四个系列。每一个系列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情作为出发点,分低、中、高年级不同的活动任务。教师通过线上教学分享,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线上指导学生完成作品设计,学生通过探究、设计、制作、优化等方式,将理性的认识、科学的方法、技术设计和工程思维向学科学习迁移和拓展。STEAM活動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为解决问题主动思考和探究,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创意物化。
  开展“清明节纪念抗‘疫’英雄”STEAM项目活动,学生学会了观察设计制作图,运用工具制作木棉花(英雄花)、制作风筝,在鸡蛋壳上、在风筝上作画写诗,献给抗“疫”英雄,表达敬意。此次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劳动技能,让学生体验到了劳动创造的无穷乐趣。特别是通过设计制作,学生体会到了工匠精神,培养了科学探究的热情。更重要的是学生从中体会到了国家的责任担当,体会到了医护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学生打心底里更加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英雄。孩子们心中的英雄成了抗疫先锋,从小树立了长大为祖国作贡献的理想。爱国教育之火已在孩子们心中点燃。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STEAM课堂活动,培养具有科学精神的研究者
  开展STEAM课堂,通过与学科课程相融合,进行跨学科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各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科知识在STEAM活动中得到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
  STEAM综合实践课堂就是整合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增强课程学习的连贯性,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头脑风暴,打开思路→调查研究,整理思路→创意生成,发展思路”等环节,以问题学习为任务,围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实践过程。
  以指导学生设计制作“吸管大头钉”为例。学生发现班墙报栏上的大头钉,钉在作品上不够牢固,作品容易脱落。于是,引导学生在网上搜集目前大头钉所有的款式,还让学生去文具店或批发市场调查目前的大头钉款式。寻找哪种大头钉最牢固,适用于钉在墙报栏上。学生发现:只要大头钉的头上有装饰物的,使用起来就比较牢固。那如何改良普通的大头钉呢?在大头钉的头上应该加点什么呢?在一次喝奶茶时,学生发现吸管很粗,可以尝试将吸管剪开,套在大头钉上。于是,学生开始动手实践起来,最终组合成了吸管大头钉。
  STEAM课堂探究活动立足于课堂,高于课堂,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跨学科融合,设计、制作创新作品。这有利于学生跳出教材的束缚,真正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小培养学生具有工匠精神,具有科学素养,为创新型国家培养接班人。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STEAM社团活动,培养劳动创造小能手
  基于STEAM理念下,我校创意粘土社团活动以“探究·实践”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小制作、小设计、小发明及文化、艺术等动手与动脑的创意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个性化创作,让学生获得劳动体验、形成技术素养。
  创意粘土社团活动是在玩物有志的教育理念下培养小学生动手实施和创意制作的重要路径,超轻粘土色彩鲜艳,容易造型,便于装饰和存放的手工制作材料。学生在掌握揉、捏、塑等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创新和创造,学会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学会改造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指向,这有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STEAM假期活动,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创新型人才。STEAM教育在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这两大素养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其中的勇于探究精神、问题解决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近年寒暑两假,学校STEAM科组老师根据各年段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符合其学习能力的假期STEAM活动。假期STEAM研究任务充分利用学生的寒暑假期,在这段充足的时间里,学生可以居家充分思考,获得新的灵感,不断设计、创新、制作,研发自己的作品。
  寒暑假STEAM研究任务与STEAM课堂探究活动在时间与空间上相互补充,让学生持续处于创新的氛围中,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得以长足发展。假期STEAM活动,鼓励学生科学探究不停步。假期从生活实际出发,为解决实际问题主动思考和探究,将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创意物化。设计制作活动能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的发展,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技术运用、实践创新、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当今时代,知识的获得已不能单靠教师的传授,知识需要靠自己一生不断努力、学习、探索、发现。因此,教师的任务不仅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因此,借助丰富多彩的STEAM主题活动、课堂活动、社团活动、假期活动,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课程实践、活动体验,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综合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才能全方位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创新型人才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M].2016.
其他文献
◆摘 要:时空观念是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培养中学生历史时空观念能帮助他们理清历史事件脉络,增强历史时空感,提高学习效率。为此,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时空观念”  历史学科下的“时空观念”是指历史时序观念与历史的地理观念,利用上述要素深入分析历史事件可以获得客观、准确的结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有助于学生理清
◆摘 要:数感的培养有助于拓展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知识运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其数学学习中的“好帮手”“小能手”。本研究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分析数感培养的作用及价值,通过教学案例全面阐述数感培养中的注意事项,借助物质观察、动手操作、实践感知、运用体验增强学生数感体验,并使其能够科学、合理地运用数感解决生活问题。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正确理解数量关系、把握数学问题本质。  ◆关键词:数感;价值;培
◆摘 要:受到满族萨满教泛灵论思想的影响,《减法》内蕴着格致精妙独特的泛灵手法,作者用泛灵论的思想建构起童年成长经历中的种种事件与自然象征物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将同一社会关系下个体的经验进行重叠,以此更好地表现公共经验,承载丰富的生命体验,表达作者性别、城乡等不平等的抗争,展现了作者作为女性历经艰辛但始终坚韧不拔的成长画卷。  ◆关键词:《减法》;泛灵思想;女性;成长  泛灵论思想是一种古老而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