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今年改版以后,不知细心的读者发现没有,我们2009年的《侨园》杂志在个别栏目上作了相应的调整:一方面加大了对外事和侨务工作的报道力度,另一方面强化了品牌栏目的信息量,如“留学之窗”和“签证认证”栏目等,同时我们对重点栏目还在可读性方面倾心打造,诸如“非常人物”和“社会写真”等。
我们之所以这么做,原因很简单:一是必须兑现当初我们在改版之初向读者许下的诺言:二是我们一定要把最好的精品献给我们的读者,让读者看了觉得有用、有味儿。不是说,我们原来就慢待读者了,而是我们觉得时代发展了,读者的口味提高了,如果再用原来的思维来面对读者显然不行了。
特别是在发行方面,我们煞费苦心,原来我们只在业内和100多个国家使领馆及华人社团做,现在我们的触角已经伸到了寻常百姓家,沈阳市邮政系统的所有报刊亭几乎都有我们的杂志。前几天,笔者在与沈阳市邮政发行公司总经理王木生和总经理助理杨军交谈时,他们觉得干了一辈子非常遗憾的是,为什么辽沈地区就没有一本在市场上畅销的杂志呢,当我们把我们改版后的《侨园》拿给他们看时,这两位业内人士眼前为之一亮:“你们如果这么办,将来的辽沈市场、甚至北方市场一定是你们的。作为地方发行部门的我们,每年全国都有发行会议,以前我们多半是给人家发行,现在我们是多么希望拿着我们自己的杂志出去和人家竞争啊!”说者有心,听者更有心。“这是对我们的鞭策啊!”
我把这些话说给读者听,就是想把心交给读者;想让你们知道,我们始终在用心去做;想告诉你们,我们是多么想和你们交朋友啊!同时我们也希望得到你们的鼎力支持,难道作为读者朋友的你们不希望在自己的本土诞生一个文化品牌吗?上期的封面人物美籍华裔将军王世清节前回国探亲时对笔者说“你知道,我在美洲看到你们的杂志是多么的亲切吗?期盼乡音呐!”说话间,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眼里噙着泪水。省外办副主任王之峰也告诉笔者,一次在陪同省领导国外出访时,在使领馆看到《侨园》时大有一种宾至如归和自豪感。此时,我在想,假如我们的《侨园》能在辽沈大地上再生根开花那又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我不想过多的啰嗦,我只想告诉读者,《侨园》就是你们的家,希望你们有事儿随时来找我们。
我们之所以这么做,原因很简单:一是必须兑现当初我们在改版之初向读者许下的诺言:二是我们一定要把最好的精品献给我们的读者,让读者看了觉得有用、有味儿。不是说,我们原来就慢待读者了,而是我们觉得时代发展了,读者的口味提高了,如果再用原来的思维来面对读者显然不行了。
特别是在发行方面,我们煞费苦心,原来我们只在业内和100多个国家使领馆及华人社团做,现在我们的触角已经伸到了寻常百姓家,沈阳市邮政系统的所有报刊亭几乎都有我们的杂志。前几天,笔者在与沈阳市邮政发行公司总经理王木生和总经理助理杨军交谈时,他们觉得干了一辈子非常遗憾的是,为什么辽沈地区就没有一本在市场上畅销的杂志呢,当我们把我们改版后的《侨园》拿给他们看时,这两位业内人士眼前为之一亮:“你们如果这么办,将来的辽沈市场、甚至北方市场一定是你们的。作为地方发行部门的我们,每年全国都有发行会议,以前我们多半是给人家发行,现在我们是多么希望拿着我们自己的杂志出去和人家竞争啊!”说者有心,听者更有心。“这是对我们的鞭策啊!”
我把这些话说给读者听,就是想把心交给读者;想让你们知道,我们始终在用心去做;想告诉你们,我们是多么想和你们交朋友啊!同时我们也希望得到你们的鼎力支持,难道作为读者朋友的你们不希望在自己的本土诞生一个文化品牌吗?上期的封面人物美籍华裔将军王世清节前回国探亲时对笔者说“你知道,我在美洲看到你们的杂志是多么的亲切吗?期盼乡音呐!”说话间,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眼里噙着泪水。省外办副主任王之峰也告诉笔者,一次在陪同省领导国外出访时,在使领馆看到《侨园》时大有一种宾至如归和自豪感。此时,我在想,假如我们的《侨园》能在辽沈大地上再生根开花那又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我不想过多的啰嗦,我只想告诉读者,《侨园》就是你们的家,希望你们有事儿随时来找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