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论坛三:信息化与全球合作

来源 :信息化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ong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合国《千年宣言》颁布已有十年,但贫富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还在不断加大。如何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合作协助欠发达国家地区的人民获得信息获取与传播的途径、让更广大的人民都能分享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福利,如何利用信息科技推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缩小由信息鸿沟所造成的社会发展不平衡,都将是探讨的话题。
  
  信息革命和数字鸿沟
  徐愈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长
  
  犹如工业革命将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带入工业文明一样,信息革命正在将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革命时代。工业革命在创造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造成了发展的不平衡和贫富悬殊。同样,信息革命也带来了不同国家、地区、行业和人群在信息获取、利用能力方面的巨大差异,这就是数字鸿沟。如何尽快缩小数字鸿沟,让所有人充分享受到信息革命带来的好处,真正建立起一个包容、共享和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社会,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
  关于数字鸿沟的几个基本判断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电信管理局陆续发布了四份调查报告,对信息穷人与信息富人在拥有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使数字鸿沟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此后,数字鸿沟问题在2000年成为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八国首脑会议、亚太组织论坛的主要议题。2001年发布了理解数字鸿沟的报告,2002年起世界经济论坛开始发布年度报告,2003年信息社会世界峰会发布了旨在缩小数字鸿沟的原则和行动计划,联合国也陆续发布全球电子政务准备度报告,国际电信联盟、世界银行等也将缩小数字鸿沟作为其工作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开始加强对数字鸿沟的研究,并逐步开始了缩小数字鸿沟的政策推动。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数字鸿沟的认识逐步深化,在某些方面也形成了一定的共识。首先,大家普遍認识到数字鸿沟是客观存在的,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信息化水平差距是全球数字鸿沟的集中体现,从信息基础设施和主要信息技术产品普及情况看,国家间的差距十分巨大。根据世界经济论坛今年发布的全球信息技术发展报告来看,2008年全球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国家已达到90%,最低的国家还不到1%。有35个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在10%以下,有相当一部分国家每百人的移动用户数不足10%,每万人互联达到7400兆以上。同时仍有一些国家目前上网都非常困难,有73个国家每万人的国际带宽在10兆以下。不同人群中也存在数字鸿沟,并引起人们日益的严重关注。其次,在成因分析方面,我们认识到数字鸿沟的实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客观反映。造成国家间数字鸿沟的主要成因有经济技术、教育、战略方面,而一国内部不同地区、行业人群中的数字鸿沟还会因历史、文化、地理位置、种族性别等差异有不同的表现。经济差距是数字鸿沟的核心,只要经济差距存在,数字鸿沟就不会完全消除。第三在价值分析方面,大家普遍认识到过大的数字鸿沟对社会发展存在较大的危害,同时缩小数字鸿沟也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新机遇。数字鸿沟的存在,使信息贫困者远离信息技术,无法参与以信息为基础的新经济,更容易失去可以通过在线方式的教育、娱乐、交流等机会。因此数字鸿沟会对原有经济差距产生放大效应,激化已有的社会矛盾。正如联合国的一份报告称,数字鸿沟有可能使国际社会多年来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的努力化为乌有。同时,通过缩小数字鸿沟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又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可以使用光纤实现跨越式发展,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所以可以说缩小数字鸿沟的过程也就是加速信息知识传播和信息技术普及应用的过程,我们要把数字鸿沟变为数字力量,变为数字动力。最后在对策考虑方面,大家普遍认识到缩小数字鸿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需要国际组织、世界各国以及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数字鸿沟不可能完全通过市场的作用自行缩小,通过国际间和各国政府推动来实现。从全球看,发达国家拥有经济技术人才等优势,在缩小鸿沟方面有能力、有需求,也有责任和义务作出更重要的贡献。在一国内部政府应发挥导向、引导作用,引导向弱者倾斜,尽快缩小数字鸿沟。
  缩小数字鸿沟的实践和成效
  中国的数字鸿沟目前主要表现为城乡数字鸿沟与地区数字鸿沟。这些年政府做的几项工作,一是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数字鸿沟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必须通过发展来解决。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将信息化定位为信息化全局的战略举措。2006年出台的2006-2009年发展的将数字鸿沟值得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称之为影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因素,明确提出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社会群体之间信息技术的差异,创造机会均等、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并把缩小数字鸿沟作为优先制定的六大战略计划之一。此外我们研究制定了信息化发展五年专项计划,并在最近出台了农业、农村信息化城市计划。 二是加强农村信息通讯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把完善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作为缩小数字鸿沟的重点工作之一,自村村通以来,大大改善了农村的信息面貌,偏远农村的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突破了99.86%的行政村;农村信息服务能力迈上了新台阶,城镇同乡互联达到了99.3%,行政村达到了91.5%,96%的乡镇通宽带;广播电视人口达到了97%,有线用户数达到1.64亿。村村通电视的比例达到了99.4%,互联网网民规模进一步扩大,就绝对数而言,居世界第一位,其中农村的网民规模差超过了一亿。三是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的重大工程,包括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四是积极开展培训。人的能力建设问题是缩小数字鸿沟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这些年我们重点在这方面作出了一些努力,在欠发达地区开展了各种类型的培训,建立培训基地,重点培训基层领导干部、信息技术骨干和专职、兼职农村信息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信息化体验,展示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五是积极开展试点示范,推广各种经验。在这些年当中发现和总结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典型经验,比如宁夏的模式,主要体现在平台上移、服务下延、三网融合。平台上移是整个信息平台集中建在省一级,服务下延是把信息服务站建到了村一级,把信息送到了农村手上,同时完成了信息共享。北京的平湖模式,农民的平均上网费6元钱。甘肃模式,利用中小学作为信息传递的中基站。比如新疆的巴州模式,利用中央各个政府部门纵向各种网络的资源,整合各种资源开展信息化。总之,我们觉得现在中国缩小数字鸿沟方面初步解决“用得上”的问题,接下来要向“用得好”的方向发展,包括持续提高基础设施的能力,降低费用。
  中国缩小数字鸿沟这方面如果这些年取得了一些成效,从大的政策背景来看,主要得益于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一个战略高度,推动全社会关注解决农村的问题;得益于中国的城乡统筹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我们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还是城乡资源共用;得益于信息化战略的持续和推动。在这些大的政策推动下才有今天的进展。
  最近,我们制定了一个农业、农村信息化的行动计划,包括了使农村的信息技术设施提升行动、整合农村的信息资源、推进基层电子政务向村一级延伸、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的行动计划、开展农村科技信息行动计划、继续开展新型农民的培训计划等六个方面的具体行动。
  总之,我们希望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加大国内相关部门、政府部门工作的力度,同时也希望在国际上能够更多地关注中国存在的数字鸿沟问题。
  
  从企业角度谈消除数字鸿沟的几个关键问题
   陶景文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 华为终端公司首席执行官
  
  数字鸿沟,是风险也是机遇。作为华为公司的企业,我们从数字鸿沟的机遇里找到了生存的机会。华为的发展就是从农村开始的,从为农村提供信息服务和通讯服务开始,逐步走到了中国的大中城市,成为了中国市场份额的第一,再逐步地从国际的发展中国家走到了发达的欧美市场,成为全球第二大通信设备提供商。
  全球化和数字鸿沟,站在企业的视角上怎么样看待这个问题?
  我们认为现在的数字鸿沟,它的外延和定义可能需要重新思考。现在数字鸿沟不光是人和人之间的连接服务,而且也包括人和社会,社会和自然。在过去的这些年,虽然被连接的信息人数在不断地增加,但是信息的贫富差距是在不断的扩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区域以及在同一区域的不同收入人群,所享受的信息服务的差距在日益拉大。
  作为一个通信设备和服务的供应商,我们认为要解决数字鸿沟,关键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解决连接人类、连接家庭的问题。其次是解决带宽问题和信息服务的问题。未来在提供宽带信息的时候成本是非常高的,要更低成本地、有效地提供高速的信息高速公路,为广大的消费者服务,消除运营商之间的互相竞争和重复投资。第三是人才的培养。中国有句古语,“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漁”。
  数字鸿沟除了面临政治、政策、政府层面的问题,单从技术上看,还有三个问题:第一是内容过多的问题,即如何给正确的人以正确的信息。第二是快速增长的带宽和费用。华为有一个比喻,现在网络的带宽像密西西比河一样宽,难道有人愿意付同等比例的费用去建设这样一个宽带网络吗?如何解决这种高速宽带网络的建网成本和我们愿意支付的成本之间差的问题。最后是我们需要更加经济的智能终端。现在的终端往往是过于复杂,过于昂贵,很难被广大的消费者所使用。
  所以这三个问题是华为从企业的角度需要致力于解决的,也是我们的战略。我们希望和其他的中国企业一起走出去,和当地的企业紧密合作,为消除数字鸿沟作出贡献。
  
  尼基尔·臣达维卡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可持续发展司公共关系与外联处处长
  当今世界上已经有20个超大城市,这些城市的人口超过1千万。据联合国最乐观的预测,2050年全球将会有92亿人口,其中三分之二的人会生活在城市。快速的城市化带来一些挑战,其中包括贫困、教育的机会、医疗、性别平等,还有环境问题等等。
  如何促进城市的发展?第一是要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第二要保证有恰当的公共政策;第三是众多的参与者共同发挥作用,还要利用信息、共享经验以及计划和实施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方案。
  什么是可持续的城市呢?这些城市是指有健康的经济发展,同时又伴随着和谐的社会,还有具有包容性的发展,以及环境的保护等特征。在联合国里经常会谈到这几个方面要齐头并进。要减少城市的碳排放,制定更加节能的政策和措施;要有更有效的交通设施,包括轻轨和使用电的汽车;要将基础设施更多地建在人们居住的地方。
  而信息化就可以减少上下班的时间,缩短人们工作和生活地区之间的距离;利用新的技术和新的网络,可以使用电话会议等。但是信息化也有不利的一面,信息化会有很大的能源消耗,而且有很多的电子垃圾,这是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联合国正在探讨怎样通过国际合作处理电子垃圾问题,包括像发展中国家出口电子垃圾的问题。
  我们要建立智能的城市、智能的社区,城市要培养人们有更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在城市里建造知识和信息的机构,让人们能够更好地获取并且传递、散播他们的知识。
  
  让宽带成为全世界的人都能够获得的基础设施
  我们是联合国的电信联盟,我们致力于把全球的人连接起来,不管他们居住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不管他们身处的环境如何。应该说我们取得的进展非常巨大,这要归功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巨大发展。但是,我们要做的还有更多,因为只是连接起来还远远不够,世界人口中有3/4的人仍然没有办法上网,普通的宽带在发展中国家的获得率低于5%,我们要做持续的努力,保证不把任何一个人落在后面。我们要关注到信息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且要同时关注到基础设施,要创造一个有利的政策环境,并且提供人员的能力建设,这样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际电信联盟的一份2月份的数据报告显示,在最发达的国家里,每个月宽带费用不到月收入的1%,而在最不发达的国家,这个比例为100%。为什么最贫穷的人反而要付这么大的费用呢?这是莫大的讽刺。
  其实,任何的信息化发展都会对GDP有所贡献,而高科技包括宽带所带来的收益是最大的。另外一个好处更加重要,宽带网络能够很快地把成本弥补回来,因为通过教育、医疗、能源、交通部门的宽带使用,其节省的钱足以抵消宽带发展需要的成本。
  当然,有意义的宽带发展计划的制定需要在国家层面建立统一的战略和政策。
  在韩国,宽带遍及到一些边缘化的人口,包括老人、残疾人、家庭主妇。韩国还采取了一系列电子政务的项目,总共投资达到24亿美元,覆盖了2800个政府部门和机构。今天的韩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宽带市场,远远地领先于美国和加拿大。这就表明政治的意愿对宽带的发展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国际电联发起“在宽带之上建设”这一活动的原因。
  国际电联这个10年将会是宽带的10年,希望所有的人不仅仅是一个电话就能够找得到,而且能实现这个愿景:让宽带成为全世界的人都能够获得的基础设施。
其他文献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奋斗历程,中国的城市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80年在宝安县农村大地上建设起来的深圳,如今人口超过千万,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上海浦东陆家嘴,20年前的今天还是一片低洼平地,如今正在建设中国的金融中心。而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已经将三十年前我们的贫困人口,减少到现在的两三千万。   城市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足迹,而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纵观城市化的进程,就
期刊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不断深入,科技部的应用系统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在各项工作中的重要性也不断增强。目前,已有包括科技部门户网站信息系统、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预算申报中心等在内的多个面向社会公众的重要应用系统。但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信息安全态势日趋严峻,网上黑客的入侵、计算机病毒、木马、系统非法入侵、数据泄密、服务瘫痪、漏洞非法利用等安全威胁日益严重,应用系统的安全防护已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
期刊
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应认识到信息化的战略价值。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物流由企业内部的管理概念转变为一种产业观念,催生了现代物流。物流业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课题,也是该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物流业的竞争已经由硬件设施水平的竞争转向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管理能力的竞争。    大力推进信息化运用   打造国内外对接的物流信息系统  毛光烈宁波市人民政府市长  国际港口城市应把国际航运物流业的信息化
期刊
无线宽带因能快速、多样、方便地传递信息,被称为城市的“第五公用基础设施”。无线宽带城市建设对提升城市形象,加快城市信息化建设,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无线扬州”,就是用高速宽带无线网,把扬州整个城市覆盖起来,实现网络和应用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各种高效、灵活的信息化服务,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方便、快捷、高效地获取可支付得起的、
期刊
现代社会,信息的创造、分配、传播、使用和管理不仅是一项经济产业,更为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推动工业与农业发展的引擎。可以说,信息化已深深植入了产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特别是当前金融、钢铁与汽车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是以信息为主导的。掌握了对信息的获取、运用与传播的能力,就掌握了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金融服务创新与城市发展  侯维栋交通银行首席信息官 中国银联技术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  
期刊
当代信息技术使得教育从内容、形式、方法和组织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现在社会要求人人都应具有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这也使得跨越了时空障碍的远程教育等新的学习形式成为可能,从而为真正实现人的终身学习提供可能性。与教育一样,世界各国的科学研究事业更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相辅相成。本节将重点讨论在构建智慧生活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教育的信息化。    信息社会中的终身教育  吴启迪全国
期刊
五月的江南,柳绿花红,凉风习习。海港城市宁波迎来了一场聚焦经济   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管理、城市生活和城市融合问题,并展望信息通信技术发展中城市未来图景的国际盛会。  5月1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海世博会执委会、国际电信联盟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信息化与城市发展”主题论坛在宁波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开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工业和信
期刊
信息通过多点、多元的方式进行交换,与普通商品的给予和获取不同,信息的特殊价值在于分享。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商务、教育和其他各项活动均是在这样一种平等互动的环境中创造财富与价值。创造社会价值与担当社会责任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如果说过去二十年中我们着重于运用信息技术创造物质财富,那么今后,我们需要探索更多更广的新途径来发挥信息技术为国家、城市、企业与个人创造社会价值、担当社会责任的核心作用。    面向可
期刊
目前,大量的信息资源分散在各政府   主管部门,如经济社会统计信息、交通地理信息、企业信用及人口信息等,它们的开发利用工作主要由政府部门自身或其事业单位承担,无偿或有偿向社会提供服务。政务信息资源再利用问题不仅涉及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等方面,还与加工使用政务信息资源的行业发展关系密切。将政务信息资源开放给企业进行增值开发,能够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培育新一代创新型信息内容企业提
期刊
信息革命带来的不仅仅是产业的转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日益向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转变。当人们热衷于憧憬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美好未来时,必须思考并回答一个命题:信息技术的本质在于为人类服务,社会组织的各个部门如何共同贯彻并执行这一理念,真正让信息技术为人类创造城市生活的美好未来?    儿童的在线教育与保护  德博拉·泰勒·泰特国际电信联盟2009年度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奖得主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