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新作座谈

来源 :音乐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nping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我国作曲家以一批不同凡响的新作为乐坛增光添色,并继续以十分活跃的姿态,显示出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头。这些创作的基本状况、得失以及今后的路子怎么走等问题,已经摆到人们的面前。为此,本刊于1986年7月5日召开了部分音乐工作者座谈会。参加者有赵沨、李西安、沈洽、梁茂春、修海林、朱世瑞、王次炤等,现将座谈记录整理刊出,以飨读者。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协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hepaticfibrosis,HF)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机制。方法50只雄性SD大
【正】 前言古琴曲《碣石调·幽兰》,至少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自清末民初考据家杨守敬将原保存在日本的唐人手写卷影摹,带回中国收入1884年《古逸丛书》后,“幽”曲才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斑块破裂或溃疡继发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等因素导致冠状动脉管腔严重狭窄甚至完全闭塞,从而
本文通过对甲骨、金文以及楚文字中"廌"的形体演变的梳理,并参照《说文》中对廌、麒、■的说解,以及楚文字中"廌"多读为真、文部字的用例,从而认为"廌"或许当为"■"之象形初
本文呈现了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石刻典故词来源文献的基本面貌。主要包括石刻典故词来源在文献中的位置类型,石刻典故词来源文献辨析方法的归纳总结,石刻典故词经史子类来源文
<正> 1988年岁末,我来到美丽如画的香港沙田,参加中文大学中国音乐资料馆和香港民族音乐研究会联合举办的“中国音乐国际研讨会”。五天的会议早已过去,但与会的近三十名美国、香港、中国大陆、台湾学者们,对中国音乐历史、现状和未来的精辟议论和独到见解,与会者们的友好交往,还在我脑际萦回;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海峡两岸学者的一见如故、手足情谊。就是在这次会议中,我认识了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研究所教授、亚洲作曲家联盟执行委员会副主席、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执行长许常惠。1929年,许教授出生于台湾省彰化
宋元明三朝关于六书学的许多问题的研究承前启后,如六书、小学与经书研究的关系,六书体用说、兼书说、假借论、引证钟鼎古文、文字子母相生说等方面都启发了清代学者的研究,
本文以中日韩传世汉字字典数据库为例,介绍了中日韩传世汉字字典数据库的文献内容和信息分类原则,旨在规范东亚各国传世字典数据库的建设,达到最大限度地共享汉字资源。本文
【正】 西洋音乐文化传入我国的百年来,我国屡屡有关中西古今音乐文化之争,在理论上的焦点大凡都同如何看待传统音乐文化有关。执“西化”观点的,往往在抨击传统音乐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