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活动在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教育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cond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课堂是传递数学知识、启迪数学智慧的主阵地、主渠道。从教到学,从学到会,从会到用,再从用到创造,都是一连串能动的过程。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乃至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都要依赖与教师精心的设计,组织与实施数学课堂教学。所以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实践活动 发现 师生互动
  数学课堂是传递数学知识、启迪数学智慧的主阵地、主渠道。从教到学,从学到会,从会到用,再从用到创造,都是一连串能动的过程。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乃至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都要依賴与教师精心的设计,组织与实施数学课堂教学。所以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实践活动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
  这学期的主要学习的内容是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这一部分知识学生以前基本没怎么接触到,但是在生活中可以见到很多这方面的知识。所以为了让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就需要学生自己在实践活动中去发现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例如在教学《平面的基本性质》一课时,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平面”,然后对照课本上的平面的概念进行思考,数学概念中的平面是不是生活中的“平面”。从而让学生自己得出平面具有延展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实践活动的情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展开,问题也才会自然地被学生发现。教学时通过让学生亲自在实践操作发现问题,情绪高昂,思维活跃,整个学习过程完全处于自主参与的状态中。
  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去拓展思维
  在讲授“类比推理在几何中的应用解题” 时,学生已经具备了对演绎推理与合情推理的感性认识,现在要做的只是把他们做一下系统总结,进一步上升到理论高度,以便在数学学习中自觉运用。
  要进一步使学生明白:合情推理具有猜测和发现结论、探索和提供思路的作用,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但合情推理的结论未必可靠,数学结论的正确性必须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加以证明才能得以确认。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举几何中几个类比推理的例子,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对具体问题进行探究,从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感受运用类比推理的思维过程,从而达到能对类比推理结果的方向有一个具体准确的把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水平出发,多角度、多层次地预设问题,学生通过对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对类比推理的方法和形式进行加深,从而使学生主动地根据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外在的信息,建构当前事务的意义和性质。
  自主探究,类比平面内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试给出空间四面体的性质猜想。逐步拓展,各小组讨论,能否在三角形和四面体中找到更多的类比结论。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大胆让学生参与到探究知识形成过程之中,把创造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在求知历程中逐渐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互相探究,互相讨论,不但使他们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且要掌握其所以然。
  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的潜力,拓展思维。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形象、直观、具体、生动的效果。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大范围地去拓展学生的思维。
  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促进课堂师生交往
  我们知道,《纲要》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标准》则反复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有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不仅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而且能使师生交往的关系融洽,在融洽的关系中比较轻松地获取了新知。在教学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以倾听者、交谈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中,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获知他们的学习体验,知道他们在学习过程遇到了什么困难,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他们的学习中,与他们合作,共享经验知识,实现自我超越和共同发展。所以在实践活动中,可以使师生共同发展,在“共同发展”中更好地促进了师生的交往,使师生交往的关系更加自然、合理。
  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
  知识来源于实践活动。实践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催化剂”和“检验员”的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知识,学生才能更深刻地获得理解、更熟练去运用。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践活动联系起来,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之中,使学生的思维由课堂进入社会的大空间,拓展认知面,让学生能用数学思维方法去审视、去分析、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林崇德 学习与发展——中小学学生心理能力发展与培养[M].北京教育出版社,1997。
  [2]陈家麟 学校心理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
  [3]刘京海等 成功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4]万福 丁建福 教育观的转变与更新[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9。
  [5]郭炳坤 注重情境创设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数学通讯,2005,(1)。
其他文献
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中学信息技术已经纳入了主要课程,而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又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其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一种手段。那么如何教好这门课呢?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
期刊
“先学后教”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是容目标教学、尝试教学、成功教育为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最优化的课堂教学。“先学”就是教师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简明揭示学习目标后,指导学生经过独立自学发现疑难和问题。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教学目标和自学指导自主学习,自主尝试和亲身体验;教师对学生讲明自学要求,指导自学方法,并基本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自学情况,了解和梳理学生遇到的疑难
期刊
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有近半个世纪从事俄国(包括苏联)通史的教学和研究的经验。《俄罗斯史》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他终身学习、教学和研究的一个总结之作,也是近年来英语国家同类出版物中较有影响、学术水准也较高的著作。该书于1962年初版,后多次再版(1968,1976,1983,1992,1999年,至2010年已出第八版。200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中译本,翻译了牛津大学出版社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以开放性、综合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进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使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成为各个学校提升教育科研内涵的重要举措。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强调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我认为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
期刊
纵观国内外教育,特别是现代教育史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同,目前很多学校都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转变陈旧的传统教学模式,倡导因学定教、因学施教、因学论教、因学评教。“因学定教”已经具备了一个良好的研究氛围和研究基础。  我校经过长时间探索研究理论基础,计划设计,实验总结了一套“分层次教学”策略模式。实践证明,“分层次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承认学
期刊
语文是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有深厚的底蕴、丰富的内涵。优秀的文化作品能提供给学生精神食粮、知识、智慧,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他们的灵魂,丰满他们的血肉,使学生能在短短几十年里走完他们祖先走了几千年的历程,并发展得更美。  现如今,伴随课程改革,语文教学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但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总目标明确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
期刊
摘 要:听评课是教研员必备的能力之一,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教研员在听评课时应充分发挥自己对教师发展的专业引领作用。本文关注了教研员听课、评课两个过程,探讨了教研员听、评课时应注意的问题,希望和教研员们共同努力,实现经验和工作能力的同步提升。  关键词:教研员 听课 评课  从教学角度来说,教研员是校本教研的领路人。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一个称职的教研员应充分发挥自己对教师发展的专业引领
期刊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生物教学只有科学地设置问题情境,正确地运用问题材料,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进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例述了问题教学法如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生物教学 问题意识 能力培养\  问题解决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目的地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实践体验
期刊
从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因月夜思念胞弟而吟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佳句,到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因忧患民族生存渴望社会变革而发出的《呐喊》呼声。让我们悟出了创作的真理——诗由感而发,文由事而生。语文老师都知道当今孩子的作文最大的弊病是“编”、“抄”、“套”、“假”、 “空”。究其因学生活阅历浅、情感体验差、语言语汇少、方法技能弱。唯有“厚积”,方能“薄发”。真实的体验、丰厚的积累是通畅表达、自由表达
期刊
兴趣是人类积极地进行认知活动或探索世界的认识倾向,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欲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创设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笔者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生活情景,培养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