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于2010年5月10日至25日在广州隆重举行。艺术节是中国演艺行业高水平的聚会,更是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国家级艺术盛会。是我国在一个时间段内艺术成就的集中展示和检验。在艺术节上展演的都是近年来中国舞台艺术创作的精华,代表了当代中国舞台艺术的最高水平。艺术节更是重量级的舞台艺术集中向社会展示的广阔平台。
经过各地区层层筛选脱颖而出的各门类剧目云集广州,盛况空前。主办方充分利用艺术节这一人民的文化盛会,把宣传、交流、展示、旅游、书画、广场文化甚至“工艺大师现场绝活秀”等各种民间文化艺术活动在节会上全面铺开展示,让高水平专业名家的表演与民间艺术家的展示交相呼应、精彩纷呈,让更多的群众参与,扩大了艺术节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不但拓展了艺术平台,更把这一平台用活,用好,用透。各参展艺术院团或相关单位牢牢把握机会,宣传推广自己的品牌文化,真正把可用空间用到了极致。
“演交会”闪亮登场更是艺术节的又一个创举。
在第九届艺术节其间,文化部和广东省政府共同创办了中国(广州)优秀舞台艺术演出交易会。演交会首次在艺术节上隆重推出,给更多优秀剧目带来诸多演出商机,并成为此次艺术节的又一个闪亮焦点。“演交会”的举办,是按照舞台艺术生产的特殊规律,把导演、编剧、演员、舞美等各个环节,分开推广展示,集中充分体现此环节的优秀力作,力争让每个环节的作品在特定的演艺超市中光彩照人,找到更合适的市场合作伙伴。此种创新思路,为文化产业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更加宽广的商机。
我们济南艺术研究院主创人员在领导的带领下,带着思路与任务,本着学习的态度,实地感受艺术节盛况,深入盛会连续看了五场不同门类的精彩演出,收获很大。关注艺术节在举办过程中采用的种种手段和特殊之处。更结合2003年即将在我市举办的第十届艺术节,我们深入讨论,广开思路,认真分析。并结合对此次艺术节组织的各各层面与环节的认真剖析,掌握第一手资料,提出了我们对九艺节的评价意见及对如何办好十艺节的建议。
老百姓有句土话“一招鲜,吃遍天”,所谓“鲜”就是角度,就是对同样事物运用不同思路所产生的特殊效果,“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人奇我创。”永远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是艺术生存的永恒之路。更有大艺术家曾经说过“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因此怎样借鉴好九艺节的特殊之处;结合运用好我们地域文化和地域特点。是我们此次广州之行的共同感受。
同样的事物用不同的角度和思维去考虑,其效果截然不同。
第九届艺术节就是运用了多个不同的“鲜”,在角度和思维的变换中让原本平面单纯的艺术节立体化、多样化,盘活了多种经营模式,带来更多的生机和商机。给文化事业这一原本抽象的艺术现象提供了更多的推广机会与运营模式。怎样办出特色,是历来艺术节的宗旨。此次九艺节利用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带动了整个市场的流通,让更多的人参与,就会有更多的机会。
“鲜”一:立体化
单纯就艺术节而言,就是舞台艺术的盛会。展示各地区优秀剧目,借此高水平、多艺术团体聚集的大好机会,交流经验。相互学习与借鉴,提升本门类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发展。评选出优秀剧目,鼓励艺术生产。而大多艺术节都会利用本地区优势,尽最大努力,在推出本地区文化艺术产品的同时拉动经济发展,促进本土文化的推广和再生产。就九艺节而言,第十三届“文华奖”的评选;第十五届“群星奖”的评选,让一大批多年在基层演出的文艺团体、优秀剧目、杰出演员脱颖而出。促进了舞台艺术的发展壮大;丰富了人民生活;服务了大众:服务了社会,起到了中国文化艺术领域先锋作用。同时广场文化让街舞真正走进了广场,走到群众当中。在娱乐的同时健身,不但提高了文化素养,身体素质也得到良好的锻炼,借此也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更有各种书画、摄影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展出,集中了本土优秀工艺的集体亮相,“工艺大师现场绝活秀”更是让观众大饱眼福。推广了民间艺术,丰富了人民精神生活并开展了“文化帮扶、共建文明活动”广州与青海玉树、四川汶川、广西百色、西藏、新疆五个地区联合展览。其中,青海玉树群艺馆和广州市文化馆展出的雪域高原艺术瑰宝唐卡,更让内地群众亲眼目睹了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难得一见的边疆特色文化,让内地群众增长知识大开眼界。同时也让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艺术品、艺术人才,有机会接触内地文化。互动、互惠、互助、互通、互学的民族文化大融合,促进了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与共同进步。多种群众民间艺术的集中展示,在时间与空间的交融处,唱响民族文化的圣歌。
“鲜”二:大众化
为了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为了扩大艺术节的影响,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高层次艺术的熏陶,主办方还专门组织了“第九届中国艺术节艺术家演出小分队下基层演出”活动,共有28支优秀艺术家组成的演出小分队,深入到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部队等地方与民同乐,把艺术节真正办成“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群众文化广场系列活动走进街道社区,从大型的仿古祭海仪式到民间艺人的剪纸工艺:从木偶剧精湛的技艺表演到社区大妈的拉歌比赛;从客家山歌赛歌会到时尚街舞专场;更有老年优秀节目表演、羊城孩子贺九艺、爵士乐露天音乐会等等一系列演出,把艺术节精心打造成了立体化、多样化的文化盛宴。多种展览、民俗文化、专题讲座的全面展示,深入浅出地诠释了人民的艺术盛会。广州群众文化活动部还倾力打造了16场精品文化活动,让九艺节的灵魂融化到民众之中,活起来、动起来。多样性、多层面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不仅开阔了民众的视野。参与性的艺术活动,更加体现了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民族形象。
“鲜”三:特殊化
“演交会”是九艺节的亮点。
演交会的创立,为各种文化的展示与推广提供了平台,而供需双方的见面,缩短了艺术生产的时间,简化了诸多程序,更有利于发展和拓展艺术空间。舞台艺术,是集多项智慧于一体的综合性极高的艺术。靠一个部门或一个团体很难完成。并且哪个部门弱化,都会造成缺憾性损伤,作品就会难以完成。一个成功的舞台艺术品,必须强强联合,才能共同完成一个完美的舞台整体形象。多年来舞台艺术的产生,都停留在演出单位、剧作家、灯光、舞美、音乐等部门各自为政的景象。失于沟通。因此,整合起各种元素打造一部戏,往往会尽耗时日。演交会的设立,为多个舞台艺术部门集中展示提供了平台;为促成各部门有机搭配、自由结合、双向选择、择优联手提供了有利条件。是将来艺术生产渠道流通的良好开端。为促进全国舞台演艺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鲜”四:专业化
民间艺术的专业化水准和专业化水平的高层次水准,是这次九艺节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也体现了本地区地域文化特色的群众性和水平。 我们看了五台不同门类的专业演出:河南越调《老子》、浙江越剧《九斤姑娘》、广东省梅州山歌剧《桃花雨》、湖南省歌舞剧院《天山芙蓉》和《大地情深》群星奖第二台节目。学习到兄弟院团不同艺术形式的精彩演出。回顾自己现有剧团的演出水平,既看到了不足也看到到了希望。
角度、创新更是每一部戏必须具备的致“鲜”的手段。
几次艺术节的观摩学习,我们感觉到,最能打动观众。最能体现地域文化和更好更准确展示剧情的戏。都是创新的结果。专业水准的创新,是一个时代舞台艺术的里程碑。一台成功的舞台剧在具备“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特质前提下。一定要有只属于这个剧目的特殊亮点。专业化队伍建设是长期的人才培养和深入实践第一线的摔打锤炼。文化事业的投入产出是体现一个地区整体文化水平和当地文化素养及重视程度的重要标志。
此次九艺节在广州举办,广州对参赛剧目的投入巨大众所周知,广州争取到9个参赛剧目与此不无关系,这9台剧目是:广州军区战士文工团的话剧《红帆》、广东省梅州市山歌剧团的山歌剧《桃花雨》、广东省揭阳市潮剧团的潮剧《还官记》、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的粤剧《刑场上的婚礼》、广东省潮剧院=团的潮剧《东吴郡主》、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有限公司的儿童剧《八层半》、广州芭蕾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舞剧《风雪夜归人》。队伍庞大、艺术种类多样化。深刻体现了当地文化艺术的成熟程度和重视程度。每一支专业化队伍,都凝聚了领导的心血和演员的汗水。
“鲜”五:地域化
九艺节不仅是中国文化盛宴,是展示主办方团队力量的大阅兵,是本土文化精品的集中展示,更是人民安居乐业:各民族和谐团结的盛世景象。
从组织观众方面,主办方更是细致入微,考虑周全。充分利用广州的地理优势开展宣传。广州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三十多年来,许多外地在广州做生意的人落地生根,形成了自己地域的小圈子,同乡会组织具有很高的号召力。我们观看河南越调《老子》时,剧场里起码有近一半的河南老乡去捧场。可见主办方的工作的细致之处。
济南历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和博大精深的民族地域传统。民间艺术与高水平专业艺术从事者人才济济。九艺节创出了“演交会”,我们一定也能创出自己具有山东文化特色的品牌力作。山东人杰地灵,地域广阔。有丰富的文化传统和丰厚的物质资源。我们一定要立足本市、依托全省、放眼四海。大胆地走自己的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倾其所有之力,携手等待十艺节的到来。
网络上有这样一句流行的话:“如果你想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也不要给他们分配任何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造船,就是一个制胜的思维角度,而激发就是新颖有力的手法。
三年后,我们一定会承办好既能服务当代又能泽及后世的十艺节。
经过各地区层层筛选脱颖而出的各门类剧目云集广州,盛况空前。主办方充分利用艺术节这一人民的文化盛会,把宣传、交流、展示、旅游、书画、广场文化甚至“工艺大师现场绝活秀”等各种民间文化艺术活动在节会上全面铺开展示,让高水平专业名家的表演与民间艺术家的展示交相呼应、精彩纷呈,让更多的群众参与,扩大了艺术节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不但拓展了艺术平台,更把这一平台用活,用好,用透。各参展艺术院团或相关单位牢牢把握机会,宣传推广自己的品牌文化,真正把可用空间用到了极致。
“演交会”闪亮登场更是艺术节的又一个创举。
在第九届艺术节其间,文化部和广东省政府共同创办了中国(广州)优秀舞台艺术演出交易会。演交会首次在艺术节上隆重推出,给更多优秀剧目带来诸多演出商机,并成为此次艺术节的又一个闪亮焦点。“演交会”的举办,是按照舞台艺术生产的特殊规律,把导演、编剧、演员、舞美等各个环节,分开推广展示,集中充分体现此环节的优秀力作,力争让每个环节的作品在特定的演艺超市中光彩照人,找到更合适的市场合作伙伴。此种创新思路,为文化产业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更加宽广的商机。
我们济南艺术研究院主创人员在领导的带领下,带着思路与任务,本着学习的态度,实地感受艺术节盛况,深入盛会连续看了五场不同门类的精彩演出,收获很大。关注艺术节在举办过程中采用的种种手段和特殊之处。更结合2003年即将在我市举办的第十届艺术节,我们深入讨论,广开思路,认真分析。并结合对此次艺术节组织的各各层面与环节的认真剖析,掌握第一手资料,提出了我们对九艺节的评价意见及对如何办好十艺节的建议。
老百姓有句土话“一招鲜,吃遍天”,所谓“鲜”就是角度,就是对同样事物运用不同思路所产生的特殊效果,“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人奇我创。”永远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是艺术生存的永恒之路。更有大艺术家曾经说过“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因此怎样借鉴好九艺节的特殊之处;结合运用好我们地域文化和地域特点。是我们此次广州之行的共同感受。
同样的事物用不同的角度和思维去考虑,其效果截然不同。
第九届艺术节就是运用了多个不同的“鲜”,在角度和思维的变换中让原本平面单纯的艺术节立体化、多样化,盘活了多种经营模式,带来更多的生机和商机。给文化事业这一原本抽象的艺术现象提供了更多的推广机会与运营模式。怎样办出特色,是历来艺术节的宗旨。此次九艺节利用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带动了整个市场的流通,让更多的人参与,就会有更多的机会。
“鲜”一:立体化
单纯就艺术节而言,就是舞台艺术的盛会。展示各地区优秀剧目,借此高水平、多艺术团体聚集的大好机会,交流经验。相互学习与借鉴,提升本门类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发展。评选出优秀剧目,鼓励艺术生产。而大多艺术节都会利用本地区优势,尽最大努力,在推出本地区文化艺术产品的同时拉动经济发展,促进本土文化的推广和再生产。就九艺节而言,第十三届“文华奖”的评选;第十五届“群星奖”的评选,让一大批多年在基层演出的文艺团体、优秀剧目、杰出演员脱颖而出。促进了舞台艺术的发展壮大;丰富了人民生活;服务了大众:服务了社会,起到了中国文化艺术领域先锋作用。同时广场文化让街舞真正走进了广场,走到群众当中。在娱乐的同时健身,不但提高了文化素养,身体素质也得到良好的锻炼,借此也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更有各种书画、摄影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展出,集中了本土优秀工艺的集体亮相,“工艺大师现场绝活秀”更是让观众大饱眼福。推广了民间艺术,丰富了人民精神生活并开展了“文化帮扶、共建文明活动”广州与青海玉树、四川汶川、广西百色、西藏、新疆五个地区联合展览。其中,青海玉树群艺馆和广州市文化馆展出的雪域高原艺术瑰宝唐卡,更让内地群众亲眼目睹了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难得一见的边疆特色文化,让内地群众增长知识大开眼界。同时也让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艺术品、艺术人才,有机会接触内地文化。互动、互惠、互助、互通、互学的民族文化大融合,促进了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与共同进步。多种群众民间艺术的集中展示,在时间与空间的交融处,唱响民族文化的圣歌。
“鲜”二:大众化
为了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为了扩大艺术节的影响,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高层次艺术的熏陶,主办方还专门组织了“第九届中国艺术节艺术家演出小分队下基层演出”活动,共有28支优秀艺术家组成的演出小分队,深入到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部队等地方与民同乐,把艺术节真正办成“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群众文化广场系列活动走进街道社区,从大型的仿古祭海仪式到民间艺人的剪纸工艺:从木偶剧精湛的技艺表演到社区大妈的拉歌比赛;从客家山歌赛歌会到时尚街舞专场;更有老年优秀节目表演、羊城孩子贺九艺、爵士乐露天音乐会等等一系列演出,把艺术节精心打造成了立体化、多样化的文化盛宴。多种展览、民俗文化、专题讲座的全面展示,深入浅出地诠释了人民的艺术盛会。广州群众文化活动部还倾力打造了16场精品文化活动,让九艺节的灵魂融化到民众之中,活起来、动起来。多样性、多层面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不仅开阔了民众的视野。参与性的艺术活动,更加体现了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民族形象。
“鲜”三:特殊化
“演交会”是九艺节的亮点。
演交会的创立,为各种文化的展示与推广提供了平台,而供需双方的见面,缩短了艺术生产的时间,简化了诸多程序,更有利于发展和拓展艺术空间。舞台艺术,是集多项智慧于一体的综合性极高的艺术。靠一个部门或一个团体很难完成。并且哪个部门弱化,都会造成缺憾性损伤,作品就会难以完成。一个成功的舞台艺术品,必须强强联合,才能共同完成一个完美的舞台整体形象。多年来舞台艺术的产生,都停留在演出单位、剧作家、灯光、舞美、音乐等部门各自为政的景象。失于沟通。因此,整合起各种元素打造一部戏,往往会尽耗时日。演交会的设立,为多个舞台艺术部门集中展示提供了平台;为促成各部门有机搭配、自由结合、双向选择、择优联手提供了有利条件。是将来艺术生产渠道流通的良好开端。为促进全国舞台演艺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鲜”四:专业化
民间艺术的专业化水准和专业化水平的高层次水准,是这次九艺节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也体现了本地区地域文化特色的群众性和水平。 我们看了五台不同门类的专业演出:河南越调《老子》、浙江越剧《九斤姑娘》、广东省梅州山歌剧《桃花雨》、湖南省歌舞剧院《天山芙蓉》和《大地情深》群星奖第二台节目。学习到兄弟院团不同艺术形式的精彩演出。回顾自己现有剧团的演出水平,既看到了不足也看到到了希望。
角度、创新更是每一部戏必须具备的致“鲜”的手段。
几次艺术节的观摩学习,我们感觉到,最能打动观众。最能体现地域文化和更好更准确展示剧情的戏。都是创新的结果。专业水准的创新,是一个时代舞台艺术的里程碑。一台成功的舞台剧在具备“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特质前提下。一定要有只属于这个剧目的特殊亮点。专业化队伍建设是长期的人才培养和深入实践第一线的摔打锤炼。文化事业的投入产出是体现一个地区整体文化水平和当地文化素养及重视程度的重要标志。
此次九艺节在广州举办,广州对参赛剧目的投入巨大众所周知,广州争取到9个参赛剧目与此不无关系,这9台剧目是:广州军区战士文工团的话剧《红帆》、广东省梅州市山歌剧团的山歌剧《桃花雨》、广东省揭阳市潮剧团的潮剧《还官记》、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的粤剧《刑场上的婚礼》、广东省潮剧院=团的潮剧《东吴郡主》、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有限公司的儿童剧《八层半》、广州芭蕾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舞剧《风雪夜归人》。队伍庞大、艺术种类多样化。深刻体现了当地文化艺术的成熟程度和重视程度。每一支专业化队伍,都凝聚了领导的心血和演员的汗水。
“鲜”五:地域化
九艺节不仅是中国文化盛宴,是展示主办方团队力量的大阅兵,是本土文化精品的集中展示,更是人民安居乐业:各民族和谐团结的盛世景象。
从组织观众方面,主办方更是细致入微,考虑周全。充分利用广州的地理优势开展宣传。广州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三十多年来,许多外地在广州做生意的人落地生根,形成了自己地域的小圈子,同乡会组织具有很高的号召力。我们观看河南越调《老子》时,剧场里起码有近一半的河南老乡去捧场。可见主办方的工作的细致之处。
济南历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和博大精深的民族地域传统。民间艺术与高水平专业艺术从事者人才济济。九艺节创出了“演交会”,我们一定也能创出自己具有山东文化特色的品牌力作。山东人杰地灵,地域广阔。有丰富的文化传统和丰厚的物质资源。我们一定要立足本市、依托全省、放眼四海。大胆地走自己的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倾其所有之力,携手等待十艺节的到来。
网络上有这样一句流行的话:“如果你想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也不要给他们分配任何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造船,就是一个制胜的思维角度,而激发就是新颖有力的手法。
三年后,我们一定会承办好既能服务当代又能泽及后世的十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