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榄香烯体内外对人肺癌细胞株的作用及其机制

来源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each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研究β-榄香烯体内外抗肺癌药理学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抗肿瘤实验采用MTT法,检测浓度12.5~200μmol·L-1的β-榄香烯对人肺癌细胞株SPC-A-1,A549及人正常胚胎肺成纤维细胞MRC-5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抗肿瘤机制研究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时细胞核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FITC-Annexin V/碘化丙啶(PI)双标记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体内以裸鼠移植瘤为模型,肿瘤生长抑制率为指标,检测β-榄香烯对荷瘤裸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β-榄香烯作用48 h时SPC-A-1,A549的50%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26.0,134.1μmol·L-1,但对人胚胎肺成纤维细胞MRC-5有促进增殖作用,表明β-榄香烯对肺癌细胞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β-榄香烯对人肺癌细胞株SPC-A-1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干预24,48,72 h的IC50值分别为549.7,126.0,21.2μmol·L-1;Hoechst 33258染色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β-榄香烯孵育后出现凋亡细胞核固缩,浓染,着色深而呈亮蓝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β-榄香烯可诱导SPC-A-1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凋亡。给药剂量为45,135 mg·kg-1的β-榄香烯在体内对裸鼠移植性人肺癌SPC-A-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4.01%,49.57%。结论:β-榄香烯具有选择性抗肺癌作用,提示其在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同时其毒副作用小,而且该作用可能机制是通过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实现的。
其他文献
患者男性,53岁。临床诊断:胸闷待查。该心电图的诊断是什么?
在投资证券市场的决策中,收益与风险的权衡是投资决策的核心问题。本文借助excel强大的线性规划及函数功能建立证券投资模型,进行有效集的绘制及最优组合求解。包括风险资产
<正> 准确、现势的土地利用信息,是制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计划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及时准确掌握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是加强城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动态管理、确保城市总
<正> 1992-1997年,中国连续6年大规模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大吸引FDI国家。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实行更加开放的贸易与投资政策,拥有迅速扩大的巨大的国内市
本文通过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2005—2011年间的城市化进程对高等教育规模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进程对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影响显著:全国的城市化率每增加1%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呈现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非农化,城镇规模等级结构基本合理,城镇化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人口流动的促进作用在增强,大城市的中心地
针对铁水预处理工艺并基于喷粉冶金原理,建立了高磷铁水预处理脱磷动力学模型。通过将实验室试验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对照,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应用模型计算分析了熔渣脱磷
定制程度的高低反映了制造商对顾客个性化需求响应的程度。运用组合分析法建立基于效用的顾客属性定制偏好测量模型和基于属性重要度的产品定制程度测量模型;以笔记本电脑装配
目的采用医学营养对妊娠期糖尿病进行治疗,探究其治疗效果。方法在2016年11月-2018年1月期间从我院选取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在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已印发十五年之久,但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情况仍不尽人意。本文立足实际,列举了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