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耕荒,
我亲爱的孩子;
从荒沙中来,
到荒沙中去。
今夜,
我要与你永别了。
满街狼犬,
遍地荆棘,
给你什么遗嘱呢?
我的孩子!
今后——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
把祖国的荒沙,
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
这是红岩英烈蓝蒂裕牺牲前在狱中写给儿子蓝耕荒的一份遗嘱,一首满含深情、充满期望的小诗《示儿》。
2019年6月6日,CQDK全媒体记者来到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找到了小诗中的主人公蓝耕荒。
采访中,75岁的蓝耕荒在讲述父亲蓝蒂裕英勇不屈的革命故事时,数度伤心落泪:“我很庆幸,我是‘蓝胡子’蓝蒂裕的儿子。父亲的76字箴言,字字千钧重,一直伴随着我的漫漫人生路。”
16岁继承父亲遗志参军,在空气稀薄的云贵高原摸爬滚打;转业后到四川省公安学校(现四川警察学院)从事后勤工作,22年间经手数千万元资金,却丝毫不曾动摇意志。蓝耕荒谨遵父亲教诲,没有辜负老一辈革命家的殷切期望。
“‘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是我人生的指路明灯”
泸州市江阳区濂溪路,四川警察学院家属院所在地,蓝耕荒退休后,和老伴唐如芬住在这里。
花格子衬衫、白色短裤搭配凉鞋,穿着简单朴素,是蓝耕荒给人的第一印象。采访刚一开始,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上世纪60年代,长篇小说《红岩》风靡海内外,小说真实再现了中共重庆地下党的英勇斗争,激励了好几代人。
“小说中,作为华蓥山游击队长的‘蓝胡子’,令国民党反动派闻风丧胆,四处派兵设卡妄想捉拿。”谈及“蓝胡子”的原型父亲蓝蒂裕,蓝耕荒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不经意间透露于眉宇。
作为一名革命志士,父亲的光辉形象永远镌刻在蓝耕荒的记忆深处。
蓝蒂裕青年时参加救亡运动,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蓝蒂裕起初在重庆海员工会担任《新华日报》发行员,暗中从事党内交通联络工作。在国民党掀起的第二次反共高潮中,他不幸被捕,却又挖墙逃离虎口。在与党一度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他继续自觉地开展进步工作。
1947年,恢复党的关系后,蓝蒂裕被派往梁山县(现梁平区)开展工作,参与筹建梁(山)垫(江)游击区,后担任梁垫边特支书记。他以“蓝太医”的身份为掩护,为党组织在这一地区开展武装斗争做了大量工作。
1948年冬,因叛徒出卖,蓝蒂裕不幸在垫江县被捕。在渣滓洞监狱,蓝蒂裕作为“铁窗诗社”成员,积极参加狱中斗争,屡受敌人酷刑折磨,但他始终顽强不屈。
1949年10月28日清晨,蓝蒂裕等革命志士被特务从狱中押出。意识到生命已到最后时刻,蓝蒂裕将写好多时的《示儿》诗交给难友,随后从容不迫地走向大坪刑场,就义时年仅33岁。
《示儿》不仅是一首诗,还是蓝蒂裕留给5岁儿子蓝耕荒的遗嘱,正是这首诗,让蓝蒂裕变得家喻户晓。
“短短76个字,多年来如同钉子,牢牢钉在我的心上,一刻也不敢懈怠。”自打蓝耕荒懂事起,“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就成了他的人生指路明灯、前进动力和做人准则。
“把总理的叮嘱托在双肩”
古人以诗言志,蓝蒂裕则是用名言志。蓝耕荒介绍,父亲原名“蓝俊安”,后改为“蓝崇高”,即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可是光有理想还不够,得有坚韧意志,于是之后又改名“蓝亚松”,意为要做亚洲的一棵青松,不惧风吹雨打。
“不久,父亲觉得‘亚松’缺乏力度,再改名‘蓝蒂裕’,意思是‘团结劳苦大众,打倒法西斯蒂,让全中国劳苦大众都过上富裕生活。’”蓝耕荒解释道。
对于《示儿》这首小诗,在蓝耕荒的理解中,父亲将贫穷落后的旧中国比喻为“荒沙”、不合理的旧制度比喻为“荆棘”、万恶的反动派比喻为“狼犬”。蓝耕荒说:“父亲明确地告诉我,出生于兵荒马乱的时代,长大后必须接下老一辈的革命重担,前赴后继。”
好铁要打钉,好男要当兵。1961年,蓝耕荒决定投笔从戎,16岁的他在参军登记表上毅然地写下名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到保卫祖国的第一线去继承父亲的遗志,以此来锻炼自己。
“21载军旅生涯,党将我从一个无知的青年,培养成了一名营职政工干部。”正是部队的人生历练,为蓝耕荒后来的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此他心存感激。
连续两年“练兵技术能手”和连续三年“五好战士”表彰,以及被原昆明军区司令部、政治部授予“模范共青团员”称号,这一系列荣誉是对蓝耕荒作为一名普通士兵的最大认可。
在军营,蓝耕荒不仅是部队大练兵中的技术能手,还是文艺骨干。他所在部队的战士业余演出队,以《示儿》一诗为素材,创作了《从荒沙中来的战士》配乐诗朗诵节目,并由蓝耕荒上台朗诵。
让蓝耕荒引以为傲的是,在会演期间,恰逢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一行访问非洲后回到昆明,军区首长精选了几个会演中的节目向总理进行汇报演出,其中就有《从荒沙中来的战士》。
那是1964年2月6日的晚上,当蓝耕荒站在聚光灯下饱含泪水朗诵到“今夜,我要与你永别了。满街狼犬,遍地荆棘,给你什么遗嘱呢?我的孩子!今后——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麗的园林!”时,周恩来、陈毅感动得热泪盈眶。
演出结束后,周恩来、陈毅来到后台接见演出队员,听到军区政委介绍,得知蓝耕荒是红岩英烈蓝蒂裕的儿子后,周恩来总理非常关心。和周恩来总理的单独谈话,更是让蓝耕荒永生难忘。 “你在部队好好干,要像你父亲那样,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发扬他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部队做一个红色的接班人。”蓝耕荒清楚地记得,周恩来总理握着他的手,不仅语重心长地勉励他好好学习,还吩咐军区首长让他尽量少朗诵,以免过于悲痛伤了身体。
“短短几句话让我热血沸腾,可以说,三天三夜都没能睡得着觉,总理的声音一直在耳边回荡。”对于蓝耕荒来说,那是一段美好的记忆。
1964年3月2日,在昆明军区“四好连队”“五好战士”表彰大会上,蓝耕荒作为代表之一,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同年3月25日,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蓝耕荒看来,如果说父亲的遗志钉在心上,那么,总理的叮嘱便是托在双肩,再苦再累都无怨无悔。
“让红岩精神代代相传,对党忠诚永不变心”
“在部队得到的艰苦锻炼,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每当谈及自己的军旅生涯,蓝耕荒总有此感念。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某炮兵团通信班的一名退伍军人,蓝耕荒回忆说,云贵高原空气稀薄,当年,从阵地到觀察所,单程距离10多公里,光往返就够呛,而他们肩上还要扛着通信器材,经常累得脸青面黑。
面对艰苦的训练和工作,蓝耕荒从未叫苦喊累,更没有因为自己是烈士之子而要求组织照顾。
“在一次夜间实战演习中,倾盆大雨把我全身都淋透了,架线时,我被阵地试机的电流打得眼冒金星,全身发麻。”可想想当年父亲在遭遇国民党反动派酷刑折磨,被烙铁烧焦的身体“吱吱”作响时,蓝耕荒就觉得这些并不算什么。
凭借在部队的优秀表现,1964年6月,《解放军画报》用了整整3个版面,报道了蓝耕荒的先进事迹。
1982年,蓝耕荒面临转业,原本有多种选择的他,想起父亲遗愿中“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美丽的园林”,最终决定回到四川省公安学校从事后勤工作。
“我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一分钱当两分钱花,潜心为师生们创造一个优美、清幽的校园环境。”3年时间,蓝耕荒跑遍周边几个地、市、州的苗圃,选择购买物美价廉、适合校园种植的花木,尽力搞好学校的绿化建设。学校先后斩获“泸州市绿化卫生先进单位”“四川省绿化先进高校”等荣誉,蓝耕荒也多次获得泸州市政府的嘉奖。
后来,蓝耕荒担任学校后勤处副处长,每年经手的资金高达数百万元,但他的意志丝毫未曾动摇过。清正廉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领导和同事们对他的一致评价。
“可以自豪地说,我一直践行着父亲的教诲,没有辜负老一辈革命家的殷切期望。”这句话,蓝耕荒说得斩钉截铁。
“胸怀坦荡,对党忠诚永不变心。我们要不断传承红岩精神,让生命的色彩更加绚丽斑斓。”蓝耕荒表示,这既是对父亲在天之灵的告慰,也是他心底始终不改的信念。
采访快要结束时,蓝耕荒递给CQDK全媒体记者一张纸,上面是一首《写给我的爸爸蓝蒂裕》的长诗,其中有以下内容:
国民党反动派的子弹毁掉了您的身躯,
却让您的革命精神长留人间。
您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执着追求,
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与信念,
是我们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
鼓舞我们前进的壮丽的诗篇。
如今,
遍地的荆棘已被铲除,
再也没有满街的狼犬,
我们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
让祖国绿树成荫,
鲜花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