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耕荒”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耕荒(右)展示父亲蓝蒂裕就义前的照片

  你——耕荒,
  我亲爱的孩子;
  从荒沙中来,
  到荒沙中去。
  今夜,
  我要与你永别了。
  满街狼犬,
  遍地荆棘,
  给你什么遗嘱呢?
  我的孩子!
  今后——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
  把祖国的荒沙,
  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
  这是红岩英烈蓝蒂裕牺牲前在狱中写给儿子蓝耕荒的一份遗嘱,一首满含深情、充满期望的小诗《示儿》。
  2019年6月6日,CQDK全媒体记者来到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找到了小诗中的主人公蓝耕荒。
  采访中,75岁的蓝耕荒在讲述父亲蓝蒂裕英勇不屈的革命故事时,数度伤心落泪:“我很庆幸,我是‘蓝胡子’蓝蒂裕的儿子。父亲的76字箴言,字字千钧重,一直伴随着我的漫漫人生路。”
  16岁继承父亲遗志参军,在空气稀薄的云贵高原摸爬滚打;转业后到四川省公安学校(现四川警察学院)从事后勤工作,22年间经手数千万元资金,却丝毫不曾动摇意志。蓝耕荒谨遵父亲教诲,没有辜负老一辈革命家的殷切期望。

“‘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是我人生的指路明灯”


  泸州市江阳区濂溪路,四川警察学院家属院所在地,蓝耕荒退休后,和老伴唐如芬住在这里。
  花格子衬衫、白色短裤搭配凉鞋,穿着简单朴素,是蓝耕荒给人的第一印象。采访刚一开始,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上世纪60年代,长篇小说《红岩》风靡海内外,小说真实再现了中共重庆地下党的英勇斗争,激励了好几代人。
  “小说中,作为华蓥山游击队长的‘蓝胡子’,令国民党反动派闻风丧胆,四处派兵设卡妄想捉拿。”谈及“蓝胡子”的原型父亲蓝蒂裕,蓝耕荒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不经意间透露于眉宇。
  作为一名革命志士,父亲的光辉形象永远镌刻在蓝耕荒的记忆深处。
  蓝蒂裕青年时参加救亡运动,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蓝蒂裕起初在重庆海员工会担任《新华日报》发行员,暗中从事党内交通联络工作。在国民党掀起的第二次反共高潮中,他不幸被捕,却又挖墙逃离虎口。在与党一度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他继续自觉地开展进步工作。
  1947年,恢复党的关系后,蓝蒂裕被派往梁山县(现梁平区)开展工作,参与筹建梁(山)垫(江)游击区,后担任梁垫边特支书记。他以“蓝太医”的身份为掩护,为党组织在这一地区开展武装斗争做了大量工作。
  1948年冬,因叛徒出卖,蓝蒂裕不幸在垫江县被捕。在渣滓洞监狱,蓝蒂裕作为“铁窗诗社”成员,积极参加狱中斗争,屡受敌人酷刑折磨,但他始终顽强不屈。
  1949年10月28日清晨,蓝蒂裕等革命志士被特务从狱中押出。意识到生命已到最后时刻,蓝蒂裕将写好多时的《示儿》诗交给难友,随后从容不迫地走向大坪刑场,就义时年仅33岁。
  《示儿》不仅是一首诗,还是蓝蒂裕留给5岁儿子蓝耕荒的遗嘱,正是这首诗,让蓝蒂裕变得家喻户晓。
  “短短76个字,多年来如同钉子,牢牢钉在我的心上,一刻也不敢懈怠。”自打蓝耕荒懂事起,“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就成了他的人生指路明灯、前进动力和做人准则。

“把总理的叮嘱托在双肩”


  古人以诗言志,蓝蒂裕则是用名言志。蓝耕荒介绍,父亲原名“蓝俊安”,后改为“蓝崇高”,即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可是光有理想还不够,得有坚韧意志,于是之后又改名“蓝亚松”,意为要做亚洲的一棵青松,不惧风吹雨打。
  “不久,父亲觉得‘亚松’缺乏力度,再改名‘蓝蒂裕’,意思是‘团结劳苦大众,打倒法西斯蒂,让全中国劳苦大众都过上富裕生活。’”蓝耕荒解释道。
  对于《示儿》这首小诗,在蓝耕荒的理解中,父亲将贫穷落后的旧中国比喻为“荒沙”、不合理的旧制度比喻为“荆棘”、万恶的反动派比喻为“狼犬”。蓝耕荒说:“父亲明确地告诉我,出生于兵荒马乱的时代,长大后必须接下老一辈的革命重担,前赴后继。”
  好铁要打钉,好男要当兵。1961年,蓝耕荒决定投笔从戎,16岁的他在参军登记表上毅然地写下名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到保卫祖国的第一线去继承父亲的遗志,以此来锻炼自己。
  “21载军旅生涯,党将我从一个无知的青年,培养成了一名营职政工干部。”正是部队的人生历练,为蓝耕荒后来的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此他心存感激。
  连续两年“练兵技术能手”和连续三年“五好战士”表彰,以及被原昆明军区司令部、政治部授予“模范共青团员”称号,这一系列荣誉是对蓝耕荒作为一名普通士兵的最大认可。
  在军营,蓝耕荒不仅是部队大练兵中的技术能手,还是文艺骨干。他所在部队的战士业余演出队,以《示儿》一诗为素材,创作了《从荒沙中来的战士》配乐诗朗诵节目,并由蓝耕荒上台朗诵。
  让蓝耕荒引以为傲的是,在会演期间,恰逢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一行访问非洲后回到昆明,军区首长精选了几个会演中的节目向总理进行汇报演出,其中就有《从荒沙中来的战士》。
  那是1964年2月6日的晚上,当蓝耕荒站在聚光灯下饱含泪水朗诵到“今夜,我要与你永别了。满街狼犬,遍地荆棘,给你什么遗嘱呢?我的孩子!今后——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麗的园林!”时,周恩来、陈毅感动得热泪盈眶。
  演出结束后,周恩来、陈毅来到后台接见演出队员,听到军区政委介绍,得知蓝耕荒是红岩英烈蓝蒂裕的儿子后,周恩来总理非常关心。和周恩来总理的单独谈话,更是让蓝耕荒永生难忘。   “你在部队好好干,要像你父亲那样,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发扬他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部队做一个红色的接班人。”蓝耕荒清楚地记得,周恩来总理握着他的手,不仅语重心长地勉励他好好学习,还吩咐军区首长让他尽量少朗诵,以免过于悲痛伤了身体。
  “短短几句话让我热血沸腾,可以说,三天三夜都没能睡得着觉,总理的声音一直在耳边回荡。”对于蓝耕荒来说,那是一段美好的记忆。
  1964年3月2日,在昆明军区“四好连队”“五好战士”表彰大会上,蓝耕荒作为代表之一,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同年3月25日,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蓝耕荒看来,如果说父亲的遗志钉在心上,那么,总理的叮嘱便是托在双肩,再苦再累都无怨无悔。

“让红岩精神代代相传,对党忠诚永不变心”


  “在部队得到的艰苦锻炼,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每当谈及自己的军旅生涯,蓝耕荒总有此感念。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某炮兵团通信班的一名退伍军人,蓝耕荒回忆说,云贵高原空气稀薄,当年,从阵地到觀察所,单程距离10多公里,光往返就够呛,而他们肩上还要扛着通信器材,经常累得脸青面黑。
  面对艰苦的训练和工作,蓝耕荒从未叫苦喊累,更没有因为自己是烈士之子而要求组织照顾。
  “在一次夜间实战演习中,倾盆大雨把我全身都淋透了,架线时,我被阵地试机的电流打得眼冒金星,全身发麻。”可想想当年父亲在遭遇国民党反动派酷刑折磨,被烙铁烧焦的身体“吱吱”作响时,蓝耕荒就觉得这些并不算什么。
  凭借在部队的优秀表现,1964年6月,《解放军画报》用了整整3个版面,报道了蓝耕荒的先进事迹。
  1982年,蓝耕荒面临转业,原本有多种选择的他,想起父亲遗愿中“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美丽的园林”,最终决定回到四川省公安学校从事后勤工作。
  “我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一分钱当两分钱花,潜心为师生们创造一个优美、清幽的校园环境。”3年时间,蓝耕荒跑遍周边几个地、市、州的苗圃,选择购买物美价廉、适合校园种植的花木,尽力搞好学校的绿化建设。学校先后斩获“泸州市绿化卫生先进单位”“四川省绿化先进高校”等荣誉,蓝耕荒也多次获得泸州市政府的嘉奖。
  后来,蓝耕荒担任学校后勤处副处长,每年经手的资金高达数百万元,但他的意志丝毫未曾动摇过。清正廉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领导和同事们对他的一致评价。
  “可以自豪地说,我一直践行着父亲的教诲,没有辜负老一辈革命家的殷切期望。”这句话,蓝耕荒说得斩钉截铁。
  “胸怀坦荡,对党忠诚永不变心。我们要不断传承红岩精神,让生命的色彩更加绚丽斑斓。”蓝耕荒表示,这既是对父亲在天之灵的告慰,也是他心底始终不改的信念。
  采访快要结束时,蓝耕荒递给CQDK全媒体记者一张纸,上面是一首《写给我的爸爸蓝蒂裕》的长诗,其中有以下内容:
  国民党反动派的子弹毁掉了您的身躯,
  却让您的革命精神长留人间。
  您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执着追求,
  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与信念,
  是我们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
  鼓舞我们前进的壮丽的诗篇。
  如今,
  遍地的荆棘已被铲除,
  再也没有满街的狼犬,
  我们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
  让祖国绿树成荫,
  鲜花灿烂。
其他文献
忙了一个上午,永川区中医院骨科医生彭志财,终于有空回到办公室。  记者问他:“我能看看你的手吗?”  他正忙着烧水沏茶,但马上转过身来摊开手掌。  这就是那双“做了上万台手术,拿过无数次手术刀的手”?  看起来似乎并没什么特别,手指并不如想象中纤长,比较突出的是小指,但是手掌的皮肤脱了好几层皮。  27年行医生涯,上万台手术,这双手在消毒水里浸泡过无数次,让无数患者解除病痛、重燃希望。  这双手的
在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节点,在西部大开发2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重庆视察指导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重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干部群众的亲切关怀。总书记的讲话总揽全局、思想深邃,内涵丰富、语重心长,为新时代重庆脱贫攻坚和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
10月9日,一场小雨过后,武陵山腹地已进入深秋。  黔江区南海镇飞舞的群蜂也忙碌起来,它们频繁出入蜂箱采集花蜜,为越冬作准备。这是退伍老兵王贞六100多箱中蜂的“赶花”地之一,也是他的一个脱贫示范点。  这天一大早,王贞六从黑溪镇胜地社区的家里骑着摩托车赶到现场。在一个蜂箱面前,他弯腰小心地揭开蜂箱盖,仔细观察蜂王的生存情况,并向村民传授养蜂技术。  不一会儿,王贞六就被村民团團围住,他一边拍着胸
一场春雨刚过,青山绿水、白云悠悠,黔江区金溪镇满目皆是春的气息。  在这秀美风光的背后,曾经的金溪镇却有“难言之痛”。  作为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金溪镇人口近1.5万人。全镇的贫困户中,曾经近60%都是因病致贫。  “不怕贫,就怕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可以说是扎在金溪镇贫困群众心头的两根剌。  近两年来,作为市卫生健康委扶贫集团对口帮扶的乡镇,金溪镇全面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打出一套“高效
《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全本是中国著名教育家、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首任校长陈望道翻译的。1919年底,刚从日本留学回国不久的陈望道,在浙江杭州接到上海《星期评论》编辑部邀他翻译的约稿信和一本日文版的《共产党宣言》。他立即回到家乡浙江义乌县城西的分水塘村,开始秘密翻译《共产党宣言》。那时,他的家乡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又是寒冬连早春,天气非常冷,加之翻译所需的参考资料匮乏,使他付出的精力要比平时译书多花费
在重庆医科大学教授谢鹏的脖子上,有一道不易察觉的伤痕,那是手术后留下的。  6年前,谢鹏在一次常规体检中,查出右侧甲状腺有一个肿瘤。肿瘤不大,但极有可能是恶性的,医院很快为他安排了手术。肿瘤摘除了,冰冻切片诊断结果显示是甲状腺癌。  那一年,谢鹏55岁,由他主持的“973”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刚刚结题。  手术后,尽管说不出话,但谢鹏还是立即回到了实验室,一天工作也没耽误。疾病,并没有让他放缓科研
我的老家有棵老槐树,是我的曾祖母种下的,但最近母亲却叫我将树砍了,一是说树太大了,有些挡路;二是母亲想着年纪大了,想把树伐了留作寿材。在母亲的催促下,我只得回一趟位于开州区的乡村老家。  老家的村落依旧宁静,像千百年来都未曾更改一般,但也有变化,那村外的路,那村里的屋,都变了模样。记忆里的泥泞黄土路如今全换成了平坦的柏油路,低矮的砖瓦房也成了一排排样式各异的楼房。怀着感叹的心情,我再次看见了老屋前
去年9月,我来到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三义乡五丰村任第一书记。来之前,我就给局领导承诺:“我们审计人走到哪里都是顶呱呱的,我到扶贫一线,一定会竭尽所能完成工作,请领导放心。”来到三义乡之后,我向当地百姓承诺:“我不会在村里拿一分钱,但是,只要关系到五丰村的利益,哪怕是一分钱,我也要爭取回来。”  在五丰村工作的近一年时间里,我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当初的承诺:争取资金2500万元,规划并开工五丰村21公里
“孩子,你要好好读书,这就是对我最大的感谢!”今年6月23日晚,在重庆市大学生第28届“校园之春”展演活动中,场景剧《徐茂的星期天》以真人真事打动了全场几千名观众,不少观众流下了眼泪。  徐茂是重庆工商大学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的一名预备党员。虽然家境贫困,又遭遇家庭变故,但他用稚嫩的双肩为家庭、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撑起了一片蓝天。  同学亲切地把徐茂称为80后的“校园丛飞”。    ■ “父爱如山,说什
张梦婕是沙坪坝区西部物流园建设公司监察审计部的一名党员,她的工作是负责工程审计。当她看到部门人手不足,大家都在超负荷工作时,就主动向部门领导提出把法律、纪检工作承担起来。  在履行工程审计职责中,张梦婕牵头对园区内的工程项目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并按全新的审计模式监控工程项目的实施,在过程中发现问题、规避风险,同时参与完成了联集、沃尔德等内部专项审计。  在兼职法律事务工作中,张梦婕办理的六件专项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