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桃:李雪健是我最牵挂的“艺父”

来源 :幸福·婚姻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一声“爸”我是从心里喊出来的
  早在电视连续剧《渴望》风靡全国时,殷桃就“认识”了李雪健。那时候,在重庆读小学的她一边用纸巾擦眼泪,一边看这部戏的。于是,李雪健便成了她的偶像。后来,她又看了李雪健主演的影片《焦裕禄》,又一次深深地被他塑造的焦裕禄形象感动了。之后,她对李雪健这个名字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觉得这个名字代表着好人,也影响着她后来的人生。
  初中毕业之后,殷桃上了艺术学校,后来又考取了解放军艺术学院,并成为了空政文工团电视艺术中心的演员。第一次与李雪健合作是拍《历史的天空》。她一直崇拜着他,突然之间,跟他这样的演员在一个剧组了,她还有点不大相信。第二次合作是2004年4月,殷桃在《搭错车》中主演女一号阿美,李雪健饰演男一号“哑巴爸爸”孙力者。导演告诉殷桃:“李雪健向我推荐过你好多次呢,他说你干净、清秀、自然,很适合演这个角色。”此时,殷桃便开始感激起李雪健了。
  拍戏的时候,剧情需要这对父女同呼吸共患难。李雪健发觉殷桃紧张,便对她说:“要演得逼真、感人,我俩就得像親生的父女一样。现在,我把你已经当作了我的亲闺女了。”剧组给他在宾馆安排了房间,可他没要,执意要跟大家住在一起。他说他要跟殷桃这个闺女“套近乎”,找找父女俩的感觉。其实,李雪健不用找感觉,凭他的演技和功力,早就酝酿好了,早就有谱了。他这样做,是为了帮助殷桃找到感觉。李雪健问殷桃:“生活中,你爸是怎么待你的?跟我说说,我学学。”这句话,启发了她。殷桃的爸爸岁数跟他差不了多少,话很少很少,但特爱她,李雪健不是像我爸一样吗?
  在这部戏里,李雪健没有一句台词,一切都得依托他的神色、表情和身体语言来表演。而且,在戏中,“哑巴父亲”把女儿阿美的声音录下来,而殷桃爸爸把她小时候写的字条、画的小画,都收藏在一个小抽屉里,至今还保存着。一想到这些,殷桃就感到有一股暖流贯穿到了自己的的血液里,也很自然地把李雪健当作亲爸了。有一场戏,是在大雨中拍的。“哑巴爸爸”拉着满满一车废品上坡,女儿在后面推。正是北京四月天,寒气还很重,消防车实施着“人工降雨”,水直往人身上泼。殷桃是年轻人,“大雨”浇浇没事,可李雪健承受得了吗?她建议他披一件塑料布什么的,也好遮遮水,而李雪健拒绝了,一直坚持在“大雨”中拍完了这场戏。然而,他却冷得牙齿都在打颤了。殷桃给他披上一件大衣,泪水直流,“爸,您得爱惜您的身体啊!”这声“爸”,她是从心里喊出来的。
  亲情从剧情延伸到了生活
  拍《搭错车》,李雪健让殷桃自始至终都很感动。有一场戏是拍阿美到歌厅唱歌,而“哑父”却在外面焦急和苦等。李雪健向导演建议,要压缩他自己的戏份,给殷桃加戏。于是,导演安排殷桃从歌厅出来,一边望着夜空下的灯景,一边用手梳理自己的头发,然后又给她一个脸部特写。开拍前,李雪健对她说:“闺女呀,你别把阿美想那么复杂,她站在那里就是向往着什么,没别的,演得越自然越好。”经他这么一点拨,殷桃这场戏一次就通过了。
  后来,殷桃跟李雪健一起参加盛典活动,李雪健对她也是这样。他是光芒四射的演员,谁都认识他爱戴他。许多影迷涌向他,找他签名、合影。他一边满足影迷的要求,一边把殷桃介绍给观众:“她叫殷桃,主演过《局中局》、《垂直打击》、《女人这辈子》……好多好多呢。”这一“煽动”,观众认出来了,更涌向了她,找她签名合影了,而李雪健却站在某个角落,望着她,真诚地微笑。在殷桃看来,“我爸”就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对她特真诚,一直在扶植着她,烘托着她。殷桃开始明白:演戏最要紧的基本功是真诚,对人更要真诚。
  殷桃和李雪健以父女相称,是亲情从剧情里发展到了戏外。在《搭错车》中,殷桃是他的养女,没有血缘,但两者之间的感情却比血还浓。生活里,她不是李雪健的亲生儿女,可他像她亲爸一样疼爱她。李雪健拍完他在《搭错车》里的戏后,就离开了剧组,而殷桃还有几场戏得留在剧组继续拍。有一天,正在她赶拍一场戏的时候,李雪健突然出现在了她的面前。殷桃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可她又真切地听到了李雪健的话:“闺女,爸来看你了!”这一瞬间,殷桃泪如雨下……
  没几年,殷桃就主演了七八部被人称之为“精品大剧”的影视剧,可她更知道,是大家在提携她。正因为这样,她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有一次,她听朋友说,网上出现了有关她与某导演关系怎么怎么的报道,殷桃一下子懵了。当时,李雪健在另一个剧组拍戏,也听说了这事,连忙给殷桃打来电话,对她说:“闺女呀,爸爸信任你,爸爸不相信这事!”他还告诉殷桃,回击这样的“绯闻”,最好的办法就是挺直腰板。在殷桃无助的时候,李雪健的电话温暖了她。
  过了一段时间,李雪健突然来到殷桃所在的剧组。殷桃跑上前去,像见到了亲爸一样,扑在了他的怀抱里。殷桃问:“爸,您为什么要千里迢迢赶来看我?”他抚摸了一下殷桃的头,说:“我这当爸爸的来片场探班不行吗?谁叫你是我闺女。”那一刻,殷桃真的好感动。晚上,李雪健还约了几个朋友,也把殷桃拉上,要一起聚一聚。李雪健一向喜欢安静、独处,而且,他在2000年底就查出了身患鼻咽癌,拍片本身又很累的他需要的是休息、静养,可他为什么要动员朋友一起聚会呢?在跟他配戏的时候,殷桃就读懂了他的眼神和表情。这时,她从李雪健的眼睛里读到了他的良苦用心,也知道了他这次探班的真正来意,他是想让她跟朋友们在一起有说有笑,忘记“绯闻”给她带来的苦恼。
  正在大家高高兴兴的时候,有个朋友不知在跟李雪健耳语什么,眼睛还不时地看着殷桃。大家都知道,殷桃跟李雪健父女情深。殷桃想,这个朋友肯定不会在李雪健面前说我什么坏话。突然,平常厚道、谦和的李雪健拍起了桌子,大发雷霆:“殷桃是我闺女,她的为人我还不知道?你也信她有什么‘绯闻’?那是胡说八道!她是个好女孩!她本来就心烦,为什么不能给她快乐?”一时间,他把那个朋友批得大气不敢出。从此,如果圈子里的人传播殷桃的“绯闻”,李雪健遇上了,他就会跟人急。就是这样,李雪健像对待他的亲生女儿一样,时时刻刻都维护着殷桃的声誉。   李雪健老师是我“艺父”
  殷桃和李雪健都是片约很多的演员,在别离的日子里,他们的亲情也在延续。李雪健是大名人,找他拍戏的人自然很多。殷桃也有自己的片约。所以,她跟李雪健相聚的时间并不多。李雪健是个顶顶实在的人,演任何角色,他都不会敷衍,满脑子就是人物呀角色呀,于是,他就有了失眠症。殷桃劝过他,别这么透支自己的身体,要爱惜自己。可他不听,还说:“如今的年轻演员比我演得好多了,我要松懈,那还会有饭吃吗?”殷桃知道,这是他的谦辞,但谦辞之中又蘊藏了他对演艺的敬业精神。殷桃拿他没办法,就买了一个录音机,灌录了很多他喜欢的民歌民乐,还有很多的幽默和笑话,然后就寄给李雪健,并嘱他晚上睡觉时听一听,给他催眠。这一招果然还灵,没几天,李雪健给殷桃来电话,说他的睡眠好多了,气色也好多了。
  不过,别离的时间长了,就会有惊喜的相见场面。有一次,殷桃正在北京录制一台大型晚会,那天,演播大厅来了许多的观众。殷桃站在台上,向现场的观众朋友看了看。她眼睛一亮,看到了她“爸”。她很惊喜,可前几天跟他联系的时候,他还说他正在拍《新上海滩》,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她“爸”笑了笑,很慈祥的样子。早年,她去考军艺,她亲爸也是这样的表情啊!等节目录制之后,殷桃迫不及待地就跑到李雪健面前,“爸,您怎么来了?”李雪健捏了一下她的鼻子,说:“傻闺女,爸惦记你嘛。”殷桃的心一热:在北京读军艺的时候,她亲爸大老远来看我,也是这样的动作,也是这样的一句话。殷桃说:“爸,见到您,我真高兴。爸,我很牵挂您。”
  作为女儿,殷桃十分挂念李雪健。李雪健岁数越来越大,片约那么多,演戏又是一份又苦又累的活,所以,殷桃很担心他,不管走到哪,她都会祝福他健康、平安。
  殷桃的亲生父亲是个很通情达理的人。他知道女儿认李雪健为爸后,很高兴,还要求女儿跟李雪健父女关系永远延续下去。有一天,他还给女儿打电话,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李雪健老师对你的人生帮助比我要大多了,你叫他‘爸’一点也不过,把他当爸看,也没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跟李老师像父女,我放心。”
  在圈内,殷桃有“收视公主”之美称,但她仍然期待跟李雪健新的合作。李雪健对她曾说过,他是个大众化的演员和平民化的演员,他演戏是演给老百姓看的。跟他合作过几次,殷桃有一些心得。殷桃记得,她有一天走在北京的前门大街上,一个老大妈盯着她看了半天,突然又抱着她,哭了起来。正在她莫名其妙的时候,老大妈说:“你就是那个阿美吧?你的命真苦,但孩子呀,你也很幸运,因为你有个好‘哑父’啊!”殷桃饰演的角色这么深入人心,她得感谢李雪健,因为是他带动她把阿美这个人物演得真实。或者说,是他饰演的角色具有强大的冲击力,才让观众记住了“哑父”,因而才记住了她这个“阿美”,她是沾了“哑父”李雪健的光。所以,殷桃很希望有更多的戏能跟李雪健合作,学他的演技,更学他的人品。
  摘自《妇女生活》
其他文献
艾迪在北京上的大学、就业,母亲总是含沙射影敲打她,出门在外,别占便宜,小心被便宜咬到。  跟艾迪一起进公司的几个姑娘,珠做了文秘;倩做了前台;艾迪干自己本行,做设计。珠跟上司出入社交场合,华丽的妆容,招摇显摆,没多久就被开了,据说上司夫人在公司有眼线。其实艾迪发现是上司找茬开的珠,开了再招,每个姑娘都有自己的味道。珠不甘心,曾路截上司。不甘心也没用,昔日再好,一旦翻脸,都很难堪。上司没下车,车反而
期刊
我很羡慕爱情里的一种人,那就是,爱时轰轰烈烈,分时干干脆脆,绝不拖泥带水,藕断丝连。  也许很多人觉得此类人太过绝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如果爱情真的能说断就断,那还算爱吗?  可话说回来,纠结于一段无望而枯萎的感情,反复遥望,折磨自己,难道就是所谓的真爱吗?  1  大部分人纠结感情,无非有两点。  一是因为自己的执念太深,不甘占上风,即便明知无望也要苦命纠缠,因为不甘心啊!  二是所爱之人当断不
期刊
1900年,时年28岁已为人夫、为人父的梁启超,与在异国长大的华商女儿何蕙珍在檀香山一见钟情。其时正被清政府悬赏通缉的梁启超,为奔走政事及筹款事,拟从逃亡地日本横滨乘船赴美。不意船抵檀香山,因时疫流行,各港口禁止船只出入,梁启超被迫滞留檀香山数月。梁名声在外,何蕙珍之父是当地名绅,遂设家宴迎接梁启超。席间担任梁的翻译的就是年方二十的何蕙珍。梁启超后来写道,“余初见蕙珍,见其粗头乱服如村姑,心忽略之
期刊
不见一个男人多年,他的变化其实不会很大,顶多是秃了头或长了个小肚子。可是,不见一个女人一段时间,她的变化却可以很大。不是变好,便是变坏。  有些女人,几年不见,忽然苍老了。这不是岁月的痕迹,而是生活的痕迹。同样年纪的两个女人走在一起,其中一个也许会显得比较年轻,可见岁月催人老,也有快和慢。  我们无法选择岁月,却有权选择过怎样的生活。  有些女人,本来不算漂亮,几年不见,却像换了个人似的,容光焕发
期刊
在意大利迷上厨艺 无心插柳成“网红”  在网上红透半边天的“文大美丽”,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女子。她原在一家航空公司工作,2002年,老公被派到意大利工作,她辞职作为随行家属陪同前往。  身处异国他乡,总得自己找点乐子吧。一天,备感无聊的文大美丽无意间在公寓里发现了房东的烤箱,于是就开始照着食谱做蛋糕。第一次的经历很惨痛,那一整天,文大美麗从早晨到夜里,连续失败了13次,直到第14次才成功。当时她想:
期刊
1  网上有一段子:女人不是水做的,而是汽水做的,千万不能摇,一摇就炸,要捧着。  这句话实在是说出了感情中与女人相处的真谛,只可惜不少男人不懂。  朋友有次处理了一个小事故。  一位女士变道不规范撞了别人的车,不是很严重,但她显然吓到了,连连给丈夫打电话。过了不久,丈夫急匆匆赶到,女士像是见了救星,赶紧跑过去,满眼都是感动。  可就当朋友觉得这两人真有爱时,很快画风突变。  事故一处理完,丈夫开
期刊
小S曾经说过,要么瘦要么死。我想说,最好的整容不是动刀子,而是控制体重。  也许会有女权主义者反驳说,不要用严苛的标准来逼迫自己,我们并不是男权审美的牺牲品。可是,谁说你要瘦要美,是为了取悦他人。  大一的时候,也许是因为摆脱了学业压力,暴饮暴食的我体重陡增到120斤,那时候,我整个人的心态都变了:反正已经那么胖了,也懒得追求穿衣风格,抓到什么套上就走;经常夜里12点还在打游戏,饿了就吃垃圾食品,
期刊
所谓“各就各位”,不是家庭成员的简单忙碌,而是协调作战,让幸福递进增长。  叶子加完班已是夜里10点了。推门进屋,电视开着,老公正低头划拉手机,女儿坐在地上玩纸飞机,满地都是五颜六色的纸片,茶几上还有汉堡和可乐……女儿看见叶子,献宝般拿着飞机给她看,“妈妈,爸爸教我叠的。”  叶子瞬间觉得肝疼。她一把抄起女儿手里的纸飞机,扔在地上,“都几点了,怎么还不睡觉?明天还上不上幼儿园?还有你,为什么给孩子
期刊
因相亲而结合的婚姻,往往会把人品放在第一位。  为什么呢?很简单,两人并无太深的感情基础。若是在一起生活,来日漫漫,怎么保证自己能稳稳妥妥地过好日子?这筹码,当然得放在对方的人品上。  可若是因恋爱而结合的婚姻,最容易被忽略的往往是人品。  人品的重要性,人尽皆知。可是一旦确定了恋爱关系,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把对方的人品放在爱情的诸多考量之后。  眼前的这个人,对众人和世事总抱着怨毒的态度,可唯独对你
期刊
有许多在恋爱中的男女,对于对方是否另有所爱,总是时常感到不安。  對方即使另有所爱,也不会让你知道,但从对方来信的所谓情书中,可以推测他的情感真假。  一般而言,假如他的来信断断续续,或信中从不把他的主要生活和工作告诉你,或时常给你些小烦恼,这种人十有八九,别有居心。  在信中常不能肯定地说出一件事或约定见面时间的,大多另有所爱,至少,对于你的感情也只是“候补”的心情。例如,“下星期六如果我不回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