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汉梁王陵寝位于河南省永城县芒砀山,史载其地为汉高祖刘邦斩蛇起兵之处,今尚有《汉高祖斩蛇碑》存此。
关于西汉梁国
西汉梁国始建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首任梁王为刘邦的大将彭越,《汉书·高帝纪》:“五年冬十月,高帝许以取睢阳以北至谷城皆以王彭越”:“号曰梁王,都定陶”。西汉建国以后,开始逐渐铲除异姓诸侯王,至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l97年)汉皇室以谋反的罪名铲除彭越,立皇子刘恢为梁王,辖有今河南东部、安徽西北部和山东西南部的大部地区。汉高祖死后,吕后当政,推行打击刘氏诸侯、分封外戚为诸侯王的政策,于吕后七年(公元前181年)更徙刘恢为赵王,封吕产为梁王(《吕后本纪》),吕后死后,刘氏宗族群起废除外戚诸侯,于吕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八月杀吕产,徙济川王为梁王,九月诛灭梁王,梁国除,分其地为东郡和砀郡。
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汉皇室采纳贾谊以亲制疏的建议,徙封文帝之子淮阳王刘武为粱王,此即粱孝王,与汉景帝同为窦太后之子。因梁孝王为西汉皇帝之嫡亲,故而封赐极厚,拥有天下膏腴之地四十余城,皆为大县。其富足之程度堪比皇室, “广睢阳县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白宫东连属于平台三十余里,得赐天下旌旗,出从干乘万骑,东西驰猎,拟于天子”;又“多作兵器弩弓矛数十万,而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在西汉文景时期,梁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达到了最强盛的阶段。
梁孝王死后,汉景帝一分其国为梁、济川、济东、山阳和济阴五国,实力大为削弱。所分五国中,有四国皆一代而绝,唯梁国延续了八代九王共二百余年,直到王莽断汉后,其国乃绝,事见《汉书-文三王传》。
梁王陵寝玉器
河南永城芒砀山西汉梁王陵寝,是从梁孝王葬砀开始的,目前已在陵寝区发现了八处共十四座大型陵墓,正与西汉粱国之王世相合。墓葬的结构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岩石中凿洞为墓,即“斩山为廓,穿石为藏”,另 类是在山顶上开凿石坑,其上覆之以土。根据考古勘察资料,梁王陵寝大致分为三个区域,即宝安山陵区、僖山陵区和夫子山陵区,本文所介绍的玉器,就是1986年在僖山陵区内的号汉墓出土的。
僖山一号汉墓出土的玉器种类很多,大致分为丧葬用玉、礼仪用玉、装饰用玉三种,品类分别有金缕玉衣、玉戈、玉圭、玉剑饰、玉佩饰等,其时代大多在西汉晚期。
丧葬用玉
丧葬玉是汉代玉器中最有特色的部分,由玉衣、九窍塞、口含、手握几部分组成。玉衣起源于东周时期的“覆面缀玉”和“缀玉衣服”,至西汉前期,也只有头罩、手套和玉鞋,完整的玉衣应形成于西汉中期以后。梁王陵墓所出的玉衣形制与河北满城中山王夫妇墓、广州南越王墓所出土玉衣大体近似,其外观与人体相同,分头罩、面罩、上衣、裤筒、手套和玉鞋七部分制作。上衣由前片、后片和左右袖筒组成;左右裤筒按人体下肢的形状制作;手作握拳状;鞋为方头,平底,高腰。全套玉衣共用玉片2008片,玉片之间都用金丝加以编缀(图一)汉代人相信用金玉塞盖九窍,可以使人体不朽,故贵族墓中常见九窍塞。九窍塞是指人体九窍的塞盖用玉,包括眼盖、鼻塞和耳塞各二件,口塞、肛门塞、阴颈罩或阴门塞各一件,完备的九窍塞都出于玉衣墓中,如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永城梁王墓只见到鼻塞和耳塞两种,形制皆为圆柱形(图二),以白玉制作。口含是含在死者口中的玉制品,西汉时期的口含,大多为蝉形。以蝉为口含的习俗在西周时已经产生,如洛阳中州路西周墓中曾见到死者口中含玉蝉的实例,但口含玉蝉的普遍流行则在是西汉以后。西汉早期的玉蝉制作比较简单,至西汉中期晚期,玉蝉的制作趋于精致化。永城梁王陵墓所出之玉蝉以青玉制作,玉质温润晶莹,以洗炼的刀法刻出蝉的双眼、双翅和尖尾,形态生动逼真(图三)。手握是握于死者手中的玉器,这种习俗的起源亦在西周时期。西汉时期的手握玉有几种不同的形制,如玉璜、玉觹等都是手握之一种。但在西汉中期以后,流行以玉猪为手握的习俗。永城梁王墓所出玉猪,以褐色玉制作,呈卧伏状,以简炼的刀法雕出猪的嘴、耳和四肢,线条简洁生动(图四)。另外,在此墓中还发现死者的前胸和后背放置多块玉璧,这是应先秦时期玉璧和玉琮敛尸习俗的遗留。
礼仪用玉
永城梁王陵墓还出土了一些礼仪用玉。从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两方面来看,西汉时期的礼仪用玉与先秦时期有很大的不同。据文献记载,先秦礼仪用玉有璧、琮、圭、璋、琥、璜等六种。到西汉时期,这六种玉礼器只有圭、璧还继续使用,其余四种或变为玉饰品,或已停止制作。据汉代文献记载,西汉皇帝祭上帝宗庙时用圭,祭天神泰一时用璧,祭山川河岳时用圭璧。永城所出玉圭与河北满城中山王墓所出土之圭相似,以青玉琢成,有灰色斑,上端尖首,下端平直,近底部有一小圆形孔,通体素面(图五)。除玉圭以外,永城梁王墓还出有青玉戈和碧玉钺各件,青玉戈以青玉琢成,两面皆饰勾连云纹,琢磨极精细(图六),碧玉钺以碧玉制成,其刃部为半圆形,銎部呈长方形,銎口饰阴刻卷云纹(图七)。这两件玉器显然是仿武器的形制而用于仪仗的礼仪用玉。
装饰用玉
玉装饰品是西汉玉器中最常见的一类,永城梁王墓所出玉装饰品有玉剑饰和玉佩饰两种。玉剑饰是佩剑上的装饰品,先秦时期,在士人以上的阶层流行佩剑的习俗,到西汉时期,这种习俗仍然继续流行,而且较先秦时期更为讲究,出现了以玉装饰的“玉具剑”。玉剑饰一般分为玉剑首、玉剑格、玉剑璏和玉剑珌四种,剑首是剑茎顶端的圆形玉饰物,剑茎和剑身之间的玉饰称为剑格,用于穿系佩戴的玉饰为剑璏,剑秘是剑鞘下端的玉饰物。永城梁王墓所出之玉剑格,以白玉制作,上有红色斑纹,一面以阴刻出兽面就卷云纹,另一面高浮雕龙纹,后面还有一小熊咬住龙的后腿,雕琢精致,构图生动(图八)。玉剑珌亦以白玉制作,局部有褐斑,体呈三角形刀尖状,两面均以透雕云纹为饰,中间雕镂勾连云纹(图九),其造型较为少见。梁王墓所出玉佩饰中有玉璜、韩形佩、玉舞人佩等数种,玉璜以白玉制作,整体呈扁平半环状,采用透雕和阴线刻两种工艺雕琢而成。璜两端雕成对称的连体龙首形,边沿雕饰卷云纹。上部中间有一长孔,两端各有一小圆孔(图十)。(世米韦)形佩由心形佩演变而来,亦以白玉制作,体为修长椭圆状,两侧透雕云纹,中间有一圆孔,通体采用双面雕法,雕琢精致,造型优美,近似韩和觹的合体(图十一)。玉舞人佩在西汉时期也比较流行,一般皆作“翘袖折腰”舞蹈之形,即一袖翘起越过头顶,一袖从腰部下垂,腰向一侧弯曲,此大约是文献记载的赵飞燕翘袖折腰舞蹈的形象。此外,还有墨玉雕成的玉贝形饰一件,形状似海贝,正面略突,背面平,中间有一凹槽,两侧有锯齿状牙口。
关于西汉梁国
西汉梁国始建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首任梁王为刘邦的大将彭越,《汉书·高帝纪》:“五年冬十月,高帝许以取睢阳以北至谷城皆以王彭越”:“号曰梁王,都定陶”。西汉建国以后,开始逐渐铲除异姓诸侯王,至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l97年)汉皇室以谋反的罪名铲除彭越,立皇子刘恢为梁王,辖有今河南东部、安徽西北部和山东西南部的大部地区。汉高祖死后,吕后当政,推行打击刘氏诸侯、分封外戚为诸侯王的政策,于吕后七年(公元前181年)更徙刘恢为赵王,封吕产为梁王(《吕后本纪》),吕后死后,刘氏宗族群起废除外戚诸侯,于吕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八月杀吕产,徙济川王为梁王,九月诛灭梁王,梁国除,分其地为东郡和砀郡。
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汉皇室采纳贾谊以亲制疏的建议,徙封文帝之子淮阳王刘武为粱王,此即粱孝王,与汉景帝同为窦太后之子。因梁孝王为西汉皇帝之嫡亲,故而封赐极厚,拥有天下膏腴之地四十余城,皆为大县。其富足之程度堪比皇室, “广睢阳县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白宫东连属于平台三十余里,得赐天下旌旗,出从干乘万骑,东西驰猎,拟于天子”;又“多作兵器弩弓矛数十万,而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在西汉文景时期,梁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达到了最强盛的阶段。
梁孝王死后,汉景帝一分其国为梁、济川、济东、山阳和济阴五国,实力大为削弱。所分五国中,有四国皆一代而绝,唯梁国延续了八代九王共二百余年,直到王莽断汉后,其国乃绝,事见《汉书-文三王传》。
梁王陵寝玉器
河南永城芒砀山西汉梁王陵寝,是从梁孝王葬砀开始的,目前已在陵寝区发现了八处共十四座大型陵墓,正与西汉粱国之王世相合。墓葬的结构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岩石中凿洞为墓,即“斩山为廓,穿石为藏”,另 类是在山顶上开凿石坑,其上覆之以土。根据考古勘察资料,梁王陵寝大致分为三个区域,即宝安山陵区、僖山陵区和夫子山陵区,本文所介绍的玉器,就是1986年在僖山陵区内的号汉墓出土的。
僖山一号汉墓出土的玉器种类很多,大致分为丧葬用玉、礼仪用玉、装饰用玉三种,品类分别有金缕玉衣、玉戈、玉圭、玉剑饰、玉佩饰等,其时代大多在西汉晚期。
丧葬用玉
丧葬玉是汉代玉器中最有特色的部分,由玉衣、九窍塞、口含、手握几部分组成。玉衣起源于东周时期的“覆面缀玉”和“缀玉衣服”,至西汉前期,也只有头罩、手套和玉鞋,完整的玉衣应形成于西汉中期以后。梁王陵墓所出的玉衣形制与河北满城中山王夫妇墓、广州南越王墓所出土玉衣大体近似,其外观与人体相同,分头罩、面罩、上衣、裤筒、手套和玉鞋七部分制作。上衣由前片、后片和左右袖筒组成;左右裤筒按人体下肢的形状制作;手作握拳状;鞋为方头,平底,高腰。全套玉衣共用玉片2008片,玉片之间都用金丝加以编缀(图一)汉代人相信用金玉塞盖九窍,可以使人体不朽,故贵族墓中常见九窍塞。九窍塞是指人体九窍的塞盖用玉,包括眼盖、鼻塞和耳塞各二件,口塞、肛门塞、阴颈罩或阴门塞各一件,完备的九窍塞都出于玉衣墓中,如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永城梁王墓只见到鼻塞和耳塞两种,形制皆为圆柱形(图二),以白玉制作。口含是含在死者口中的玉制品,西汉时期的口含,大多为蝉形。以蝉为口含的习俗在西周时已经产生,如洛阳中州路西周墓中曾见到死者口中含玉蝉的实例,但口含玉蝉的普遍流行则在是西汉以后。西汉早期的玉蝉制作比较简单,至西汉中期晚期,玉蝉的制作趋于精致化。永城梁王陵墓所出之玉蝉以青玉制作,玉质温润晶莹,以洗炼的刀法刻出蝉的双眼、双翅和尖尾,形态生动逼真(图三)。手握是握于死者手中的玉器,这种习俗的起源亦在西周时期。西汉时期的手握玉有几种不同的形制,如玉璜、玉觹等都是手握之一种。但在西汉中期以后,流行以玉猪为手握的习俗。永城梁王墓所出玉猪,以褐色玉制作,呈卧伏状,以简炼的刀法雕出猪的嘴、耳和四肢,线条简洁生动(图四)。另外,在此墓中还发现死者的前胸和后背放置多块玉璧,这是应先秦时期玉璧和玉琮敛尸习俗的遗留。
礼仪用玉
永城梁王陵墓还出土了一些礼仪用玉。从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两方面来看,西汉时期的礼仪用玉与先秦时期有很大的不同。据文献记载,先秦礼仪用玉有璧、琮、圭、璋、琥、璜等六种。到西汉时期,这六种玉礼器只有圭、璧还继续使用,其余四种或变为玉饰品,或已停止制作。据汉代文献记载,西汉皇帝祭上帝宗庙时用圭,祭天神泰一时用璧,祭山川河岳时用圭璧。永城所出玉圭与河北满城中山王墓所出土之圭相似,以青玉琢成,有灰色斑,上端尖首,下端平直,近底部有一小圆形孔,通体素面(图五)。除玉圭以外,永城梁王墓还出有青玉戈和碧玉钺各件,青玉戈以青玉琢成,两面皆饰勾连云纹,琢磨极精细(图六),碧玉钺以碧玉制成,其刃部为半圆形,銎部呈长方形,銎口饰阴刻卷云纹(图七)。这两件玉器显然是仿武器的形制而用于仪仗的礼仪用玉。
装饰用玉
玉装饰品是西汉玉器中最常见的一类,永城梁王墓所出玉装饰品有玉剑饰和玉佩饰两种。玉剑饰是佩剑上的装饰品,先秦时期,在士人以上的阶层流行佩剑的习俗,到西汉时期,这种习俗仍然继续流行,而且较先秦时期更为讲究,出现了以玉装饰的“玉具剑”。玉剑饰一般分为玉剑首、玉剑格、玉剑璏和玉剑珌四种,剑首是剑茎顶端的圆形玉饰物,剑茎和剑身之间的玉饰称为剑格,用于穿系佩戴的玉饰为剑璏,剑秘是剑鞘下端的玉饰物。永城梁王墓所出之玉剑格,以白玉制作,上有红色斑纹,一面以阴刻出兽面就卷云纹,另一面高浮雕龙纹,后面还有一小熊咬住龙的后腿,雕琢精致,构图生动(图八)。玉剑珌亦以白玉制作,局部有褐斑,体呈三角形刀尖状,两面均以透雕云纹为饰,中间雕镂勾连云纹(图九),其造型较为少见。梁王墓所出玉佩饰中有玉璜、韩形佩、玉舞人佩等数种,玉璜以白玉制作,整体呈扁平半环状,采用透雕和阴线刻两种工艺雕琢而成。璜两端雕成对称的连体龙首形,边沿雕饰卷云纹。上部中间有一长孔,两端各有一小圆孔(图十)。(世米韦)形佩由心形佩演变而来,亦以白玉制作,体为修长椭圆状,两侧透雕云纹,中间有一圆孔,通体采用双面雕法,雕琢精致,造型优美,近似韩和觹的合体(图十一)。玉舞人佩在西汉时期也比较流行,一般皆作“翘袖折腰”舞蹈之形,即一袖翘起越过头顶,一袖从腰部下垂,腰向一侧弯曲,此大约是文献记载的赵飞燕翘袖折腰舞蹈的形象。此外,还有墨玉雕成的玉贝形饰一件,形状似海贝,正面略突,背面平,中间有一凹槽,两侧有锯齿状牙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