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陈鹤琴先生也曾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幼儿智力、能力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孔子曰:“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可见,幼儿可塑性非常强,幼儿期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
幼儿期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品德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及认知学习习惯等,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以受益终生。然而,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优越的物质生活给幼儿提供了良好生活学习环境,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容易导致幼儿养成任性、挑食、依赖等不良的行为习惯,从而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而且,当前功利主义导向下的教育使得我们往往单纯关注幼儿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而无形中忽视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其中就包括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对此,幼儿园和幼儿家长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共同推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密切家园合作,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营造良好的环境,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幼儿园要致力于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幼儿园教育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幼儿园来看,培养幼儿良好习惯主要靠教师,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首先,幼儿园教师要注意制定规范,加强练习,并予以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通过许多小事积累、培养和训练出来的。幼儿园教师首先要制定规范和行为准则,对于自觉遵守规范的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多肯定,坚持正面教育,从而矫正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
比如,小朋友们“排排坐吃果果”的时候,如果吃完水果地面保持很干净,这时候老师应该对小朋友们提出表扬,以促进这种良好习惯的保持。同时,对于幼儿不好的习惯要进行引导,使幼儿在宽容、理解中自觉地改正过失,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其次,教师要注意做好表率作用,并有意识地在幼儿中树立典型和榜样。观察、模仿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幼儿往往把教师当作自己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和学习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深刻影响。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教师不仅要做到“学高为师”,更要做到“身正为范”,凡是以身作则,时时处处都要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树立正确榜样,真正成为幼儿的表率,使幼儿在良好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习惯。此外,教师还应注意在幼儿当中树立典型和榜样人物,多表扬表现好的小朋友,并引导其他小朋友自觉向榜样看齐。
再次,教师要学会利用资源,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氛围。良好的环境氛围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教师要学会利用幼儿园相关资源,创设情境,为幼儿习惯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比如,对于制定的行为规范可以进行环境创设,精心设计,将一些好的行为习惯与卡通人物相结合,张贴在楼道里,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引导幼儿遵守规则,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还可以在走廊或教室角落创设“衣帽间”,提供小衣架和衣橱,鼓励孩子们自己挂取和摆放,并加以指导,从而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的生活习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体验到“自食其力”的快乐和成就感。
二、利用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家庭教育是影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家人的习惯、生活作风、思想品德对孩子个性、习惯和品德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的配合,会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家园教育的不一致则会对幼儿园教育产生抵消作用。
从家庭方面来看,在幼儿习惯养成的教育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一些家长对培养幼儿良好习惯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没有有意识地进行引导。还有一些家长过于溺爱幼儿,不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不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格。此外,家园之间的教育缺乏一致性和同步性,导致幼儿在幼儿园习得的一些良好的行为得不到有效强化,从而不利于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比如,幼儿园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有些家长却全部包办,认为孩子干不好,或者过分溺爱孩子而不给孩子尝试的机会,从而使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存在脱节现象。
因此,幼儿园不仅要在教育理念上与家长达成一致,更要在方法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有效的家园合作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一方面,幼儿园要加强家园沟通,让家长随时了解幼儿园动态。幼儿园教师要注重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定期开展家长会,开设幼儿园网站,并合理利用QQ群、微信等网络互动平台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开辟“家园共育”“班级快讯”“班级相册”等栏目,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和对幼儿习惯培养的要求和目标,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家庭中得到延伸和巩固,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比如,夏天着重培养孩子勤洗手的习惯,冬天培养孩子自己穿脱衣服的习惯等,让家长密切配合老师。
另一方面,幼儿园要帮助家长转变错误认识,教会家长掌握教育方法和技巧。幼儿园可以定期举办家长学校、家长半日开放活动,开展集中培训,聘请幼教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为家长发放“亲子小报”等学习资料,提高家长对幼儿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视程度,帮助家长认识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同时,为家长提供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方法和策略,并针对幼儿的特殊情况提供个别指导等,让家长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幼儿园教师进行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
总之,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成长影响巨大,因此,家园两方必须协力合作,通过多种渠道,循序渐进,为幼儿提供健康、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共同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幼儿期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品德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及认知学习习惯等,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以受益终生。然而,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优越的物质生活给幼儿提供了良好生活学习环境,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容易导致幼儿养成任性、挑食、依赖等不良的行为习惯,从而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而且,当前功利主义导向下的教育使得我们往往单纯关注幼儿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而无形中忽视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其中就包括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对此,幼儿园和幼儿家长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共同推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密切家园合作,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营造良好的环境,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幼儿园要致力于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幼儿园教育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幼儿园来看,培养幼儿良好习惯主要靠教师,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首先,幼儿园教师要注意制定规范,加强练习,并予以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通过许多小事积累、培养和训练出来的。幼儿园教师首先要制定规范和行为准则,对于自觉遵守规范的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多肯定,坚持正面教育,从而矫正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
比如,小朋友们“排排坐吃果果”的时候,如果吃完水果地面保持很干净,这时候老师应该对小朋友们提出表扬,以促进这种良好习惯的保持。同时,对于幼儿不好的习惯要进行引导,使幼儿在宽容、理解中自觉地改正过失,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其次,教师要注意做好表率作用,并有意识地在幼儿中树立典型和榜样。观察、模仿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幼儿往往把教师当作自己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和学习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深刻影响。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教师不仅要做到“学高为师”,更要做到“身正为范”,凡是以身作则,时时处处都要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树立正确榜样,真正成为幼儿的表率,使幼儿在良好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习惯。此外,教师还应注意在幼儿当中树立典型和榜样人物,多表扬表现好的小朋友,并引导其他小朋友自觉向榜样看齐。
再次,教师要学会利用资源,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氛围。良好的环境氛围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教师要学会利用幼儿园相关资源,创设情境,为幼儿习惯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比如,对于制定的行为规范可以进行环境创设,精心设计,将一些好的行为习惯与卡通人物相结合,张贴在楼道里,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引导幼儿遵守规则,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还可以在走廊或教室角落创设“衣帽间”,提供小衣架和衣橱,鼓励孩子们自己挂取和摆放,并加以指导,从而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的生活习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体验到“自食其力”的快乐和成就感。
二、利用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家庭教育是影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家人的习惯、生活作风、思想品德对孩子个性、习惯和品德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的配合,会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家园教育的不一致则会对幼儿园教育产生抵消作用。
从家庭方面来看,在幼儿习惯养成的教育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一些家长对培养幼儿良好习惯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没有有意识地进行引导。还有一些家长过于溺爱幼儿,不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不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格。此外,家园之间的教育缺乏一致性和同步性,导致幼儿在幼儿园习得的一些良好的行为得不到有效强化,从而不利于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比如,幼儿园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有些家长却全部包办,认为孩子干不好,或者过分溺爱孩子而不给孩子尝试的机会,从而使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存在脱节现象。
因此,幼儿园不仅要在教育理念上与家长达成一致,更要在方法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有效的家园合作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一方面,幼儿园要加强家园沟通,让家长随时了解幼儿园动态。幼儿园教师要注重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定期开展家长会,开设幼儿园网站,并合理利用QQ群、微信等网络互动平台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开辟“家园共育”“班级快讯”“班级相册”等栏目,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和对幼儿习惯培养的要求和目标,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家庭中得到延伸和巩固,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比如,夏天着重培养孩子勤洗手的习惯,冬天培养孩子自己穿脱衣服的习惯等,让家长密切配合老师。
另一方面,幼儿园要帮助家长转变错误认识,教会家长掌握教育方法和技巧。幼儿园可以定期举办家长学校、家长半日开放活动,开展集中培训,聘请幼教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为家长发放“亲子小报”等学习资料,提高家长对幼儿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视程度,帮助家长认识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同时,为家长提供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方法和策略,并针对幼儿的特殊情况提供个别指导等,让家长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幼儿园教师进行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
总之,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成长影响巨大,因此,家园两方必须协力合作,通过多种渠道,循序渐进,为幼儿提供健康、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共同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