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盐酸坦洛新缓释片用于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比较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Ⅲ型前列腺炎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5例、对照组7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2片(0.4 mg)治疗,1次/d;对照组给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1片(0.2 mg)+淀粉片1片治疗,1次/d。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改善情况、白细胞计数及pH值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3%比8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1,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排尿症状、生活质量及NIH-CPSI总分分别为(5.13±4.02)分、(2.52±1.07)分、(3.64±3.25)分、(9.19±0.6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8.25±3.54)分、(3.28±1.87)分、(5.57±3.62)分、(16.47±0.38)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44、3.055、3.436、85.693,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计数、pH值分别为(12.65±5.88)×109/L、(6.29±0.20),均低于对照组低的(16.58±6.24)×109/L、(6.73±0.16),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70、14.878,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单项发生率及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40、0.207、0.000、0.000、0.362,均P>0.05)。

结论

应用0.4 mg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优于0.2 mg,且对安全性无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帕利哌酮应用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评分、催乳素(PRL)及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70例)和B组(70例),分别采用帕利哌酮和齐拉西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PANSS评分,催乳素(PRL)水平,体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7,P>0.05);两组治疗后PAN
目的分析Ⅰ期人工加长柄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3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Ⅰ期人工加长柄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其中男性65例,女性138例,统计入院时、术后2周、术后随访时患肢的harris评分、SF-36、VAS疼痛评分法的评分结果。对比3个时间段患者的患肢疼痛情况及髋关节评分等。结果203例高龄患者均获得随访,手术平均时间为83.64 min,术中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联合常规药物对老年COP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A(IL-17A)、趋化因子12(CXCL12)水平及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156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78)。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胸腺五肽皮下注射。测定治疗前后CD3+、CD4+、CD8+、CD4+/CD8+水平以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治疗前后测
目的探讨经乳晕微创小切口加吸脂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的临床应用及美容效果。方法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7例,治疗方法均采用乳晕微创切口加吸脂法皮下腺体全切。先行在需切除的乳房肥大区域皮下脂肪层注射脂肪裂解液,乳晕旁取1.0~2.0 cm切口,插入负压吸引器抽吸该区域内的脂肪组织,再经切口逐条切除腺体及残存的脂肪组织。术毕切口用可吸收线皮下缝合或皮肤粘合剂粘合,创面加压包扎。结果7例患者切口均达到I期愈合、胸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在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痔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P<0.05);两组治疗后肛门疼痛、肛门水肿、肛门瘙痒、便血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