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究性活动是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生地理知识内化、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路径。高中地理探究性活动教学设计策略有“微探究”策略、“生成性”策略、“融合性”策略、“媒介化”策略等。
[关键词]高中地理;探究性活动;教学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5-0095-02
探究性活动是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生地理知识内化、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路径。然而不少高中地理教师教学思维存在短视现象,对高中地理探究性活动的意义认识不够,导致探究性活动教学弱化,设计简单化、程式化。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教师要转变教学思维,积极探索地理探究性活动教学设计策略,全面提升探究性活动教学的有效性。
一、见微知著,巧妙运用“微探究”策略
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重,学习时间紧,而地理探究性活动需要一定的时间作为保障,巧妙运用“微探究”策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微探究”活动是相对于常规地理探究性活动的一种活动形式,它规模小,消耗的时间相对较少,但具有见微知著的效果,主题集中,耗时较少,可操作性强。高中地理探究性活动教学设计要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时间高度浓缩,主题集中且富有生活气息,活动目标明确,步骤井然,形式多样化。
如“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这部分内容,为了强化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微探究活动:
1.走进地方博物馆,查阅《地方志》,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了解你所在地区在不同阶段的地理状况,以及不同时期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情况、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等。
2.进行实地考察与体验,记录下你所在地区当前的地理状况,搜集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料,记录下人们的生产情况。
3.采用对比的形式,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探究造成各地生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差异的原因。
这一探究性活动内容相对集中,主要以纵向为主线,学生的探究活动形式简单,主要包括资料查阅、实地考察,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跨度都较小,属于微探究活动,然而却收到了见微知著的效果,学生动手能力与探究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对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认识更加深刻。
二、相时而动,合理运用“生成性”策略
高中阶段学生学习时间非常紧张,开展高频率的探究性活动显然是不实际的,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做到“相时而动”,抓住适当的时机,根据高中地理教学的需要,合理地运用“生成性”策略,捕捉探究性活动开展的时机,创造探究情境,从而达到“点时成金”的效果,提高高中地理探究活动有效性。“相时而动”中“时”的内涵包括“天时”“人时”,即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与国内外重大的事件,从中生发探究性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在教学时,为强化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认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地理信息技术”的优势及其应用,我运用“生成性”策略,结合我国的“北斗”开展探究性活动:
1.搜集网络资料,了解2017年“北斗”产生的经济效益。
2.搜集“北斗”应用于农业的案例。
3.探究:“北斗”在提高研究工作精度、质量,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以及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优越性。
这一探究性活动教学设计将地理教学内容与时事大事件有机结合起来,既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又将时事与地理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搭建了场景,有效激发了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三、学科跨越,灵活运用“融合性”策略
现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开放性,地理学科涉及自然与人文两个领域,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自然地理部分往往与物理、生物、化学和信息技术存在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能够解放思想,打破探究性活动学科局限性,实现学科跨越,灵活运用“融合性”策略,将大大提升高中地理探究性活动设计的效用。
在高中地理探究性活动设计中,我们要注意突出地理“主体”地位,不能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要坚持互补互利的原则,寻找地理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点;最后,活动要具有适应性,即活动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具有“可活动性”与探究价值。
如“次生盐渍化”的学习,我设计了如下探究性活动:
1.根据教材内容,探究次生盐渍化的形成。
2.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次生盐渍化”中蕴含的科学知识。
3.根据“次生盐渍化”中蕴含的科学知识或原理,请你尝试提出解决“次生盐渍化”问题的举措。
通过探究活动,学生了解到由于水质不佳或氮肥施用过量等,会出现氮素过剩,导致土壤中可溶性盐类浓度过高,从而加重盐渍化程度,最终出现“次生盐渍化”现象。探究性活动不仅深化了学生对“次生盐渍化”的了解,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全面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四、与时俱进,适度运用“媒介化”策略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不少高中学校建立起地理活动教室,充分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在高中地理探究性活动设计中,教师要根据探究内容,做到与时俱进,适度运用“媒介化”策略,开展虚拟探究性活动。虚拟探究性活动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地理活动时间与空间问题,让学生能够利用现代媒体,用最短的时间,足不出户就能够进行探究性活动,不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同时也有效解决了地理探究性活动经费短缺与活动安全问题。
在地理探究性活动中运用“媒介化”策略,需要师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化素养,因此,地理教师要加强与信息技术教师的互动,基于“媒介化”策略对学生信息化素养的需要,不断提升学生信息获取、加工、处理、整合与运用等能力。
如“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过程分析”这部分内容,我利用信息技術引导学生开展模拟探究性活动。首先,我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营造热带雨林氛围。其次,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过程。学生亲身参与模拟,在模拟体验的基础上,对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过程进行探究,从而对这一过程形成清晰的认识:在强大生命活动推动下,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循环旺盛;植物在快速生长的同时,形成枯枝落叶,很快就被分解者分解,所释放的养分又直接被根系再吸收以继续维持植物的快速生长。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中的土壤一般很贫瘠。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学生通过模拟探究活动,强化了过程性认识,也对地上植被形成新的认识:地上植被是雨林生态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
需要注意的是,“媒介化”策略运用要适度,尽管这一活动策略具有省时、经济、安全等优势,但是现场感不强,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总之,探究性活动是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社会性的重要路径。高中地理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探究性活动对提升学生地理综合素养的意义,不断探寻地理探究性活动教学设计的策略,突出学生在探究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认知特点与兴趣爱好,尊重地理学科的一般规律,使探究性活动成为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有效路径,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实践性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申风良.高中地理探究型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J].生活教育,2014(s1).
[2] 李一红.基于探究性学习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7(12).
[3] 郭遂宁.高中地理课程中探究性活动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5(77).
[4] 胡唐明.指向中学地理“主题式学习”的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探析[J].江苏教育研究,2015(34).
(责任编辑 周侯辰)
[关键词]高中地理;探究性活动;教学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5-0095-02
探究性活动是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生地理知识内化、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路径。然而不少高中地理教师教学思维存在短视现象,对高中地理探究性活动的意义认识不够,导致探究性活动教学弱化,设计简单化、程式化。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教师要转变教学思维,积极探索地理探究性活动教学设计策略,全面提升探究性活动教学的有效性。
一、见微知著,巧妙运用“微探究”策略
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重,学习时间紧,而地理探究性活动需要一定的时间作为保障,巧妙运用“微探究”策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微探究”活动是相对于常规地理探究性活动的一种活动形式,它规模小,消耗的时间相对较少,但具有见微知著的效果,主题集中,耗时较少,可操作性强。高中地理探究性活动教学设计要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时间高度浓缩,主题集中且富有生活气息,活动目标明确,步骤井然,形式多样化。
如“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这部分内容,为了强化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微探究活动:
1.走进地方博物馆,查阅《地方志》,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了解你所在地区在不同阶段的地理状况,以及不同时期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情况、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等。
2.进行实地考察与体验,记录下你所在地区当前的地理状况,搜集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料,记录下人们的生产情况。
3.采用对比的形式,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探究造成各地生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差异的原因。
这一探究性活动内容相对集中,主要以纵向为主线,学生的探究活动形式简单,主要包括资料查阅、实地考察,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跨度都较小,属于微探究活动,然而却收到了见微知著的效果,学生动手能力与探究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对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认识更加深刻。
二、相时而动,合理运用“生成性”策略
高中阶段学生学习时间非常紧张,开展高频率的探究性活动显然是不实际的,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做到“相时而动”,抓住适当的时机,根据高中地理教学的需要,合理地运用“生成性”策略,捕捉探究性活动开展的时机,创造探究情境,从而达到“点时成金”的效果,提高高中地理探究活动有效性。“相时而动”中“时”的内涵包括“天时”“人时”,即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与国内外重大的事件,从中生发探究性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在教学时,为强化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认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地理信息技术”的优势及其应用,我运用“生成性”策略,结合我国的“北斗”开展探究性活动:
1.搜集网络资料,了解2017年“北斗”产生的经济效益。
2.搜集“北斗”应用于农业的案例。
3.探究:“北斗”在提高研究工作精度、质量,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以及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优越性。
这一探究性活动教学设计将地理教学内容与时事大事件有机结合起来,既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又将时事与地理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搭建了场景,有效激发了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三、学科跨越,灵活运用“融合性”策略
现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开放性,地理学科涉及自然与人文两个领域,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自然地理部分往往与物理、生物、化学和信息技术存在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能够解放思想,打破探究性活动学科局限性,实现学科跨越,灵活运用“融合性”策略,将大大提升高中地理探究性活动设计的效用。
在高中地理探究性活动设计中,我们要注意突出地理“主体”地位,不能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要坚持互补互利的原则,寻找地理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点;最后,活动要具有适应性,即活动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具有“可活动性”与探究价值。
如“次生盐渍化”的学习,我设计了如下探究性活动:
1.根据教材内容,探究次生盐渍化的形成。
2.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次生盐渍化”中蕴含的科学知识。
3.根据“次生盐渍化”中蕴含的科学知识或原理,请你尝试提出解决“次生盐渍化”问题的举措。
通过探究活动,学生了解到由于水质不佳或氮肥施用过量等,会出现氮素过剩,导致土壤中可溶性盐类浓度过高,从而加重盐渍化程度,最终出现“次生盐渍化”现象。探究性活动不仅深化了学生对“次生盐渍化”的了解,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全面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四、与时俱进,适度运用“媒介化”策略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不少高中学校建立起地理活动教室,充分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在高中地理探究性活动设计中,教师要根据探究内容,做到与时俱进,适度运用“媒介化”策略,开展虚拟探究性活动。虚拟探究性活动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地理活动时间与空间问题,让学生能够利用现代媒体,用最短的时间,足不出户就能够进行探究性活动,不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同时也有效解决了地理探究性活动经费短缺与活动安全问题。
在地理探究性活动中运用“媒介化”策略,需要师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化素养,因此,地理教师要加强与信息技术教师的互动,基于“媒介化”策略对学生信息化素养的需要,不断提升学生信息获取、加工、处理、整合与运用等能力。
如“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过程分析”这部分内容,我利用信息技術引导学生开展模拟探究性活动。首先,我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营造热带雨林氛围。其次,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过程。学生亲身参与模拟,在模拟体验的基础上,对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过程进行探究,从而对这一过程形成清晰的认识:在强大生命活动推动下,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循环旺盛;植物在快速生长的同时,形成枯枝落叶,很快就被分解者分解,所释放的养分又直接被根系再吸收以继续维持植物的快速生长。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中的土壤一般很贫瘠。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学生通过模拟探究活动,强化了过程性认识,也对地上植被形成新的认识:地上植被是雨林生态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
需要注意的是,“媒介化”策略运用要适度,尽管这一活动策略具有省时、经济、安全等优势,但是现场感不强,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总之,探究性活动是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社会性的重要路径。高中地理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探究性活动对提升学生地理综合素养的意义,不断探寻地理探究性活动教学设计的策略,突出学生在探究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认知特点与兴趣爱好,尊重地理学科的一般规律,使探究性活动成为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有效路径,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实践性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申风良.高中地理探究型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J].生活教育,2014(s1).
[2] 李一红.基于探究性学习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7(12).
[3] 郭遂宁.高中地理课程中探究性活动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5(77).
[4] 胡唐明.指向中学地理“主题式学习”的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探析[J].江苏教育研究,2015(34).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