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恰克”家族的记忆

来源 :新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dingdeaiqing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萨克族因生活需要形成了带刀的习惯,因而对小刀的喜爱和讲究也非同一般,手工小刀工艺,曾经是牧民托了汗家庭引人自豪的手艺,目前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托了汗是玛纳斯县旱卡子滩乡牧民,今年56岁,是一个精神矍铄的哈萨克族老人,言谈温和。手工小刀传到他手里已经是第四代了。“我曾祖父名字就叫皮恰克(哈萨克语刀子之意),我们家族注定是打刀子的。”
   老人的汉语不是很流利,在与其连比带划的交谈中,一个百年哈萨克族四代“皮恰克”家族渐渐地呈现在了记者眼前。
  
  四代“皮恰克”家族
  
   16岁那年,托了汗开始跟父亲木合泰学打铁,但也只是坐在土块垒成的炉子前摇风箱,看着父亲打马掌,打小刀。一旦炉火点燃,父子间便没有了日常的说笑。父亲更多的是师傅般的严厉,而托了汗只能是学徒般的埋头干活。
   摇了3年风箱后,父亲才开始让托了汗帮锤。“帮锤就是抡大锤,干的是力气活,父亲抡小锤,他说那是技术活。”托了汗笑着回忆说,“看到一根根铁条变成一件件精美的马掌、小刀,多么有意思啊!那时我就是喜欢听‘叮当、叮当’的敲打声,喜欢听淬火时‘滋——’的声音,喜欢闻铁腥味。”
  但一开始父亲木合泰并没有教授托了汗打刀子手艺,而是让他先学打马掌、马掌钉。“马掌也不是随随便便打的,马跟人一样,走路都有向里偏或向外偏的习惯,你得根据它的走路习惯来打,打马掌也就成了看学徒能不能出师的标准。”
  那时候父亲整天都系着那件发油发亮的围裙,在简陋的炉火前、砧铁上敲打着,重复着单调的动作。铁匠炉前总是有三三两两围观的牧民,父亲歇下来擦汗的时候有人会敬上一支莫合烟。“那时,凡是铁家伙样样都是铁匠手工打出来的,生意都好得很,给私人打一副马掌能换一只羊腿呢。”
  5年之后,托了汗“出师”了。他告诉记者,打制一把小刀通常得花费一天的时间:钢板锻打成粗坯(有时还应顾客要求用錾子刻上云卷纹、菱形等花纹)之后,再用粗、细、扁、圆等式样的锉刀锉平磨光,淬火之后还要再用锉子锉,直至成型。开刃用手摇砂轮,因手摇砂轮转速不快不匀,磨出来刀刃面不够光,还得用磨石磨。
   哈萨克语称铁匠为“铁卖其”,而托了汗的曾祖皮恰克·巴依却被叫做“乌苏打”,这是对铁匠中技术最好的铁匠师傅的尊称。“哈萨克族匠人中最有能耐的要属铁匠、毡匠、鞭匠。基本上一代‘铁卖其’也就出两三个‘乌苏打’。”正在比试刀刃的托了汗似在告诉记者,又似在自言自语,“这些年,我们家出的刀子算起来少说也有上千把了吧。”
  祖辈的铁匠工具也随着手艺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在托了汗的铁匠铺里,除了砧铁、火钳、铁锤,还有一口两尺见方黄铜皮包裹的木“百宝箱”。虽经历百余年,但依然铮亮如新。看得出来,托了汗对它保护得很好,并经常精心擦拭。
   里面装着什么?托了汗笑着说那是秘密。
  
  小刀削铁不卷刃
  
   皮恰克家族的手工小刀从不在巴扎上摆摊出售。如想拥有一把,都要先订货,说好什么时间来取,于是经常有人从几十公里外的地方骑着马赶来订购。还有人将皮恰克家族的手工小刀作为馈赠亲友的上等礼物,有的家传刀刃已经磨成了一指宽,仍然锋利异常。可以说,在旱卡子滩及其周围一些地方,皮恰克家族的小刀比英吉沙的小刀还要出名。
  皮恰克家族的手工小刀,无论直把刀还是折刀,长度均在25公分左右。刀柄一般多用牛角、山羊角或是沙枣木、核桃木、铜皮制成。直把刀的刀鞘也是手工打制,刀鞘多用硬木或是牛皮革制成,并配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花纹图案。这些刀鞘内都有搭钩,有的还有卡簧,拔刀时须按住卡簧再拔,否则拔不出来。
   记者发现,比起巴扎上式样华美的机制小刀,皮恰克家族打制的小刀显得有些“黯然失色”。托了汗一直不愿使用白钢(用机器模具压制的不锈钢刀模)来提高打刀数量和收入,坚持用黑钢(自选材质纯手工锻打的刀坯)。虽然黑钢打制的小刀的最大缺点是容易生锈,但托了汗说“会生锈的刀才是好刀”。
  托了汗从木箱里取出几把小刀,铁匠铺间的光线有点昏暗,但记者分明感到了小刀冰冷的寒光。他随手拿起一把,抽出炉中的铁火钳在上面轻轻一削,即有铁屑飞落。“看看这刀的质量咋样?”托了汗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不敢说削铁如泥,但绝对能削铁不卷刃!”
   皮恰克家族的手工小刀式样并不花哨,只是卖给需要实用的人。可一旦拿在手中,那朴实而灵巧的感觉,却使人舍不得放下了。
   哈萨克族因生活需要形成了带刀的习惯,因而对小刀的喜爱和讲究也非同一般。既是装饰品,又是生产、生活、自卫时的陪伴品。宰杀牲畜、剥皮、收拾杂碎、吃肉、吃瓜、打猎、修理鞍具、制作皮缰绳,每逢春秋转场搭建毡房、削木桩,都离不开小刀。有的牧民不仅腰间佩带小刀,还在马鞭子把儿中藏有长柄刀子。虽然现在的生活方式转变了,然而这种传统一直保持到今天。对他们来说,刀不是伤人的凶器,而是如同筷子般的日常用品。
  
  传统工艺亟待保护
  
   托了汗告诉记者,制刀的工艺曾经是祖辈们引以自豪的手艺,到了自己这一代却“不行得很”。近年来牧民多数已经定居,自己家也养着马、羊,并种植牧草,并不靠打刀吃饭;牧民要买刀子巴扎上有的是,生意大不如以前了,有时十天半月才开一次炉。3年前,托了汗把铁匠铺改做了修理铺,打制小刀之余也给人做些焊补活。
   托了汗有3个儿子,大儿子在国外打工,小儿子在县城读高中,只有二儿子哈斯代尔学成了这门手艺。“打铁是粗活、累活、脏活,纯手工小刀又费力气又赚不了几个钱,儿子宁愿出去打工也不原跟我一起打刀子。”托了汗摇了摇头说。对这门祖传手艺的传承他很是担忧。
   记者采访半个月来,托了汗已经往50多公里外的县城跑了3趟。冬闲到了,他想让在城里打工的哈斯代尔回家跟自己一起打刀子。“冬天嘛工地活少了,我想让他回家来跟我一起打刀子。现在儿子还没有回来,过几天我再催催他。”老人解释道,“这门手艺得有举大锤的帮手才行,我一个人无法开炉。”
  记者从玛纳斯文体局了解到,托了汗老人的手工小刀工艺已被列入该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正在申报昌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角度讲,能够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身就说明其在历史地位和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意义,这是一个难得的契机。但县文体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负责人坦言,小刀工艺的保护现状令人堪忧。
  “知道哈萨克族有带刀习惯的人也许不少,但了解哈萨克族手工小刀制作工艺的人可能并不多。手工小刀虽然历史渊源流长,但长期以来手工小刀生产技艺全靠师徒口传心授传承或家族世代相传;手工小刀打制技术难度大,习艺周期长,特别是工序流程如冶炼、锻制、打造等学习辛苦,年轻人多不愿学,使其后继乏人。加之现代化机械生产对纯手工制作工艺的冲击,也使这一最具哈萨克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面临濒危局面。”
其他文献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掀开了新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1954年5月4日,《新疆青年报》在青年的节日里诞生,从此伴随新疆青年建设边疆、奉献青春的坚定步伐一路走来。    自治区成立50多年来,新疆工业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走向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从过去的“一黑一白”发展战略,到如今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锐意进取
期刊
站在1600亩的荒山面前,人会陡地感到自身的渺小与无助。然而,让荒山长满树的朴素愿望,让许登金和滕继功两位年轻人无所畏惧地扛起铁锨走进了北阳山——    2008年11月底,笔者来到许登金用生命浇灌的荒山——距离石河子市约10公里的北阳山时,看到他正顶着寒风,拼命地在挖树坑。尽管他用了10年的时间在荒山播绿,但在北阳山,除了十几棵大榆树分散在起伏的山峦中外,其余的1万多棵树,大多只有拇指一般粗细,
期刊
《新疆青年》(后更名《新晨》)作为青年的一个文化阵地,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热爱文学的青年,当年的“作家摇篮”栏目摇出了一位又一位影响很大的青年作家,本刊记者专访几位著名作家,让他们谈谈《新疆青年》与他们共同成长的渊源。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让这片苍凉的土地上充满了勃勃的生机,文化艺术迎来了大繁荣的时期,随着《新疆青年》的复刊,这里成了新疆青年创作的园地。《新疆青年》文化专栏吸引了许多
期刊
“你们不用再劝我了,我是坚决不会答应进行土地整合的!我的地种了20多年,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一旦整合,给我换些别人刚开荒的地,我怎么办啊?”博乐市达勒特镇喇嘛敖博北村村民王秀莲说着,狠狠地将自家的大门关上了。     土地分散,效率低    喇嘛敖博北村村支部书记王新忠站在门外,有些尴尬。为了村里能够全面进行土地整合,他几乎挨家挨户给村民们做思想工作。这已经是王秀莲第三次让他吃闭门羹了。王新忠难免
期刊
世界经济危机,国家宏观经济巨变,沿海城市中小企业被称为“尸横遍野”,在这种情况下,新疆企业受到多少影响?企业如何应对此次经济危机,面对未来经济走势?    原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裁现盛景网联培训集团董事长兼CEO彭志强应新疆诚和智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之邀来疆,近日分别在乌鲁木齐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徕远宾馆两地,连续两天对来自新疆地方及兵团两地的企业家,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提醒新疆企
期刊
24岁的小呆是一个同性恋,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直在从事着在同性恋群体中预防艾滋病的工作。他收获了自己的成就感和社会责任感,享受着被社会逐步接纳认同的过程。    在小呆的办公室,这个冷静的小伙子流露了些许兴奋。他刚参加完乌鲁木齐市人大常委会举行制定《乌鲁木齐市艾滋病防治条例》的立法听证会。此前,拿到条例草案的小呆仔细研究了其中的法条,这个法律专业毕业的年轻人,认真准备了自己的发言提纲,时间的关系
期刊
500期,总编理念的变奏曲伴随新疆的改革与发展,把握时代脉搏,奏响了青春的旋律。    档案:78岁,男,汉族  社龄:30年(1954年~1984年)  职务变迁:新疆青年杂志社副主编,后调往新疆《支部生活》任副总编  总编理念:名编名记办名刊     刘元吉:永远站在时代的前列  《新疆青年》杂志刚创办时,只有主编、副主编和编辑3个人,百业待兴,求贤若渴。  上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放的大潮使
期刊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传承了多少年,没有人能说得清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阿合奇县,位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全县在教育方面的投资可谓是“奢侈”,全县最好的建筑是学校,学校承载着孩子太多的希望和梦想!    初冬的阳光照耀着路上的行人,这是一群可爱的阳光少年,他们有的三五成群,追逐打闹,有的孤身一人埋头前行。一群少年爽朗的笑声,打破了校园的宁静,三三两两的学
期刊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一首儿歌在乌鲁木齐SOS儿童村7号家庭的房子里响起,看着孩子快乐地生活着,自治区十佳大学生李超凡的眼里噙着泪花,这是他走进SOS儿童村的一幕。   1985年,李超凡出生在山东省临沂市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童年没有像其他孩子在父母的襁褓中度过,在他两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在生活的压力下,母亲随后改嫁他人,小超凡从此开始了流浪生活,经常是这个月在姑姑家,下一个
期刊
重温大学时光    “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真的飞到了大学里,才发现并不像我们想得那么美。  大学不是天堂,不是温室,也不是游乐场,当然更不是地狱。十几年寒窗苦读考就的是继续深造的机会,你的身份还是学生,你的任务还是学习,没有什么了不起。在了解《大学时期要做的50件事》这本书之前,我们想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大学。  我们是曾经经历过大学生活并且已经走出象牙塔的过来人,我们曾经在大学里笑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