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语种的称呼实际上是个“小名”,它的“大名”或说“学名”应该叫非通用语。那么,哪些语言属于非通用语呢?
按照《联合国宪章》规定,有6种语言是联合国目前的通用工作语:英语、汉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也就是说,联合国的所有会议都有这些语言的口译,所有的官方文件,都打印或在网上出版这些语言的翻译版本。除此之外,其他语言当然就是非通用语了。
然而,在我国由于绝大部分中学开设的都是英语,各高校招生的外语专业也绝大部分都是英语专业,所以,在每年的高考中,大家普遍地把英语以外的语种统称为小语种。
我国高校招收的小语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欧洲语系,主要包括俄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捷克语、荷兰语、瑞典语、波兰语、匈牙利语、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保加利亚语、阿尔巴尼亚语、塞尔维亚语等;另一类是亚非语系,主更包括日语、朝鲜语、蒙古语、越南语,缅甸语、泰国语、老挝语、马来语、菲律宾语、束埔寨语、阿拉伯语、印度尼西亚语、乌尔都语、豪萨语、波斯语、普什图语、斯瓦希里语、僧迦罗语等。在这些小语种里,常年招生的有十多个,其他语种则是隔年或数年才招一次。
一个“小”字,说明这些语种并不常见,像欧洲语系里的一些语种,如德语、葡萄牙语,大家还知道或者听过这个名字,而亚非语系里的一些语种,如豪萨语、僧迦罗语,斯瓦希里语等语种,大多数人可能是闻所未闻。因为这些原因,小语种长期以来属于“冷门”专业。然而,谁也不曾料到,近年来小语种招生却是炙手可热,受到考生和家长的极力追捧。人们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原来在一些不起眼的小语种里,竞然蕴藏着精彩的大世界。
报名篇
留心观察,我们会发现,从2009年的11月开始到2010年1月,不少高校的保送生招生简章里面多了一项内容——小语种保送生。这主要是因为有的高校的小语种不再提前单招了。每年的这个时候,开设小语种专业的部分重点院校和外语院校会陆续在本校的招生网站上公布招收小语种保送生等形式的招生简章,并同时向有关省级招办、各类重点中学寄送详细的实施方案。
凡具有教育部规定的保送资格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均可以报考。
保送资格有两类,一类是竞赛类保送生,主要指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赛中获奖者;一类是外语类保送生,主要指高中阶段在具有推荐外语类保送生资格的17所外国语中学就读的品学兼优者。
竞赛类保送生既可以申请小语种专业,也可以申请非小语种专业;外语类保送生一般只能申请小语种专业。
绝大部分院校不接受个人报名,只接受中学推荐,推荐时还严格限制人数、报考语种、男女比例、最大年龄、是否应届生、身高五官等,最后再统一由中学填写推荐表上报到招生院校。
被推荐报名的同学,无论你最后是否被有关院校提前录取,都必须参加你户口所在地省级招办统一组织的高考报名,以获取高考考生号,省级招办将根据报考信息办理录取手续。
如果你觉得自己在外语方面确实非常优秀,而由于种种原因(或者就读的高中没有资格推荐;或者学校“推良不推优”),自己又没有获得被推荐资格,你也可以向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毛遂自荐,在数十所招收小语种保送生的院校中,这两所大学采用的是高中推荐和自荐两种报名方式。
误区拨正
1 小语种都是保送生招生?
保送生招生只是小语种录取的形式之一,另外还有2种招生形式你不可不知。第一种是小语种提前单独招生,即考生提前参加高校单独组织的外语考试,考试合格后,学校择优提前录取,考生不再参加高考。这种形式将在明年结束,今年考生幸运的话可以赶上少部分院校提前单招的未班车。第二种是眼普通专业一样,通过统一高考,在提前批次录取。一心想学小语种专业的同学尤其要注意第二种,因为绝大部分院校招收小语种专业时采用的是这种形式,如首都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延边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等。这些院校招收的小语种虽然不像外语院校那样品种繁多,但招收的数量非常可观,所以当你错过了小语种保送生和提前单独招生的机会时,千万不要灰心丧气,也许还有更好的学校和专业在后面等着你呢。
2 只有文科生才能报名?
长期以来,在人们印象中,外语专业属于文科专业,报考小语种专业的也应该是文科考生。但是近年来,大部分文科专业都开始文理兼招,许多理科考生也开始对外语专业“移情别恋”。目前,小语种招生的院校,都明确表示:文理科考生均可报考。
考试篇
一被推荐参加保送生的考生按招生高校规定的时间到指定地点参加该校自己组织的单独考试。考试时间在1~3月份。考场均设在省会以上的城市或院校所在地。
考试分为笔试、口试和面试,由招生院校自行命题。
笔试一般考语文、外语(理工科院校还有数学科目,如东南大学),试题形式和范围与全国统一高考规定的命题形式和范围大致相同,但内容上要比后者提高了许多难度。
口试、面试则主要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两者一般同时进行。口试内容不外乎阅读理解、提问回答、口头作文。最后老师还会放一段你不知道的语言录音,你只管鹦鹉学舌般地模仿出来即可。面试主要考察你的外形、气度及对所报语种对象国的了解。老师会简单地问你身高、体重、视力等几个问题,当然,在这个考场你就不用说英语了,问和答全是普通话。然后,老师会就你所报语种提几个问题。这些问题你只要预先看一些语言对象国的简单资料就可以了。
有的外语院校和综合性大学也加试数学,不过,数学分值一般占总分的比例较小。
误区拨正
1 考试内容都是小语种?
有些同学和家长认为,报考小语种的考生肯定提前学过那个语种,就像报考英语专业的考生英语成绩一定要优秀似的。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之所以大家习惯上叫小语种,就是因为大部分人都没学过这个语种。如果大家在高考之前都学过某个语种,那它恐怕就跟英语一样叫“大语种”了。
事实上,所有招收小语种的高校在招生考试时,考的都是英语试题。只有俄语、日语招生时,个别学校才规定,考生既可以考英语试题,也可以选报俄语、日语的试题。不论哪种试题,试题范围与全国统一高考规定的命题范围都大致相同。例如,黑龙江大学的俄语专业就允许考生选用俄语试卷,山东大学的日语专业则允许部分考生选用日语试卷。
2 英语成绩好就一定能学好小语种?
既然考试内容主要是英语,那英语成绩好的同学肯定适合学习小语种了。告诉你,那可不一定。
上帝让人说不同的语言,就是为了阻止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小语种名目繁多,千差万别,有的语种发音很特殊,你英语学得好,不一定小语种就能学好。因为英语你从小学开始学起,高考时是以笔试成绩为主,而小语种是进大学才开始学,口语在学习课程中占很大比例。这时候, 你已经过了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学习小语种需要具有一定的天赋。如口齿伶俐,模仿力较强,对语言反应敏感等,光靠死记硬背音标、字母拼出来的外语,总让人觉得生硬。
在此提醒同学们,如果你唱歌跑调,五音不全,口齿不清,模仿力不强等,很有可能就不适合学习小语种,即使侥幸进入该专业,也不利于你今后的发展深造,甚至还有留级或退学的可能。
判断你是否具备学习外语的天赋,可以进行一个小小的测试:当别人说一段你一点儿也听不懂的地方话时,能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惟妙惟肖地模仿出来。如果你语言天赋比较强,就不仅能模仿出来,而且还能很快地从中找到这种方言的发音规律或方法。
录取篇
小语种保送生和提前单招,考试结束后,各招生院校组织统一阅卷,根据考生笔试成绩、外语口试和面试成绩,参考考生填报志愿、平时成绩,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录取时,招生院校都会考虑到不同语种、不同性别等因-素。当然了,如果你在文体方面有一定特长,也会得到招生院校的格外青睐。
拟录通知书会在3~4月份寄给你所在的学校。待学校把拟录考生的档案寄到招生院校后,高校才会发正式录取通知书。5月份,招生院校会在本校招生网站上公示录取的考生名单,并向有关省级招办报送考生录取情况。
考生被录取后,不得转入其他专业。如果考生没被录取,符合该校自主选拔录取认定条件的,可以给予“自主”入选资格,享受自主选拔录取的优惠待遇。
误区拨正
1 小语种是高考的一条捷径?
许多考生和家长认为,小语种保送生是上大学的一条捷径。可不是嘛,你瞧:考试是高校自己命题;只考语文和英语,其他数理化生和政史地都不用考;通过后4月份就能知道结果,连高考也不用参加了……
如果搁在五六年前,这话也许还有点道理,现在则是“今非昔比”了。其一,以前各中学推荐的都是成绩中上等的学生,所谓“推良不推优”,况且特别优秀的学生还看不上小语种呢?而现在呢,大家都看到了小语种发展的前景,许多优秀的学生(尤其是理科学生)也加入到了竞争推荐的行列;其二,小语种考试录取的过程难度增大。先说考试科目,以前招生院校只考语文和外语,现在名牌院校则加了数学。再说试题难度,各高校所出的试卷形式虽然与高考相似,但试题难度明显加大,而且还有口试和面试。
可以说,小语种招生比统一高考更能综合反映一个考生的整体素质。从往年被高校录取的小语种考生综合情况来看,即使是被一般院校录取的考生,参加高考时成绩也会远远超过二本线。面对诱人的小语种保送生,考生一定要综合衡量自己的实力,理智而冷静地选择报考。否则,既费精力,又费财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报考小语种是上大学的另一种选择,而并非捷径。
2 小语种将来特别好就业?
与英语专业相比,小语种确实比较容易就业,以少为贵嘛!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召开和上海世博会的日益临近,更提升了对小语种专业的关注度。部分院校的小语种专业一次性就业率甚至达到了100%。
然而,随着招收小语种院校的不断增加,小语种就业的优势正在日渐削弱。据了解,小语种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去往政府外事部门和外资企业。然而,从最近几年外交部、商务部等部委公布的招聘岗位来看,对小语种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都非常有限,除了个别应用面较广的语种外,大部分小语种只招聘1~2名。
至于外资企业对小语种的需求,则也很有限。因为各个语种本身并无高低优劣之分,企业需要何种小语种,不仅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也取决于当地的文化氛围,特别是取决于当地引资的对象国。市场经济风云莫测,国际关系诡谲多变,谁也不敢保证哪一个语种能一直火下去。而且根据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当一种事物热到烫手的地步时,往往也就是它开始降温的时候。小语种的“小”,本身就说明它发展的局限性。
以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大都市上海为例,每年外资企业发布的招聘小语种岗位的很少,提供的每10个岗位中属于小语种的只有1个,且很多只是兼职或短期的工作。复旦大学德语系去年毕业的一位同学说,“并不是不想找专业对口的工作,只是目前社会上需要德语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太少了。全班16人,参加考研的就有7人,剩下的9名同学所从事的工作都跟德语没什么关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看一下德语专业的招生规模你就一目了然了,解放初,全国开办此专业的学校只有4所,现在则增加到50多所,仅在上海,目前就有8所大学开办了该专业,每年毕业的本科生就达300多名。典型的供大于求啊!
上海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大都市,德语又是小语种报考竞争最激烈的专业之一,它们的命运尚且如此,更遑论其他城市和语种了。
至于那些只有一个小国家使用的语种以及同学们闻所未闻的“熊猫语种”,如老越语、泰米尔语、僧迦罗语、豪萨语、斯瓦希里语等,虽然学习该语种的人数非常少,甚至让你连竞争对手都找不到,但它使用范围和就业途径也很有限。这些“熊猫语种”的需求量更多取决于国家部委的编制,而从外交部每年公布的招聘职位来看,这些语种要么只招一个,要么一个也不招。
按照《联合国宪章》规定,有6种语言是联合国目前的通用工作语:英语、汉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也就是说,联合国的所有会议都有这些语言的口译,所有的官方文件,都打印或在网上出版这些语言的翻译版本。除此之外,其他语言当然就是非通用语了。
然而,在我国由于绝大部分中学开设的都是英语,各高校招生的外语专业也绝大部分都是英语专业,所以,在每年的高考中,大家普遍地把英语以外的语种统称为小语种。
我国高校招收的小语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欧洲语系,主要包括俄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捷克语、荷兰语、瑞典语、波兰语、匈牙利语、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保加利亚语、阿尔巴尼亚语、塞尔维亚语等;另一类是亚非语系,主更包括日语、朝鲜语、蒙古语、越南语,缅甸语、泰国语、老挝语、马来语、菲律宾语、束埔寨语、阿拉伯语、印度尼西亚语、乌尔都语、豪萨语、波斯语、普什图语、斯瓦希里语、僧迦罗语等。在这些小语种里,常年招生的有十多个,其他语种则是隔年或数年才招一次。
一个“小”字,说明这些语种并不常见,像欧洲语系里的一些语种,如德语、葡萄牙语,大家还知道或者听过这个名字,而亚非语系里的一些语种,如豪萨语、僧迦罗语,斯瓦希里语等语种,大多数人可能是闻所未闻。因为这些原因,小语种长期以来属于“冷门”专业。然而,谁也不曾料到,近年来小语种招生却是炙手可热,受到考生和家长的极力追捧。人们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原来在一些不起眼的小语种里,竞然蕴藏着精彩的大世界。
报名篇
留心观察,我们会发现,从2009年的11月开始到2010年1月,不少高校的保送生招生简章里面多了一项内容——小语种保送生。这主要是因为有的高校的小语种不再提前单招了。每年的这个时候,开设小语种专业的部分重点院校和外语院校会陆续在本校的招生网站上公布招收小语种保送生等形式的招生简章,并同时向有关省级招办、各类重点中学寄送详细的实施方案。
凡具有教育部规定的保送资格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均可以报考。
保送资格有两类,一类是竞赛类保送生,主要指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赛中获奖者;一类是外语类保送生,主要指高中阶段在具有推荐外语类保送生资格的17所外国语中学就读的品学兼优者。
竞赛类保送生既可以申请小语种专业,也可以申请非小语种专业;外语类保送生一般只能申请小语种专业。
绝大部分院校不接受个人报名,只接受中学推荐,推荐时还严格限制人数、报考语种、男女比例、最大年龄、是否应届生、身高五官等,最后再统一由中学填写推荐表上报到招生院校。
被推荐报名的同学,无论你最后是否被有关院校提前录取,都必须参加你户口所在地省级招办统一组织的高考报名,以获取高考考生号,省级招办将根据报考信息办理录取手续。
如果你觉得自己在外语方面确实非常优秀,而由于种种原因(或者就读的高中没有资格推荐;或者学校“推良不推优”),自己又没有获得被推荐资格,你也可以向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毛遂自荐,在数十所招收小语种保送生的院校中,这两所大学采用的是高中推荐和自荐两种报名方式。
误区拨正
1 小语种都是保送生招生?
保送生招生只是小语种录取的形式之一,另外还有2种招生形式你不可不知。第一种是小语种提前单独招生,即考生提前参加高校单独组织的外语考试,考试合格后,学校择优提前录取,考生不再参加高考。这种形式将在明年结束,今年考生幸运的话可以赶上少部分院校提前单招的未班车。第二种是眼普通专业一样,通过统一高考,在提前批次录取。一心想学小语种专业的同学尤其要注意第二种,因为绝大部分院校招收小语种专业时采用的是这种形式,如首都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延边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等。这些院校招收的小语种虽然不像外语院校那样品种繁多,但招收的数量非常可观,所以当你错过了小语种保送生和提前单独招生的机会时,千万不要灰心丧气,也许还有更好的学校和专业在后面等着你呢。
2 只有文科生才能报名?
长期以来,在人们印象中,外语专业属于文科专业,报考小语种专业的也应该是文科考生。但是近年来,大部分文科专业都开始文理兼招,许多理科考生也开始对外语专业“移情别恋”。目前,小语种招生的院校,都明确表示:文理科考生均可报考。
考试篇
一被推荐参加保送生的考生按招生高校规定的时间到指定地点参加该校自己组织的单独考试。考试时间在1~3月份。考场均设在省会以上的城市或院校所在地。
考试分为笔试、口试和面试,由招生院校自行命题。
笔试一般考语文、外语(理工科院校还有数学科目,如东南大学),试题形式和范围与全国统一高考规定的命题形式和范围大致相同,但内容上要比后者提高了许多难度。
口试、面试则主要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两者一般同时进行。口试内容不外乎阅读理解、提问回答、口头作文。最后老师还会放一段你不知道的语言录音,你只管鹦鹉学舌般地模仿出来即可。面试主要考察你的外形、气度及对所报语种对象国的了解。老师会简单地问你身高、体重、视力等几个问题,当然,在这个考场你就不用说英语了,问和答全是普通话。然后,老师会就你所报语种提几个问题。这些问题你只要预先看一些语言对象国的简单资料就可以了。
有的外语院校和综合性大学也加试数学,不过,数学分值一般占总分的比例较小。
误区拨正
1 考试内容都是小语种?
有些同学和家长认为,报考小语种的考生肯定提前学过那个语种,就像报考英语专业的考生英语成绩一定要优秀似的。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之所以大家习惯上叫小语种,就是因为大部分人都没学过这个语种。如果大家在高考之前都学过某个语种,那它恐怕就跟英语一样叫“大语种”了。
事实上,所有招收小语种的高校在招生考试时,考的都是英语试题。只有俄语、日语招生时,个别学校才规定,考生既可以考英语试题,也可以选报俄语、日语的试题。不论哪种试题,试题范围与全国统一高考规定的命题范围都大致相同。例如,黑龙江大学的俄语专业就允许考生选用俄语试卷,山东大学的日语专业则允许部分考生选用日语试卷。
2 英语成绩好就一定能学好小语种?
既然考试内容主要是英语,那英语成绩好的同学肯定适合学习小语种了。告诉你,那可不一定。
上帝让人说不同的语言,就是为了阻止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小语种名目繁多,千差万别,有的语种发音很特殊,你英语学得好,不一定小语种就能学好。因为英语你从小学开始学起,高考时是以笔试成绩为主,而小语种是进大学才开始学,口语在学习课程中占很大比例。这时候, 你已经过了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学习小语种需要具有一定的天赋。如口齿伶俐,模仿力较强,对语言反应敏感等,光靠死记硬背音标、字母拼出来的外语,总让人觉得生硬。
在此提醒同学们,如果你唱歌跑调,五音不全,口齿不清,模仿力不强等,很有可能就不适合学习小语种,即使侥幸进入该专业,也不利于你今后的发展深造,甚至还有留级或退学的可能。
判断你是否具备学习外语的天赋,可以进行一个小小的测试:当别人说一段你一点儿也听不懂的地方话时,能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惟妙惟肖地模仿出来。如果你语言天赋比较强,就不仅能模仿出来,而且还能很快地从中找到这种方言的发音规律或方法。
录取篇
小语种保送生和提前单招,考试结束后,各招生院校组织统一阅卷,根据考生笔试成绩、外语口试和面试成绩,参考考生填报志愿、平时成绩,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录取时,招生院校都会考虑到不同语种、不同性别等因-素。当然了,如果你在文体方面有一定特长,也会得到招生院校的格外青睐。
拟录通知书会在3~4月份寄给你所在的学校。待学校把拟录考生的档案寄到招生院校后,高校才会发正式录取通知书。5月份,招生院校会在本校招生网站上公示录取的考生名单,并向有关省级招办报送考生录取情况。
考生被录取后,不得转入其他专业。如果考生没被录取,符合该校自主选拔录取认定条件的,可以给予“自主”入选资格,享受自主选拔录取的优惠待遇。
误区拨正
1 小语种是高考的一条捷径?
许多考生和家长认为,小语种保送生是上大学的一条捷径。可不是嘛,你瞧:考试是高校自己命题;只考语文和英语,其他数理化生和政史地都不用考;通过后4月份就能知道结果,连高考也不用参加了……
如果搁在五六年前,这话也许还有点道理,现在则是“今非昔比”了。其一,以前各中学推荐的都是成绩中上等的学生,所谓“推良不推优”,况且特别优秀的学生还看不上小语种呢?而现在呢,大家都看到了小语种发展的前景,许多优秀的学生(尤其是理科学生)也加入到了竞争推荐的行列;其二,小语种考试录取的过程难度增大。先说考试科目,以前招生院校只考语文和外语,现在名牌院校则加了数学。再说试题难度,各高校所出的试卷形式虽然与高考相似,但试题难度明显加大,而且还有口试和面试。
可以说,小语种招生比统一高考更能综合反映一个考生的整体素质。从往年被高校录取的小语种考生综合情况来看,即使是被一般院校录取的考生,参加高考时成绩也会远远超过二本线。面对诱人的小语种保送生,考生一定要综合衡量自己的实力,理智而冷静地选择报考。否则,既费精力,又费财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报考小语种是上大学的另一种选择,而并非捷径。
2 小语种将来特别好就业?
与英语专业相比,小语种确实比较容易就业,以少为贵嘛!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召开和上海世博会的日益临近,更提升了对小语种专业的关注度。部分院校的小语种专业一次性就业率甚至达到了100%。
然而,随着招收小语种院校的不断增加,小语种就业的优势正在日渐削弱。据了解,小语种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去往政府外事部门和外资企业。然而,从最近几年外交部、商务部等部委公布的招聘岗位来看,对小语种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都非常有限,除了个别应用面较广的语种外,大部分小语种只招聘1~2名。
至于外资企业对小语种的需求,则也很有限。因为各个语种本身并无高低优劣之分,企业需要何种小语种,不仅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也取决于当地的文化氛围,特别是取决于当地引资的对象国。市场经济风云莫测,国际关系诡谲多变,谁也不敢保证哪一个语种能一直火下去。而且根据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当一种事物热到烫手的地步时,往往也就是它开始降温的时候。小语种的“小”,本身就说明它发展的局限性。
以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大都市上海为例,每年外资企业发布的招聘小语种岗位的很少,提供的每10个岗位中属于小语种的只有1个,且很多只是兼职或短期的工作。复旦大学德语系去年毕业的一位同学说,“并不是不想找专业对口的工作,只是目前社会上需要德语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太少了。全班16人,参加考研的就有7人,剩下的9名同学所从事的工作都跟德语没什么关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看一下德语专业的招生规模你就一目了然了,解放初,全国开办此专业的学校只有4所,现在则增加到50多所,仅在上海,目前就有8所大学开办了该专业,每年毕业的本科生就达300多名。典型的供大于求啊!
上海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大都市,德语又是小语种报考竞争最激烈的专业之一,它们的命运尚且如此,更遑论其他城市和语种了。
至于那些只有一个小国家使用的语种以及同学们闻所未闻的“熊猫语种”,如老越语、泰米尔语、僧迦罗语、豪萨语、斯瓦希里语等,虽然学习该语种的人数非常少,甚至让你连竞争对手都找不到,但它使用范围和就业途径也很有限。这些“熊猫语种”的需求量更多取决于国家部委的编制,而从外交部每年公布的招聘职位来看,这些语种要么只招一个,要么一个也不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