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春 摄影 通往美学的通道

来源 :杰出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ddsteve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刘永春(野风),聚影堂美学摄影馆创始人,毕业於中国美术学院,专业从事影视剧製作及广告编导工作,资深广告人。摄影作品多次在美国《国家地理杂誌》《大众摄影》《国际摄影》《数码摄影》及《走遍世界》《中美摄影》和《摄影报》等刊物上发表。


  刘永春先生,摄影圈人称“野风老师”,一个在艺术实践道路上享受行走乐趣的摄影师。“他的作品没有丝毫玩弄技巧的痕跡,也不过於追求画面完美,他用镜头在创作,用画面在讲述。”这是圈内人对他作品的评价。
  从古老的街道、传统的房子,到淳朴自然的山区田园,从贫民窟中嗷嗷待哺的婴儿,到藏区潛心祈祷的百岁僧人,无论走到何处,无论见到何物,到处都是他镜头中捕捉的“美”,甚至,连沿途中随便扫一眼的路人,他都能感受到他们的面容有色彩感。在刘永春先生看来,摄影,不是拍你看到的一切,而是拍你感受到的那一刻。
  摄影路上结伴同行
  毕业前,他是中国美艺院的油画专业的学生,喜欢一切美的事物。工作後,他遵从内心,做的每一份工作都跟“美”有关联,从事过影视剧及广告製作工作。那时,刘永春先生没有想到,遇见摄影,会改变他的人生轨跡。
  在2011年之前,艺术对他而言,是谋生的职业。出外景、採素材、进行美术创作是工作常态。“外採过程儘管疲惫,但沿途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事和物,确实新奇好玩。”在大学期间,他就十分喜欢拿着相机到户外拍素材,返校後再潛心到画室创作,工作後因为繁忙他不得不放下爱好,可天生的艺术细胞,又重燃起他对摄影的兴趣。


  人生中处处都充满惊喜,他心里暗暗地想,必须换一种活法。从那时起,只要外出,他就不忘随身携带相机。閒暇时,他带上相机与脚架,相邀几个摄影爱好者结伴出行,开始一段有想法、有主题地摄影採风,这样的周期短则数天,长则十天半个月,甚至更久。
  在自觉学习中他的潛质开始显露。从2011年开始,他的行摄足跡由南至北,为拍到一张好的作品,他不惜翻山越嶺、跋山涉水,辗转不同国家和地区,非洲、尼泊尔、甘南等地更是多次前往。置身刘永春先生的摄影作品中,有一种阅读故事的意境,因而他的作品备受众多摄影爱好者的青睐。
  四五个QQ交流群,五湖四海的摄影爱好者,以摄影为话题,分析作品、分享技巧,畅所欲言,这就是聚影堂美学摄影馆的前身。2017年,它正式落地,为广大摄影爱好者提供一个多维度服务的大型交流场所。创始人刘永春先生说,当时创办的初衷很简单,因为他们都是热爱摄影之人。


  在聚影堂这个平台裏,摄影爱好者每一年的行摄时间表都排得很满。如,去直击非洲的野性,感受数以万计的火烈鸟将湖染成红色的场景;到甘南,用心去感受他们的信仰与执著,通过亲身体验领悟圣地天堂超尘脱俗的灵魂;到贵州黔东南,感受那遥远的山水人文在记忆深处长久回味……
  一张作品的优秀与否,取决於质量,不在於数量。刘永春先生透露,外出拍片前,他会提供给聚影堂的学员一张仅2G的相机内存卡,目的是希望他们擅用“武器”,认真审视取景器中的每一个画面,经过思考与观察,谨慎地按下每一次的快门。
  画面语言最简单且直接的表达
  每一次行与摄、学与问,都是享受美,追求美和分享美的过程。在聚影堂基础摄影课中,刘永春先生时常强调,摄影,是一种最简单直接的表达,卻也需要集中精力、训练有素、视觉敏感、並有构图的美感。
  如果一幅作品无法传递出背後的故事,那麽,这张照片就相当於失去了灵魂,这就是刘永春先生在摄影过程中所追求的艺术“美感”。他认为,进入他们的生活,才能进入他们的世界。


  在他的作品中,即使是非常普通的拍摄对象,仍然有强烈的视觉吸引力。刘永春先生说:“拍人物,有时最简单的照片是最难拍的。比如,笑。”以作品《三个一弹小和尚》为例,其表现的是三个来自藏区的小和尚閒谈间不经意流露出的纯真笑容,在这张黑白鲜明的照片里,黝黑肤色的光脚少年,瘦弱的身材,充满力量和积极生活的人物表情,在漫漫黄沙的背景下,质朴而浑厚的生命力得到了凸显。
  创作中,他常常用不同寻常的视角,来表现平凡且意味深长的美,《祈祷》《领航的火烈鸟》《溯风老骥》《嬉水孩童》……这些作品中真实存在的人与物,在静心观察的过程中,巧妙运用“三快”(即,眼快、心快、手快),光线、构图、技巧熟记於心,迅速地将拍摄对象的日常定格並呈现在众人的视野中。不可否认,刘永春先生不仅仅是专业的记录者,同时也是一个叙述者。


  看过刘永春先生的作品的行家,总惊讶於他的思考,正是这份独特,令他在高手云集的摄影圈内脱颖而出,作品曾多次在美国《国家地理》杂誌年刊、《大众攝影》《浙江画报》《数码攝影》及《走遍世界》《攝影报》等报刊杂誌上发表。


  “一张技术上完美的照片,可能是世上最乏味的图像。好照片是技术和艺术的成功合成,生动的画面是需要眼睛去看、鼻子去嗅的。”刘永春先生觉得,相机犹如他的写生簿,所闻所见,记录並思考。
  美,从这里出发   “创办聚影堂,盈利不是初衷,选择摄影,是想做纯粹的艺术,目的是讓更多摄影人了解、懂得美学。”这些年来,刘永春先生不忘初心,在一条静谧的艺术之路上,悄然前行。
  他热爱摄影,更热衷分享,喜欢他作品的粉丝分佈世界各地,除了喜爱其画面中触动心弦的美感,或许更重要的是他在作品中传递出的种种“正能量”。为便於分享交流,短短几年时间,他分别在杭州、香港、台湾开设聚影堂美学摄影馆,根据不同地区的需要,会不定期地举办公益性的摄影讲座、美学课程、作品赏析等活动。


  覆盖线上交流社区、线下开展多种互动,为摄影爱好者提供多维度服务,创始人刘永春先生一直在思考,在不断尝试。首届“桃源小镇盃”环境摄影人像主题大赛,是他组织策划的摄影赛事,也是聚影堂美学摄影馆首次主办的大型活动。刘永春先生及聚影堂的同事不遗餘力,全力以赴,从前期的筹备,到嘉宾接待、活动安排、流程协调、後期宣传等,每一个环节安排稳妥,无缝衔接。而他当时並没有想到,该比赛最终能获得社会各界如此大的关注。


  “最初公众号推文启动报名通道,不到24小时就有300多位摄影师报名。”刘永春先生清楚记得,比赛当天,专业和非专业摄影师汇聚一堂,在不同主题内拍摄创作,随後,作品参评、专家点评、为选手颁奖,所有的流程一气呵成,作品一经选出、上传,点击率浏览量随及暴涨,一时间,聚影堂美学摄影馆成为圈内人津津乐道的平台。


  在现实生活中,刘永春先生说自己是个感性的人,並不是一名合格的生意人。但是,身为聚影堂创始人,他觉得,自己有一份责任,他也想对更多的热爱摄影的人说,美是有变数的,作品是单纯的,既然“玩”艺术,就不要局限於条条框框。
  在刘永春先生的理解中,摄影就是一次从心出发的旅程,是通往美学的通道。心似琉璃,执著追梦,聚影堂的摄影爱好者将一道开始一场远行。

其他文献
【人物简介】  陈俊杰先生,(香港/澳门)嘉銆工程及物料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澳门)卡尔銆有限公司董事长,(澳门)御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澳门)家尔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澳门)华濠环保建材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珠海市华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华濠生态旅遊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珠海市御桃园旅遊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並担任澳门建材企业商会会长,澳门健康企业品牌商会监事长,香港广州
期刊
【本刊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深圳建市40周年和欢庆2019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由深圳市妇联、深圳市文化广电旅遊体育局主办,深圳市文化馆、深圳市艺术摄影学会、深圳市女摄影家协会承办的《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深圳市第四届女摄影家作品展》三八节期间在深圳市文化馆隆重开幕。以摄影艺术展览的形式,集中展现深圳各行各业领域女性的时代风采,展示深圳女
期刊
100位改革开放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在澳门揭晓  2月27日,“1978卓越大奖”系列奖项“100改革开放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在澳门悦榕庄酒店举办颁奖仪式,这些获奖人物涵盖了文化产业战线的方方面面。在公佈的获奖名单中,有不少获奖嘉宾还获得过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荣誉称号,从作家、画家、导演、演员、文化影视公司以及互联网平台多个方面,立体呈现出改革开放40周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
期刊
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公佈,全文2.7万餘字,35处提及“生态”,8处提及“环保”,直接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多达2300字。明确要求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态防护屏障,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建设宜居宜业宜遊的优质生活圈。  《规划纲要》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實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
期刊
【人物简介】  李嘉欣女士,註册中医师,智在将军澳主席,禁毒常务委员会委员,将军澳(北)分区委员会委员,港九中医师公会理监事,香港註册中医学会青年委员,香港大学中医校友会副秘书长,香港道教联合会圆玄学院第三中学校友会主席,西贡优秀青年会委员,西贡区青年大使。  医师,是一份职业,也是一份守候,是一种信赖,更是一种责任。自选择进入中医行业起,李嘉欣小姐就将救死扶伤作为自己的信仰,她以传承文化精粹为自
期刊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在江苏金坛县一个商人家庭。  1924年,他从金坛县立中学初中毕业,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因家庭贫困,一年後被迫辍学,在父亲经营的小杂货铺当起了学徒。不久,他又身染伤寒,生命垂危。在床上躺了半年之後,病虽然痊愈,卻留下了终身的残疾。当时,他只有19岁,但他不向命运低头,用五年的时间自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  1929年,华罗庚受僱为金坛中学庶务员
期刊
【人物简介】  马萍珠小姐,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剪纸社社务委员,海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琼海市美术协会会员,中国当代青少年书画家联谊会会员。2008年,获得“琼海十大傑出青年”称号,同年被评为首届中国新闻网络媒体“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参加团中央举办的“与祖国共奋进青春梦想”活动並荣获提名奖;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生命阳光馆的才艺展示,被评为“世博之星”。  刀味与纸感,玲珑剔透;传统与创新,
期刊
【本刊讯】2018年12月10日,香港南区各界联会第十三届理事会就职暨成立二十六周年会庆联欢晚宴假香港海洋公园万豪酒店大宴会厅隆重举行。出席晚宴的主礼嘉宾有中联办副主任何靖先生,中联办港岛工作部部长刘林先生,中联办港岛工作部副部长范克胜先生,民政事务局副局长陈积志先生JP,港区全国人大代表、行政会议成员叶国谦大紫荆勳贤GBS、JP,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工会联合会会长吴秋北博士,港区全国政协委员、
期刊
【人物简介】  陈亦立医生,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立法会议员,澳门中华医学会理事长,澳门医务界联合总会会长。行医路上,他坚持“吾日三省吾身”,及时总结经验,用真诚、慈悲和感恩之心服务市民大众。从政路上,他不忘初心,全心投入,实事求是,用满腔热情与真心服务澳门社会。  陈亦立医生参与临床医疗工作已有三十四年,在其职业生涯中一直秉持医德与职业价值均要获得病人及其家属认同的理念,他同时相信医生如果怀有慈悲
期刊
【本刊综合报道】日前,为让香港年轻人增加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了解,把握未来发展机遇,香港贸易发展局举办了“一带一路一状元”问答比赛。这项比赛由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协办製作,12月1日起逢每周六晚在无线电视翡翠台播出。  香港贸易发展局並举行了新闻发佈会,介绍比赛及播出情况。问答比赛吸引香港88所中学、逾6500名学生报名参加,题目内容涵盖基础常识、商贸经济及文化生活,初赛已於9月24日至9月30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