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言之不尽的风情

来源 :凤凰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dakj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地位很高的城市,在国内,上海的综合实力之高,是任何一个城市都难以相比的。上海就是一个品牌,一个高档的品牌。吃大白兔奶糖很有面子,戴老三件之一的上海手表很有面子,穿中山装很有面子,带女朋友去上海吃哈根达斯很有面子,到上海求职、工作和生活也很有面子。
  上海滩,夜上海,情与仇,就因为上海,都能成为一种高度;
  旧唱片,老照片,怀旧,就因为上海,都能成为一种高度;
  咖啡,酒吧,外滩,小资,就因为上海,都能成为一种高度;时装,《花样年华》中的张曼玉18件换了44遍的旗袍,摩登,就因为上海,都能成为一种高度;
  韩寒,《上海宝贝》,比年轻更年轻,比开放更开放,就因为上海,都能成为一种高度;
  张爱玲,宋氏三姐妹,传奇,就因为上海,都能成为一种高度;
  徐志摩和陆小曼的人间四月天,浪漫,那是爱情的高度。城市的高度。收入的高度。工作和生活的高度。上海就是一种高度。
  上海实在是一座很特殊的城市,有那么多的人喜欢它的同时,也有那么多的人不喜欢它。那么,上海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张爱玲寓所的窗外
  
  有人说,最能代表上海建筑风格的是淮海路上的花园洋房。因为,每一栋洋房都有故事,一草一木都荡漾着优雅。
  的确,花园洋房诉说着这个城市曾有的摩登。当怀旧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花园洋房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吹捧。彩绘的玻璃,窄窄的拱门和它所代表的那种西式的,带着点淡淡忧愁的生活方式又卷土重来,铺天盖地地影响着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
  相比之下,常德公寓愈发显得破败和孤独了。尽管越多越多的人知道这里曾是张爱玲居住了6年的寓所,但中规中矩的老住宅风格正让它日益淹没在这个快速成长的都市中。当年,张爱玲就是在这个公寓里,听到电车开过去的声音,人在市场里喧闹的声音……或许,还有邻近静安寺的暮鼓晨钟。
  西式的张爱玲应该不喜欢静安寺。作为上海最古老的寺庙,静安寺里古香古色的建筑张扬着中国式的中庸与和谐。对张爱玲来说,这里太过平和了:对如今的人来说,这里也太安静,节奏太慢了。但不少上海人还是喜欢去静安寺,这里,调和着都市快速运转的紧张神经。
  追随张爱玲,我们大胆揣测她对不远处的百乐门大饭店舞厅和爱俪园(旧名:哈同花园)的喜爱。这两处均是当年上海名流聚集的场所。“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华灯起,车声响,歌舞升平。”百乐门里响起的爵士乐,出入的俊男靓女,还有那摩登的霓虹灯都鲜明地表达着十里洋场的纸醉金迷。今天,已改成影剧院的百乐门难以避免地落寞了。但走过门前,我们似乎仍能感到这栋建筑里压抑着的激情和亢奋。于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克勒”还是喜欢到百乐门来,哪怕是看一场电影,或者是到影剧院附属的咖啡厅里喝一杯咖啡。这里仍发酵着老上海的欲望。
  而张爱玲阳台正对着的爱俪园,因为主人后辈的不肖,早已化为废墟。如今,我们难以想象张爱玲每天看到的,这座由当年上海滩仅次于沙逊的地产大亨——哈同建造的私人花园曾有何等的瑰丽。我们只能从老上海人口中,去猎取关于这座上海最豪华大宅或真或假的传奇。有人告诉我,出入爱俪园的名流实在是太多了,说名字都能写下一部上海近代史,发生在爱俪园里风花雪月的故事也太多了,写出来可能十本《上海的风花雪月》都写不下。可如今,当年园林的痕迹早已荡然无存。1949年后,废墟的基础上建起了中苏友好大厦,也就是今天的上海展览馆。据说苏联共在中国援建了两座一模一样的建筑,一个在北京(今农业展览馆),另一个就是在这里。明黄色的墙,金色的雕花、麦穗、齿轮、五角星和苏式的大穹顶记录着和爱俪园完全不同的一个时代。而修造这座新建筑所用的大理石有不少就是从当年哈同花园的废墟上直接搬来的。爱俪园的真正传奇可能只有这些哈同当年亲自挑选的,材质最上乘的石头知晓了。或许,我们本来就应该让爱俪园的传奇成为这座城市永久的秘密。
  时事变迁,躲藏在常德公寓对面街角,当年张爱玲最常去的起士林咖啡馆就早已不见了踪影。在其原址上修起来的国营上海咖啡馆也在几年前关了门。后来,有位热爱咖啡和张爱玲的“老克勒’胡先生在附近的铜仁路开了一家美浓咖啡馆,以此纪念“上咖”和起士林。但不久前回上海时,我发现美浓也拆迁了,只有另一家借着张爱玲和起士林的掌故开起来的“always”还在坚持守候着张爱玲。上海的朋友说,现在的年轻人喝咖啡都不会像张爱玲一样去咖啡馆品气氛了,他们更愿意去starbucks一类的咖啡店。如今,在张爱玲当年窗口可以望到的地方——波特曼丽嘉酒店的底层也开了一家starbucks,店很小,生意却很兴隆。想想也难怪,它所处的波特曼丽嘉酒店曾是上海最早的五星级宾馆,也是上海最早使用玻璃幕墙等现代建筑元素的高层建筑。即便过了二十年,酒店底层、starbucks门前充满现代气息的“玻璃幕墙瀑布”仍是不少建筑“屡抄不鲜”的高贵符号。只是不晓得张爱玲如果见到自家门前建了如此现代的酒店建筑,开了流水线生产咖啡的starbucks,会不会为她的作品再增添一点细小的悲欢?
  上海,这座张爱玲心目中大时代的大都市还在疯狂地长高,变大。张爱玲寓所窗外的景致每天还在改变。从静安寺到波特曼丽嘉酒店,张爱玲流连过的这片区域描绘了上海从古到今的建筑演变。尽管每次改变不一定都像张爱玲的小说一样引人入胜,也不管每次改变的结果是中式的古朴风格,还是西式的浪漫设计,味道却都还是made inShanghai的。
  印象中的上海,是从二三十年代的花样阳台开始的;印象中的上海,是从张爱玲笔下那袭爬满虱子的华美的袍开始的;印象中的上海,是从刘嘉玲演绎的是雨是泪的歌女糜烂生活和悲苦爱情开始的……
  凭着这样泛着古旧颜色的印象,坐了近18个小时的火车后,我冒冒失失闯入了上海。也许是习惯了家乡的郁郁葱葱和春天的花香草气,我注意到上海树很少,没有树也就鲜有绿色。没有树的上海缺少一些生命鲜活的绿色,放眼望去平坦而光滑的马路和路两侧高耸的楼房,闪着建筑物特有的光泽。
  由于没有树,建筑物也显得格外突出。外滩四周几乎清一色是二、三十年代殖民者留下的建筑。那些建筑的古朴令我印象深刻,门廊和墙壁上精雕细琢的图案华美而细致,透着大家闺秀般典雅的韵味。我曾随意地在一座建筑的石墙上仔细地观察那些美丽的花纹,每一笔都恰到好处,每个图案都一丝不苟,这种美是细致的,就如苏州绣娘手中银针绣就的精巧,这种美又是自然的,感觉仿佛初夏里微风拂过的惬意。这种美,我在北京故宫的飞檐上,在五台山古刹的暮钟晨鼓中,在蒙古草原的奶茶香里,在敦煌飞天飘扬的衣 带间都曾感受过。
  而当我把眼光转向那些崭新的建筑时,我发现,那种美已经很少见到了。我不能否认那些迅速崛起的高楼洋溢着现代都市的蓬勃生机,可仔细看去,这些凝聚着现代科技成果的建筑却经不起仔细推敲,批量生产的墙砖,连瑕疵都一模一样了。
  物质上海,是甜甜的。浦东大厦是摩天的,外滩夜色是迷人的,淮海路酒吧是沉醉的,还有太平洋百货,还有50年前就闻名的南京路,都给你一个物质上海,展现出物质的方式多种多样。走在繁华的南京路、热闹的外滩,从东方明珠363米的观光台向下俯瞰,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这个城市浓重的商业气息。
  我所逛到的豫园,除建筑古香古色之外,商贾云集,已不复道教重地的痕迹,里面的小商品,虽然民族化的东西居多,大都是随处可见的,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民间艺人现场演出的西洋镜,那还是小时候从电影上看到的,这回我亲身经历也算是一种阅历的丰富。城隍庙的小吃经人推荐,格外具有诱惑力,专程品尝之下,终因不合口味而不觉味美。此行,虽没有寻访到印象中的上海,可总归让我领略到了繁华和和寸土寸金的真正诠释。
  不论是黄头发蓝眼睛的老外,还是带着各种家乡口音来到这里行色匆匆的白领、蓝领,他们最主要的目的似乎只有一个——“赚钱”。上海本来就是一个充满了金钱诱惑和各种机会的城市。当我漫步街头,与那些行色匆匆的人们擦肩而过,他们之中有人和我一样是这个城市的欣赏者、局外人。更多的则是那些遍寻机遇的年轻人,他们好似一棵棵移植的植物,顽强地把根须伸向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渴望着有一天开花结果。
  对一个城市的印象,除了这个城市本身,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人。上海人在全国人民的眼中是非常精明的,尤其是男人。从另一个角度看,上海人的精明只是为了维护他自身的利益,或者说是用最少的支出来达到最大的物质满足。
  余秋雨在《上海人》中认为;上海文明的最大心理品性是建筑在个体自由基础上的宽容并存。另一心理品性是对实际效益的精明估算,上海人历来比较讲究科学实效看不惯慢吞吞木讷的傻样子。还有就是发端于国际交往历史中的开放性文化追求。
  从外国人的视野中,上海人的性格似乎更加鲜明。一位日本人这样形容和介绍上海人:他们喜欢讲排场,好面子,惯以领先时代、崇尚时髦而自傲。他们同时还具备实践能力,并且能够巧妙地利用他人的财力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上海人的性格特点是:机敏,行动快,具有大多数中国人所没有的不拘泥于过去历史的性格。上海人还喜欢变化,不习惯朴实和按部就班的生活方式。
  1989年《纽约时报杂志》的一篇文章说,上海熙熙攘攘的街头,很像纽约的布鲁林区。与纽约人相似,上海人有一种主人感,“纽约人把纽约看成是他们自己的,上海人也有这种感觉。他们对城市有烦恼、有抱怨,尽管如此,他们仍旧热爱自己的城市,对城市有一种依附感”。一位在上海工作的美国小伙子认为上海人细腻,尊重地位高而有钱的人。强调物质利益,经济头脑也很灵光。上海人文化水准比较高,有教养,精明能干。上海生活更富于人情味。
  上海人衣冠整洁。上海的女人是美丽的,那是经过装饰的美。上海的女孩子个个都很会打扮,而且很得体。也许她家几代人正挤在条件不是很好的十几平方的石库门房子,但出了门,却永远保持着光鲜亮丽。上海姑娘对女性魅力和自身价值有着强烈的清醒自觉。爱情经过利益之网的严格过滤,是相当现实和冷静的。
  上海男人大多很勤劳,而且,也许上海男人是全国唯一不大男子主义的男人。上海男人对家庭的责任感是出乎很多人想像的。他们甘愿表现出一副居家男人的样子,甚至做一个实实在在的家庭妇男,完全是因为他们爱这个家,爱他们的爱人。所以,他们在努力承担工作重负的同时,也担负起了一部分料理家庭的任务。
  上海人独来独往,不与同学一起看电影、吃饭,不言人恶、不喜是非,也不露个人隐私,与所有人都是“淡如水”的等距外交。和他们交往轻松和安全。北京人认为,上海人比较精明和算计,不独自享用,有时也施与人。如问电车乘法,上海人会详细告诉你买多少钱的票在哪一站下车合适。
  上海人的文明习惯,是近百年在西方法纪的约束下逐渐形成的,与欧洲文化有着历史的和精神的深刻联系。上海人总的性格特征是:工作和敬业精神、个人本位、法制观念、重视秩序和规则、健康意识、家庭观念、重视教育和子女、重视穿着和仪表,风俗的温和和宽容、讲究生活质量、乐意接受新事物的开放心态等,体现了通常所说的“中产阶级”的特征。
其他文献
冯正军/采访  陶逸夫——只看这个有着浓浓中国味道的名字,你怎么也想不到,这是个己在中国生活4年的比利时人。40出头,湛蓝的眼睛里透着强烈自信的智慧,脸上总是写满笑意,欧洲人独有的俊朗外表,加上聊天时轻松的笑容,让他浑身流露出一种很强的亲和力。  在中国的文化中,名字与个人的人生事业似乎总有种微妙的关系,甚至一些传说认为,个人名字的好坏对于这个人未来的婚姻家庭和事业有重大影响。陶逸夫说,他很喜欢这
期刊
封面人物档案  姓名:胡一虎  绰号:TIGER  生日:8月19日  星座:狮子座  身型:“O”pen  外型:玉树临风 178cm 常保健康 70kg  “心”型:热诚、开朗、  “脸”型:“方”正不阿  “嘴”型:常保上扬、笑口常开  座右铭:  成功每在穷苦日,失败多因得意时  帅气、性感、机智、幽默……在凤凰的主播中,胡一虎是一只个性鲜明,让人印象深刻的“老虎”。  服务于台湾电视媒体
期刊
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我国广义的国民图书阅读率为42.2%(有阅读行为的读者群体在全体国民中所占比例);而狭义的识字者阅读率为48.7%(指每年至少有读一本书行为的读者总体与识字者总体之比),比2003年下降3%,比1999年则下降了11.7%。  或许这是一个巧合,去年底在国内开始的“图书漂流”活动从一开始就提出了“阅读回归”的口号。尽管半年过去,图书漂流并未像预想的那样普及,并未改变
期刊
作为全球唯一一家培训师行业协会,IPTS正在不断努力打造一个规范、和谐、稳的培训师市场,倡导“专业培训师的黄埔军校”的口号。  1000亿元,这是行业内部对中国培训市场潜力预测的一个精准数据;10万元,这是某些培训师对一次培训开出的高价出场费。仅此两个数字足以证明,培训师已成为21世纪中国收入最高、最热门的“钻石”职业。  然而,“钻石”职场上的特大克拉“天然钻”——国际职业培训师行业协会(hlt
期刊
毕业,可以像《毕业生》中达斯汀·霍夫曼那般离奇与迷离,可以像《美国派》一样疯狂和堕落,抑或者像《欧洲性游记》一样奢华与香艳,像《邻家女孩》一样浪漫和意外……美国电影里,毕业总和“性”纠缠不清。可能在美国人的印象里,毕业和初夜—样都是一个人的成年礼。  2006年的7月和往年并没有什么不同。校园里的梧桐树郁郁摇曳着,守望着理想的翅膀一起飞翔。毕业生们又开始打理行装,去远方,去寻找梦想。    毕业是
期刊
轻轻地  轻轻地道一声珍重  那之乎者也的白发先生  那吵过好过的上铺兄弟  那擦身而过的长发女孩  那一起避雨的高大学长  还有那花朝月夕的校园  都将成为记忆中  水蓝色的诗句  用一生的时间浅吟低唱    这一别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生相依  终于踏上征程  笑看日出雨霁  用我们的成长  续写明天的辉煌    心中那只小鸟  展翅鹏飞  一路歌唱  ——引自某大学《毕业光盘》
期刊
讲述人:庄云  1988年大学毕业前夕是我最郁闷的时期,与我谈了一年半恋爱的女友提出和我分手。分手的理由让我很伤心:我们俩分别来自不同省份,按照统分原则,从哪儿来就得回到哪儿去。这意味着,我们将会成为当年最常见的“两地分居”夫妻中的一例。  我的女友跟我是同学,我们在大二的时候就确定了恋爱关系。而且,我们很清楚地知道,毕业那天也许就是我们分手的日子。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谈了起来,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期刊
“我喜欢旅行,没有太多原因和理由,就像很多人喜欢没事在家睡觉,很多人喜欢对看墙壁发呆一样。”初见到王遇时,这位现任Corporate Express的亚太区首席代表刚结束了在柬埔寨的假期,浑身还散发着南亚阳光的味道。    行走在发现中    喜欢旅游,从行走中获得快乐和感悟。王遇去过的地方很多,他说每次都能从中找到快感。  “如果去到一个新的城市,我更喜欢多元文化的城市,举个例子来说巴黎和阿姆斯
期刊
我喜欢这条船,因为它承载着太多的梦想与坚持;  我喜欢这座城市,因为它与广州冥冥中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我喜欢在这座城市中生活的人,因为他们心中有一股永不磨灭的激情与胆量……    邂逅哥德堡    2001年初,因为领导的安排,我接受了一个拍摄哥德堡号重返广州纪录片的任务。那时的我,对于哥德堡唯一的了解就是它是一条船,同时也是一座瑞典城市。所以,我只是把这件事当作一项普通的工作去完成,完全没有
期刊
讲述人:李钰  圣约翰大学作为老上海历史最悠久的一所大学,其学生大多是上海滩名流世家的公子,以及江浙、安徽等周边地域的望族子弟。因此圣约翰的大学生活始终洋溢着优雅的贵族气息,深受其他大学艳羡。  我出身于上海滩纺织业“资本家”家庭,20世纪30年代考入圣约翰大学,大学期间深受该校浓厚“运动风气”的影响,热爱运动,十分喜欢网球、体操等运动项目。毕业前的一段时间,课程已基本结束,网球等运动便成为毕业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