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P Master Class 现象”断想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dyte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瑶选入了1999年度WPP Master Class(注:由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组织——荷赛组织的目的在于培养有前途的年轻一代新闻摄影记者的活动)。这已是连续入选的第五位中国青年摄影师了。十分有趣的是这五位年轻人(两女三男)——黄文、孙京涛、刘昕、陈远忠、王瑶都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的。这不得不使我再次陷入沉思(去年我和孙京涛曾探讨过这个问题,见《中国摄影家》1998年第5期):剔除年龄因素,中国还有那么多摄影师,为什么就选中了他们几位?因为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可受过高等教育的摄影师绝非仅只他们五位,为什么又都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的?


  无疑,高等教育对他们的入选确实起了重要作用。一般而言,大学教育除了教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培养一种学习方法,一种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这是由我们的教育观、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所决定的。作为学生,在学校学得知识当然重要,而是否掌握学习方法、是否养成学习习惯、是否具有较高的思维判断能力、是否能把所学知识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则更为重要。应该说中国人民大学和他们的新闻系在这方面是做出了成绩的。套用一句时髦的话说,是“为国争了光”。
  需要讨论的是为什么只是他们这几位?孙京涛曾经告诉我他们在学校时的一些情况——“老师认为称职的记者应该是一个杂家,365行都必须了解,甚至在有些方面要成为专家。如果想成为杂家,老师建议我们要读许多书,比如《艺术哲学》、黑格尔的《美学》、席勒的《美育书简》以及宗白华等人的著作。而选修课方面,老师要求大家选修包括《美术》这样的课程。我们都向‘杂家’这个方向努力,但老师并没有告诉我们成了‘杂家’以后该怎么办。‘杂家’仅仅是个目标,下一步迈向哪儿谁也没有告诉你。所以走出学校前,黄文、刘昕和我都在学校图书馆读了大量的书,谁也没敢偷懒,都很勤勉。应该说这些课外的书,对我们以后从事的摄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当我们选择去读这些书时,就意味着在选择摄影。”为什么他说“当我们选择去读这些书时,就意味在选择摄影”?我以为“选择摄影”就是指解决摄影什么和为什么摄影的问题。就是指你选择了什么样的摄影观念。而摄影观念又会因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各异而各有不同。正因为如此,他们几位的摄影才会异彩纷呈。还是孙京涛在谈到读书时说的:“比如我就有选择地读了文艺复兴以后人文主义者,像蒙田·加缪,甚至于像休莫这样一些人的书,他们关于人文和人道主义的一些论述,当然还包括中国儒家的孔子、孟子等人的一些论述(观点),我认为它们构成了我们关注人和尊重人的精神内核。且这些显然又是纪实摄影和报道摄影最值得炫耀的价值观。”由此,我比较能理解他为什么去拍《幸福路》,为什么在拍《泰山挑夫》时遇见挑夫救人又毫不犹豫地加入救人。
  可见,受教育只是一种途径,读书则是一种选择。读书学习——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则是每个人需要独立解决的事情。而其中最重要的乃是需要解决结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问题。
  这些年,WPP对众多中国摄影师早已不陌生,WPP Master Class也多有介绍。一旦入选WPP Master Class,除可出国与国际知名的摄影师和图片编辑以及大有作为的各国年轻摄影师互相学习、了解、交流,共同生活一段时光,还可获得不菲的专题摄影拍摄资助。然而入选是有先决条件的:一是年龄——必须是30岁以下;二是职业——必须是职业摄影师;三是语言——必须能用英语流利地对话。实际上,中国30岁以下的职业摄影师为数很多,但英语口语流畅的相当少。很多人因此失去了机会。这时候,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才凸显出来——通过受教育和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有利于把握机会。不是很多人都对出国拍摄新闻十分感兴趣吗?不懂外语怎么与外国人沟通?怎么能发现、把握、获得新闻?又怎么能既追踪其背景,也跟踪其发展?不懂外语在和平环境尚无大碍,可一俟进入战场则关乎你的性命。新华社的“唐老鸭”——唐师曾英语据说十分流利,去中东战地采访也不忘在背心上用中文、英文,关键是阿拉伯文写明他的中国身份。今天在科索沃,又有多个中国年轻摄影师在战地采访,其中胡海昕据说是俄语专业毕业。黄文英语、德语熟练。我坚信,为着世界和平事业拍摄战争,就是为了制止战争。在战时懂外语有没有意义想必不用我回答。即便是在和平环境,懂外语跟外国人交流也方便得多。加之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不用跨出国门就可在网上访问数不胜数并不断更新其内容的网站,许多过去没法看到的照片、影展,现在只需在电脑键盘上点几下就近在眼前;更可喜的是你可以自己在网上设置站点办个人影展,向全世界的观众展示你的照片。


  在这里,我们虽然讨论的只是摄影人会否外语对于摄影的意义。实际上我们所学的各种知识对于我们能否明白为什么摄影与摄影什么,能否摄好影与摄好影后是否传播和如何传播都具有各自不同的意义。换言之,就是你通过受教育或你受教育以外通过自己读书所学的知识——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有非专业知识;也不仅仅是读与专业有关的书,而是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边缘科学等等所有能增强你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性能力的书,由此所获得的知识能否成为你的知识结构体系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又能否转换为新的摄影能力——包括能否增强你面对社会判断社会的能力?对摄影、摄影对象、摄影形式、摄影方式的选择、判断和把握的能力?
  长期以来,摄影在中国时常被误导——功能单一化;或为“特定政治”服务(战斗)的宣传摄影;或为“审美”的艺术摄影;或把摄影简单化为新闻摄影抑或艺术摄影。为什么摄影一定要“职业化”,不可以是自娱或娱人的?难道摄影不可以只是一种娱乐不可以玩吗?干吗摄影一定要肩负社会的重任于一身?为什么摄影一定要是艺术的而不能是摄影的摄影呢?
  当摄影被异化为“宣传摄影”时,照片中的主题往往成了某种巨大的“政治”象征、“政治”图解物,如《欢跃在早稻卫星上》等一类照片(《大众摄影》1958年第9期),为此甚至不惜弄虚作假。摄影被无限艺术化的结果也很可悲——摄影师自以为自己是艺术家,拍了几张照片就以为艺术了一把,恨不得把照片中的每根线条.每片色块……都侃出点艺术道道来。果真如此还是少一点“艺术”为好。摄影被简单化也够容易——不就是构构图.按按快门吗?因而也被认为是最简单的“艺术”,于是摄影人又面临:究竟是为摄影而艺术?还是为艺术而摄影?或者两者都是或者两者都不是?这是需要做出选择的。要做出选择就需要先做出判断。
  人们没有拍好照片或者拍不到照片,常常抱怨自己机会不好,相机落后,不懂技巧或不知窍门……总想听听别人的经验别人的窍门,或许有些照片的确有点窍门可以了解,“机会”也的确是一个问题。但假如“机会”来了,你并不知道:或视而不见,或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看见等于没有看见,怎么办?或看到了没有想到,想到却无法判断,等能判断了,时机——“机会”已经过了——一切都发生在一瞬间,你又没有拍到,只好等下一次了。如此重复,什么时候才会遇到“机会”呢?除了技术技巧以外,几乎所有没拍好没拍到的照片,问题似乎全出在我们对题材的瞬间判断与把握能力上,其实也不尽然。事实上,我们既有题材(整体的,不只是瞬间的)判断与把握方面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常常以为只要是古旧的东西便是或才是“文化”的(读读刘树勇的文章:《摄影家的文化“借口”》,《中国摄影》1999年第3期),而“民俗”的东西只有少数民族或农村才有(可理解为对题材的误读和失语——误读不仅容易导致人云亦云,盲从跟“风”,容易使题材囹圄表象化;失语则直接影响题材的表达);也有对体裁的认知与运作方面的问题,比如对纪实摄影,我们常常以为拍到了记录了影像就是纪实摄影了,对事实的本质、历史、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缺乏整体的认识和把握,流于事实的表象而失于对事实深入地挖掘与研究——这比较费劲费时不容易出成果,导致我们的纪实摄影不容易深刻。当然这里面还有社会的、群体的、个体的、带有时代特点的浮躁心态等一些因素的作用,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是不是这样呢?问问我们自己吧。
  一个自省的、砥志进取的职业摄影师是不会也不应该拒绝学习、读书与实践体验的。他/她会大量阅读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历史学、心理学、民俗学一类书籍,以为自己形成和确立面对社会与判断社会的能力。然而,读书还仅仅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将所获得的知识用于在生活实践中的体验;并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体验的互动,把这种知识与体验融入自己的人格、智慧、知识体系、道德理想与道德良知。今天的摄影,人们较量的不再是物理化学层面的影像,而是人的知识、智慧、思想、观念、体验以及研究和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假使我们不学习不读书,即便我们不“下课”(下岗),我们又如何能面对这个连经济学家也感到应接不暇瞬息万变的世界?
  虽然,我们连续5年有5位摄影师被选入了WPP Master Class,的确是骄人的成绩,且不说这更多地还是他们个体努力的结果,单是从我们芸芸万众的摄影大军的总体知识、水平来看,还有待不断提升。需要说明的是受教育程度高、读的书多不一定就成就高,关键是你能否把所学知识变为自己智慧;没有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就没有“机会”?“机会”既靠把握也靠创造,读书学习永远不应以年龄为放弃的理由。世界与中国已经进入“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时代,“终身学习”(Lifelong Study)观念已是每一位有识之士的重要选择。这不只是涉及教育的政策、体制、模式、质量、方法、体系等一系列问题:它能否提供我们面对急剧变化着的世界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况且无论教育能否因应世界巨变,其改革将是必然无疑的。更涉及个人究竟是否选择通过“终身学习”来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文化素质和各种能力的人生价值趋向。同时,这也不只是关系到知识对于“机会”的重要意义,还将关系到每一位新加入摄影队伍的人和大量“在编”摄影家定会一再遭遇的“为什么摄影”和“摄影什么”的问题,当然这必须由人们自己去做出回答。◆
其他文献
摄影圈    重奖之下谁为勇夫?  在摄影人的心目中,河北摄影家协会在重奖“国展”获奖者方面,堪称敢为人先。  1986年,为改变河北摄影长期落后的局面,新任主席的李英杰四下疏通抓创作,狠下决心奖佳作。在商潮未起之时,就悬赏1500-100元,奖励在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中获得金牌直至入选的作者。结果是河北省一举夺得三银一铜,打了一个“翻身仗”。  1988年,河北摄影界一鼓作气,以一金一银五铜摘取第1
期刊
本刊第五期“你说我说”栏目刊出三幅世界杯决赛的照片之后,收到许多读者来稿,大家各抒己见,发表见解。我们从来稿中选出部分略加删节,刊登如下。  熟能生巧    北京新华社 胡越  《大众摄影》第5期登载了三幅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的精彩照片。它们表现的是同一场比赛,同样的人物和同一个动作的同一瞬间,而且分别在不同的摄影比赛中获了奖,唯一的不同是由于拍摄的角度缘故,在构图和人物表现上有所差异。  一幅
期刊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由于我从业余爱好摄影时起,就一心钻研技术,可能走的是“白专”道路,《人民画报》的造反派们把我定性为“资产阶级技术权威”,让我靠边站。还好没有缴我的械。  1966年8月初,一位造反派给我出了道难题:让我在天安门广场拍一张表现“东方红太阳升”的照片。我想,太阳一露出地平线,朝霞就会消退,它们同时存在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于是向造反派说明情况。可是,他们说:违反不违反现实不需要你负责,
期刊
在教室黑暗的墙壁上,闪现着一幅幅手工绘制的幻灯片,明晃闪烁的灯光如此迷人,我紧张地期待着下一个未知的影像——这是童年时假期游艺会观看幻灯故事“东郭先生与狼”的情景。  小时候最想得到的东西是望远镜和照相机,望远镜至今没有,照相机却有了大大小小的一堆,当初想要相机的目的是能在春游时给男女同学们照相,然后把自己印制的黑白照片送给大家。那时我沉默寡言,相机成了我建立信心的工具。  1988年夏天,我去了
期刊
杜英男印象一点  杜英男是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的毕业生,毕业之后不久便出了国,在国外他成了标准的业余摄影者,因为他不可以用摄影的工作方式生存,采访他是因为他的业余身份,靠洗盘子打工来生存,仍然没停止过拍摄照片。因为拍照,使他对英国社会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任何一种外地的生活,最可珍贵的是对于生活的了解和体验,我想,我的采访,也因此而具有特别的意义。  只见过杜英男两次半,第一次见他他没怎么说话,所以
期刊
在古老的紫禁城护城墙周围,每天都活动着许多老北京人。在日渐衰老的古城墙映衬下,一幅幅古朴的市井生活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此情此景引起我的种种感慨与思考。  90年代初,我初次到此创作猎影,当镜头聚焦城墙下的各种人物时,突然有种似曾经历过的感觉。后来在众多影友的提示和鼓励下,我决心用摄影的表现方法,从各个方面记录在此生活的当代北京人。时间飞逝,一晃近十年,从开始的每周末一次,到近三、四年的几乎
期刊
《征途》 刘英毅   黑白摄影作品《征途》,是一幅城市街头的夜景照片,拍摄时,我通过高角度,运用长焦距镜头,依据马路上平均亮度B门曝光,将雕像细部层次隐去,突出背景上形成的线条变化及上升的视觉错觉。交相呼应的斑马线与车灯拉出的亮线,将雕像侧面轮廓特征勾画出来,使之产生黑与白、面与线、虚与实的影调变化和构成。当初拍摄这幅作品时,是想通过这一远古与现代相对应的画面,赞叹中华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
期刊
花卉的形象是按照其本身的生长规律而存在的,但是它不能代替艺术形象,如果通过镜头把它们原本表现出来,还达不到艺术的效果,而若通过作者的巧妙构思加以渲染或用独特的手法进行艺术加工,再现出来的作品就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为使花卉摄影在拍摄手法上有所创新、突破,打破传统的拍摄手法,我经过几个月来的探索和反复实拍,终于创作出一种既不用效果镜、又不经过暗房加工及电脑制作,而是采用以多重曝光方式把绘画艺术融入
期刊
从学照相那天起,我就一直在沈阳最有名的生生照相馆工作,而且一干就是18年。这期间我感受到了照相馆行业老摄影师的艰辛,修版、修相、放大师傅们的耐心。近年也目睹了新式婚纱影楼的辉煌,今年又经历了影楼业的衰落。虽然影楼的经营已过了“暴利”阶段。但是从照相的这一门类来看,我认为它仍是一个可以维持生计的“营生”。影楼照相应算是服务业,从现在的形势来看,小型化、个体化、特色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摄影室可大可
期刊
小天使  创意:通过巧妙运用一些服装道具使整个照片韵味更浓,这幅小天使头戴光环,身上翅膀配上白色的天使袍,在夜空背景下抬头仰望,仿佛在畅想宇宙的神奇与美妙。  用光:一只指数56的闪光影室灯加柔光箱,高于人物1米,30°角照射。人物下方一只90cm反光板补光。  器材:尼康FM2加MD-12卷片马达,尼克尔105mm镜头,光圈F8,闪光同步速度1/250秒,富士ISO100°胶片。   花中宝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