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者的心灵良药--《约伯记》对“福祸观”的神学反思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r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研究《约伯记》的情节安排,发现其作者实则是借《约伯记》否定《申命记》提出的关于“罪”与“罚”的神圣报应观,意在减轻身体本已历经磨难的以色列国民的精神重负,增加其摆脱困境复兴家园的希望。文章更是否定了现今大多数学者所赞同的“苦难来源于上帝的考验”的学说,提出其作者持有的“祸本无常,善可招福”的新的神学反思。
其他文献
喜欢村上春树的读者一定熟悉他推进故事的“两条平行线”,且往往一动一静,一实一虚,一个“此侧世界”,一个“彼侧世界”。这种非现实语境的创造,不仅吸引读者眼球,更加深了主题的严
长篇政治讽刺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抒情诗人海因里希?海涅的代表作。在这首诗里,作者通过运用一系列的讽刺手法,达到了鞭挞,讽刺当时德国社会的目的。作
中国山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与特点,它的形式语言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山水画讲求笔墨精神,注重的是气韵生动,特别是文人画更加注重“抒
期刊
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找出导致生态危机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根源是首要任务。争论的焦点便是《创世纪》中上帝是否把人置于自然之上,让人产生了以自我为中
三峡民间美术是地域性民族文化,其艺术性特性鲜明。她以图案美、自然美、象征美、视觉美、表现美为艺术性特征的主要表现形态,并揭示出三峡民间美术的艺术性内质。
所谓“解脱”,顾名思义就是指如何解开摆脱之意。在日常生活中与形形色色的人相遇相处,纷争与纠缠是在所难免的,但遇到蛮不讲理之人,会为一件锁事而对你或扯或拉或抓或抱,控制你人身自由和侮辱你的人格。身处此境时,你会作出如何反应呢?与他讲理,对方根本不可理喻;向他示弱,对方也许会越发得意而变得更为凶狠;大打出手,更没必要了,往往会将小事变大,更是若得烦恼缠身,甚至会带来更大损失。如遇这种情况,你学会以下的
期刊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纪念中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的不朽历史功勋,缅怀抗日先烈,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北京市档案局(馆)定于2015年5月10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