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楚国依仗鲁班制造的攻城器械要进攻宋国,为了劝阻楚国,墨子觐见楚恵王,并和鲁班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军事推演。
墨子见到楚王,开始战国时代通行的游说。
他对楚王说,大王,现在有这样一个人,这人很奇怪,放着自己的漂亮车不要,却打算偷邻居的破车;放着自己华丽的服装不要,整天惦记着偷邻居的破衣烂衫;放着自己的白米、肥肉不吃,惦记着偷邻居的糟糠菜饭,大王,您说这是个什么人啊?(图1)
楚王:这很简单,那是个有病的人。
墨子:大王,您说他有什么病呢?
楚王:有偷窃病,好偷东西啊。
墨子:楚国方圆五千里,宋国方圆五百里,这就好像是漂亮车和破烂车之比;楚国有野兽成群的云梦大泽,物产丰富,盛产鱼虾,而宋国连一只野鸡和兔子都找不到;楚国盛产楠木、樟木等珍贵木材,而宋国连棵您看得上的大树都没有,这就好比是锦绣华服和破衣烂衫。从这三方面来看,大王,我觉得楚国要攻打宋国这件事,好像就是那个有偷窃病的人干的事。而且,大王,您如果一定要打,您不仅丧失道义,也注定要失败,而为世人耻笑。(图2)
墨子以这样的方式,游说楚王。楚王一听,说先生你说得好。但是你的同乡鲁班,已经给我造了那么多先进武器,我有把握打下宋国的都城。
墨子说,大王,那可未必。鲁班能攻,我能守,您未必讨得到便宜。说完,墨子就在楚王面前当场演示。
墨子把自己的腰带抽下来,在楚王面前就地围成一个圈儿,当作宋朝的都城。同时拿了几块木片,作为他守城的工具。请鲁班坐在对面。对鲁班说,你攻,我守,看看我是否对付得了你。鲁班用一种办法攻城,墨子就有一种办法守城。鲁班用云梯攻城,墨子就用滚木应对,把云梯给砸翻了。鲁班用撞车攻城,因为撞车是木头做的,墨子就把火箭射到撞车上,把撞车烧了……鲁班连用了九招,墨子见招拆招。鲁班已经没有招数了,墨子还有几个办法没用。他向楚王表明,我墨子墨守有成规,我绝对守得住。
鲁班对墨子说,我知道怎么对付你了,但是我不说。墨子说,我知道你用什么办法对付我,我也不说。一旁的楚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两位先生说什么呢?我怎么听不懂?墨子说,大王,鲁班的意思无非就是把我杀了。把我杀了,就没有人帮助宋国守城了。
楚王一听,觉得这是个办法。墨子说,大王,鲁班想得晚了点儿,为什么呢?我墨家三百弟子,带着守城器械和我的这些成规,已经守在宋国都城上,恭候楚国大军了。您杀了我也没用,杀得了我一个墨子,杀不光墨守成规的墨家弟子。(图3)
楚王一听,这仗还怎么打?当场的演习楚方全输了,自己所依靠的鲁班对付不了墨子,所以楚王决定停止攻打宋国。一场剑拔弩张,势在必行的大战,因为墨子而消匿于无形。这场没有打起来的战争,见于《尸子》、《战国策》、《吕氏春秋》、《淮南子》等史籍记载。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止楚攻宋,是很著名的故事。墨子和鲁班这场精采对话,更是墨子一生最辉煌的篇章。
根据史籍记载和多项研究,墨子从小接受的是儒家教育。虽然不知道墨子的儒家老师是谁,但可以断定不是孔子。因为孔子70岁时他才出生。应该是孔子的学生,或某一个岁数比较大的再传弟子教育了墨子。
可以确切地说,脸色很黑的墨子,出生在社会底层,他曾被楚国的大臣称作贱人。对这个称呼,墨子也觉得没有什么不对。因为古汉语中的所谓贱人,不是今天意义上的贱人。古汉语中的贱人,只不过是社会地位比较低、家庭出身不那么高贵,所从事的职业没那么高级之人,所以被称为贱人。起码,早年的墨子曾参加过劳动,是一位技艺出众的能工巧匠,绝对不输给鲁班。墨子擅长机械制造,他设计的防御器械,能够克制鲁班的攻击器械。
墨子既然跟儒家学者学习,要学六门课:礼、乐、射、御、书、数。可以肯定,墨子和鲁班这样的人,最感兴趣的不会是礼、乐,因为墨子主张非乐。墨子认为,儒家可能太讲乐了,过度了就不好,所以他对乐持一种不那么肯定或那么宣扬的态度。他比较感兴趣的是射、御、书、数。墨子特别赞赏两个人,伊尹和越王勾践。伊尹原是个混在奴隶堆里的人,通过做汤,一会儿加盐,一会儿不加盐,让国君注意到他。把他叫来一问,发现是个人才,这就符合墨子的一个学说——尚贤。墨子认为,治理国家必须找到贤人,不能依照血统选人。为什么他特别赞赏越王勾践呢?因为勾践为了复仇而卧薪尝胆,为积聚国力而注意节约——墨子强调“节用”。
墨子是个非常勤奋好学的人,他年纪不大的时候,已经被人家称为北方贤人。庄子谁都瞧不起,认为自己的学问最大。但是,庄子说墨子“好学而博”。这四个字从庄子嘴里说出来,太不容易。
墨子对民间手工艺非常感兴趣,这是他的特点。他非常注重技术。有一天他看见一个染匠在染丝,墨子在旁边看着。他发现下的染料不同,出来的丝颜色不同。一般人,见下红染料染出红丝,下黑染料出来黑丝,学到技术就走了。墨子不是,墨子感叹说,染丝看来简单,里面有很深的智慧和学问,不可不谨慎。他由染丝想到了交友之道,想到了国家大事,他说不仅染丝这样,人有染,国也有染,都是如此。他已经意识到,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都可能受到熏染,所以要注重谨慎。
墨子先问学于儒家,最后走向了反对儒家这条道路。其中,导致他最后走出儒家学说,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墨子不仅有书本知识,墨子还有生产的热情和对技能的追求。这样,就使他避免自己成为五谷不分的人,而成为了一个罕见的通才。(图4)
墨子深入生活,广泛交友,生活俭朴,吃苦耐劳,见义勇为,坚持理想,重视实践,身体力行。这在当时都是非常特立独行的,跟别的学派都不同,他长期从事教育、游说,宣扬他的主张。
《墨子》中记录了一段对话,非常精采。对话的一方当然是墨子,另一个叫公孟子。公孟子对墨子说,玉隐藏不出,说一块很好的玉,藏着不露出,但是依然光彩非凡;美女深居闺阁,依然追求者众多。假如美女在街上乱跑,到处招摇,谁会来追求她呢?这是当时的观念。
公孟子说,你不仅著书立说,还到处奔走游说,这不是白费力气自讨苦吃吗?
墨子答道,美女藏在闺阁不出也会有人追求,为什么?因为世界上追求美女的人多,满世界都是追求美女的人,所以美女可以藏在闺阁中。但是对善的追求就不一样了,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人主动追求善,我把善,一种好的学说藏在屋里行吗?没人追求,我这个学说对人类有什么好处呢?你怎么能够把善的学说与美女相比较呢?所以我必须奔走游说,身体力行,人们才能了解善, 善才会发扬光大嘛。这就是墨子。
他的学说内容,他的活动范围,涉及社会、政治、哲学、道德观念、科学理论和攻城技术。墨学的范围很广。墨子曾接受过儒家影响,但是,后来由于对儒家的学说不满,他创立了自己的学说体系。(图5)
学者一般将墨子和墨家的学说总结为十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尊天、事鬼。我们认为,这样概括和总结非常恰当,墨子的学说都有针对性,都是有感而发。他针对谁呢?一方面针对儒家学说,另一方面,针对当时混乱不堪的残酷现实。
什么是兼爱?《墨子兼爱》中说,“爱人若爱其身”,爱别人要像爱自己一样。这和孙中山先生讲的博爱意思一样。这是针对谁说的?是针对儒家的爱所说的。儒家的爱是什么爱?是等次之爱,儒家对爱有一个说法,叫别爱。别爱不是不要爱的意思,是有差别的爱。似乎这两种爱有点儿抽象复杂,其实不然。《墨子》中有个故事,将这两种爱的区别说得很明白。
故事说,有个人叫巫马子,跟墨子对话。巫马子说,我跟你不一样。我是儒家,不能兼爱。我爱邹人比爱越人多(巫马子可能是邹国人);我爱我的乡亲比爱鲁人多;爱我的家人又多于爱我的乡亲;爱我的父母又多过爱其他人;而爱我自己多过爱我父母。我觉得,越近越亲,越亲越爱,越远就越没什么关系。所以我可以为了我的利益而杀别人,绝对不能为了别人的利益而杀了我自己。
墨家不是经常为了别人的利益把自己杀了吗?这是墨家啊,我们讲的那几个巨子都是这样。
巫马子所说的爱是儒家的等次之爱。比如丧礼,儒家讲究礼,自己的嫡亲长辈过世要守孝,父母去世要守三年。亲戚关系越远,守孝期越短,这是儒家规矩。比如丧服,随着亲属关系的远近,嫡亲长辈的丧服旁边缝不缝边,有没有缝边不一样,比如远一点的可能缝边,近一点就不缝边,这就是儒家的等次之爱,有差别之爱。
巫马子的这段话大概是墨家给他拟的。实际上儒家的爱没那么极端,是被推到了极端,结论我最爱我自己。最爱你自己,就是太自私了。今天,这个说得好听点叫以自我为中心。很多年轻人对我说,钱老师,我们80后、90后很自我为中心。我说什么叫自我中心?用一句我听得懂的话解译一下?他不理。后来我跟他说,他有别爱的嫌疑。他们也不知道别爱的意思。别爱的出典就在这里。所以把这个话推理,就意味着离我关系越近的人我越爱,离我关系越远的人我就越少爱。这话乍一听似乎有道理。比如咱们肯定先爱自己的父母,那么爱舅舅当然比爱妈妈要少一点,这很正常,我爱我舅舅的舅舅,又要远一点,我爱舅舅的舅舅的舅舅,那就又远一点,这就叫等次之爱,中国传统都是这样。我们原来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中国人都这么看。墨子不这么看,可墨子的回答很厉害。
墨子说,好,巫马子,按照你的说法,假如有一个人赞同了你的说法,那么就会有一个人为了他的利益而杀了你。如果有十个人赞成你的说法,就有十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杀了你。假如天下人都赞同了你的学说,那么,你也别活了,全天下的人都要为了自己的利益干掉你。
反过来,假如有一个人不赞成你,就有一个人要杀你;假如有十个人不赞成你,就有十个人要杀你;假如普天下的人都不赞成你的话,那么普天下人都要收拾你。你的话太可怕了。(图6)
巫马子也挺绝,他说,你兼爱天下也不见得有什么好处,我不爱天下,也不见得有什么坏处,彼此不相干,你何必自以为是来攻击我。巫马子先退了一步,因为他觉得说不过墨子。墨子说,假如你看见邻居家着火了,有两个人奔过来,一个人端着一盆水,一个人扛着一缸油,你说谁做的更妥当一点?巫马子一听,傻了,扛着油的更妥当?那你是去灭火还是放火?所以巫马子只能回答,扛着水的那个人比较妥当,因为水可以灭火。
墨子说,是啊,我只不过是一个尽力用水灭火的人,虽然对救火不见得起什么作用,总比火上浇油好吧?墨子认为,普通人都会接受等次之爱,他就把它比喻为熊熊大火,因为大家都这么认为。但是,兼爱是一个更高远的理想,你现在还讲这套等次之爱,就好比看见熊熊大火再泼盆油。我现在倡导兼爱,好比是我端着一盆水,虽然一盆水对熊熊大火没有大用,但总好过你火上浇油吧?从这段对话可以清楚地看到,墨子的立意更为高远,而且是抱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去做的,墨子的实践有种悲壮感。(图7)
很多儒家反对墨子,孟子就骂墨子是禽兽,为什么?
孟子认为,墨子讲兼爱,那就好比说,你要爱天下人,跟爱自己的父母一样了。你爱父母没有比爱别人多一点,那你不就是禽兽吗?其实从逻辑的角度看,孟子的指责是不公正的。因为墨子说要爱天下人,但并没有说别爱自己的父母,父母也是天下人。
很多儒家攻击墨子,有人嘲讽墨子,说兼爱好是好,但这是空想。你要大家兼爱,好比要大家把泰山拎起来,然后跨过黄河一样,那是不可能的。墨子说,提起泰山,跨过黄河确实没人做得到。但是,古代的尧、舜、禹、汤等古代的圣王都实行过兼爱学说。
在墨子看来,实践兼爱理念最要紧的就是非攻,不打仗是兼爱的第一步。墨子非攻主张的理论基础就是兼爱,他认为,只有做到“兼相爱,交相利”,就能天下太平,治而不乱,大家都要彼此相爱。大家互利互惠,照顾彼此利益。
非攻是墨学的核心部分,不过应该看到,非攻不是反对一切战争。墨子反对的是“强凌弱,众暴寡”的非正义战争。他不仅不反对正义战争,还支持抵抗暴力、维护和平的战争。
墨子认为,要落实兼爱,国君要以身作则,只要国君以身作则,就会上行下效。墨子举出很多例子,比如晋文公喜欢臣子穿粗布衣服,臣子都穿粗布衣服,不穿绸缎了。越王勾践在打仗的时候,亲自擂鼓,士兵们就勇往直前,攻灭吴国。可以看到,墨子兼爱的学说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正是因为这个兼爱的学说,墨子受到主张等次之爱的儒家的猛烈攻击。也正是儒家的猛烈攻击,导致墨学逐渐从中国主流文化中被挤压出去,从历史的显学被挤压到历史的尘埃里。
今天,作为了解墨子和墨学的《墨子》这本书,不是墨子本人写的,而是一本墨学丛书。《墨子》内容极其丰富,其中相当一部分,我们还读不通,有待于深入研究。《墨子》初成书时有71篇,到北宋时丢失8篇,剩下63篇。后来又丢失了10篇,只剩下53篇。《墨子》中从《备城门》到《杂守》的11篇,是讲战争防御技术的。当时可能有附图,有图解,所以当时读得懂。但是随着历史变迁,附图没有了,留下的只是提示性文字,非常简要,所以现在看不懂了。而在《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这六篇里,又包括了中国最早的几何学、光学、力学、一般物理学知识,还有相当完整的逻辑学。在这六篇中,高度重视实践,提出保护私有财产的观念,价值很高。但是,今天没有把握完全理解,只有一部分能读懂。
什么原因致使邹鲁文化培育出来的墨子和鲁班被重新发现,并被高度评价呢?根本原因是他们体现出来的惊人的科学精神和技术精神。
原本以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科学技术精神,缺乏能工巧匠精神。而现在,我们终于重新发现了饱含着科学技术精神,饱含着理想,饱含着博爱精神的墨子和鲁班。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受到全民族的珍爱。从历史上看,作为邹鲁文化最优秀代表的墨子、墨家、鲁班以及他们的后学,一方面擅长理论,一方面又重视实践,尤其重视实际的功能和效用,这是他们的优异之处。
他们对数学有重大的贡献。比如,他们提出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平行线、圆径同长、方形体积计算、圆三径一大约为0.333等。点、倍数也是他们提出来的,这都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图8)
他们在力学方面有着重大的贡献。比如动力概念的提出;,而且还是引力的最早发现者,几乎形成了有关引力的科学定义,这是个巨大科学成就。他们意识到了合力,注意到了平衡,由此提出了和古希腊阿基米德几乎完全相同的杠杆原理。
他们还对光学有重大的贡献,注意到了光和影的关系、光的反射原理和小孔成像原理。照相机原理最早的提出者就是墨子和他的后学,以及鲁班这样的能工巧匠。他们注意到凸面镜、凹面镜和平面镜的成像区别。他们在机械土木方面的巨大贡献,一直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已延用了两千多年。有的至今没有淡出历史舞台,依然在使用。比如桔槔、连弩、抛石机,还有监听敌情的罂听。电影《地道战》中抗日民兵埋的那口缸,通过它监听敌情,这个原理也是班墨发现的。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
墨子和鲁班重视科学和技术的精神,其实是一脉相通的。我们应该为我们这个民族拥有如此伟大的人物而倍感骄傲。
《班墨传奇》全文完
墨子见到楚王,开始战国时代通行的游说。
他对楚王说,大王,现在有这样一个人,这人很奇怪,放着自己的漂亮车不要,却打算偷邻居的破车;放着自己华丽的服装不要,整天惦记着偷邻居的破衣烂衫;放着自己的白米、肥肉不吃,惦记着偷邻居的糟糠菜饭,大王,您说这是个什么人啊?(图1)
楚王:这很简单,那是个有病的人。
墨子:大王,您说他有什么病呢?
楚王:有偷窃病,好偷东西啊。
墨子:楚国方圆五千里,宋国方圆五百里,这就好像是漂亮车和破烂车之比;楚国有野兽成群的云梦大泽,物产丰富,盛产鱼虾,而宋国连一只野鸡和兔子都找不到;楚国盛产楠木、樟木等珍贵木材,而宋国连棵您看得上的大树都没有,这就好比是锦绣华服和破衣烂衫。从这三方面来看,大王,我觉得楚国要攻打宋国这件事,好像就是那个有偷窃病的人干的事。而且,大王,您如果一定要打,您不仅丧失道义,也注定要失败,而为世人耻笑。(图2)
墨子以这样的方式,游说楚王。楚王一听,说先生你说得好。但是你的同乡鲁班,已经给我造了那么多先进武器,我有把握打下宋国的都城。
墨子说,大王,那可未必。鲁班能攻,我能守,您未必讨得到便宜。说完,墨子就在楚王面前当场演示。
墨子把自己的腰带抽下来,在楚王面前就地围成一个圈儿,当作宋朝的都城。同时拿了几块木片,作为他守城的工具。请鲁班坐在对面。对鲁班说,你攻,我守,看看我是否对付得了你。鲁班用一种办法攻城,墨子就有一种办法守城。鲁班用云梯攻城,墨子就用滚木应对,把云梯给砸翻了。鲁班用撞车攻城,因为撞车是木头做的,墨子就把火箭射到撞车上,把撞车烧了……鲁班连用了九招,墨子见招拆招。鲁班已经没有招数了,墨子还有几个办法没用。他向楚王表明,我墨子墨守有成规,我绝对守得住。
鲁班对墨子说,我知道怎么对付你了,但是我不说。墨子说,我知道你用什么办法对付我,我也不说。一旁的楚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两位先生说什么呢?我怎么听不懂?墨子说,大王,鲁班的意思无非就是把我杀了。把我杀了,就没有人帮助宋国守城了。
楚王一听,觉得这是个办法。墨子说,大王,鲁班想得晚了点儿,为什么呢?我墨家三百弟子,带着守城器械和我的这些成规,已经守在宋国都城上,恭候楚国大军了。您杀了我也没用,杀得了我一个墨子,杀不光墨守成规的墨家弟子。(图3)
楚王一听,这仗还怎么打?当场的演习楚方全输了,自己所依靠的鲁班对付不了墨子,所以楚王决定停止攻打宋国。一场剑拔弩张,势在必行的大战,因为墨子而消匿于无形。这场没有打起来的战争,见于《尸子》、《战国策》、《吕氏春秋》、《淮南子》等史籍记载。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止楚攻宋,是很著名的故事。墨子和鲁班这场精采对话,更是墨子一生最辉煌的篇章。
根据史籍记载和多项研究,墨子从小接受的是儒家教育。虽然不知道墨子的儒家老师是谁,但可以断定不是孔子。因为孔子70岁时他才出生。应该是孔子的学生,或某一个岁数比较大的再传弟子教育了墨子。
可以确切地说,脸色很黑的墨子,出生在社会底层,他曾被楚国的大臣称作贱人。对这个称呼,墨子也觉得没有什么不对。因为古汉语中的所谓贱人,不是今天意义上的贱人。古汉语中的贱人,只不过是社会地位比较低、家庭出身不那么高贵,所从事的职业没那么高级之人,所以被称为贱人。起码,早年的墨子曾参加过劳动,是一位技艺出众的能工巧匠,绝对不输给鲁班。墨子擅长机械制造,他设计的防御器械,能够克制鲁班的攻击器械。
墨子既然跟儒家学者学习,要学六门课:礼、乐、射、御、书、数。可以肯定,墨子和鲁班这样的人,最感兴趣的不会是礼、乐,因为墨子主张非乐。墨子认为,儒家可能太讲乐了,过度了就不好,所以他对乐持一种不那么肯定或那么宣扬的态度。他比较感兴趣的是射、御、书、数。墨子特别赞赏两个人,伊尹和越王勾践。伊尹原是个混在奴隶堆里的人,通过做汤,一会儿加盐,一会儿不加盐,让国君注意到他。把他叫来一问,发现是个人才,这就符合墨子的一个学说——尚贤。墨子认为,治理国家必须找到贤人,不能依照血统选人。为什么他特别赞赏越王勾践呢?因为勾践为了复仇而卧薪尝胆,为积聚国力而注意节约——墨子强调“节用”。
墨子是个非常勤奋好学的人,他年纪不大的时候,已经被人家称为北方贤人。庄子谁都瞧不起,认为自己的学问最大。但是,庄子说墨子“好学而博”。这四个字从庄子嘴里说出来,太不容易。
墨子对民间手工艺非常感兴趣,这是他的特点。他非常注重技术。有一天他看见一个染匠在染丝,墨子在旁边看着。他发现下的染料不同,出来的丝颜色不同。一般人,见下红染料染出红丝,下黑染料出来黑丝,学到技术就走了。墨子不是,墨子感叹说,染丝看来简单,里面有很深的智慧和学问,不可不谨慎。他由染丝想到了交友之道,想到了国家大事,他说不仅染丝这样,人有染,国也有染,都是如此。他已经意识到,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都可能受到熏染,所以要注重谨慎。
墨子先问学于儒家,最后走向了反对儒家这条道路。其中,导致他最后走出儒家学说,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墨子不仅有书本知识,墨子还有生产的热情和对技能的追求。这样,就使他避免自己成为五谷不分的人,而成为了一个罕见的通才。(图4)
墨子深入生活,广泛交友,生活俭朴,吃苦耐劳,见义勇为,坚持理想,重视实践,身体力行。这在当时都是非常特立独行的,跟别的学派都不同,他长期从事教育、游说,宣扬他的主张。
《墨子》中记录了一段对话,非常精采。对话的一方当然是墨子,另一个叫公孟子。公孟子对墨子说,玉隐藏不出,说一块很好的玉,藏着不露出,但是依然光彩非凡;美女深居闺阁,依然追求者众多。假如美女在街上乱跑,到处招摇,谁会来追求她呢?这是当时的观念。
公孟子说,你不仅著书立说,还到处奔走游说,这不是白费力气自讨苦吃吗?
墨子答道,美女藏在闺阁不出也会有人追求,为什么?因为世界上追求美女的人多,满世界都是追求美女的人,所以美女可以藏在闺阁中。但是对善的追求就不一样了,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人主动追求善,我把善,一种好的学说藏在屋里行吗?没人追求,我这个学说对人类有什么好处呢?你怎么能够把善的学说与美女相比较呢?所以我必须奔走游说,身体力行,人们才能了解善, 善才会发扬光大嘛。这就是墨子。
他的学说内容,他的活动范围,涉及社会、政治、哲学、道德观念、科学理论和攻城技术。墨学的范围很广。墨子曾接受过儒家影响,但是,后来由于对儒家的学说不满,他创立了自己的学说体系。(图5)
学者一般将墨子和墨家的学说总结为十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尊天、事鬼。我们认为,这样概括和总结非常恰当,墨子的学说都有针对性,都是有感而发。他针对谁呢?一方面针对儒家学说,另一方面,针对当时混乱不堪的残酷现实。
什么是兼爱?《墨子兼爱》中说,“爱人若爱其身”,爱别人要像爱自己一样。这和孙中山先生讲的博爱意思一样。这是针对谁说的?是针对儒家的爱所说的。儒家的爱是什么爱?是等次之爱,儒家对爱有一个说法,叫别爱。别爱不是不要爱的意思,是有差别的爱。似乎这两种爱有点儿抽象复杂,其实不然。《墨子》中有个故事,将这两种爱的区别说得很明白。
故事说,有个人叫巫马子,跟墨子对话。巫马子说,我跟你不一样。我是儒家,不能兼爱。我爱邹人比爱越人多(巫马子可能是邹国人);我爱我的乡亲比爱鲁人多;爱我的家人又多于爱我的乡亲;爱我的父母又多过爱其他人;而爱我自己多过爱我父母。我觉得,越近越亲,越亲越爱,越远就越没什么关系。所以我可以为了我的利益而杀别人,绝对不能为了别人的利益而杀了我自己。
墨家不是经常为了别人的利益把自己杀了吗?这是墨家啊,我们讲的那几个巨子都是这样。
巫马子所说的爱是儒家的等次之爱。比如丧礼,儒家讲究礼,自己的嫡亲长辈过世要守孝,父母去世要守三年。亲戚关系越远,守孝期越短,这是儒家规矩。比如丧服,随着亲属关系的远近,嫡亲长辈的丧服旁边缝不缝边,有没有缝边不一样,比如远一点的可能缝边,近一点就不缝边,这就是儒家的等次之爱,有差别之爱。
巫马子的这段话大概是墨家给他拟的。实际上儒家的爱没那么极端,是被推到了极端,结论我最爱我自己。最爱你自己,就是太自私了。今天,这个说得好听点叫以自我为中心。很多年轻人对我说,钱老师,我们80后、90后很自我为中心。我说什么叫自我中心?用一句我听得懂的话解译一下?他不理。后来我跟他说,他有别爱的嫌疑。他们也不知道别爱的意思。别爱的出典就在这里。所以把这个话推理,就意味着离我关系越近的人我越爱,离我关系越远的人我就越少爱。这话乍一听似乎有道理。比如咱们肯定先爱自己的父母,那么爱舅舅当然比爱妈妈要少一点,这很正常,我爱我舅舅的舅舅,又要远一点,我爱舅舅的舅舅的舅舅,那就又远一点,这就叫等次之爱,中国传统都是这样。我们原来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中国人都这么看。墨子不这么看,可墨子的回答很厉害。
墨子说,好,巫马子,按照你的说法,假如有一个人赞同了你的说法,那么就会有一个人为了他的利益而杀了你。如果有十个人赞成你的说法,就有十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杀了你。假如天下人都赞同了你的学说,那么,你也别活了,全天下的人都要为了自己的利益干掉你。
反过来,假如有一个人不赞成你,就有一个人要杀你;假如有十个人不赞成你,就有十个人要杀你;假如普天下的人都不赞成你的话,那么普天下人都要收拾你。你的话太可怕了。(图6)
巫马子也挺绝,他说,你兼爱天下也不见得有什么好处,我不爱天下,也不见得有什么坏处,彼此不相干,你何必自以为是来攻击我。巫马子先退了一步,因为他觉得说不过墨子。墨子说,假如你看见邻居家着火了,有两个人奔过来,一个人端着一盆水,一个人扛着一缸油,你说谁做的更妥当一点?巫马子一听,傻了,扛着油的更妥当?那你是去灭火还是放火?所以巫马子只能回答,扛着水的那个人比较妥当,因为水可以灭火。
墨子说,是啊,我只不过是一个尽力用水灭火的人,虽然对救火不见得起什么作用,总比火上浇油好吧?墨子认为,普通人都会接受等次之爱,他就把它比喻为熊熊大火,因为大家都这么认为。但是,兼爱是一个更高远的理想,你现在还讲这套等次之爱,就好比看见熊熊大火再泼盆油。我现在倡导兼爱,好比是我端着一盆水,虽然一盆水对熊熊大火没有大用,但总好过你火上浇油吧?从这段对话可以清楚地看到,墨子的立意更为高远,而且是抱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去做的,墨子的实践有种悲壮感。(图7)
很多儒家反对墨子,孟子就骂墨子是禽兽,为什么?
孟子认为,墨子讲兼爱,那就好比说,你要爱天下人,跟爱自己的父母一样了。你爱父母没有比爱别人多一点,那你不就是禽兽吗?其实从逻辑的角度看,孟子的指责是不公正的。因为墨子说要爱天下人,但并没有说别爱自己的父母,父母也是天下人。
很多儒家攻击墨子,有人嘲讽墨子,说兼爱好是好,但这是空想。你要大家兼爱,好比要大家把泰山拎起来,然后跨过黄河一样,那是不可能的。墨子说,提起泰山,跨过黄河确实没人做得到。但是,古代的尧、舜、禹、汤等古代的圣王都实行过兼爱学说。
在墨子看来,实践兼爱理念最要紧的就是非攻,不打仗是兼爱的第一步。墨子非攻主张的理论基础就是兼爱,他认为,只有做到“兼相爱,交相利”,就能天下太平,治而不乱,大家都要彼此相爱。大家互利互惠,照顾彼此利益。
非攻是墨学的核心部分,不过应该看到,非攻不是反对一切战争。墨子反对的是“强凌弱,众暴寡”的非正义战争。他不仅不反对正义战争,还支持抵抗暴力、维护和平的战争。
墨子认为,要落实兼爱,国君要以身作则,只要国君以身作则,就会上行下效。墨子举出很多例子,比如晋文公喜欢臣子穿粗布衣服,臣子都穿粗布衣服,不穿绸缎了。越王勾践在打仗的时候,亲自擂鼓,士兵们就勇往直前,攻灭吴国。可以看到,墨子兼爱的学说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正是因为这个兼爱的学说,墨子受到主张等次之爱的儒家的猛烈攻击。也正是儒家的猛烈攻击,导致墨学逐渐从中国主流文化中被挤压出去,从历史的显学被挤压到历史的尘埃里。
今天,作为了解墨子和墨学的《墨子》这本书,不是墨子本人写的,而是一本墨学丛书。《墨子》内容极其丰富,其中相当一部分,我们还读不通,有待于深入研究。《墨子》初成书时有71篇,到北宋时丢失8篇,剩下63篇。后来又丢失了10篇,只剩下53篇。《墨子》中从《备城门》到《杂守》的11篇,是讲战争防御技术的。当时可能有附图,有图解,所以当时读得懂。但是随着历史变迁,附图没有了,留下的只是提示性文字,非常简要,所以现在看不懂了。而在《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这六篇里,又包括了中国最早的几何学、光学、力学、一般物理学知识,还有相当完整的逻辑学。在这六篇中,高度重视实践,提出保护私有财产的观念,价值很高。但是,今天没有把握完全理解,只有一部分能读懂。
什么原因致使邹鲁文化培育出来的墨子和鲁班被重新发现,并被高度评价呢?根本原因是他们体现出来的惊人的科学精神和技术精神。
原本以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科学技术精神,缺乏能工巧匠精神。而现在,我们终于重新发现了饱含着科学技术精神,饱含着理想,饱含着博爱精神的墨子和鲁班。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受到全民族的珍爱。从历史上看,作为邹鲁文化最优秀代表的墨子、墨家、鲁班以及他们的后学,一方面擅长理论,一方面又重视实践,尤其重视实际的功能和效用,这是他们的优异之处。
他们对数学有重大的贡献。比如,他们提出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平行线、圆径同长、方形体积计算、圆三径一大约为0.333等。点、倍数也是他们提出来的,这都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图8)
他们在力学方面有着重大的贡献。比如动力概念的提出;,而且还是引力的最早发现者,几乎形成了有关引力的科学定义,这是个巨大科学成就。他们意识到了合力,注意到了平衡,由此提出了和古希腊阿基米德几乎完全相同的杠杆原理。
他们还对光学有重大的贡献,注意到了光和影的关系、光的反射原理和小孔成像原理。照相机原理最早的提出者就是墨子和他的后学,以及鲁班这样的能工巧匠。他们注意到凸面镜、凹面镜和平面镜的成像区别。他们在机械土木方面的巨大贡献,一直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已延用了两千多年。有的至今没有淡出历史舞台,依然在使用。比如桔槔、连弩、抛石机,还有监听敌情的罂听。电影《地道战》中抗日民兵埋的那口缸,通过它监听敌情,这个原理也是班墨发现的。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
墨子和鲁班重视科学和技术的精神,其实是一脉相通的。我们应该为我们这个民族拥有如此伟大的人物而倍感骄傲。
《班墨传奇》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