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原。1886年某日,在这附近一个农场里工作的乔治·哈里森散步时被一块石头绊倒。凭直觉,他感到这石头里可能含有金砂,便敲下一碎片带回农场,果然洗出了亮闪闪的金砂。世界最大黄金矿脉区的边缘被发现了!消息一出,淘金者从世界各地奔涌而来。14个金矿区一下子建立了起来。原来,这里全部人口仅有黑人500名、白人1000名。而现在,这里是有着283万人口的富饶的世界大都会。这里就是南非的约翰内斯堡。
还没有下飞机,你就可以见识到这城市的美。绿树,被修整成圆形的田,红色蓝色房顶的小别墅。这里确实不像黑非洲,而更像发达国家的景象。M多少号路,R多少号路,左侧行驶,跟英国一样。
这是白人居住的郊区。
我去的是高中时代好友二米的家。数年前,她嫁给英国人尼尔。
这是一栋米黄色的别墅。开着粉色扇形小花的树高得好像要长到天上去似的。紫色的喇叭花从墙内探出头来,在南非,这花叫“早上的荣誉”。周围也都是造型各异的别墅,被繁花高树拥抱着。如果没有墙上的铁丝网,那可就更漂亮了。可是没有办法,这里的白人家,基本都有护家的铁丝网。白人们大多也只在郊区活动。
二米带我去购物中心。虽然街上人流熙攘,但二米总是急匆匆赶路,一副惶恐不安的样子。一下汽车,她几乎跑进购物中心;出来一上车,赶紧让司机“快点开”。而一到郊外,她就奇怪地放松起来。
“我只在白人区活动。”两年前,就在繁华的街口,尼尔的英国秘书被一个黑人枪杀了,二米正巧在场。如此经历,难免让她心惊至今。
“我走遍黑非洲,所遇见的黑人都对我亲善有加。”我不以为然。
“既然你胆大,又不长记性,那你自己出去吧。司机随你用。”
这倒是个好主意。在尼尔的黑人司机约翰的陪伴下,我第一次深入约堡市中心。
市中心高楼林立,商厦、政府机关、证券交易所、五星级酒店……到处是新颖别致的现代化建筑。精妙的建筑之间,是漂亮的植物园。Yeoville街,一条年轻的艺术街。南非的艺术节名目繁多,自由热烈。如果不是因为街上几乎见不到一个白人,我甚至会忘掉自己正身处非洲大陆。
是的,街上几乎见不到一个白人。
“中国人在这里其实没事。黑人恨的是英国人。”约翰说。二米不在,他也不再拘谨,谈话随便多了。
我没说,但我心里清楚,中国人如今在约堡,也不那么安全了。后来我和梅森在一起时,也遭遇了持枪抢劫,那种哐哐的心跳,头脑一片空白的感觉,在南非,并不是什么特别的经历。
梅森是尼尔的朋友,一个津巴布韦籍的英国人。他说他对南非一直是矛盾的心情,他喜欢南非的自然景观、欧美一样发达的公共设施,却不喜欢这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约堡,我有白人朋友,也有黑人朋友。简达,26的小伙子,来自尼日利亚的非法移民,现在在约堡的贫民区困苦地生活着。
“我们对南非怀有极特别的感情。我们向往这里欧美式的生活,也恐惧这里的种族隔离。终于,种族隔离取消了,曼德拉上台了。和成千上万的黑人一样,我和妹妹偷渡到这里。来的人太多了,我们找不到工作。没有钱,有些人只能偷,胆大的,就去抢。我们想回尼日利亚去,可没有钱。南非是天堂,你看那白人的漂亮别墅。可是,南非也是地狱,不信你离开大城市去看看。而且,你瞧白人走在街上急惶惶的样子,在天堂里,人们会是这样的表情吗?”
约堡的繁华与夕阳一起落去。出于安全考虑,餐馆、商店早早地就关了门,整个城市冷清沉寂。我和约翰去卡尔敦中心,那里有“非洲的最高点”。
按了“Top of Africa”的按钮,约翰问我:“你猜多长时间能上去?”
我想了想上海的金茂大厦:“两分钟。”
约翰向我举起四个指头。四分钟?
约翰一直把手表伸在我眼前。
“这么快就到了?”
“是的,40秒。”约翰说,满脸骄傲。
我想起在埃菲尔铁塔上看巴黎的情景。在这同样的落日下,看黄昏褪去,看华灯慢慢点亮。为什么,在我心里,约堡的美是那么寂寞呢?我绕着这环形大厅,看这寂寞城市的东南西北。
我想起了罗本岛。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在那里被关押了整整18年。当他获释后,他宣布了黑人自由的到来。可是,今天的约堡肯定也是他不愿看到的吧。我仿佛又看到了那间5号牢房,白色的小铁窗,长条形的房间,牢房后面,石褐色的建筑外面,是茫茫大海。我也依稀听到了曼德拉铿锵有力的声音:“在我的一生中,我已经把自己献给了非洲人民争取生存权利的斗争。我与白人统治进行了斗争,也反对黑人专制。我珍视实现民主社会的理想。在那样的社会里,所有的人都和睦相处,具有平等的权利。我希望为这个理想而生活,并去实现它。如果需要,我也准备为这个理想献出生命。”
种族隔离制度终于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但白人与黑人心里面的那道裂痕却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弥合的。我想,大多数人会相信曼德拉的理想终有完全实现的那一天吧,就像钢琴上的黑白键终会奏出和谐优美的旋律。所以约堡虽然顶着“世界最危险城市”的恶名,但那么多人仍然深爱着这里,热烈地生活,难以离开。
还没有下飞机,你就可以见识到这城市的美。绿树,被修整成圆形的田,红色蓝色房顶的小别墅。这里确实不像黑非洲,而更像发达国家的景象。M多少号路,R多少号路,左侧行驶,跟英国一样。
这是白人居住的郊区。
我去的是高中时代好友二米的家。数年前,她嫁给英国人尼尔。
这是一栋米黄色的别墅。开着粉色扇形小花的树高得好像要长到天上去似的。紫色的喇叭花从墙内探出头来,在南非,这花叫“早上的荣誉”。周围也都是造型各异的别墅,被繁花高树拥抱着。如果没有墙上的铁丝网,那可就更漂亮了。可是没有办法,这里的白人家,基本都有护家的铁丝网。白人们大多也只在郊区活动。
二米带我去购物中心。虽然街上人流熙攘,但二米总是急匆匆赶路,一副惶恐不安的样子。一下汽车,她几乎跑进购物中心;出来一上车,赶紧让司机“快点开”。而一到郊外,她就奇怪地放松起来。
“我只在白人区活动。”两年前,就在繁华的街口,尼尔的英国秘书被一个黑人枪杀了,二米正巧在场。如此经历,难免让她心惊至今。
“我走遍黑非洲,所遇见的黑人都对我亲善有加。”我不以为然。
“既然你胆大,又不长记性,那你自己出去吧。司机随你用。”
这倒是个好主意。在尼尔的黑人司机约翰的陪伴下,我第一次深入约堡市中心。
市中心高楼林立,商厦、政府机关、证券交易所、五星级酒店……到处是新颖别致的现代化建筑。精妙的建筑之间,是漂亮的植物园。Yeoville街,一条年轻的艺术街。南非的艺术节名目繁多,自由热烈。如果不是因为街上几乎见不到一个白人,我甚至会忘掉自己正身处非洲大陆。
是的,街上几乎见不到一个白人。
“中国人在这里其实没事。黑人恨的是英国人。”约翰说。二米不在,他也不再拘谨,谈话随便多了。
我没说,但我心里清楚,中国人如今在约堡,也不那么安全了。后来我和梅森在一起时,也遭遇了持枪抢劫,那种哐哐的心跳,头脑一片空白的感觉,在南非,并不是什么特别的经历。
梅森是尼尔的朋友,一个津巴布韦籍的英国人。他说他对南非一直是矛盾的心情,他喜欢南非的自然景观、欧美一样发达的公共设施,却不喜欢这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约堡,我有白人朋友,也有黑人朋友。简达,26的小伙子,来自尼日利亚的非法移民,现在在约堡的贫民区困苦地生活着。
“我们对南非怀有极特别的感情。我们向往这里欧美式的生活,也恐惧这里的种族隔离。终于,种族隔离取消了,曼德拉上台了。和成千上万的黑人一样,我和妹妹偷渡到这里。来的人太多了,我们找不到工作。没有钱,有些人只能偷,胆大的,就去抢。我们想回尼日利亚去,可没有钱。南非是天堂,你看那白人的漂亮别墅。可是,南非也是地狱,不信你离开大城市去看看。而且,你瞧白人走在街上急惶惶的样子,在天堂里,人们会是这样的表情吗?”
约堡的繁华与夕阳一起落去。出于安全考虑,餐馆、商店早早地就关了门,整个城市冷清沉寂。我和约翰去卡尔敦中心,那里有“非洲的最高点”。
按了“Top of Africa”的按钮,约翰问我:“你猜多长时间能上去?”
我想了想上海的金茂大厦:“两分钟。”
约翰向我举起四个指头。四分钟?
约翰一直把手表伸在我眼前。
“这么快就到了?”
“是的,40秒。”约翰说,满脸骄傲。
我想起在埃菲尔铁塔上看巴黎的情景。在这同样的落日下,看黄昏褪去,看华灯慢慢点亮。为什么,在我心里,约堡的美是那么寂寞呢?我绕着这环形大厅,看这寂寞城市的东南西北。
我想起了罗本岛。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在那里被关押了整整18年。当他获释后,他宣布了黑人自由的到来。可是,今天的约堡肯定也是他不愿看到的吧。我仿佛又看到了那间5号牢房,白色的小铁窗,长条形的房间,牢房后面,石褐色的建筑外面,是茫茫大海。我也依稀听到了曼德拉铿锵有力的声音:“在我的一生中,我已经把自己献给了非洲人民争取生存权利的斗争。我与白人统治进行了斗争,也反对黑人专制。我珍视实现民主社会的理想。在那样的社会里,所有的人都和睦相处,具有平等的权利。我希望为这个理想而生活,并去实现它。如果需要,我也准备为这个理想献出生命。”
种族隔离制度终于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但白人与黑人心里面的那道裂痕却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弥合的。我想,大多数人会相信曼德拉的理想终有完全实现的那一天吧,就像钢琴上的黑白键终会奏出和谐优美的旋律。所以约堡虽然顶着“世界最危险城市”的恶名,但那么多人仍然深爱着这里,热烈地生活,难以离开。